作者:羽卿书
罗冲没打算使用铅弹,毕竟铅矿的储量并没有铁矿多,开采出来的铅很大一部分都用来铸钱了,炮弹这种消耗品,还是用铁弹更为合适,而且铁弹的硬度更高,相同的地表环境下,铁弹更容易发生跳弹,造成多次伤害,贯穿力方面,也要比铅弹更胜一筹。
剩下的就是黑火药了,黑火药的配方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其实还有很多个不同的配比。
比如民间最常见的鞭炮火药配方,是3硝、2磺、4炭、5白糖、1镁粉,白糖是用来提升爆炸响度的,镁粉是增加爆燃亮度的,如果再加入各种金属盐,还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制作不同颜色的礼花,比如加入氯化钠(食盐),火药燃放时就会冒出黄色的火光。
以上都是重量配比,并不是体积。
黑火药方面最常见的配比就是一硝二磺三木炭了,不过这是弱化的配方,还不是威力最大的。
古代军用颗粒状黑火药的配方,实际上是1磺、1.5炭、7.5硝,只有按照这个重量配比,才能制作出威力最大的颗粒状黑火药。
当然了,不是说这个配方做出来的火药就是爆炸威力最大的,而是单指作为推动弹丸的发射药方面,这个配比是最合适的。
单纯的爆破用药和发射药区别还是挺大的,火药的细分化很高,还有专门用来推进火箭用的固体推进药,那东西只能用来呲花,但是推进力十足,比如RPG尾喷管里面的那个。
罗冲选用的就是颗粒状黑火药的配方,材料汉部落都有,新钢郡这里的矿区就有天然的硝矿,也就是硝酸钾,木炭可以自己烧,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硫磺在八宝山的铜矿区就有。
不过制作火药是个危险的行当,操作时还是应该十分注意的,尤其是制作颗粒状黑火药的工艺,第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充分混合均匀,这一步必须在水中进行。
把三种材料用少量水完全湿润后,再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再烘干,重新析出硝酸钾,因为硝酸钾遇水是会溶解的,不过并不会随水一起蒸发,等水份蒸发之后,它还会重新凝结析出。
经过加水,搅拌,混合均匀,烘干之后的火药块,再通过物理碾压粉碎,最后过筛做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就可以拿来使用了。
这其中最危险的步骤就是烘干和粉碎,温度高了不行,锤捣的太用力了也不行,都是会引发爆炸事故的。
不过有罗冲在这看着,亲自指导工匠们来操作,危险性就可以控制下来,再有就是不同环节在不同场地进行,操作数量以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原料和成品分开储藏,以免因为操作失误发生重大事故。
有罗冲这个汉部落首领亲自督办,调动资源,那各方面的进度都是奇快的,黑火药和炮弹的制作都已经步入了正轨,铸钢的火炮也已经打磨出来了七八门。
再找上几个木匠打造一套炮车和配件,就可以开始试炮了。
前装滑膛炮因为结构的原因,基本上全是弹道低深平直的加农炮,也就是指哪打哪的那种直射炮,俯仰角度都很小,这种炮的弹道方式不是高抛物线,所以对瞄准的需求就很大,为此罗冲还专门让木匠打造了一套机械瞄具和射角测量仪。
准星加照门的瞄准机构,射角测量仪是一个和火炮口径相同的圆柱形木塞,木塞的外端还有一个半圆形的量角器和铅锤。
使用的时候先用准星和照门瞄准目标方位,然后再用测距仪测量目标的距离,最后对照射程表调整合适的发射俯仰角,使其可以达到一击命中的目的。
射角测量仪就是用同口径的木塞插入炮口,使其和火炮轴线保持一致,然后通过铅锤在量角器上摆动的角度来测量目前状态火炮的俯仰角度。
这个工具虽然十分简陋,但是却很有用,因为不管你的火炮搬到了哪里,地面是否平整,这些都无所谓,因为角度测量仪是以铅锤线为基准测量的,铅锤又受地心引力的影响,不管怎么样都会一直保持绝对垂直。
测距仪就更加简陋了,就是一个被掏了洞的小木板,上面标有距离尺码,使用时直接举起来,将目标套入洞中,比如对面站了个人,那么就把人套进洞里,根据人的身高在标尺上找到距离目标的距离。
非常的简单粗暴,但是实用,当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误差还比较大,现在还没有光学望远镜和瞄准镜,暂时也只能用这玩意儿了。
