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194章

作者:千越南秋

  “能成功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说起来我多少占了点运气的成份。”

  陶哲轩将徐源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自然明白这是为了照顾他的感受。

  毕竟他可不会傻到真去相信,徐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靠运气的成分。

  不过两人算是心照不宣,相视浮现出一个笑容暂时结束了这个话题。

  这时那位一直没开口的国际数学联盟人员,也总算破天荒发表了句评价。

  “你成长的很快。”

  “在上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我听过你的报告,而今天的报告和上次相比各方面都提升了很多。”

  “看来菲尔兹奖马上就要迎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奖项得主了。”

  说实话随着徐源站在现在的数学高度上,对菲尔兹奖反倒没那么注重了。

  就算获得这个奖项,也只是单纯为了完成自己之前的承诺。

  获得一枚金质的数学奖项奖章。

  因此听到自己大概率会获得菲尔兹奖,面色并没有多少动容。

  只是转过身向对方表示感谢。

  反倒是报告厅内的其他国内数学家,听到这句话脸上肉眼可见的高兴。

  毕竟徐源获得的高斯奖,是此奖项首次面向数学界办法奖章,影响力自然没有办法和菲尔兹奖相比。

  要知道菲尔兹奖从设立到现在,颁发了这么多届国内还是零记录。

  如果徐源以年龄最小的得主获得菲尔兹奖,也算彻底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由于徐源的这场报告会持续了几个小时,当天大会并没有其他安排。

  倒是分会场和外场,可以自行交流讨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源的报告内容还被大会主办方上传到了网上,算是满足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大会的数学家一个遗憾。

  但观看最多的,却是数学界以外的普通网友。

  尽管压根听不懂,但并不妨碍播放。

  甚至不少人还在评论区留言,俨然成了粉丝团建打卡聚集地。

  “这就是徐教授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报告吗,我果然是一句都听不懂。”

  “能听懂的起码要数学研究生吧?”

  “我数学博士都搞不明白。”

  “看了一下,才两个多小时而已,为了支持徐教授说什么都要看完。”

  “我决定了,等下班回去给我一岁的儿子放,说不定能培养出数学细胞。”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只能用不觉明历这几个字来形容,不过看到这么多数学家鼓掌了那么久,突然感觉自己很自豪骄傲。”

  ……

  徐源这次晚上倒是抽时间上了会网,看到大家愿意主动去了解接触数学,心里面也是颇为高兴起码知道自己没有做无用功。

  转眼来到数学大会的第二天,徐源老早便到达主会场做准备。

  毕竟他要给筛选出来的学者指导论文,工作量可比昨天的报告高出太多了。

第192章 惊人的期刊水平

  徐源已经把之前唐时宏送来的论文看完,并且轻松找到里面可改进的地方,按照交流大会接下来几天对他的工作安排,只需要对论文作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让论文水平上升到新高度。

  届时数学学报发布的最新期刊,所收录论文的水平也会大幅度拔高。

  甚至不夸张讲,整体基本上和数学领域顶刊没有什么差别。

  让人不由得期待等数学界四大顶刊编委会,看到他们根本没有当成竞争对手的数学学报,突然发行这样一期质量的论文期刊。

  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上午徐源也看到了他手中论文的作者,从不同的外貌肤色判断。

  显然来自全球各个地区。

  而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年龄上普遍都不算高。

  基本以数学博士为主。

  不过徐源却没有任何轻视,哪怕自己在数学界已经算非常出名,但还是主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主要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他们都会是数学学报核心的合作对象。

  毕竟徐源早已看过这些论文,很多都能称得上比较优秀。

  说明眼前这些人在数学上还是有天赋的。

  将来也未尝不会成为数学家。

  若能认可数学学报,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那么数学学报的影响力肯定会飞速上涨。

  暂时将这些念头压在心里,随即徐源也不再继续耽搁时间。

  正式开始对众人的指导。

  要知道徐源在教学上也非常擅长,否则当初也不会只是给寝室几个人补习,后面愣是演变成连高年级学长都要来听的公开课。

  只能说他的讲解是已经对问题进行了剖析,使得他人能很快理解并融会贯通。

  事实证明尽管有段时间没有讲课,他的功底依旧没有丝毫下降。

  面对不同国家的数学博士,他熟练使用英文或者普通话进行指导讲解。

  很多人选择给这场数学交流大会投稿,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论文感到不满意,认为存在改进空间,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需要接受别人的点拨指导。

