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看着面前的简易工棚中站着的几十位工匠,罗冲不禁心中感慨,想当年自己刚来的时候,汉部落全族加在一起都没有那么多人,更别说眼前的这几十人还都是高级工匠了。
这些人中有掌握大量金属冶炼加工经验的工匠,擅长雕刻蜡模的模具工匠,还有干过好几年陶瓷拉胚的陶艺匠人,甚至还有从学校中挑选出来,擅长数学计算的优等生,个个都是汉部落的高级人才,是汉部落不可多的宝贝,而这些人,都是汉部落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和无数资源培养出来的。
罗冲只是下了一个命令,掌管冶金和陶瓷的大嘴、瘸子等汉部落的元老们就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送了过来,为首领组建新的部门提供有力的支持。
玻璃,在汉部落中并不是秘密,以前大嘴还亲自参与过制作,不过因为材料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着天差地别,所以罗冲才把能想到的相关部门人才都要来了几个。
玻璃是一种用矿物质煅烧熔融出来的产物,和金属冶炼的方式十分相似,所以罗冲最先想到的就是冶金部门的人,无他,就因为这帮人烧炉子有经验,对火候的掌握是别人轻易比不上的。
其次,在玻璃以熔融状态存在时,它又是浓稠的液态,所以后期的塑性阶段就需要用到模具和牵拉两种工艺,这也是罗冲为什么找来制模和陶艺工匠的原因,虽然和他们平常接触的东西不太相同,但是他们掌握新工艺肯定是上手最快的一类人了。
最后找来的算数学生,纯粹是为了做实验记录和改良配方的。
现在需要用到的人员齐备,各种相关的材料和设备罗冲也准备了一些,玻璃的试制工作也就要正式开始了。
烧玻璃和炼铁不同,原材料不能和燃料直接混烧,所以还需要一个耐热材料制成的坩埚,好在汉部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成熟经验,直接拿铸铁时用的坩埚就可以使用了,而且普通玻璃熔融需要的温度并没有铜铁那么夸张,最高也只需要一千度以下的耐受度就够了。
“先把炉子的火烧旺,其他人配置材料吧。”罗冲看准备齐全后,便对着众人下达命令道。
“是,首领。”众人应了一声,立刻就开始了自己负责的工作。
几个来自冶金工坊的匠人开始娴熟的点起了炉子,然后鼓动风箱还是烧火,而那几个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的学生也开始按照罗冲给出的配方配置起了材料。
烧结玻璃需要用到含有氧化硅的材料,含有这种物质最常见的便是沙子,当然沙子这种东西不是在沙漠就是在海边,而汉部落是一个处于平原和山区结合的地理位置,沙漠和海边离着都比较远,所以罗冲选择的是浏阳河中的河沙,以及矿山上采集的云母和长石。
云母是一种石灰石的变种,经常和石灰石生长在一起,不过所处的地层要更深一些,而汉部落的八宝山就恰巧有这种东西,另外的长石则可以看作一种半透明的大号沙砾,有时候在石头山上就有不少,更多的则是混杂在河边的鹅卵石中,这两种东西其实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物质,所以获取并不困难,但依然只能作为河沙的辅助材料来用。
除了这些基础材料外,还有煤粉,硫酸盐,白垩也就是石灰晶体,以及最重要的催化剂,纯碱。
好在这些东西罗冲都已经凑全了,甚至还多准备了几种化学试剂用于改良配方,其中的纯碱在汉阳城西面的盐矿就有发现,直接采集后提纯就可以,硫酸盐类的试剂罗冲则是选的硫酸亚铁,这个直接用黄铁矿焖烧就可以得到,有以前成功制作硫酸的经验,所以弄点硫酸亚铁也不是难题。
由于罗冲并不知道这几种材料相应的比例,所以他给出的配方也只是个自己估计出来的数值,到底能不能成功还要经过反复实验才行,这也是他亲自来主持这个实验的原因之一。
反正不管怎么配,作为主要成分的沙子都是占比最多的,其次是白垩和煤粉,最后是纯碱和硫酸盐这两种催化剂,用汉部落已经普及的木杆秤称好了各种材料的重量,然后在一个料斗中充分的搅拌混合,最后倒进早已准备好的坩埚中。
就在准备材料的时候,烧结炉中的温度也已经升了上来,罗冲当即让工匠们把坩埚送入炉中,然后就开始耐心的等待起来,趁着这会没事的功夫,这些不是经常能见到首领的工匠们也趁机和罗冲聊起天来。
“首领,这些沙子真的能烧成玻璃吗?”一个刚刚配完材料的学生问道。
“当然,石头不是也能烧出来金属吗,沙子烧成玻璃有什么好稀奇的。”罗冲笑呵呵的解答道,他很乐于教导这些出色的工匠,这些人能主动提出问题,知道自己学习,这种钻研精神是非常让罗冲欣慰的。
“首领,玻璃到底是什么东西啊,我们很多人还从来没见过呢,您能跟我们说说吗?”又一个陶艺工匠问道。
