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03章

作者:羽卿书

  “不用人?那怎么拉?这东西应该要两个人才能用吧,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扶着犁?”宣不解的问道。

  只见这个时候,游伏突然从腰间的口袋里摸出一枚金灿灿的五文钱硬币,把带有牛拉着犁耕地那个造形浮雕的正面展示在宣的面前说道。

  “我们用牛拉。”

第571章 汉部落的邀请

  金灿灿的铜币展示在宣的眼前,只见正面一头凸背公牛正作奋力向前状,脖子上挂着一个木圈,上面拴着两条绳子用来牵引后面的曲辕犁,一名男子正一手扶犁一手挥鞭。

  这是一副春耕图的浮雕,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汉部落的春耕场面,也让从来没见过这么种地的有姜氏众人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

  宣从来没见过硬币上的这种大型野兽,此时第一次见到也是比较惊奇的,于是他就接过那枚硬币仔细看了半天,然后才对游伏问道。

  “这是什么野兽,你们是从哪弄来的,你们部落有很多这种兽吗?”

  “这种牲畜叫作牛,在我们汉部落可是宝贝,专门帮人干活用的,牛这种牲口比较老实,勤劳肯干,一头牛能顶四个壮年劳力,我们首领有命令,牛是不能杀的,在我们汉部落杀牛要给牛陪葬,也是要判死刑的。

  数量吗,也不少,这都是我们养的牛,也有从外面换来的,自己养的牛也会生小牛,养的好了每头母牛每年都能生一头牛犊。”游伏继续介绍道。

  这个时候一旁的勇也问了起来,“那么大的牛兽,它们吃的东西也不少吧,对了,它们吃什么,要怎么养?”

  “嘿嘿,我们的牛吃秸秆啊,就是粮食下面的秆,人吃上面的粮,下面的草就给牛吃,反正不会浪费,而且牛拉的粪也能用来沤肥,最后埋到田里养庄稼。”

  宣听完了微微皱眉,汉部落的形象在他的心中已经悄然变化,从最开始崇尚奇淫技巧的部落,变成了一个农业发达的大部落,不仅有先进的农具,还有先进的耕种理念,居然把自然的循环理论用在了种田上面,不仅如此,他们还驯养野兽帮他们干活,而且吃的也是粮食的秸秆,粪便还能肥田,真是一举多得,毫不浪费啊,汉部落的一份资源都要当好几份来用,真正做到了最大的资源利用率。

  不过以宣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就做到了举一反三,既然汉部落能养牛为他们干活,那能不能养一些别的动物用来提供皮毛和肉食呢,或者做别的用处?想到了这里,宣直接就问了出来。

  游伏听了他的问话,干脆把口袋里的钱币都倒了出来,每个面值都挑出一枚,展示在宣的面前。

  “这枚一分的,上面是我们的粮食,这是一束收获的麦子。”游伏拿出一枚硬币介绍道。

  “嗯嗯。”宣点点头,那束粮食确实很形象,而且这么精致小巧的东西,上面却刻画了粮食的形象,还被游伏随身携带,可见汉部落也是十分重视农耕的。

  “这个是插秧,是在栽种水稻的场面,你们肯定没见过,因为我们的水稻是要种在水里的,和你们的粟不一样,水稻怕干不怕水。”

  宣再次点点头,同时心里也在感慨粮食的多样性,看来确实是他们有姜氏的见识浅薄了,世上竟还有这样的粮食。

  “这个是在用牛耕地,你刚才看过了,我就不多说了,给你看看几个角的面值吧。

  你看这个,这是马,也是吃草的,吃秸秆也行,有时也要喂一些粮食,比如豆类的粮食,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体力。”游伏拿着一枚外圈为黄铜,内圈为白银的双色套压而成的一角钱硬币说道。

  “马?这个是用来干什么的?”勇在一旁的问道。

  “马的用处就多了,耕地也行,但我们部落主要用来骑乘,人骑在马的后背上,这样就能跑的很快,也可以用来拉车,一匹马拉车,可以运送十几人才能搬运的东西,也可以拉人,就像我们那种飘在水面的船一样,车就是陆地上的船。”游伏继续介绍。

  宣和勇都点了点头,船他们已经见识过了,所以游伏说的车并不难理解,虽然没见过,但也知道那是一种可以在地上跑的工具,拥有很大的载物能力。

  不过宣这个时候就想了,马,作为陆地交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那汉部落肯定也是不允许随便杀的,那他们吃肉怎么办,难道汉部落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没等他多想,游伏就继续介绍了,只见他拿了一枚相同款式的贰角面值的硬币说道。