至于那张射程表,暂时还不存在,需要试炮的时候一炮一炮的测试出来,然后再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制定标准的发射用药量和射角、射程表。
(抱歉,查了下资料,有点晚了)
第696章 试炮
这应该是第696章 ,前几天搞错了-_-||,你们也没提醒我一下。
…………
弄好了瞄准用的装备,最后便是发射用的工具了。
一门前装滑膛炮从瞄准到发射一共要经历最少十个步骤,过程相当的复杂,这还是用的比较先进的发射方式,比如定装药技术,如果还是用小铲子往炮筒里灌火药的那种方式,恐怕三分钟能打一发就不错了。
罗冲当然不允许自己的炮兵效率那么低下,所以不仅要把火炮的硬件弄好,软件方面的配套也要跟上。
召集木匠新打制的野战轮式炮架,再加上一套装填和清理用的工具,每门炮车上面还挂着两个水桶,一个有盖子的方便存水,另一个敞口的小桶方便使用。
罗冲也是第一次实操这玩意儿,所以同样兴致勃勃,甚至比那些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啥用的族人更加激动,这可是大杀器啊。
汉部落建元元年十一月初八,初冬的季节,这天有点阴天,但还好风不大,不过天气依然湿冷湿冷的,感觉用不了多久就有一场大雪将要降临。
这天晌午,罗冲亲自带了好几千人出城参观试炮,除了几百人的铸炮和火药加工还有制作炮架的工匠团队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新钢郡中的百姓,现在是冬天,基本上在家里没什么事的人都出来看热闹了。
还有从浏阳郡和卫山郡过来的一些官吏和车夫,这次为了试炮,汉部落也是调集了不少的物资过来,比如从造船厂弄来的零碎木板,这些运送物资的车夫一听有这种新鲜事,自然也是要留下来看看的。
汉部落的官定假期不多,平时也没什么盛大的娱乐活动,再加上这次是难得一见的试炮,而且那些大炮还是无所不能的首领刚带人做出来的,据首领说这种新式武器会非常的厉害,听到这种消息,百姓们怎么可能还坐的住。
罗冲让人用绳子在城外的丘陵草原上拉出一个警戒范围,防止有人会被误伤。
长条形的试炮场地,最先完成打磨的八门大炮一字排开,每门间距十米,前方三公里的距离都已经被清空,炮口前五百米是一片细长的木板,用来模拟人体目标,另外为了测出极限射程,最远处也没有弄土堆掩体,这样确实能让炮弹飞的更远些,但是等会找炮弹就不怎么好找了。
场地两侧已经拉好了警戒线,几千号百姓就站在场地的两侧,长达三公里的试炮场足够所有人站到第一排观看,其余的数百号工匠则是跟着罗冲站在火炮周围。
有意思的是,这次为了测出火炮的极限水平,罗冲已经做好了炸毁两门炮的准备,所以还专门让人在火炮阵地的后面修建了一个临时的巨大掩体,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堆,方便遮挡自身。
八门铸钢大炮闪耀着银灰色的寒光,上面没有经过任何表面处理,炮身是不能刷油或者刷漆的,因为打过几次之后,炮管就会变得滚烫,弄不好就会使表面的油漆自燃,发生严重事故,而且加装涂层也会阻碍炮身散热,所以八门大炮全都是铸钢的金属原色。
不过罗冲已经打算研发化学镀层工艺了,如果能够给炮身外层镀上一层铜的话,肯定防腐效果会更好一些,毕竟现在用的这种碳钢太容易生锈了。
“首领,这靶子放在那么远的地方,还能打的中吗?”
新钢郡的郡守大力就跟在罗冲的身边,看着远方分别位于五百米,一千米,一千五,两千,两千五的几道靶子,肉眼根本都看不见了,大力十分怀疑的问道,同时他又非常希望首领没有骗自己,如果汉部落真的有了这种强大的武器,那以后的汉部落简直就是天下无敌了。
“打不打的中试试不就知道了,你来操作,我教你放炮。”罗冲心里也没底,但他知道响肯定是能响的,具体这火炮能够达到水平,他就不知道了,因为这种型号的大炮还是他的原创,跟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炮都不一样,没有参照物可以对比。
“啊?让我来打一次?哦,好。”大力听完很兴奋,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啊,以后谁说起汉部落的大炮时,不都得说一声汉部落的第一炮是他大力开的。