“玻璃啊,它的性质跟陶瓷有些类似,硬度很高,但是又很脆,和瓷碗一样,一摔就碎,可以用来制作容器,也可以向瓷砖那样制成平面玻璃,用来当建材,可以说和陶瓷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做成和水一样透明。”听到有人提问,罗冲立刻就给围在身边的众多工匠介绍道。
“哇,原来玻璃是透明的啊,这岂不是说用玻璃做成坛子的话,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从外面就能直接看到了?!”一个烧炉子的匠人突然回头惊叹了一句。
其他人也不确定的看向了罗冲,罗冲当即点了点头,“没错,这正是玻璃的特性之一,虽然和陶瓷的用处差不多,都是当容器使用,可我们却能隔着容器看到里面的东西,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用法,你们也可以放开想象力,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这种特殊材料的。”
听到首领提问了,众多工匠们也开始发动脑筋起来,能和首领讨论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那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搞不好还能因为独特的点子立功受奖呢,因为汉部落那个功爵制度有专门针对发明的条例存在,所以这些工匠们平时都十分愿意积极的参与类似的思考。
没过一会儿,有人突然说道,“刚才首领说用玻璃也可以制成和瓷砖一样的建材,可是如果玻璃是透明的,用来铺地也不合适吧,我觉得这样没什么用啊,还不如直接用瓷砖。”
罗冲没有为他解答,只是笑了笑,然后用目光扫向众人,示意让他们接着猜。
这时那个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的学生突然问道,“首领,玻璃怕不怕火烧啊?”
“你这不是废话吗?不怕火烧的话,那我们一群人现在烧的是什么?”一个陶艺匠人当场就怼了一句,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罗冲也笑了笑,依然没有说话,可那个学生却不想被众人瞧不起,当即辩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因为听到首领说玻璃是透明的,所以想问问能不能用玻璃制成油灯的灯罩,你们想啊,如果在油灯的外面加上透明的玻璃灯罩,既能用来防风防雨,还比一般的纸糊灯罩要亮的多,就是不知道经常被火烤着,玻璃会不会坏?”
众人一听他这么说,顿时也不笑了,有的开始点头赞同,有的则是相互讨论着其中的可行性,可他们终究对玻璃这种新材料的性质不太熟悉,所以讨论了一阵后最终还是一起看向了罗冲。
“你的想法很好,这个用玻璃做灯罩的想法确实可行,而且我刚才已经说了玻璃和陶瓷相似的特性,所以只要不是直接放在火上烤的话,只是做个外围的灯罩是没问题的,和纸糊的灯罩相比,玻璃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首先玻璃不会像纸糊灯笼一样被点着就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优点了。”
见到众人都看向自己的眼神,罗冲立刻解释了起来,而且他最后说的那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随着汉部落的基础教育普及化,原来晚上基本上不怎么点灯的家庭也开始点起了灯。
没什么钱的家庭就直接用油灯,有钱的家庭还会为读书的孩子准备灯笼,就是那种以竹子为骨架,外面糊上一层白纸做成的灯笼,往蜡烛或者油灯外面罩上这么一个东西,不仅可以用来挡风,还能让散发的火光更加柔和均匀。
可是这种用纸做成的灯具终究还是有着极大的隐患,就在前不久罗冲前往草原的那个月,汉阳郡里就发生过一起由纸灯笼引发的火灾,好在扑灭的及时,并没有人员伤亡,发生火灾的那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大,当时的火情只限制在一个屋子里,烧了张书桌和被子啥的,其他都没有大碍。
由此可以看出,玻璃灯罩对于灯具的重要用途,先不管别的特性,仅仅是玻璃烧不着这一条就足够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工厂内,听到罗冲夸奖的那个学生腼腆的笑了笑,就在众人还准备继续探讨玻璃用途的时候,负责照看炉火的工匠也突然汇报道。
“首领,我看着里面好像烧的差不多了,要不要弄出来看看啊?”
