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虽然到现在两人也不知道灯塔到底是什么样的,只听首领说过那是一个装了大灯的高塔,在夜间能为船只指引方向,不过两人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到底什么样的灯才有这么强大的能力。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直在着手规划港口的建设,游伏根据往常的航行经验,再结合当地的水文情况,制定了更为合适的码头和栈桥,初步方案就是舍弃了海港的计划。
游伏认为,在这样潮汐落差太大的地方,不适合建立固定港口,然而浮动的港口和栈桥又十分的不经用,很容易损坏,维护成本太高,所以还不如不建。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兽牙之前选定用来做海港的那个地方简单休整一下,拿来当作‘停车场’,专门用来临时停靠船只使用,或者当作避风港使用,而用来装卸货物的码头,直接设置在内陆河里,就放在使团驻地的河边,驻地即是码头和货站。
之所以想出这样的主意,其实主要是因为游伏也不知道海港该怎么建,既然不知道怎么建,那就干脆不建了,既然这棵树上吊不死,那就换棵树再试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游伏最熟悉其实还是汉部落所属的几个内陆河码头,卫山郡的码头,浏阳郡的码头,还有新建的东薪郡码头,三个大型码头全都有能力停靠汉部落最大的船只,而且全都分布于浏阳河的两岸,所以对这种内陆河的码头建设和使用,游伏是十分有心得的。
竹岛的海湾潮汐落差比较大,要是汉部落有能力用潮汐能发电的话,这绝对是最好的天然资源,可惜现在没那本事,而且潮汐的问题又恰恰影响了港口的建设。
所以游伏决定直接规避这个问题,把码头建到水位比较的内陆河里面去,这样就完全不会受到海水潮汐的影响了,就算有也十分有限。
关于竹岛的内陆河入海口,游伏一行人驾船进来的时候就已经观察过了,入海口的宽度足有将近一公里,向上游虽然呈现逐渐缩小的状态,可是在使团驻地旁边的这段流域依然保持着两百多米的宽度,汉部落目前最大的船只有四十米,在这样的内河航行也完全不用担心什么问题。
兽牙虽然对这方面不太懂,可是有汉部落本部的例子在那摆着,都是内河码头水YC市,他就是依葫芦画瓢也不难学会,因此对游伏的建议十分认同。
当然,外海港口的建设,一些必要的设施还是要有的,不过这个要慢慢摸索,用游伏的话说,先把能不能卸货的问题解决掉,然后再想提升规模的办法,汉部落现在最需要的,是让使团在竹岛尽快运作起来,兽牙对此深以为然,马上也做出了相应方案,就等首领给他支援人手和物资了。
罗冲那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游伏到竹岛的第五天了,由于天气不好,阿祖卡飞的慢了点,再加上当时罗冲并不在汉阳城,而是在卫山郡东面的湖心岛指导化工厂建设,因此加上信件在汉部落转运的时间,速度就慢了点。
罗冲接到信后,看到里面的消息也是很震惊的,不过也不算太意外,因为他心里十分明白,只要按照自己说的方法寻找,路上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找到通往竹岛的海路只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至于信里面兽牙所说的物资支援和解决方案的问题,支援罗冲是肯定会给的,不过就像兽牙和游伏商量的那样,肯定不会快,毕竟船只的航速在那摆着,而兽牙所说的织机和造车等方面,罗冲也觉得完全没问题,传给竹岛一些技术用来收买民心本来就不算什么。
再有就是兽牙给罗冲写的一些私人意见,他在信中说使团众人看到自己部落的船来了之后,心情十分浮躁,有不少人私下里讨论着能不能回部落的事,他们有很多人确实想家了,希望首领能给行个方便,把人调回去一部分。
罗冲对此没什么意见,想回来当然可以,不过还是那句话,用于替换的人员和物资,短时间内根本送不到地方,所以这件事的实际操作还是要依赖游伏的船队才行。
看完了兽牙的又看游伏的,内容不算很多,里面先是讲述了这一路的航程,以及沿途遇到的部落,与他们发生的沟通,还有各地探明的特产,罗冲对这个不是很在意,因为这些另外有一份详细的资料可以参考,所以他直接跳着看末尾游伏的建议。
关于开发先进海船的新船型,罗冲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不过那不是现在马上就能搞出来的,一款新船从研发到定型需要不少的时间,暂时先用三桅的楼船代替一下也不是不行,总比双桅的内陆船要好的多。
