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05章

作者:漫客1

  沈毅伸手接过,应了声是。

  等田公公说完话,沈毅才喊了一声蒋胜,开口道:“几位天使估计是一路骑马过来的,准时辛苦了,带他们下去好好休息,安排好食宿。”

  蒋胜应了一声,带着他们离开了。

  这几个太监离开之后就,李穆看着沈毅坐回了桌子上,低声道:“这事子恒该早就知道。怎么还藏着掖着的不肯告诉我?”

  沈毅微微摇头:“我倒是无所谓,就是陛下很看重这件事,明说了事先,最好谁也不要说,免得沧州城里再生出什么变故。”

  李穆想了想,默默点头:“也是,这种事情越稳妥越好。”

  他敬了沈毅一杯酒,摇头感慨道:“子恒这样辛苦奔忙,到头来,我却捡了个便宜,来与子恒你一起受降来了。”

  沈毅轻声说道:“王爷是陛下的家里人,过来看一看也应该,再说了……”

  “周家父子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对他们要恩威并施,我在他们面前自然是白脸,因此就需要王爷来唱这个红脸。”

  “王爷负责给他们笑脸。”

  沈老爷慢悠悠的说道:“我负责恫吓他们。”

  ……

  两日之后,周怀所部,兵临沧州南城门。

  随着淮安军十声炮响,沧州城的城门缓缓打开。

  周世忠带着儿子以及征南军,卸甲出城,跪伏在晋王与沈侯面前,周世忠低头垂泪道:“身在异乡为异客,一别汉家几十春。”

  “如今汉室幽而复明,江左周氏总算有归还汉室,弃暗投明的一日了。”

  沈毅看了看跪在周世忠身后一言不发的周元朗,心里觉得一阵好笑。

  周元朗虽然没说话,但是他爹这番言辞,多半是出自这位周先生之手。

  李穆面色严肃,上前展开一道圣旨,沉声道:“周世忠周元朗接旨。”

  父子二人跪地叩首:“卑臣接旨。”

  李穆咳嗽了一声,沉声道:“周氏本为汉民,失落异邦,幸天时有数,今迷途知返,归还汉家,朕心甚慰。”

  在一段漫长的骈文之后,李穆终于念到了正文:“着赐封伪朝大将军周世忠,为大陈世袭安顺侯。”

  “着赐封周元朗为诚意伯。”

  “命你父子二人,将麾下兵马,交由太子太保沈毅节制,并协助整编,事后你父子二人立刻南下建康陛见。”

  周世忠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随即恭敬低头,叩首谢恩:“外臣,叩谢皇……叩谢陛下恩德,陛下隆恩,周家万死难以报偿。”

  李穆满脸笑容,上前拍了拍周世忠的肩膀,笑着说道:“恭喜周侯爷,这可是咱们大陈为数不多的世侯。”

  他扭头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便是沈太保,至今也不过是这个爵位。”

  李穆的这话,明显是避重就轻了。

  此时此刻,虽然周世忠与沈毅爵位类同,但真正的权柄地位,可以说是云泥之别。

  说句张狂一些的话,就算是晋王李穆自己,与沈毅如今的权柄相比,也差了不知道多少。

  周世忠这才看向沈毅,低头道:“不敢与沈侯爷相提并论。”

  沈老爷全程冷着个脸,闻言才眯了眯眼睛,看向这父子二人:“日后就是同朝为官了。”

  “贤父子好自为之。”

  ……

  几乎同时,燕都城里,昭武皇帝也收到了一封信。

  是周元朗寄来的。

  信中字字泣血。

  “战势日危,军中汉将,生有异心与贼勾联者,不计其数,随之沈贼日益北进,而局势日难控制,以臣父子之能,坚持至今,实已艰甚。”

  “又值此天下大局变动之际,军中不能妄动军法,以免生出哗变,臣父左支右绌,已绝难支撑。”

  “又惊闻臣之妻小,落于敌手,哀嚎哭嚷,实难忍心。”

  “臣今委身敌朝,心中痛苦,实万倍于刀兵,欲自尽报国,又前顾圣上,后顾家小。”

  “臣至微至贱之身,一死无足轻重,如能潜伏伪朝,日后尚有襄助陛下之日。”

  “臣之苦心,天日可鉴……”

  “臣周元朗,泣血拜上……”

  昭武帝看完之后,面孔都扭曲了。

  他看着面前的清净司祝通,愤怒的说道:“将这封周元朗的信,立刻投到建康去!”