  “这种牲畜名叫羚羊,也叫高鼻羚羊,不知道你们见过没有,我估计没有,你们这边的环境不适合这种羊生存。

  这种羊就是你说的,用来提供皮毛和肉食用的,它不是很高,和小鹿差不多大,只有半人高,也是吃草或者秸秆的动物,而且它生的又多又快,一年生两次,每次都能生两三只的小羊羔。”

  “能生那么多?”勇不可思议的问道。

  “对啊,生的不够快,怎么够我们汉部落那么多人吃呢?”游智在旁边来了那么一句。

  宣则是再次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其他的硬币等着游伏的解释。

  “这枚,你看的出来吧,这是巨鹰,吃肉的,它们长的非常巨大。”游伏拿出五角钱的硬币说道。

  宣的眉头拧了起来,想不出这巨鹰有什么作用?帮助汉部落打猎吗?可汉部落自己养了那么多的动物,应该不需要打猎了吧。

  这个时候,游伏突然对身边的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只见那个青年从后腰处拔出一根骨笛,放在嘴前面使劲吹了起来,没过一分钟众人就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再一抬头,只见一只巨大的老鹰在他们头顶盘旋着,巨大的双翅遮挡了阳光,在几人头上形成一片阴影。

  “这,能用来干什么?”宣惊愕的问道,想到刚才游伏说这东西是吃肉的,就然人不寒而栗,这玩意儿恐怕一口就能吃掉一个人吧。

  “我们汉部落用它送信,比如送一些不是很重,但很要紧的东西,还有传递消息,巨鹰飞的很快,可以无视大地上的诸多障碍,拿来送信是非常方便的,和这种快捷的通讯相比,它们吃的那点肉算什么,再说了巨鹰本来就能自己捕猎,根本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

  宣听完点点头,有姜氏的所有族人都居住在一个村落里,相对而言根本用不着考虑通讯的方式,想要告诉别人什么事情,直接找到他家去就好了,反正没多远。

  剩下的硬币就是白色的银元了,一元的图案是织布,二元是打铁,五元是帆船,十元是一座城墙。

  游伏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方面的东西,毕竟说的多了有姜氏的人也听不懂,不过它们的首领宣很快就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开始游伏倒出来了很多的硬币,而这些精美小巧的东西却有很多重复的,这就说明它们不是什么艺术品,而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可是这些圆圆的精美扁片能用来干什么呢?

  “哈哈哈哈,这些东西叫作钱,也叫货币,铜板,银元,有很多种叫法,但是功能只有一个,是用来在我们汉部落交换东西用的,在我们汉部落,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东西来交换,这也是我们首领想出的主意,不过确实很方便,不管大家各自有什么,都能用钱币换到自己满意的数量。

  你看这些钱币的反面,这就是我们汉部落的首领。”

  “用这个钱就能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宣好奇的问道。

  “能啊,当然能。”游智也接话道。

  “那能换到你们的稻米吗,怎么换?”

  “能换,用这个上面带马的一角钱,就能换一斤稻米,一斤稻米很多的,可以让四个大人吃饱一顿。”

  “那能换你们来的时候坐的那个船吗?”勇继续问道。

  “怎么,你还想换那个?”

  “没有,我就是问问,不是你自己说的什么都能换吗?”

  “那肯定能换啊,不过需要很多钱,就我们救你的时候坐的那个用手划的小船,能装四十人的。”

  “嗯嗯,那个要多少?”

  “差不多要一千多吧,唔,就是,你们部落的所有人,一人拿一个这样的一块钱,加起来能换两条那样的小船。”游智想了想说道。

  “那么多?!”勇惊讶了。

  “对啊,造船不容易,需要很多的工具和很多的人,这些造船的工匠也是要吃饭的吗,还要养着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吃饭,所以他们也是要发工钱的,这船的钱里面有一大部分就是他们的工钱,对了,我告诉你,这个东西的价格可不是瞎订的,那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那你们那个大船呢?也有价钱吗?”