看到最后,罗冲沉思了一会儿,便开始动手给两人写起回信来,用于指导两人的后续工作。
首先就是兽牙提出自给自足的想法,罗冲认为非常好,不仅直接同意了下来,还特别鼓励夸奖了他们两句,另外关于具体操作方案,以及使团有人想家,想要提前回来的问题。
罗冲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反正游伏现在那艘船也没多少东西,不如让他先走,等回到了汤部落附近,和驻扎在那的三艘船汇合之后,集结所有人力和物资,再次前往使团在竹岛的驻地。
等到了地方之后,游伏可以给船队留下几个最基础的工匠当做船队维护人员,剩下的工匠全留给兽牙,然后把船队缺少的名额,用使团准备回家的替换上船,这样就直接解决了两个问题。
最后把船队用来交易的物资和工具全都留下,使团帮助游伏在竹岛补充生活物资,可以在竹岛低价补充一批白盐,用来当做回来的物资,回程缺少的粮食就在沿途用白盐跟土著交换。
第654章 海洋前进基地
写好了自己的安排之后,罗冲就立即把信件用飞鹰传书发了出去,他知道游伏和兽牙那边还在等着自己的回复。
将信送走之后,罗冲便开始专心的筹办起了化工厂的建设。
湖心岛最大的一个工厂便是炼焦厂了,这里关系到汉部落的钢铁产出,所以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
关于这几个湖心岛的编制问题,罗冲直接把它们划成了县级行政单位,除了造币厂隶属于首领直辖,其他的工厂全都划到了卫山郡的下属,目前为止,八宝山的铜矿区也可以当作一个县,由于地理关系,最后被划到了浏阳郡的辖区。
如今的炼焦厂堆场中,已经堆放了如同小山一样的煤炭,当然还有另一堆差不多量的石灰石,其中的煤炭来自东薪郡,现在由于荆言的努力开发,东薪郡已经是个人口过万,有能力每天输出大量煤炭的郡了,平均每两天便能装满一艘沉舱型三桅运砂船,每船载重不低于一千吨。
另外的石灰石则来源于八宝山矿区,同样经过船运送到炼焦厂这里,而且由于八宝山矿区是汉部落最早开发的一个矿区,开采能力和采矿工人都是最多的,再加上石灰石这种矿物相较于煤炭更容易开采,所以炼焦厂的石灰石供给量并不低于煤炭。
有了这两样的原料储备,那就只差生产设备的建设了,焦化炉的建设便是重点,建造这样的特殊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耐火砖,好在耐火砖的材料不管是八宝山还是盐湖铁矿都有不小的储量,从这些地方开采到原料后,直接就近在卫山郡和浏阳郡烧制,最后制成成品的耐火砖,再分别供应给湖心岛的炼焦厂和新钢郡的钢铁厂。
有了稳定的建筑材料供给,再加上最近汉部落通过几次战争获得的大量奴隶,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包工头,炼焦厂的建造速度还是十分可观的。
厂区专门规划出来的居住区已经有了模样,由于湖心岛面积颇大的关系,罗冲并没有搞什么楼房或者公寓,而是全部按照独门独院来建设的,每家的院子都不小,可以种些桑麻蔬果自给自足,除了粮食以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可以满足,虽然这里没有树,不能提供木柴,但是煤炭却有的是,平常做饭和冬季取暖可以全用煤炭。
那些被汉部落抓来的战俘们,最后被罗冲全部放到了湖心岛上居住,给他们一定的自由,让他们一家团聚,房子由部落提供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建设,同时他们也要为汉部落工作。
逃跑是不可能的,叛乱也是不可能的,炼焦厂所在的湖心岛,出于环保和运输的考虑,当初在地皮的选择上,罗冲就选的这个一面是沼泽,其余三面环水的大岛。
刚刚捕获的战俘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游出这片湿地的,而且岛上虽然可以自己种菜搞养殖,但是最关键的粮食和盐却只能靠外界补充,如果岛上发生叛乱,罗冲甚至不用干涉,只要断了他们的粮食和盐,他们立刻就能蔫下去。
被放到这种环境里,战俘们基本也就认命了,更何况汉部落所提供的待遇并不低,积极干活的话还会有牲畜或者布匹一类的奖励,除了被限制在岛上见不到人以外,其他的生活方面比他们原来的生活还要好,所以岛上的战俘们都还算比较听话。
看着眼前一座座形如高塔的炉子矗立起来,还有更多的工人参与到建设里,罗冲决定以后也可以将奴隶里面表现良好的人放到这里,也算是还他们一定的自由吧,虽然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出岛了,但不代表他们的后代不可以,逐渐转化成顺民之后,他们的后代都将成为汉部落正常的子民。