  “给朕公布天下!让这两面三刀的畜生,死无葬身之地!”

  祝通接过书信,低头只看了一眼,就深深低头道:“皇上,这……”

  “不是周元朗的笔迹。”

  昭武帝一愣,随即愤怒的拍了拍桌子:“这畜牲!这个时候还跟朕耍心眼!”

  祝通低头道:“而且即便是,南朝皇帝五年之内,多半不会动他们家。”

  “皇上,更重要的是,这封信……”

  “未必是出自谁人之手。”

  昭武帝目光凶狠。

  “不是他还能有谁?”

  祝通低头回答。

  “沈毅……沈子恒。”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互相算计

  这一次受降,相对来说还是很顺利的。

  不管是周世忠还是周元朗,都不是什么蠢物,他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耍心眼。

  更重要的是,周元朗很清楚的知道,沈毅本人对于受降是不以为然的,因此他们就更不能被沈毅挑出毛病来借题发挥。

  因此,上午受降仪式之后,下午整个征南军就全部放下了甲胄兵器投降,开始接受周怀所部的整编。

  这恐怕是百年以来,第一次一万多人的军队,反向收编五万多近六万军队的事情了。

  就连沈毅,也不得不跟着忙活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他才把征南军的名单给大致统计完毕,然后着手进行改编。

  这支军队,想要使用的话,一定要全部打散,编入淮安军各军,不然就没有办法使用,但是这也是一个漫长的工作,没有几个月乃至于半年的时间,都很难做到。

  也就是说,征南军投降这件事,就目前而言,对于沈毅来说最大的作用是让他的后方少了一支五六万人规模的兵力,而不是给他添了五六万的人手。

  而在沈毅整编军队的过程中,李穆一直在陪着周家父子说话,周世忠与周元朗对李穆很是恭敬,一口一个王爷,就差卑躬屈膝了。

  到了晚上,沈毅终于忙的差不多了之后,才回到了中军大帐歇息,这会儿,李穆已经在他的中军帐里等着他了。

  见沈毅走进来,晋王爷起身,对着他笑了笑:“子恒辛苦,今天差事办的如何?”

  “别提了。”

  沈毅对着晋王爷拱了拱手之后,有些恼火的坐在了椅子上,摇头道:“纷乱繁杂,要不是我把幕僚全带来了,靠我自己,十天半个月恐怕都理不出头绪,还有……”

  沈老爷握拳道:“周元朗那贱人……”

  晋王爷伸手给沈老爷倒了杯茶,笑着说道:“能够顺利收降征南军,明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子恒怎么这样恼火?”

  沈老爷两只手接过茶水,低头喝了口之后,叹了口气:“王爷,我白天就已经给山东写信,让山东往这里调粮了。”

  晋王爷愣了愣,这才反应了过来,低头也喝了口水,缓缓说道:“沧州没粮了啊。”

  沈毅“嗯”了一声,还是有些恼火:“我早该想到的,沧州本就不大,他们又是临时进入的沧州,不可能提前准备粮食,进入沧州之后,左路军切断了他们与北齐之间的联系,身后又有周怀看着,他们已经没有地方弄粮食了。”

  “一连几个月下来,自然粮草耗尽。”

  沈毅有些无奈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我这段时间在忙着北伐,一门心思都在考虑燕都,全然没去着眼沧州,才被周元朗这厮给摆了一道。”

  他放下茶杯,闷哼了一声:“沧州城里的所有粮食,都被他们搜罗到了军中,现在城里已经开始闹饥荒了,城中的百姓们,小半家里断了粮,要是我不答应收降他们,最多十天。他们就得被逼着出城,而且只能南下山东抢夺粮食,连北上的机会都没有!”