“嗯,弄出来吧。”罗冲点了点头说道,众人一听玻璃可能烧好了,也连忙围了上去,想要看看这个神奇的玻璃。
看炉子的工匠连忙和同伴用一个大铁叉将坩埚从烧结炉中端了出来,摆在了一个黑铁制成的浇铸台前面,罗冲看了看,里面的材料此时确实已经烧成了亮红色的粘稠状液体,乍看上去像铁水,但是很明显这东西的流动性比铁水差远了,如果单从状态上来说,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粘胶状物质。
“拿勺子来,把上面的杂质撇出去,然后用铁钩搅拌一下,速度要快,多搅一搅,模具组把模具准备好。”
罗冲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众人也开始分别忙碌了起来。
没一会儿,经过撇杂质,搅拌两道步骤的玻璃液,在罗冲的命令下再次投入烧结炉中进行二次加热,因为刚才搅拌使温度降低的原因,罗冲担心这时的流动性不足以用来完成浇铸,所以只好再次进行加温。
又过了一会儿,通过温度升高再次提高流动性的玻璃液被端了出来,然后直接浇在了铁质模具中,等温度自然降低冷却之后,一块乳白色半透明,还稍微有些偏灰色,里面充满大量细小气泡的块状玻璃就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罗冲看着这么个东西,嘴里喃喃道,“果然还是失败了吗?”
第660章 三色玻璃
虽然早就知道不可能一次性成功,但是真的看到了失败还是让罗冲有点失望,不过他并不气馁,工艺的开发就是这样,只能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做什么都要严谨求证,罗冲亲自来主持实验,也是有故意引导这些工匠思想的因素在里面。
现代的科学实验其实就像是在做排除法,或者说是在抽奖,将无数种组合的配方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去尝试,所以第二次的实验很快就开始了。
因为第一锅的玻璃液呈现浑浊的乳白色的缘故,所以罗冲相应的让人减少了白垩的占比,很快第二炉的原料就开始烧了起来。
众人趁这个时间,有的观察起了第一次的玻璃失败品,有的则是根据刚刚掌握的玻璃特性,尝试推导更多的用途,不过众人的眼界终究有限,在器皿和建材两个大方向确定之后,他们已经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些用途了。
就在这时,负责烧炉子的炉工调整了一下烧结炉的观察口后,也开始看起了那几块乳白色的浑浊玻璃,也不知道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突发感慨道。
“这个玻璃其实不透明的话也可以用吧?”
众人闻言都看向了他,罗冲也不例外,于是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首领,别的工匠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烧炉子的应该能用的上,我以前就一直在冶金工坊,看炉温火候什么的只能靠目测,那铁水烧成橘红色的非常刺眼,看久了再看别的东西都模糊了,我感觉要是再烧几年炉子,我这眼睛就该瞎了。
所以我想能不能用一块不太透明的玻璃,只要能勉强观察铁水颜色的就行,然后把这种玻璃挡在眼前,隔绝那种刺眼的光。”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只有少数几个炉工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纷纷表达出对眼睛保护的迫切需求。
而其他没怎么接触过炉子的工匠就不太清楚了,并且玻璃到底能不能满足这种特殊功能他们也不清楚,于是大家再次看向了首领。
罗冲笑了笑,心中暗想道,果然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吗,看来只有人类产生对某项事物的迫切需求时,这种东西才会应运而生。
感慨过后,罗冲点了点头说道,“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其实玻璃不仅可以做成透明的,还能做成彩色的透明体,如果我们能做出一种深色的透明玻璃,那么用来保护眼睛就是最好的材料了。”
“真的?!”