  “有啊,不过特别贵,差不多要两万多块钱吧,就是你们部落的所有人,每人拿着十块钱才能买的到一艘,不过我们汉部落还没有哪个人能买的起这种船,这些船都是属于我们部落的官有财产,只有首领才有权分配它的用途。”游智再次说道。

  有姜氏的众人则是从这些描述中认识到了一个强大,科技发达,生活富足的汉部落,对此充满了向往,要是有汉部落的那些高级农具,那他们种地也就不用那么累了吧,能轻松一点的话,谁又愿意多干活呢,人都是天性懒惰的。

  但是宣对汉部落的这些却没有什么特别憧憬的地方,他更在乎的是汉部落的运行方式,以及汉部落的传承,事实证明,就算你拥有再多的高科技,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那最多过上几十年的时间,那些高科技就会逐渐失传,最后部落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有姜氏之所以传承了那么长时间,是因为他们崇拜祖先,敬畏天地自然,部落的知识靠老人们一代一代的教授后代,而且在传承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发展下去,积累更多的经验传承下去,就像他们几天刚刚学到的犁,还有养殖的概念,货币交易的概念,自然循环的农耕理念,这些都能对他们有姜氏起到很大的便利,只要把这些全部融会贯通,那肯定能让有姜氏的发展跨向一个新的台阶。

  “勇,你想试试我们汉部落的牛耕吗?”游智坐在他的身边和他聊起天来,话里话外都透漏着一个信息,跟我回汉部落吧。

  “当然想,不过我不能走,就算你们的牛耕再好用,那也不是我们部落的,我终究还是要回来干自己的活,而且我走了,我就没办法种地了,那样我的家人就会挨饿,所以我不能走。”勇十分沮丧的说道,看他的表情,实际上能看出他是很想去的,但他却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放弃这个想法。

  “没关系的啊,看看也好啊,你可以趁着秋收之后去啊,这样今年就不用种地了,只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前回来就好了。”游智提议道。

  “这,这……”

  勇也陷入了纠结之中,秋收之后就没什么事要做了,一直到第二年的春耕之前,有姜氏都没有什么大量的劳作任务,有一整个冬天的农闲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要是能去汉部落见见世面,学点东西,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勇开始心动了,但是又斜着眼看了看自家的首领宣,不知道首领能不能同意。

  看到他们这个样,还有勇表现在脸上的那种期待,以及首领宣的冷淡表情,游伏也只好在旁边劝着邀请道。

  “宣首领,你要不要趁着农闲的时候,带几个人去我们汉部落看看,我们汉部落很欢迎外来的客人,你们部落有那么多的人口,也可以到我们部落学习的嘛,或者和我们部落商量一些交易事项,这样你们也可以获得一些更好的农具不是,怎么样,要不要去,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可以在这次回程的时候带上你们一起回去,我们首领一定会很欢迎你的。”游伏‘真诚’的邀请道。

  但是宣还是一副十分冷静的模样,其实他是在思考,游伏为什么邀请他去汉部落,有什么样的目的,这样做对他们汉部落有什么好处,自己的部落那么穷,就算和他们交易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交换的,除了蜂蜜比较稀罕之外,就剩下人口比较多了,对,就是人口。

  宣的眉头突然一皱,“你想让我们有姜氏加入汉部落?”

第572章 是谁创造的文字

  “如果宣首领愿意的话,那当然是可以的,我觉得这样很好,有姜氏可以用这种办法变得更加强大,也可以让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多,这样难道不好吗。”游伏摊摊手说道,给人的感觉这只是他的建议而已,并没有强硬的要求有姜氏的加入,态度上还是很客气的。

  “如果我们不加入呢,你们汉部落打算怎么办?”宣冷静但是一点没有胆怯的问道。

  “不怎么样啊,你们加不加入都是自愿的,汉部落并不会强硬的要求别人加入,你也知道,那样对我们汉部落也没什么好处,这样的族人不利于部落的团结。

  而且不管怎么样,我们以后都是朋友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们都可以找汉部落帮忙,我们两个部落之间也可以做一些交易,互相换取需要的东西,你说对吧,我想你们一定非常需要汉部落的农具。”游伏再次用无所谓的态度解释道,表示并没有要对有姜氏用强的意思。

  宣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承认了游伏的说法,从刚才那简单的演示中得知,汉部落拥有效率更高,更省力的农具,这是切实的关系到有姜氏生活条件的大事,宣确实很想从汉部落手中换取一些,但也仅限于互相平等的交往,并没有加入汉部落的打算,因为有姜氏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他们是不可能抛弃自己的祖宗传承而加入汉部落的。

  “那你们要不要出几个人到我们汉部落做客,就当是去看看啊,也许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呢,而且咱们肯定是要做交易的吧,你们正好可以去看看都需要什么,用什么交换,到时候正好可以跟我们首领谈一谈。”游伏见宣没有回答,只好再次邀请道。

  “这个,先让我想想吧。”

  “那正好,反正也不着急,你们不是还要一个多月才收粮食吗,等收了粮食再做决定就好了,这样也不会耽误你们的农事。”