  刚好能有机会和数学界风头正盛的数学家交流,那肯定说什么都要试试。

  而最终的结果也是相当令人满意,仅仅听了徐源的几句指点便突然茅塞顿开。

  直接当场拿起笔演算起来,对论文中公式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优化。

  以至于才刚过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场这些数学博士脸上便堆满了激动笑容。

  无比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

  徐源对自己的成果自然也很满意,正当他准备继续接着指导论文时,眼前却走过来了一道熟悉身影。

  刚要开口耳旁已经传来对方的声音:“徐教授,我终于有机会又见到你了。”

  “戴师兄。”徐源有些惊喜。

  对于眼前这人他并不陌生,对方正是中文大学数学系丘诚桐的学生戴达。

  当初他代表箐华数学院,赴港和中文大学数学系举办交流活动时,足足在那里待了很多天。

  在这些天里,他除了跟着丘诚桐教授学习,最熟悉的便是戴达。

  后面丘诚桐接受箐华邀请,加入箐华高等研究院。

  戴达毕业后则选择了留校。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徐源对他的近况了解的并不是多么清楚。

  没想到对方竟也参加了这场交流大会,并且还投稿了篇论文被筛选后到了他手里。

  戴达听到徐源下意识喊自己师兄,脸上先是很快浮现出一抹惊喜,随即又反应过来连忙抬手说道:

  “徐教授还是直接喊我名字吧,这次我可是来虚心请教问题的。”

  将戴达的这句话听进耳中,徐源抬起视线看向对方脸上也堆出了笑容。

  冲其点点头后又询问道:“这次大会上,丘教授也会对投稿论文进行指导,你怎么没选丘教授请教。”算是好奇随口问了句。

  闻言戴达倒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如实回答:“其实我这次除了请教问题,还是以粉丝的身份来要签名和合影来了。”说着已经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个笔记本。

  徐源听完这番话也是哭笑不得,不过想想自己如今确实成了很多人的偶像。

  另外戴达和丘诚桐毕竟是师生关系,真想请教随时都能发邮件。

  确实没必要特意参加交流大会投稿。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便也不再去想这件事。

  但他并没有立刻满足戴达的签名请求,而是拿出了那份论文打印稿说:

  “咱们还是先讲正事吧,你的这篇论文可是给我了不小的惊喜。”

  ……

  ……

  就这样。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大会顺利进行,被徐源指导的数学博士有些已经完成了论文修改。

  并且得到徐源的认可。

  简单来说,便是这些论文可以随时发表。

  对此心情最为高兴的无疑是马智明,以及数学学报的其他编委。

  毕竟这個时候已经可以彻底放下心来,短时间内不用再为数学学报的论文发愁。

  能够以高水平的论文稳固期刊权威,把之前发表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论文,带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部吃下并稳固住。

  这样就算后面的论文质量有所下降,也能在国际数学界彻底站稳脚跟。

  可以慢慢经营发展,逐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直至跻身进数学领域顶刊的水平。

  也就在大会圆满落幕的当天,马智明便满脸喜色的找到徐源。

  “这场数学交流大会能有这么好的影响,说实话之前根本没有想到。”

  “我们不但接收了一批高水平论文,关键还让很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者,对数学学报有了全新认知。”

  “大家都已经做好审核海外投稿的准备了。”

  马智明来到徐源办公室坐下后,立刻便滔滔不绝的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明明都已经是快要退休的年龄,又为数学交流大会前前后后忙活这么长时间,还能这么有激情丝毫不感觉疲惫着实令人惊讶。

  但这也恰恰说明,最近马智明和其他编委确实非常开心高兴。

  在这种情况下,徐源也只好赶紧给马智明倒了杯水递过去。

  并在旁边沙发坐下后,点头附和道:“这次接收到的论文水平确实很高,很多都已经达到了数学顶刊发表的论文质量。”对马智明的兴奋非常理解。

  提出接收指导论文,主要是稍微提升下数学学报的论文水平。

  毕竟总不能依旧靠国内这些人投稿。

  而实际情况却比预料的好很多,没想到海外有那么多学者愿意投稿。

  马智明听到徐源这样说,脸上的笑容顿时又变得灿烂了些。

  端起面前水杯润了下嗓子,这才继续往下讲。

  “针对这些优秀论文,我和其他编委商议后,打算增发一期数学学报。”

  “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他既然讲出了具体的做法,显然是有着明确计划准备这样做。

  但在执行之前,他还是选择向徐源询问,听从徐源给出的意见。

  可见对徐源的重视程度。

  当然徐源毕竟也是数学学报编委,对这种事肯定要参与进讨论。

  听完马智明的话,稍作思考徐源便有了决定。

  下秒点点头道:“我觉得可以增发。”

  “首先我们目前接收的论文数量确实多,另外也刚好让国际上的其他数学期刊看看,咱们数学学报究竟有没有资格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上一篇:我在乱世词条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