“要是能做出这种玻璃那可就太好了。”
听到罗冲的肯定回答,几个烧炉子的工匠全都兴奋起来,没想到困扰他们那么长时间的问题终于有希望解决了,看来被调到玻璃厂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不过想要制作出这种玻璃,还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罗冲一边肯定的点点头,一边对众人鼓劲道。
“是,首领,我们决不放弃。”听到激励的众人也异口同声的喊了起来,大家研制玻璃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随后的实验还在燥热的工棚内持续着,仅仅是第一天就连续实验了二十多次,时间在飞速的流逝,材料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虽然一直都在不停的失败,但是残次品的品质一直在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大家都未放弃。
休息了一夜,到了第二天的时候,罗冲一早就来到了工棚内,然后亲自比对起先后修改了二十多次的配方,以及桌案上摆满的大大小小数百块玻璃,这些残次品中从最开始的乳白色,接着到黑棕色,还有的里面布满了细小的杂质和气泡,只有昨天最后一次的实验品质量稍微好一点,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无色状态,只是里面密布的气泡还是无法消除。
“嗯,这个配方差不多了,只是气泡多了些,要想办法才行。”罗冲看着记录的各种材料配比,口中喃喃的说道。
没过一会儿,参与实验的众人就来到了工棚内,大家早早的就开工了,想趁着清晨天气凉快多实验几次,现在可是夏天,到了中午还在炉子旁边待着那滋味可真难受。
由于有了第一天的实验数据作为基础,这次的配方罗冲只是稍微改动了一下,调整了一下催化剂的占比,然后再次开始烧了起来。
这一次的玻璃液就很完美,在红炙状态下的液态玻璃就显出一种通透的感觉,里面似乎是因为各种材料都分解中和了的原因,几乎看不到因为哪一种材料占比过多而残留的杂质,这说明配方已经越来越趋近于完美了。
不过这个时候罗冲依旧没有放松,他知道关于玻璃消泡的工序才刚刚开始,如果不解决掉这个问题,那就算烧出来的玻璃颜色再透明,但是里面充满气泡也是不能用的。
“再加热一会儿,然后用铁钩搅拌,记得多搅一会儿,这样有利于气泡排除。”罗冲看了下红热的玻璃液对工匠们说道。
“是,首领放心吧,我感觉这次肯定能行。”一个工匠自信满满的回道。
罗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实验结果,没过一会儿,这炉玻璃液就被端了出来,旁边早已拿着铁钩准备好的匠人当即开始搅拌起来,铁钩在坩埚中飞速转动,速度从慢到快,又因为匠人力竭而慢了下来,罗冲当即命令换人,然后继续搅拌,最后在玻璃液实在快要失去流动性的时候,罗冲才命令把这些玻璃液倒进模具里。
冷却过后的玻璃块呈现无色的透明状,只是表面因为模具的原因有些磨砂的感觉,但这并不重要,罗冲让人放在一旁的铁皮桶砸碎之后,取出这次的玻璃碎块,里面的气泡依然明显可见。
看到这一幕众人均有些泄气,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大家明明已经做的很好了,为什么还是无法消除玻璃里面的气泡。
罗冲倒是没有过于纠结,他其实知道消除玻璃气泡的化学试剂,只是想先试试有没有什么物理手段可以做到把全部气泡排除,不过看现在的实验结果,显然不动用化学试剂还是不行的。
“再来一炉吧,这次加点消泡剂进去,不过要等烧结之后再加。”罗冲对众人命令道。
“是。”
众人很快再次动起手来,没过多久就烧好了第二炉玻璃液,但是这次却没有立刻搅拌,罗冲先是让所有人都戴好了厚实的口罩,然后再让无关人员都出去,这才命令仅剩的三个人往里面加入消泡剂,然后接着搅拌起来,等负责搅拌的两人全都力竭之后,罗冲又让他们再次把玻璃液回炉加热,然后经过二次搅拌再次回炉,反复三次之后才倒在了模具里。
等这次的玻璃冷却之后,众人连忙过来检测起结果来,再次砸碎了一个玻璃块,可以从断面出清晰的看到气泡的密度降低了不少,虽然还是有很多的气泡,可相比之前的几十次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这说明罗冲准备的消泡剂是有效的,接下来的实验只要逐步增大消泡剂的量,找到正确的值就行了,看到这个结果,众人的眼睛都是一亮,心中已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首领,这个消泡剂是什么啊,看起来很有效果的样子。”一个负责记录实验数据的学生捏了一点白色的粉末凑到鼻子下面就想闻一闻。
“别闻,那东西有剧毒。”看到这傻孩子那么莽,罗冲当即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大声提醒道。
那个学生被吓了一跳,听首领说这消泡剂有剧毒,连忙就将其扔回了竹筒里,接着手足无措的站在原地。
“首领,现在怎么办啊,这个东西能用清水洗吗?”