  游伏摆摆手说道,也没有继续催着宣做决定,有姜氏是个人口两千多的大部落,是不能随随便便安排的,汉部落和这样的部落相处,也最好不要欺负人,还是以和平收服为好,真的要武力征服,那汉部落想要完全杀死他们,派出几百人的战士就行了,但是想要活捉他们,没有几千人是不行的,连拉个包围圈都不够,这对汉部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接下来,勇又给游伏他们讲解了一下种植粟米的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气候对粮食的影响,这些都是有姜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之谈,游伏他们也说了一些汉部落的科学种田技术,尤其是很多新奇的理念,都是有姜氏第一次听说的,这将改变他们对农业的固有思想,从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等双方就种田的事宜讨论了一会后,他们又回到了部落的居住地中,大家各忙各的,勇开始尝试制造犁去了,他的妹妹又开始了捣米的苦差事,游伏找了个地方开始书写今天的日记,他的侄子游智却到了勇的妹妹身边。

  “你这样太累了,捣的米也少,还是换一种工具吧?”游智在旁边比划道。

  勇的妹妹蕾听不懂他说什么,只看出这个名叫游智的年轻男子不让自己干活,可不把今天的米捣出来,那晚上的时候吃什么,难道还要吃他们带过来的稻米吗?

  蕾只是笑了笑,但是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这让游智不由的抓了抓头发,于是他就跑去找了游伏,询问了一些事情。

  “没关系,给他们弄出来吧,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保密技术,这东西就像犁一样,只是没见过而已,但凡看过一次,都可以很快想清楚那些关键的,去弄吧,没事。”游伏想了想,就对他的侄子如此说道。

  游智拿到了族叔的许可,也开始用自己身上的工具忙活起来,他先是找到了勇,然后让这家伙给自己准备一些材料,顺便在旁边跟着学习,这样等汉部落的人走了之后,勇也能按照这种办法制做出来推广一下。

  游智要做的就是汉部落常见的踏碓,一种像是跷跷板一样,通过踩踏来捣米的工具,不过现在工具有限,他身上只有一把兵工铲,一柄短刀和一柄腰刀,专业的木工工具一件都没有,所以受到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做个最简单的。

  好在这东西并不难,勇先是找了一根不是很粗,但是比较匀称而且笔直的粗木棍,游智先是把一头用兵工铲砍出一个平面,当作脚踏的踏板,然后在中间靠后的部位打了个孔,从里面穿了一根儿臂粗的实心木棍当作支点的轴。

  勇也没闲着,按照游智的说法整了一个木架,就放在支点靠后的部分,这是用来让踩踏的人手扶的,防止踩踏的人失去平衡摔倒。

  最后的锤子和石臼都因为条件的限制做了简化,石臼换成了半埋式的陶罐,石锤也换成了木锤,但即使是这么简陋的一件工具,有姜氏的众人也对它充满了兴趣。

  蕾第一个在游智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踏碓,高兴的不行,这东西和她之前用的木锤手捣相比,简直轻松了太多,而且效率上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增加了。

  勇也是感慨万千,汉部落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随便拿出一件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关键这些东西还特别的好用,既省力效率又高。

  另一边的首领宣没有和他们的族人一样庆祝踏碓的诞生,而是静静的伫立在游伏的身后,就这么安静的看着他写字,即使什么都看不懂,他也不出声询问,而是尝试自己破解这些各不相同的符号,因为他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是有什么象征意义的图画,即使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宣都能确定自己能认出一些汉字来,也许不知道那个字该怎么读,但是他能猜出一些字的意思。

  比如羊这个字,就像是一种头上长有两只角的动物骨架,一条脊椎贯穿头尾,两边是对称的肋排,虽然念不出来,但是宣却猜出了这个符号代表了一种头上生有双角的动物,再加上刚才游伏给自己展示的硬币,其中正好有一枚就是长有两只角的高鼻羚羊,这下不用问也知道那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了。

  “这是谁创造出来的符号,是你们汉部落的祖先传承吗?”