“那个,首领,我该怎么做?”大力兴奋的搓搓手,看着眼前的大炮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怎办做?先看准星和照门,然后调整炮架把这两点和目标对齐,这叫调整射界。”罗冲也立刻进入了角色,开始认真指挥教学起来。
大力和另一个工匠头头两人亲自调整火炮射界,等完成后又立正站在一边问下一步。
“用角度测量仪调整俯仰射角为正五度。”罗冲再次发号施令道。
不过这个东西大力就不会玩了,还是那个亲自制作这工具的木匠来完成的这一步骤。
调整好了射界和射角,基本上就确定了火炮的弹道方向,接下来就是清理炮膛了,虽然是冷炮射击,炮膛里也没什么残留物,单但罗冲还是让他们严格按照要求来。
大力拿着一个头部绑了毛巾的棒子在水桶里完全浸湿,然后捅进炮筒好好的刷洗了一遍,然后再用一个头部缠绕铁丝的刷子伸进去掏了掏,接着再次用湿毛巾棒清洗,最后用一个干的毛巾棒将炮膛擦干,吸出里面的水份。
炮膛清理的工作完成,再往下就是装填了,罗冲也立刻开始给他们下命令。
“一倍火药装填。”
“首领,一倍是多少?”大力还搞不太明白这些火炮操作的专用术语。
“一倍火药就是和炮弹重量相等的火药,我们用的是纸包定装药,一倍就是一包,上面都用汉字标明了。”罗冲指着旁边的火药箱子解释道。
“哦,明白了。”
大力拿起一个标注一倍装药的纸包火药塞进了炮口,然后在罗冲的指导下,又用一个粗头的棒槌将火药推到炮膛底部。
接着又拿了一个铁球塞进炮口,再次用棒槌捣入,并且压实。
然后装填步骤就算结束了,最后就是发射前的准备阶段。
罗冲设计的这款火炮是燧发点火装置,上面的燧发机可以通过卡笋拆卸,燧发机则是直接用的电石灯上那种,稍微做了点修改,然后就搬过来了。
大力先用钢锥从火门处把里面的纸包扎破,然后又拿了一个竹筒的散装火药把火门和药池倒满,用来引火,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发射了。
燧发机上面系着一根三米长的细麻绳,只要拉动麻绳扣动燧发机,火炮就会打响,因为不用明火的原因,可以将现场失误引发的事故降到最低。
拉绳子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用力,不然直接把燧发机都拉坏了,尤其是大力还是粗人,罗冲怕他用蛮力,还专门教了他拉绳子的技巧。
先把绳子缠在手上收紧,把绳子处于绷紧的状态,接着把手放在肚子上,然后用转身的动作来拉动绳索,手臂不用使劲,这样的力道和拉弦方式就比较轻柔多了。
大力按照罗冲的教导做好准备,然后有些紧张的站在那里。
“离的近的把耳朵堵上,一会儿会很响知道吗,像是打雷一样,所有人撤出炮后二十步,炮响之后会因为后坐力向后冲出去,都别站的太近,大力你也是,一会儿别被吓着了。”罗冲立刻开始给周围的众人打预防针,至于远处那些百姓就不用堵耳朵了,反正他们离的还远着呢。
“我明白了首领,你下命令吧。”大力也准备好了,随时准备转身拉动绳索。
罗冲点点头,见众人都准备好后,他才举起手中的红色三角形令旗,然后狠狠的向下一挥。
“开炮!”
看到首领的令旗挥下,大力猛地一转身,燧发机立刻就被触发,燧石击打在火镰上擦出明亮的火花,瞬间将药池中的火药点燃。
紧接着就听见呲的一声,火门处攥起一束白烟和火光,然后就是轰的一声巨响,宛若平地惊雷的爆炸声响起。
121毫米口径的铸钢大炮猛地喷出一股白烟和火光,乌黑的铁球瞬间突破烟雾飞向远方,火炮也因为后坐力向后猛地退了几米,炮架上专门用来制退的驻锄都在地面上犁出一条浅沟。
而在火炮前方的靶场那边,五百米外的木板群瞬间被打飞了一条直线,无数的木板碎片像是下雪一样被高高的抛上天空,铁球还在飞行,一千米处,再次轰碎一溜的木板。
然后一千五百米,炮弹开始下坠到地面,轰的一下砸入木板群中,又因为天冷土硬的关系,炮弹落地后又反弹了起来,发生了跳弹现像,紧接着又落地跳起,就这样重复了三次,炮弹才失去动能彻底停了下来。
不过这个时候的炮弹已经经过几次的弹跳后飞到了一千八百米的位置,刚刚那个一千五百米的靶群也已经全被打穿。
如此惊人的威力,还是将在场的数千人吓了一跳,所有人都惊呼不已,只有罗冲还算淡定,因为结果比较符合他的预估数值。
“快点去验靶测距,记得把前后几次的落点都找出来。”罗冲立刻对身旁的人命令道。
有人立刻翻身骑马奔向靶场查看去了,一路上耳边听到的尽是百姓们的欢呼声和惊叹声。
“我滴个乖乖,这个叫做大炮的东西居然那么厉害,居然能把铁球扔那么远!”
“那当然,这可是咱们首领发明的,不厉害怎么能行。”
“我离着老远就看到那边的木板被打飞一大片,你说那要是站着一群人,噫,不敢想不敢想,这家伙一炮得打死多少人啊!”