“可以,用清水洗一洗吧,不过那样的水就会有剧毒了,注意把水处理掉,不要乱倒。”罗冲皱着眉点了点头说道,然后又吩咐众人以后再接触任何不知名的材料时都要小心,尤其是闻和尝,这简直就是作死。
“首领,那消泡剂是什么啊?毒性有多大,要是做成的玻璃器皿再拿来装食物会不会有毒?”其中一人见罗冲嘱咐完注意事项后,忙问起最关键的问题。
“这是砒霜,是一种剧毒,不过也是一种药材,可以混在水里用来泡澡,能有效的杀灭体表寄生虫,但是因为毒性太猛,所以只能外用,千万不能内服,否则肯定会死人的,你们都记清楚了。
另外,砒霜可以用来做玻璃的消泡剂,在这个消泡的反应中,它会被直接分解干净的,不用担心毒素残留的问题,用于工业的很多试剂其实都有剧毒,不过并不影响最终的产品使用,你们以后注意一点就是了。”看到大家都看着自己,罗冲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也非常详细的给众人解释道。
砒霜就是罗冲弄来的消泡剂,也正是因为砒霜有剧毒的原因,所以罗冲一开始并不想使用,只是因为物理方法实在无法消除玻璃中的气泡,他才不得已用上这种剧毒原料的,不过用了也没什么,怕就怕因此出现中毒事故。
砒霜的来源当然就是罗冲自己,他知道这玩意儿其实只是硫砷化合物,是雄黄的另一种衍生形态,所以制作起来也没费什么功夫,无非就是焙烧雄黄矿石,雄黄经过加热,里面的硫化砷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后,就会产生淡黄色的砒霜烟雾,再用一个管道或者容器把这些毒烟收集起来,最后得到的就是砒霜粉末了,其实和制作松烟墨的方法很类似,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被毒烟熏到就好。
刚才添加材料的时候罗冲让众人戴上口罩也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东西搞不好就会变成毒气弹,所以还是要注意防范的。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后,接下来的实验就简单多了,众人一直烧到了下午,在经过了八次实验之后,随着每次的砒霜投入量越来越多,玻璃中的气泡也终于全部被消除了下去,只是看着最后一次的实验数据,里面砒霜的用量让罗冲十分咂舌。
“这砒霜的用量也太大了,这样下去,看来如果想批量制造玻璃器,就只能再建一个专门生产砒霜的工厂,那样才有可能供的上这边的消耗。”罗冲心中暗暗想道。
打定了主意,看着众人因为玻璃的试制成功而一脸激动的样子,罗冲没有立刻让他们庆祝,而是让人记录下这次成功的详细配方后,领着工匠们一鼓作气继续开始攻关其他的难点。
现在最基础的玻璃液是达标了,但是制作工艺却才刚刚开始,看着身边一个个的金属操作台,上面摆着的各种刀具,剪子,还有数根铁管,罗冲当即给那些善于器皿塑性的陶艺匠人们讲起了吹玻璃的制作方式。
而剩下的另一部分人则是在罗冲的带领下开始攻关彩色玻璃的配方。
玻璃的染色工艺和金属的焰色反应不一样,但是想要改变玻璃的颜色,也要靠添加金属的方式来完成,当然,纯单质的金属是不行的,一般想要拿金属作为颜料,还是用金属的氧化物为好,就比如用来染红布的氧化铁。
罗冲先后尝试了往基础配方中添加黑色的氧化铜结晶,最终成功得到了绿色的透明玻璃,并让工匠在铁模具中吹出了造型类似现代绿色啤酒瓶的玻璃瓶子,这让罗冲非常的欣喜,让他有一种仿佛穿越回现代的感觉。
绿色透明玻璃的成功并没有让罗冲满足,他接下来又尝试了往基础配方中添加氧化铁结晶,最终经过几次实验成功得到了棕色的透明玻璃。
这种棕色的玻璃用途也十分广泛,罗冲记得前世自己小时候见过不少的棕色啤酒瓶,但更多的却是那种装药用的大玻璃瓶,以及上学后在化学课上接触的各种实验设备,所以他知道,棕色的玻璃容器是用来盛放一些光敏材料最好的容器了,因此这个东西的成功制造对汉部落来说也十分有用。
第661章 湖心岛上的实验室
成功的研发出三种颜色的玻璃配方后,罗冲就开始规划起了需要制作的玻璃器种类。