  宣的问题十分刁钻,他没有像当初的鼠巫初次见到汉字时的那种惊慌失措,连连问罗冲那是什么,而是自己猜出了这些符号的作用,然后直接问这是谁创造的,是不是汉部落的祖先传承。

  这下倒是把游伏难住了,怎么说,难道直接说就是首领创造的,根本没什么祖先传承,那怎么行,这样一定会给部落的形象拉分吧。

  “这是我们首领教给大家的,我一开始并不是汉部落的人,而是几年前加入汉部落的,带着我所有的族人加入了汉部落,在那个时候,汉部落就已经有这些汉字了,我也是后来才学的,并不知道这些是谁创造或者传承的,但我能肯定,我们汉部落的首领是认字最多的一个,他什么字都会写,这些字也是他教给大家的。”

  游伏想了想说道,这是一种规避问题的说法,不过他说的也没错,在游部落加入汉部落之前,汉部落就已经有汉字了,他上哪知道这些字是哪来的。

  “哦——”

  宣长长的哦了一声,心中若有所思,按照游伏的说法,那汉部落肯定是拥有祖先传承的,而且还是很高级的那种,这点从汉部落发达的农耕和制造技术就能看出一二,那么多先进的知识,没道理是一下子突然冒出来的,所以汉部落一定有传承。

  不过因为游伏的误导,这家伙自行脑补的确实错了,汉部落之所以这么厉害,完全就是因为首领一个人带来的技术而已,哪来的什么传承,就算有传承,那也是从另一个时空反哺过来的。

  “几年前加入的汉部落?!这是真的?那你们当初为什么要加入汉部落,是汉部落强迫你们的吗?”

  一旁的勇突然问了起来,他的关注点根本没和自家首领保持一个频道,只关心游伏为什么加入汉部落去了。

  “不是强迫的,而是我看到了汉部落的强大,自愿加入的,当时汉部落的人并不多,还没有你们多,也就几百人的样子,但是他们非常的富有,有吃不完的肉食和粮食,还有木船和牛车,尤其是他们的牛车,对我们游部落来说非常的重要。

  我本来是游部落的首领,那时候我们游部落只有不到百人,居无定所,靠打猎和其他部落交易物品生存,所以对牛车这种运输工具非常向往,再加上每天的奔波非常苦,我们部落的女人和孩子都过的不怎么好,但是汉部落非常稳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外出的时候,把女人和孩子留在汉部落,让他们照看,也和他们一起劳作,后来汉首领邀请我们,我想本来就这样住在一起了,加入他们也没什么,于是就加入了汉部落。”

  游伏斜视着天空,做深沉的回忆状说道,他自己也是感慨,不知不觉都加入汉部落好几个年头了。

  “几年前才几百人?那你们汉部落现在有多少人了?应该比我们部落的人多了吧?”勇继续惊讶的问道,他没想到汉部落居然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还以为汉部落之所以那么强大,是靠自身一代一代积累出来的,就像他们的有姜氏一样。

  “有八九万了吧,我平常也不管这些,呵呵,我就是个待不住的人,当不了郡守,所以这些地方管理的事情我也不感兴趣。”

  游伏苦笑了一下说道,按说他也算是早期加入汉部落的那一批元老了,可是却没混上郡守这样的大官,一直以来都在东奔西跑,不过他不后悔,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再说这样又不是不能给汉部落做贡献,就像前几次去草原交易一样,他率领商队从草原带回来那么多的牛马,让族人们有了更多的畜力使用,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是族人们依然很尊敬他。

  “八九万?那是多少?”勇继续追问。

  “唔,大概,有三十多个你们这样的部落吧,我想明年肯定还会更多。”游伏算了算说道。

  宣和勇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三十多个有姜氏那么多,你知道有姜氏有多少人吗,最少两千五百人打底,你说你们有三十多个有姜氏那么大,这怎么让人相信。

  “那么多人,住在一起?那得需要多大的田地才能养的起那么多人吃饭。”宣最先提出质疑。

  “不,不是的,我们汉部落有很多的居住地,大家都是分开住的,每个居住地会有一群官员管理,但是这些地方都要听从首领的命令。”游伏再次解释道。

  “很多居住地?那管的过来吗?”宣继续问。

  “管的过来,虽然都是分开的,但是离得不远,近的居住地坐船一顿饭的时间就到了,最远的地方,要走十天,但是骑马的话一天就能到。

  比你们有姜氏稍微大一点的,大概一两个有姜氏那么大的居住地,我们就有四五个,五个有姜氏那么大的居住地,我们有两个,十个有姜氏那么大的居住地,我们有一个,嗯,暂时就这些。”游伏掰着手指细数道。

  宣和勇一听,这几个那几个的加在一起,还真的有三十多个有姜氏那么大,要是这么一比,那有姜氏对汉部落确实不算啥,汉部落那么多人,估计每年新增的婴儿都比他们整个部落总人口要多。

  更关键的是汉部落的居住地分布,虽然分了很多的居住地,但是相距并不是很远,就算有事情也能快速支援,也解决了人口过于集中,不方便农耕的弊端,这一点宣已经感觉出来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