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5章

作者:漫客1

  “去把这些奸臣统统给朕抓起来,打进大狱问罪!”

  向来很听话的高太监,静静的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他很了解皇帝,他知道小皇帝喊这么一声,只是为了发泄,并没有蠢到因为一个沈毅,在朝廷里掀起大案的地步。

  小皇帝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深呼吸了好几口气,终于冷静了下来,他亲自从地上捡起那些奏书,一封封拿回了御案上,然后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最终从那七封主张惩办沈毅的奏书里,挑出了三封。

  皇帝陛下把这三封放到一边,然后冷眼看向高太监,缓缓说道:“高明。”

  高太监恭敬低头道:“奴婢在。”

  “平日里朕在宫里放个屁,建康城里都跟打雷一样,方才朕大发脾气,也要让宫外那些天天窥视朕的人知道,明白了没有?”

  皇帝陛下作为一个国家的共主,他的个人意志可以决定太多太多事情,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因此京城里的人,当然会想方设法探听到宫里的动静,探听到皇帝在干什么,最好能知道皇帝在想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未卜先知。

  高太监恭敬低头:“奴婢明白。”

  “再有……”

  小皇帝微微低眉:“去把张老头叫进宫里来。”

  高明再一次低头:“奴婢这就去。”

  高太监的效率很高,再加上中书省距离皇宫不远,没过多久,老相国张敬,就被叫到了甘露殿里,老头进了甘露殿之后,对着皇帝恭敬低头,就要作势磕头行礼。

  小皇帝摆了摆手,懒洋洋的说道:“张相不必跪了,咱们直接说事。”

  张敬这才站了起来,垂手而立,低头道:“老臣恭聆圣谕。”

  小皇帝把手边的三封奏书递给了高明,示意高明转交给张敬,高太监两只手捧着这三封奏书,来到了张敬面前,恭敬低头:“老相国请看。”

  帝座上的小皇帝,冷冷的眯了眯眼睛,开口道:“这三个人,有辱国体,朕很不喜欢,明日朕便会下旨把他们给罢了,张相带回中书省研究一下,应该把他们贬谪到什么地方去合适。”

  说到这里,小皇帝缓缓说道:“最好把他们撵出建康,朕再不想看到他们了。”

  张敬目光微变,低头看了看手上的三封奏书,他只简单瞥了一眼,就把三封奏书上的名字看在了眼里。

  最上面的那个,就是礼部侍郎裴元。

  第二个,是礼部左侍郎周笙,第第三个……

  中书宰相崔煜……

  看到最后一个名字,张相的脸色再变,他沉默了片刻之后,对着皇帝低头道:“陛下,崔相拜相只两年时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这种人,奴颜婢膝以事齐人,越是年富力强,越是我大陈的祸害!”

  小皇帝愤怒的拍了拍桌子:“这差事你们中书省能不能办?不能办,朕便把你们五个统统革了,另组中书来办!”

  这句话当然是气话。

  事实上,这一次小皇帝只动了个根基最浅的宰相,连“龟派”首领杨敬宗,都没有敢动,更不要说一口气动五个宰相了。

  张敬跪在地上,对着皇帝陛下深深叩首:“老臣,遵命……”

  小皇帝懒洋洋的挥了挥手:“革了崔煜之后,你们中书省再送几个宰相人选上来,朕花时间挑一挑,选一选,早点补个人进中书。”

  说完这句话,小皇帝挥手道:“好了,下去办差去罢。”

  张敬有些吃力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躬着身子离开了甘露殿。

  看着张敬离开的背影,小皇帝眯了眯眼睛,在心里暗自思量。

  “要不是朕根基浅薄,非要重组中书不可……”

  他看着张敬离开的方向,心里多少页有些忐忑。

  “找张敬来办这件事,杨敬宗对他一定会有所猜忌,希望能够制衡住中书,给朕一些准备人手的时间……”

  “好在晋王叔在朕这便,建康乱不了……”

  想到这里,小皇帝看向一旁的高太监,缓缓说道:“高明,朕让你印的新邸报,你印的怎么样了?”

  高太监恭敬低头,开口道:“回陛下,沈毅递上来的稿子,奴婢找人润色修改了一番,已经在制作雕版了,再有五六天时间,这第一版邸报就能开始印了。”

  皇帝微微点头。

  “印出来之后,立刻印发各省,传到朝野民间去。”

  说完这句话,小皇帝又对着高明问道:“这个沈毅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最近几天在干什么?”

