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59章

作者:王梓钧

  朱铭说道:“我是从南边来的,到了京东路,发现这里到处都有马,而且价钱还不算贵。这是怎生回事?”

  马贩子低声说:“官府让养的,马法变来变去,不晓得哪天又要变。不论是当官的,还是养马户,都想着赶紧把马儿卖掉。”

  朱铭一边挑选马匹,一边从马贩子那里套话。

  最初,兴仁府这边不养马,倒是隔壁的濮州和郓州有马监。

  濮州的马监,在几十年前搬去了濮阳。

  由于马政废弛,各地马监都烂透了,连牧场都被侵占为农田。于是王安石推行保马法,让民间有钱的农户养马。

  新法推行太过急躁,都不给老百姓准备时间。

  地方官为了追求政绩,勒令民户限期买马饲养。

  但大宋本就缺马,一时间哪来恁多?

  于是商贾趁机搜罗马匹,在官府的配合下,价钱翻了好几倍,逼着养马户必须购买。

  王安石的保马法,是给养马户留了利润空间的。

  可实际操作下来,仅高价买马回家饲养,就让养马户损失惨重。即便接下来几年,马儿顺利生产,且一直无病无灾,养马户都没啥利润可言。

  怎么可能无病无灾?

  再加之官府盘剥,养马户们苦不堪言。

  王安石下台之后,就连变法派主将章惇,都说保马法必须停止,“一日不罢,有一日害”。

  于是,保马法开始废除,又恢复官方马场。

  已经废除的马场,想要骤然恢复是不可能的。不说马匹、养马人的缺失,就算是恢复草场都难,地方官员趁机圈占百姓土地,胡乱指着一大片良田就说是草场。

  接下来几十年,官养马和民养马两种政策,随着新旧党争而反复变换。

  每一次改变马政,老百姓就倒霉一次。

  仅在徽宗朝,不到十年时间,京东路的马政就变了三次,导致大量的中小地主破产!(宋江造反期间,正逢山东第四次改变马政。)

  朱铭买了两匹骟马,又买来车驾,再加上白捡的母马,四辆马车载着人货往北而行。

  他一路向农民打听消息,半月之后,基本摸清这里的情况。

  第一大害:漕运。

  山东每个州县,都有漕粮指标,百姓把粮食运去官府,官府雇人把粮食运到广济河边,然后再批量运往东京存放或出售。

  漕运的各个环节,官府都在剥削百姓。

  第二大害:马政。

  平均三四年改变一次马法,养马户都还没回本,政策就特么又变了,中小地主对此苦不堪言。

  还没走出济阴县的辖地,朱铭的小本本,就已经记录了十多页,内容全是老百姓对政策的各种不满。

  “朱太守,前面便是古葵丘,春秋五霸会盟之地。”

  一个读书人指着前方小山丘,这是朱铭半路雇佣的向导。

  他为了调查民情,并没有走直线,而是在四处绕弯子。

  朱铭、白胜、邓春,都带着兵器。

  郑元仪还陪嫁了七个奴仆,除了侍女之外,其余二女四男全是相扑手出身。

  这么多人走在一起,看样子就不好惹,沿途盗贼都不敢出手。

  朱铭勒马眺望,心里略微有些激动:“葵丘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该凭吊一番,领略齐桓公和管仲当年风采。”

  车马来到村口,有类似老白员外那般的乡绅,拄着拐杖过来查看情况。

  朱铭拿出自己的官牌,说道:“叨扰老丈了,我是濮州知州朱铭,从此地路过去赴任。”

  乡绅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弯腰行礼道:“老朽名叫李济,年轻时也中过举人,朱太守快快请到村中歇息。”

  朱铭见村中青壮都拿着兵器,点头赞许:“颇为雄壮。”

  李济解释说:“乡间多强梁,老朽只得操练村勇自保。刚才不知是太守驾临,村勇自发聚拢。”说着,他转身呵斥,“都散了,莫要惊扰太守!”