“哎?你们知道那炮打的是什么东西吗,我刚才好像看见一个黑影飞过去,然后木板就打飞一大片,那东西飞的太快了,根本没看清。”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块大石头吧。”
“屁啊,不懂了吧,那叫火炮,打的是铁球,一个铁球十斤重呢,是把那铁球塞到大炮里面用火药炸飞出去的。”
“十斤重一个铁球!我滴乖乖,怪不得那么厉害,不过这么打得花多少钱啊,这打出去还能不能找回来啊?”
“应该能吧,你看那不是有人骑着马去找了吗。”
验靶员很快就找到了炮弹的落点,毕竟炮弹是不可能中途拐弯的,只要顺着弹道去找,肯定能找到。
第一个落点是在1650米的距离上找到的,那里正好位于三号靶区的中央,在一溜破碎的木板中,地面上有一个很明显的长条形的浅坑,是被炮弹犁出来的。
最后炮弹的落点经过测量才知道是1820米,中间一共弹跳了三次,是附近的百姓看到的,地面正好也找到了跳弹的弹坑,至于中间的靶子,根本就不用看了,因为只要处在这条线上的靶子,就没有一块是完好无损的。
验靶员很快就带着炮弹跑了回来,并把这次的实际射击数据报告给了罗冲,旁边早就准备好的记录员也把这些重要信息记录下来,等试炮结束了,这就是用来编写射程表的最好材料和证明。
罗冲也在验靶员验靶的这段时间,指挥众人给火炮复位,然后又指挥他们开始清理炮膛。
清理炮膛第一遍一定要用湿毛巾棒来做,这一点必须谨记,因为使用湿毛巾的目的,除了可以快速给炮膛降温之外,还能有效的将上一炮残留下来的火星尽数熄灭。
如果省略掉这一步的话,第二次装药时就有可能当场把纸包的火药点燃,从而引发严重的事故,不过好在罗冲在他们第一次射击之前,就把最正确的操作方式交给了他们,以后就只要保持住,就可以规避更多没必要的伤害。
记录了第一炮的信息,又完成了火炮的复位和清理,罗冲再次对着众人命令了起来。
“射界正前方靶区,俯仰射角五度,1.5倍装药,装弹,准备开炮。”
试炮继续进行下去,因为没有参照物的原因,所以的数据都要重新计算,他们这一天还要打上好久,才能试出各种不同环境下火炮的威力和射程,为以后制定标准的射击流程提供重要信息。
·
·
·
改了好几遍新书,重写了五六个版本的开头了吧,今天被编辑打回来继续重改,我太难了……
第697章 这是大杀器
12磅炮的口径是121毫米,这个数据是根据12磅重的铅球直径来算的,但是罗冲用的是铁球,所以同等体积下,铁球的质量要更轻一些,大约十斤重。(12磅约等于10.8斤,这里按十斤算)
按照罗冲的命令,大力又从旁边的箱子里搬出一个十五斤重的药包塞进炮筒,用棒槌将药包捣入底部,再拿一个铁球装进去。
瞄准目标,倒上引火药,一切就绪后,罗冲猛挥手中的指挥旗。
轰隆一声比刚才更大的巨响,一团白烟伴随着火光从炮口处猛喷而出,大炮也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向后猛退一节,这是让罗冲最看不过眼的事情了,因为每次射击后光是给火炮复位,重新瞄准这一系列的操作就要浪费不少时间。
在罗冲的眼中,‘落后’两个大字就仿佛烙印在那明晃晃的炮管上,而在别人的眼中,这已不亚于天神的武器,因为第二炮的射程更远了。
一炮轰出,这次不等罗冲命令,立刻就有人前去查看落点和破坏效果了。
五度的仰角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半的装药量,炮弹要是不飞的远点简直没有天理,果然,最后测量的数据显示这一炮的第一落点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850米,比上一炮的最后落点还要远,这一次的最远落点都已经到2280米的变态距离了。
做好这次的射击记录,罗冲再次下命令道。
“仰角五度,两倍装药,装链弹。”
“链弹是啥?”大力好奇的问道。
结果还不等罗冲回答,旁边负责铸造炮弹的工匠头目就拎了个链弹过来,把周围众人惊得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
链弹就是两颗十斤重的铁球,中间用一节六十公分长的铁链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就和罗冲当年用的那种飞石索差不多。
这玩意儿在正经的炮战中,是专门给海军使用的,主要用来和敌舰接火时,用于破坏对方的桅杆和帆索等用具,一炮轰出去就是不停旋转的两枚铁球,像是电风扇一样向前飞行,不管多粗的桅杆都能一炮打断。
不过汉部落用这种链弹给海军用就不合适了,因为和汉部落敌对的势力都没有海军,甚至连船都没有,所以根本就没有桅杆和船帆让他们打,罗冲想的是用这种链弹对付敌人的集群步兵,或者集群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