  高太监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的低头道。

  “回陛下,据内卫奏报,沈毅……”

  “似乎在……挣钱?”

第一百八十章 闻名朝野

  沈毅的确在挣钱。

  准确来说,是在给许复等人安排工作。

  许复在江都待了几天之后,便跟随一个商队,回到了建康,他是一个人回去的,却带回了三个人。

  许复一共有五个小伙伴,除了上一次犯错的老四被留在了江都之外,其他四个人包括最小的小妹在内,都被他带到了建康。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手,一个许记串串便不太够用了,沈毅只留了丁满一个人在秦淮河继续摆摊,然后花了几天时间,给另外几个人都安排了一份生计。

  其实如果是在一个法制健全,商业成熟的年代,沈毅就不用这么麻烦,在许记爆火建康的情况下,他不管是搞连锁餐饮,还是搞餐饮培训,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财富。

  只可惜这个时代的商业规则毕竟还有些粗糙,很多事情理论上可以做,实际操作上难度不小,尤其是搞餐饮培训的话,一来是第一拨人学了之后很容易私下再传,二来是不好收钱。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约书,理论上也可以可以跟那些餐饮受培训者收分成,但是沈毅等几个人还是小孩子,身后并没有暴力做倚仗,什么事情都不好做。

  因此沈毅也没有准备让许复等人去干那些太过暴利的行业,只是给四个小家伙每人寻了个活计,而许复就专门负责给他们备货以及统筹。

  就这样,沈某人忙活了好几天之后,终于把许复等人安排妥当,得了点空闲回家翻书。

  此时还未进五月,距离秋天的乡试差不多还有小半年时间,不过半年的时间对于科考来说并不充裕,因为沈毅不仅需要看书,而且还需要做题。

  先前在江都府的时候,秦先生与陆先生两个人,隔三差五就会给他出题目布置一篇作文,让他限时交上去,交上去之后两位老师会一一批改。

  如今在建康城里,沈毅没有了良师,只能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尝试作文。

  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并不是很高。

  老实说,如果不是身上有北齐的官司缠身,沈毅都准备回江都甘泉书院安心备考了,反正江都距离建康不远,等到乡试之前再到建康来就是了。

  不过眼下暂时没办法离开建康,沈毅只能自学或者去醴泉楼翻书,尽量让自己保持住科考的状态,以保证乡试的时候能够正常发挥。

  就在沈毅终于能够安心读书的第三天,到了下午的时候,有赵家的仆人登门,给沈毅送了封信。

  说事信,实际上是赵侍郎随手写的纸条。

  纸条上的内容很简单,大概的意思是让沈毅去赵府吃一顿晚饭,参加赵家的家宴。

  这就是更了不起的殊荣了。

  像赵昌平这种大人物,平日里想见上一面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与他一起吃饭了!

  而且还是赵家的家宴!

  沈毅接到了这封信之后,很是高兴。

  因为赵侍郎请他吃饭,就意味着他大概率不会因为泼茶的事情获罪了!

  沈毅想也没想,便直接点头答应,到了下午的时候,他连书也没有心思读了,便离开家去东市街转了一圈,准备买点礼物。

  赵侍郎的礼物很好买。

  因为张简离开健康之前,跟沈毅说过一些赵侍郎的爱好,这位侍郎大人不好酒,不好茶,也不怎么好色,独独喜好吃酥饼,尤其喜欢江都府的方酥,与建康青酥铺的糕点,沈毅在东市街找了找,成功找到了青酥铺,然后买了一提糕点。

  难买的是赵夫人的礼物。

  赵夫人据说是京城名门闺秀,家境殷实,赵侍郎这些年为官能够刚正廉洁,与这位夫人也有不小的关系,既然是上门参加家宴,那么自然是要给赵夫人买些东西的。

  沈毅并不擅长给女性买礼物,再加上赵侍郎这个人有些古板,从来不收贵重东西,这东西便更加难买了。

  沈毅在东市街逛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礼物,便在一个首饰店里挑选了一枚价值不菲的玉簪子,拿在手里,朝着赵侍郎家里走去。

  太阳西落之前,沈毅将将赶到赵家,这会儿赵侍郎还没有下班,沈毅递上了拜贴之后,没过多久赵家的二公子赵蓟州,便到前院来领着沈毅到了自家后院拜见母亲。

  沈毅在赵家后院一处偏厅里见到了赵夫人,他垂手上前,毕恭毕敬的行晚辈礼,对着赵夫人磕头:“晚辈沈毅,拜见赵伯母。”