  村中青壮很快散去,有个青年却没走。

  这厮牵着一匹母马,眼睛死盯着聚宝盆,猛地来一句:“太守坐骑神骏,能否跟俺家的配一次种?不拘是否怀上,俺都出一贯配种钱。”

  朱铭还没回答,李济就开始怒斥了:“太守坐骑何等尊贵,也是你家骒马能配的?”

  青年嘀咕道:“都是畜生,哪恁多讲究?俺又不是不给钱。”

  朱铭见他背着弓箭,又牵着马儿,便问道:“你可会骑射?”

  “会的。”青年说道。朱铭说道:“伱若骑射技艺高明,我就让胯下坐骑配种。”

  青年大喜,猛地跨上马背,冲出村落表演骑术动作。继而取下弓箭,朝着四五十米外,猛地射出一箭,准确命中一颗柽柳的树干。

  “好箭法!”邓春拍手喝彩。

  朱铭见猎心喜,问道:“此人叫什么名字?”

  李济说道:“这厮唤作李宝,是老朽的族侄孙。也是读过书的,却爱耍枪弄棒。”

  李宝,葵丘……

  朱铭猛的想起一场大战,问道:“此地可是李庄?”

  李济点头:“确叫李庄。”

  朱铭问道:“李宝是否有个诨号叫泼李三?”

  李济非常生气:“这泼才闹出好大污名,竟连太守路过都听说了。真乃李庄之耻也!”

  卧槽,真是古葵丘李庄的泼李三!

  这个李宝,在《宋史》拥有专门列传。

  完颜亮大举南下,当时的金兵主力,在采石矶被虞允文击败。

  远在山东,还有一处战场。

  李宝率领120艘海船,带着从江浙招募的3000民兵。他没有消极等待,而是走海路直奔山东,且主动发动袭击,全歼敌军七万、战船600余艘。

  靖康年间,金军占领山东,李宝最开始是招募义军反抗。部队打光了,又去投靠岳飞。

  岳飞因为各种掣肘,迟迟不能反攻,李宝便带着手下离开。岳飞以为他们是逃兵,于是把李宝抓住要处斩。

  问明缘由之后,岳飞将其释放,让李宝潜回山东打游击。由于多次坏了金兵大事,遭到重点围剿,李宝兵败又投靠韩世忠。最后在山东海战成名,因功累升“沿海御前水军都统制”。

  朱铭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苦寻岳飞而不得,却半路遇到南宋的海军总司令。

  只不过嘛,此时的李宝,别说没坐过海船,估计连内河战船都没碰过。

  “朱太守,俺骑射可还过得去?”李宝打马回来。

  朱铭问道:“大好男儿,当建功立业,为何要做乡间无赖?”

  李宝脸色一红:“俺又考不上举人。”

  当兵?

  那是不可能的,有辱门风,因为在这京东路,当兵等同于做强盗。

  朱铭问道:“可愿做我亲随?若有机会,保举你当军将。”

  李宝还在犹豫,李济呵斥道:“还不快谢朱太守提携之恩!”

  李宝扭扭捏捏下马,作揖行礼道:“多谢太守提携!”

  朱铭越看越喜欢,问道:“今年多大年龄了?可曾娶妻?”

  李宝回答说:“俺今年十九岁,尚未娶妻。”

  “过几日,随我一并前往濮州,”朱铭笑道,“今日且不急,先陪我去凭吊葵丘。”

  李宝说道:“就一个小土坡,有甚好凭吊的?”