严格的来说,汉部落现在对玻璃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属于有更好,没有也不会耽误啥的那种情况,之所以罗冲现在就把它弄出来,第一是为了自己将来宫殿的建材考虑,就算没有宫殿,他也想给自己家装上玻璃窗户,不是因为纸糊的窗户不好,纯粹是他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质量。
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灯具,自从游伏发现了煤矿之后,罗冲就已经打算开发用电石作为能源的瓦斯气灯了,但是普通的纸糊灯笼显然无法和瓦斯灯结合到一起,所以玻璃灯罩就成了必须弄出来的产物。
第三则是考虑到了航海方面的需求,现在汉部落所谓的航海还只是沿着海岸线的近海航行,而将来想要深入大洋搞远航活动,那么各种航海所需的光学仪器就要从现在开始研发了,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望远镜,这个绝对不能少,其次是用来定位的象限仪,那个上面甚至需要天文望远镜,最后就是巨型凸透镜。
竹岛和汤部落附近的两个出海港口,肯定是需要建设灯塔的,这是用来为船只引航的关键建筑,绝不能拖沓,而灯塔上最紧缺的东西却不是灯,而是比人还要高大的巨型透镜,用来将灯塔的光线折射的更远,或者说聚焦成强光光束。
这些都是汉部落急需掌握的东西,至于玻璃容器之类的,现在反而不是多么重要,汉部落的百姓们用瓷器一样可以吃饭,除了需要弄一套化学实验设备外,其他的玻璃容器都是可有可无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像现在研发的这种普通玻璃根本就不能用来做化学实验设备,实验设备需要的是具有耐高温,耐压,高透光率等条件的特种玻璃,那东西以汉部落现在的科技水平,只能尝试用纯水晶为原料来制作了,这一点哪怕在现代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搞明白了这一点,罗冲立刻针对性的做出了几个生产方案,首先是针对巨型透镜的大型单体异形玻璃的制造,按照罗冲的想法,做这玩意直接采用金属模具浇注的办法就行,具体的还需要自己来计算,然后再让工匠们尝试了,可以料想的是肯定会浪费不少的原料。
第二项就是平板玻璃,这个主要用于建材的方面,技术难度不大,主要是工艺和产量的问题需要注意把控。
第三就是容器和灯罩的制作,之所以把这两样放在一块,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工艺流程差不多,反正都是需要用吹的。
至于工业模式制作,想都不要想了,解决不了工业原动力的问题,那么就没办法尝试制作空气压缩机,而没有空压机的话,那么吹玻璃的过程就只能靠人的嘴来实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把这些事情都交代好后,罗冲就离开了玻璃厂所在的这个小岛,不过他并没有跑去多远,而是直接乘船去了一个临近的稍大一些的岛上,这里也有一座正在建设的规模庞大的工厂,里面的设备各式各样,很明显不是生产专一产品的地方,而是罗冲所规划出来的综合性多功能化工厂。
之所以这么叫,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什么都能做点出来的化工厂,汉部落现在很多的化工产品并不需要多少量,但是种类却很驳杂,分开单设工坊不划算,所以干脆全放到一起集中管理,而且这样也有利于排污和环境治理。
因为已经确定了制作玻璃需要大量砒霜的事情,所以罗冲也直接把长期生产砒霜的任务交代了下去,并为此专设了一个班组负责,除此之外,硫酸盐,硫酸,纯碱,烧碱,盐酸,这些基础的化工产品也在这个工厂的生产范围之内,除了这些基础化学产品外,岛上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罗冲专设的化学实验室了。
这个实验室是汉部落首领直属的,也可以称为罗冲的私人实验室,只需要向罗冲一个人负责,虽然位置建在化工厂之内,但是级别上却和化工厂平级,甚至还要高上那么一些,因为实验室有权调集工厂内的所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