  赵夫人今年也就五十岁左右,闻言连忙把沈毅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我听老爷说了,沈……”

  她说了一个“沈”字,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面带微笑看着沈毅。

  这是在询问沈毅有无表字,应当怎么称呼。

  沈毅会意低头道:“伯母,晚辈行七,您若是不嫌弃,称呼晚辈一声七郎就是。”

  “好。”

  赵夫人笑着点头道:“听老爷说了一些七郎的事情,既然是书院的后生,咱们便就是一家人了,今日之后,有时间可以经常到家里坐一坐。”

  沈毅垂手称是,然后从怀里掏出装簪子的木盒子,开口道:“伯母,初次见面不成敬意,这是晚辈的一点小心意,请您收下。”

  赵夫人给了一旁丫鬟一个眼色,丫鬟立刻上前,接过沈毅手里的盒子,递在了赵夫人面前,赵夫人接过盒子,打开之后看了看,然后微微摇头道:“有些太贵重了,七郎还是收回去罢。”

  “老爷从来不让我收贵重的礼物。”

  其实东西并不贵,只花了沈毅三十多两银子。

  而且这东西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能算是贵重,但是以赵夫人的身世,恐怕还未必戴的出去。

  不过赵昌平这个人虽然是财神爷,但是基本上不往家里捞钱,赵夫人这些年跟着他,过的日子并不算奢华,还要经常靠娘家人补贴,因此这根簪子,倒也能入她的眼。

  沈毅对着赵夫人笑了笑,开口道:“伯母方才说了,咱们是一家人,送伯母一些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再说了此时师伯并未回来,晚辈亦无所求,伯母收下就是。”

  沈毅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瞒着赵昌平收下。

  赵夫人还要再说,沈毅继续说道:“伯母先留几天,要是实在不喜欢,过些日子晚辈再来的时候,您再交给晚辈,晚辈二话不说,直接带走。”

  赵夫人还要再说什么,赵府前院传来了一阵动静,她站了起来,微笑道:“想是老爷回来了,七郎与我一起去迎一迎?”

  沈毅点头,跟在赵夫人身后,一起来到了赵家的前院,刚到前院,就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赵昌平,赵侍郎先是看了一眼自家夫人,然后就看到了沈毅,与夫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他直接对着沈毅开口道:“夫人说了,吃饭还有些时辰,七郎随我来,我有些话与你说。”

  说罢,他负手朝着书房走去。

  沈毅连忙迈步跟了上去,一路来到了赵昌平的书房,跟随赵侍郎走了进去,然后小心翼翼的关好房门。

  关上房门之后,沈毅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赵侍郎,低头道:“师伯,学生的事情,是不是有结果了……?”

  赵昌平看了一眼沈毅,神色有些古怪。

  “你的事情还在处理之中,不过因为你,倒是有了一些其他的结果。”

  赵侍郎缓缓说道:“今日,礼部两个侍郎被贬官,中书省宰相崔煜罢相……”

  这位大陈的财神爷看向沈毅,颇有些感慨。

  “你沈七郎,这一次不止闻名建康,也闻名朝野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介绍信

  沈毅愣在原地,目瞪口呆。

  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今天这个地步,能发展成今天这个地步!

  在他看来,这件事最多也就是升级到一个外交事件,然后朝廷里的老爷们因为他的事情吵一架,吵出个所以然之后,赵昌平再来通知他事情的结果。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朝廷对他的处理结果还没下来,居然有三个朝堂大佬因为这件事情丢官了!

  见沈毅这个模样,赵昌平敲了敲桌子,开口道:“虽然这件事情,我也有些惊讶,但是你倒也不必多想,因为这三个人被处罚,虽然因你而起,但是却跟你没多大关系。”

  似乎是觉得沈毅听不懂,赵侍郎继续说道:“这三个人,都是……杨派。”

  这一下子,沈毅终于听懂了,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坐在了椅子上,心里还有些忐忑。

  感情……自己是成了朝堂政斗的工具了!

  赵侍郎低眉道:“朝廷里的事情,本来应该离你很远,是你怎么也够不着的事情,现在虽然牵扯到了你身上一些,但是你也不用太过挂心。”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