巡视了炼焦厂的建设情况,罗冲再次前往了浏阳郡的造船厂,沉舱型的三桅运砂船还在继续建造,因为汉部落的采矿需求比较大,很多的矿物都要从远处运输,所以这种高效节能的运输工具自然是不能少的。
汉部落目前除了需要大量的煤炭和金属矿物之外,其他的非金属矿物也十分稀缺,其中最大的需求是石灰石,石膏,还有大量的沙子或者长石、云母一类的矿物。
其中石灰石是双塔炼焦技术中提供二氧化碳的主要原料,石灰石经过煅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来通入炼焦的干馏塔中阻止煤炭燃烧,使其完成焦化反应,但是经过高温煅烧之后的石灰石并不是没用,和石膏粉,铁粉混合之后便是建筑神器水泥了,虽然只是炼焦产生的副产品,但它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的沙子也是紧俏的矿物,除了用来和水泥混合制造砂浆之外,也是制作玻璃的好材料,用水晶这种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制作玻璃固然好,但是成本还是太高,再说开采起来也没有沙子方便,不利于玻璃的使用推广。
其他的韵母和长石之类,也是作为沙子的补充材料存在的,因为这些东西也能拿来烧制玻璃。
剩余的朱砂矿石则是小批量开采,这东西暂时除了拿来制作红色颜料和红色印泥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用处,因为罗冲暂时要水银也没什么用。
最后一种可有可无的就是石棉了,这是一种天然的矿物纤维,可以拿来制作防火布,给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人制造防火服,不过暂时还未发现这种特殊矿物,还要靠游伏的船队慢慢寻找。
除了沉舱型的运砂船外,拥有四层舱室的三桅楼船目前已经停止了建造,不过看着游伏对于新型海船的提议,罗冲觉得有必要暂时先增加几艘三桅楼船的订单,先造几艘凑合用着,海船只能慢慢研发。
海船的用途多种多样,最少也能分为渔船和商船两种,很显然这两种东西都是汉部落需要的,但是和这个东西相比,罗冲显然对游伏信中提及的汤部落更感兴趣,毕竟那可是好几万人口啊。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汤部落所处的位置正好位于浏阳河的入海口,汉部落想要长期经略海洋航线,开发海洋物资,就一定要有一个位于海边的前线基地,为庞大的船队提供后勤支持。
但是仅凭汉部落自己的能力,同时经略草原,竹岛,再加上汤部落,人口的数量就有些难以为继了,所以关于这个海洋前进基地的事情,最好还是通过当地土著来完成,这样一来,怎么和汤部落相处便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详细研读了游伏发来的资料,罗冲得知汤部落是一个由氏族部落组成的联盟,部落首领暂时还采取禅让制来确定,这样一来,控制汤部落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持一个罗冲的亲信上位,从高层直接实现对汤部落的控制,这个人要么是汉部落的人,要么是汤部落中亲汉的人。
罗冲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培养一个亲汉的土著最为妥当,这样有助于当地氏族部落的接受,之后再想办法将汤部落整体吸收掉。
对于这个计划,罗冲认为是没有难度的,首先就是汤部落目前还只是一个部落联盟,和鑫部落相比,汤部落连自己的文化底蕴都没有,这个时候汉部落突然插一脚,直接用汉部落的文化控制是最方便的手段,也是最稳妥的手段,虽然时间可能长一点,但是完成统治之后,土著对汉部落的归属感更强。
这是一种最为和平的手段,当然还有不那么和谐,但也不用发动战争的手段,利用竞争关系来获得统治地位。
根据游伏的汇报,汤部落不是没有敌人,十几年前汤部落的敌对部落战败后迁徙到了更靠海边的位置,而且这些人还闹过内讧,有不少的氏族选择了回去向汤部落投降,也有的则是自己独立了出来。
从这点可以判断出,那些氏族部落对联盟,或者说阵营的归属感并不强,为了更好的生存,他们是不介意自己到底参加哪个部落的,既然他们为了过好日子可以向汤部落投降,为什么不能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向汉部落投降呢?