  “周元朗那个时候,掐准了日子今天投降,也是算到,他们的粮食只能支撑到这几天,粮食耗尽,征南军中即便有人不愿意降,也没有办法,他们父子的压力,就会小上很多。”

  “早知道这样,跟周元朗谈的时候。”

  沈老爷握拳道。

  “就可以再强势一些,甚至都不用派内卫的人冒险去救出他的家里人。”

  一旁的晋王爷给沈毅添了杯茶水,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小事情,征南军真的投降了才是大事,子恒消消火,不必往心里去。”

  沈毅叹了口气:“我倒不是恼自己被人摆了一道,是恼火咱们付出了一些原本不必要的代价。”

  李穆会意点头,轻声道:“不错,早知道沧州已经这样艰难,周家的世侯,其实都不用给。”

  “不过不管怎么样,平白赚了五六万兵马,这桩买卖也是稳赚不赔的。”

  “而且是大赚特赚。”

  沈老爷“嗯”了一声,深呼吸了一口气,释然一笑:“他摆了我一道,我也在暗处插了他一刀,算是抵平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着李穆,开口道:“这父子俩,过几天就得送建康去,王爷要不要也跟着回一趟建康?一来押送他们回去,二来也跟陛下请示请示行宫的事情。”

  李穆开口笑道:“即便是我跟着他们回去,也不能用押送二字,他们父子如今与咱们,已经是同朝为官的同僚了。”

  沈毅笑了笑:“就算是同僚罢。”

  晋王爷也低头喝茶,开口道:“行宫的事情,我的确要回去一趟,既然子恒你开口了,我就跟他们父子一道回去就是了,顺便也蹭一蹭这次纳降的功劳。”

  沈毅哑然一笑:“这一次受降,王爷应该算是主事,说起来,是我蹭了王爷的功劳才对。”

  “我是什么主事?”

  李穆摇头道:“不过是投了个好胎,才占了点便宜。”

  他看着沈毅,问道:“子恒你,要在沧州待几天?”

  “嗯。”

  沈老爷开口道:“这么多人,想要理清楚,再分出去,编入其他军队,有些困难,周怀这里又只有一万多人,不可能直接押着这些人到各个军中去,因此我要在这里,多留几天。”

  “这几天里,还需要他们父子,尤其是周世忠的配合。”

  如果沈毅现在手里有十万人,这会儿就不用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将这些征南军将士们编入自己军中,然后慢慢消化掉,现在,就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吃下去。

  第一步,是要让这些将士们,主动去到淮安军各个军中去,防止他们要沿途逃跑,或者生乱。

  这就需要一点耐心。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征南军原有的编制先行打散,然后分成一个个部分,送到左路军或者右路军中去。

  然后剩下的一部分,可以交给周怀带领,让淮安军的这一支偏师,也跟着壮大起来,到时候可以承担一路方向的主攻。

  在这之后的整整五天时间里,沈毅一直在办这件事,好在周世忠周大将军还算配合,再加上这些征南军将士们绝大多数都是汉人,沈毅在跟他们说了淮安军的福利待遇之后,这些人大多还是愿意继续从军打仗的。

  毕竟这个时候从了淮安军,将来到了新朝,就可以说自己是淮安军人。

  如果这个时候撂挑子不干了,等天下大定之后,别人说不定就会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一声齐狗。

  五天之后,沧州的征南军只剩下了一万人,其他人都已经上路,发往各军。

  剩下的一万人,也已经是打散整编之后的,由周怀慢慢编入自己这一路军中。

  也是在这一天,李穆“押”送周家父子一起南下,返回建康。

  沈毅送了送他们。

  主要是送一送晋王爷,顺带送一送周家父子俩。

  与晋王爷告别之后,周元朗主动上前,对着沈毅拱手道别,然后低头道:“恭喜侯爷,北伐盖世之功,已经十成七八了。”

  沈毅神色平静:“一日没有归还旧地,北伐就一日未成,没有什么七八分的说法。”

  周元朗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周世忠上前,眼眶微红:“侯爷,征南军将士发都是汉人,恳请侯爷善待他们。”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