  李济大怒:“什么小土坡?那是葵丘,诸侯会盟之地!我李家世代拱卫葵丘,怎容你这泼才侮辱?让你平时读史,你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李宝挠挠头,不敢顶撞长辈。

第187章 帝尧害民

  古葵丘李庄,位于葵丘的东南侧。

  而在葵丘的西北侧,还有一个五霸岗村。

  两村皆有千年历史,真个就在世代拱卫葵丘(五霸岗)。

  当晚在李济家里吃饭,还有几个村老陪坐,大部分姓李,少部分姓刘。

  估计是村中常有游客来访,他们已经习惯了,对旅游接待这种事非常熟练。

  翌日,朱铭还未起床,村中便准备好香烛。

  以私人身份,随便祭拜一下即可,不能搞得太正规,特别是不能用牲,因为涉及违制的问题。

  不管是称为葵丘,还是叫做五霸岗,都能从名字得知其地形。

  并非小土坡,而是大土坡!

  隆起于地面的部分,方圆超过一公里。土坡上还住着村民,亦有许多农地,种着粟米、葵菜等庄稼。

  李济指着土坡上一块界石:“过了此石,便是五霸岗村。俺们李庄,还有那五霸岗村,每年都会合祀葵丘。”

  两村的边界地带,有座垒起的土台,台下长满草木,但还能辨出人工痕迹。

  周围还有几块石碑,多为来此凭吊的名人所立,也有本县拨款修缮会盟坛的碑刻。

  焚香祭拜一番,李济说道:“太守不妨留下墨宝。”

  拱卫葵丘的两个村,总是互相比拼,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比哪个村的名人墨宝更多。

  朱铭登临会盟坛,不由心生感慨,回头看向李宝。

  历史上,金兵肆虐山东,李宝便是在此起兵抗金,还留下一首打油诗:昔日诸侯会此盟,坛高路远望京城。靖康之耻埋壮志,葵丘点兵吹角鸣。

  “拿笔来!”朱铭说道。

  李济亲自研墨,他昨晚已经打听清楚了,原来这位朱知州便是探花郎。

  村中李、刘二姓,各派一人整理香案,纸笔便放在香案之上。

  李济把墨水研好,捧笔交给朱铭,只见其挥洒书就:“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

  “好诗!”

  李济赞叹道:“以往的儒生到此凭吊,诗词皆写会盟之事,唯独朱太守,写的是仁政与民心!”

  李宝凑过来反复阅读,迷糊道:“哪里在写民心?哪里又有仁政?”

  李济气得一巴掌扇过去:“让你读史,让你读史。你生在葵丘,跟齐桓公相关的史书都不读吗?”

  李宝捂着后脑勺,颇为委屈的样子。

  见旁人也不明白这首诗,李济解释道:“宰孔便是周天子的太宰,他说晋献公虽有山河之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却对内不修仁政,对外不善邦交,必定失去人心而死。当年,晋献公就死了。而齐桓公,也步了晋献公后尘。齐桓公还在出殡,齐国就遭到宋国进攻。”

  朱铭其实另有深意,他抄这首诗,是在骂宋徽宗。擅启边衅,不修仁政,大失人心,迟早身死而国灭。

  朱铭拱手赞叹:“老先生熟读经史,鄙人佩服之至。”

  “老朽略通经史,太守谬赞了。”李济捋胡子微笑,心中特别得意。

  别的史书,或许他不精通,但其生在葵丘,春秋历史却读得滚瓜烂熟。

  朱铭凭吊葵丘之后,又被带去村子东南方,那里有三官庙和白衣行宫。

  三官庙,是尧舜禹的神祠。

  白衣行宫,则是位面之子刘秀的行宫。当年刘秀兵败至此,病得几乎死去,却受到村民款待,还在村里养好了伤病,称帝之后就在李庄建了行宫。

  李庄有两大姓,一个姓李,一个姓刘。

  刘姓之人,便是为刘秀看守行宫的官吏、士卒后代。他们已拱卫行宫上千年,虽然屡经战乱,却世代记得祖训。

  只不过,当年恢弘壮阔的皇帝行宫,如今只剩下几间屋子,而且还是宋初重建的。

  看着那些千年守护行宫的刘氏族人,再看向尧舜禹的神庙,朱铭心底某处似乎受到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