按照这种思路,罗冲可以直接派人去和这些零散的氏族部落接触,通过各种利益拉拢他们加入汉部落新建的阵营,和第一种文化入侵,扶持亲汉政权的计划相比,这个计划的回报速度更快,只需要先期进行一笔投资,就可以马上看到利益回报,对于急切发展的汉部落来说,或者对于罗冲本人来说,这个计划的有活力明显更大。
至于发动战争,罗冲压根就没想过,战争不仅会消耗国力,带来的利益也是最少的,光是战争消耗的劳动力人口,就让罗冲非常的心疼,不管是己方的战士,还是对方的人口,在罗冲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只要被汉部落发现了,那就和罗冲自己的没啥区别……
“要以人为本啊!”
罗冲轻叹一口气,最终下定决心,他决定将两个计划同时进行,和汤部落建交是肯定的,罗冲打算再组建一支专门针对汤部落的使团,派使者去执行文化宣传的攻势,另外再派一组人执行第二方案,以河为界,在汤部落的对岸发展汉部落自己的势力。
两个计划同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快速获得利益,等到汉部落自己的势力发展强大后,看着汉部落高产的粮食,大量的肉用牲畜,还有牛马等耕作动力,再加上汉部落从海洋获得的大量资源,就不信汤部落下属的那些氏族不会动心,只要使团能够说服一个汤部落的氏族加入汉部落,那么接下来的吞并过程就容易了,这样的手段虽然比较激烈了一点,但罗冲还是有把握控制住不爆发战争的。
汉部落要的是发展,穷兵黩武只会拖累汉部落发展的脚步,这点身为汉部落首领的罗冲心里十分明白。
几天之后,罗冲的回信终于送到了游伏和兽牙的手中,而此时的两人已经规划好了港口的建设方案,正在使团的驻地里接待一位重要客人。
“哎呀呀,汉使,这就是你们汉部落制造的帆船吗?你说的那个集汉部落全族之力,建造的最大的交通工具?”
游伏和兽牙两人相视一笑,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自豪之感,兽牙转过头回答道。
“筑长老,这就是我们汉部落的帆船没错,不过这并不是最大的,目前我们汉部落还有比这大一倍的帆船,一次可承载上千人的巨船。”兽牙自豪的介绍道。
筑长老是奉鑫统领的命令来联系兽牙的,他们想问问汉部落的支援什么时候能到,关于竹岛建造跨海大桥的项目什么时候能够启动,可未曾想刚到这边就看到了停在驻地河边的大帆船,这还是筑长老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人工造物,甚至比他建过的房子还要大,听兽牙说汉部落还有比这大一倍的,心中更是震撼不已。
“汉部落的制造技术实在是太厉害了,那个,我能上去看看吗?”筑长老面带渴求的看着兽牙和游伏,十分希望能上去参观一下。
游伏立刻点了点头,兽牙见他同意,也立刻招呼道,“当然可以,我们汉部落和鑫部落是朋友嘛,这都是小意思,筑长老请跟我来。”
几人说着话就一起来到了河边的登陆艇上,然后划着小船来到了停在河中间的帆船上面。
一大把年纪的筑长老顿时变成了好奇宝宝,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不时的问着一些问题。
“游公,你们就是乘坐这个东西飘过大海来这里的吗?”筑长老按照汉部落的习俗和礼仪,另外为了表示尊敬,便对游伏以公相称。
“没错,就是这条船,从汉部落航行了数月才到了竹岛,不过筑长老放心,我们这次只是先期侦察航路,现如今航路已经探明,下次再来的话,船队全速前进就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而且我们汉部落最新型号的大船,虽然比这种体积要大上一倍,但是航行速度却比这种船更快,要不了多久,汉鑫之间便可交易大宗货物了。”游伏也适时的介绍道。
第655章 游伏的建议
鑫部落的筑长老在船上参观过后,深感遗憾的感慨道,“哎,可惜了,游公马上就要乘船回去了,要是能够多等几天,让我们首领也见见这东西就好了,相信我们首领一定会感兴趣的。”
这个时候旁边的兽牙却突然说道,“这没问题啊,我们欢迎鑫统领前来参观。”
筑长老顿时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兽牙,“什么?汉使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游团长虽然要乘船回去了,不过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他就会再过来,而且到时候一次就会同来四条船,筑长老大可以趁这段时间赶回清泉谷,把鑫统领接过来,这一来一回差不多也要二十天,等鑫统领过来,或可正好看到船队归来。”
兽牙立刻将罗冲信中的计划说了出来,反正游伏都是要短时间再跑一趟的,到时候让鑫统领看看也没什么,正好可以在他面前展示一下汉部落的实力,也让他对自己的跨海大桥计划更有信心。
“原来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不行,我现在就要回去,一定要说服首领亲自来看看不可。”
筑长老显得很激动,在确定了兽牙所说的计划之后,立刻就骑马溜了,使团的驻地和鑫统领所在的清泉谷一东一西,来回跑一趟也不容易,所以他现在就要开始抓紧时间了。
兽牙也没有拦着,和游伏一起把这老头送走之后,两人就商量起了接下来的计划。
“现在航线打通了,以后的联络只会越来越频繁,送来的补给也会越来越多,不过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汉部落不能持续给竹岛输血,这对咱们部落的压力太大了。
竹岛是要建设的,鑫部落也要想办法搞回来,但是这个钱不能让咱们出,不仅不能咱们出钱,还要想办法从竹岛赚钱,不然我们经营这块地就太亏了。”兽牙感慨的分析道。
游伏听完略微思忖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那你有什么想法吗?我回去可以转告给首领。”
兽牙笑了笑,这才说道,“我认为现在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产出问题,现在使团所有的消耗,包括粮食,白盐,肉食,畜力,以及建设基地所用的人工,建材等东西,都是从当地购买的,而用来交换的就是我们当初带来的那点东西,这样下去,想要把城池建设起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的钱粮来换,而且咱们汉部落距离这里那么远,想要补充一次物资也不容易。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先解决一部分产出,让使团有能力自立更生,不再成为咱们汉部落的负担。”
游伏皱眉,不解的问道,“这个事情你上次不是说了吗?”
兽牙摆了摆手,“你听我说完。”
“我上次说的只是计划的第一阶段,让使团自力更生,不再成为部落的负担,这第一步的目的就是养活自己,第二阶段,我们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赚到多余的钱,用来建设这里的城市,这个城市一定要大,还不能让部落花一文钱。
最后一个阶段吗,我的打算就是,使团不仅要建设好当地,还要有足够的产出反哺咱们汉部落。”
游伏十分赞同的点点头,旋即又问道,“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可你怎么实现呢?难道是你上次说的自制车辆,还有出售织机?”
兽牙立刻摆了摆手,“不不不不,那些东西才能卖多少钱,我想的是直接在这里卖船,你是不知道这边的渔部落日子过得有多苦,每天打渔有多难,弄的那点鱼获还只能勉强够自己吃的,稍微多余一点还要跟旁边的食部落换粮食和其他的工具。
要是我们能够直接生产一批渔船卖给他们,一定会特别畅销的。”
游伏听完立刻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当面吐槽道,“你这也太异想天开了!”
“怎么了,我的方法不行吗?”兽牙有些不服的问道,他也是前几天听说游伏他们在海上打渔很容易,这才想到了这样的主意,不过他没想到自己刚说完就会遭到游伏的反对。
游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兽牙反问道,“我问你,咱们部落掌握造车和织布机的技术多久了,造船的技术又有多久了,可你看看咱们部落现在有几家的家里是有私人织布机的,又有谁家是买得起几辆大车的。
船就更不用提了,就这种八米长的小木船,没有顶,只有一对桨,一副摇橹的小船,在咱们部落就卖一千元,而咱们部落的平均工资每月才三十元,你觉的咱们部落有人买的起吗?鑫部落这边有人能买的起吗?
更何况,这样的小船根本不能用来出海打渔,哪怕是在近海捕鱼,最少也需要一条十几二十米左右的双桅大帆船,而这样的一条船,咱们部落光是成本价就高达一两万,你觉得这东西在鑫部落能卖的掉?再说了,就算他们有人愿意买,可他们拿得出这个钱吗?”
听了游伏的话,兽牙顿时哑口无言,他光想着竹岛的需求来着,如果有大量渔船的话,在竹岛肯定有人需要,但是却没考虑到竹岛上的土著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能够支付的起,在这方面,显然是游伏考虑的更全面。
就在这个时候,游伏突然一搂兽牙的肩膀,凑到他耳朵旁小声的说道,“兽牙啊兽牙,你有没有想过,你提出的这个建议要是让首领知道,首领会怎么看你?”
兽牙一愣,不解的看向游伏,游伏当即就解释道。
“你也不想想,咱们使团就这么几个人,凭什么能够让鑫部落的高层都礼敬有加,能让你们在这呼风唤雨?”
兽牙稍加思忖,试探性的问道,“不是因为我们的背后是汉部落吗?”
“汉部落算个屁啊!”游伏忍不住吐槽道,看着兽牙一脸震惊莫名的表情,他这才继续说道。
“咱们汉部落和竹岛相距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部落,为什么咱们现在在竹岛的影响力那么大?
我告诉你,不是因为我们叫汉部落,而是汉部落控制了竹岛所有的对外贸易渠道,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封锁竹岛和大陆之间的跨海暗桥,但是整个草原的贸易都是直接被我们垄断的,他的那个桥封不封都无所谓。
可是你呢,你现在居然想把船卖给当地的土著,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船是什么,船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它只要能出海打渔,它就能用来横渡海峡通往对岸的大陆。
如果竹岛的土著有了船,你觉得你还能在竹岛进行垄断贸易吗?难道他们不会自己驾船去大陆偷偷贸易?到时候他们有了自己的贸易渠道,你觉得竹岛上还会有人搭理你这个汉使?”
兽牙一惊,马上就想通了这层关系,随即便为难的问道,“可如果不这样的话,那怎么才能赚到那么多钱呢,使团真的很需要钱啊。”
游伏依然搂着兽牙的肩膀,左右看看附近没人,这才神神秘秘的说道,“想赚钱容易,用渔船啊!”
兽牙顿时一愣,然后皱眉看向游伏,“你刚才不是说渔船太贵,在这里根本卖不掉吗?”
“谁说让你卖渔船了,我们可以自己养渔船,然后卖鱼啊。”游伏一脸坏笑的说道。
“你难道不知道咱们汉阳郡那边的水运吗,汝阳河不宽,但是航运却很发达,上面跑的都是小船,这些船每一条都有一千元,根本就没几个人买的起,但河面上依然有那么多船,为什么,因为首领定了一个租赁船行,那些想趁着农闲搞运输的人直接花些钱付租金就行了,这样就不用花重金将船买下来了。”
兽牙嘬了嘬牙花子,试探性的问道,“所以你说了那么多,是想让我学首领,往外租船?”
“租个屁啊,租和卖有什么区别,你这不是一样把贸易的渠道送到人家手上一样吗?”游伏顿时以手扶额,十分无语的说道。
“那你说怎么办?”看到游伏嫌弃自己的样子,兽牙也涨红了脸,有些气急败坏的问道。
“我的意思是弄些渔船可以,但是这些渔船必须掌握在咱们的手上,用咱们的人做船长,当东家,然后雇佣当地的土著来当水手,当渔民,到时候出海打渔有了收获,就把船开到指定的渔港市场出售,卖了钱之后再给土著船员发工资,或者直接用当天鱼获所得分成也可以,总而言之一句话,船一定要掌握在咱们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