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83章

作者:漫客1

  皇帝皱了皱眉头,瞪了这厮一眼:“自然是两个都查。”

  “田卿弹劾沈卿,大理寺就去查实上奏,还有这位御史……”

  皇帝咳嗽了一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叫什么名字,朕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那位年轻的监察御史恭敬低头:“回陛下,臣姓郑名詹。”

  “想起来了。”

  皇帝笑着说道:“洪德十年的进士。”

  “是。”

  郑詹恭敬低头:“臣是陛下的门生。”

  皇帝又看向大理寺卿,缓缓说道:“听到了?”

  “郑卿所奏,大理寺也一并查明,我朝以仁孝治天下,如果郑卿所有详实,朕绝不轻饶。”

  田光祖闻言,两条腿都止不住的颤抖,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他这个罪名不大,至多也就是因为道德问题,被罢官夺职而已,他这个年纪,绝难再往上升半步,因此丢了官也没有什么要紧。

  只是,他是个好名之人,这件事真的传播出去,他几十年的名声,立刻就毁于一旦了。

  田光祖用哀求的眼神,看向一旁的沈毅。

  沈老爷视若无睹,默默出班,低头道:“陛下,臣还有一事陈奏。”

  皇帝笑着说道:“你说就是。”

  沈毅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封套,两只手捧在手上,微微低头道:“陛下,臣在北方破贼之后,伪齐国都之中的不少官员,都向臣投书请降,多达数十人,臣带来了几个要紧人物的投书,请陛下睿断。”

  皇帝闻言,若有所思:“呈上来。”

  孙谨立刻低头,走下御阶,从沈毅手里接过这个封套,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陛下从这封套里取出一封信,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微微皱眉,他取出另外几封信,一一看了一遍信封,然后看向沈毅,目光里带了些询问。

  “沈卿觉得,这些文书可信么?”

  沈毅点头道:“臣以为,大多是可以信的。”

  皇帝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沈毅,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诸位卿家,朝会继续,你们有什么事情,先上报宰相或者六部,先把一些零碎的事情议了,朕处理一些事情,一会再来。”

  说罢,他看向沈毅:“沈卿与朕同来。”

  沈毅面色平静,微微低头之后,跟着皇帝陛下,一路来到了德庆殿的后殿。

  到了后殿之后,皇帝把那份封套,放在了自己的桌案上,然后回头看向跟过来的沈毅,皱眉道:“这种东西,如何能在大朝会上拿出来。”

  “燕都城里内卫足有数百上千人,咱们这建康,也不缺清净司的人,大朝会上说这件事,用不了几天,就会传回燕都。”

  洪德帝看向沈毅,沉声道:“事不密,则失人。”

  “再说了,这么要紧的东西,怎么那天在宫里,没有跟朕说?却要拿到朝会上来说?”

  沈毅神色从容,微微低头道:“回陛下,这事一直是要跟陛下汇报的,但是那天说的事太多,再加上臣觉,这事并不要紧,因此这事就往后拖了两天。”

  “之所以在朝会上提起这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沈侯爷轻声笑道:“陛下,臣虽然提起了这件事,但是没有提任何一个北齐大臣的名字,这件事传到燕都之后,造成的结果,只会是北齐的君臣离心,相互猜忌。”

  “甚至北齐朝廷里的臣子,可能也会互相猜忌。”

  沈毅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这些率先投降的软骨头们会吓跑了,只要咱们的战事打的再顺一些,不仅这些软骨头们会想方设法的对大陈表忠心,而且,这个消息传到燕都之后,那些没有来得及给大陈送降书的人,也会想方设法的,把降书给送出来。”

  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认真琢磨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件事,还是不要在朝廷上议论了。”

  他看着沈毅,呼出一口气:“由沈卿你全权负责就是,朕随后给你写个文书,你带在身上。”

  “对这些降臣……”

  皇帝摸着下巴想了想,开口道:“侯爵爵位以及三品官以下,不用请示朕,你可以自己做主,只要你许了他们,朕这里就认。”

  “侯爵以及三品官以上,如果当时来不及请示,你也可以先应下来,不过事后要给朕来一份文书。”

  沈毅站在皇帝面前,微微低头,应了声是,然后笑着说道:“陛下对他们,真是大方。”

  “朝廷已经打的很难了。”

  皇帝苦笑道:“这个时候,能投降过来一个人,战事就能结束的快一些,朕在北边的将士们,也就能少死一点人。”

  “对了。”

  洪德帝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按照沈卿送上来的奏报,北边的周世忠父子,与北齐已经貌合神离了,能不能把他们父子争取过来?”

  皇帝面色严肃道:“如果这父子二人愿意带征南军归降,朕可以许给他们家世侯,封一品官,还可以让他们继续领兵。”

  这一下,沈毅都有些惊住了。

  “陛下,您这也太大方了一些……”

  “征南军手里,好几万精锐。”

  洪德帝面色严肃:“如果他们愿意归复,这一场北伐,就会顺利的多。”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又补充道:“当然了,他们父子即便归降,将来在大陈也会慢慢走到边角,与沈卿你,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沈毅微微摇头:“臣没有与他们父子攀比的意思,臣与那周元朗接触过,他们父子恐怕很难愿意归降。”

  “为什么?”

  皇帝有些疑惑:“他们两边不靠,总不能想自立为王罢?”

  “陛下莫非忘了,二十多年前那场两淮之战?”

  沈毅轻声道:“他们父子知道,他们家跟咱们大陈是有大仇的,因此不敢归复。”

  洪德帝愣了愣,随即摇头道:“周晋安已经死了,杀了他的后人,二十多年前那些将士们,也不能死而复生。”

  “皇考也不能……”

  洪德帝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他们父子愿意归降的话,前线的将士们可以少死数万人,为了这数万人的性命,二十多年前的事,朕可以忘掉。”

  “沈卿再在前线跟他们接触的话,告诉他们,朕可以亲自与他们订下盟书血誓,今后世世代代,绝不相害!”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要不然,陛下您从朝廷里,派遣使者到他们军中去跟他们谈?”

  洪德皇帝摇头。

  “你是前线主帅,朕既然让你统帅诸军事,就不好再派人到前线去,免得两相干扰,这事到底如何办,还是沈卿你来做主。”

  “不过能劝降还是劝降,这场战事越快结束越好……”

  他看向沈毅,有些无奈的说道:“沈卿可能还不知道,今日朝会要议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明年加捐还是不加捐。”

  沈毅默默点头:“臣……明白了。”

  皇帝又把目光看向桌子上的北齐大臣降书,然后抬头看着沈毅,问道:“今天朝会上,那个姓郑的年轻人……”

  沈毅摇头:“臣不认识。”

  “不过……”

  沈老爷想了想,继续说道:“他洪德十年才中进士,却知道上官田光祖洪德十年十一年的旧事,显然,也是个有心思的人物。”

  皇帝陛下呵呵一笑。

  “朕也想说这个。”

  “洪德十年十一年,他应该……”

  大陈天子微微眯了眯眼睛。

  “还没有补缺。”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微不足道

  时至今日,皇帝陛下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因为北齐嫁了个郡主过来,就怒气冲冲发兵北伐的小皇帝。

  御极十七年时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事情,快速成长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

  而沈毅,也已经是入朝堂十几年的重臣。

  郑詹这个人的不对劲之处,两个人一眼就瞧了出来。

  甚至,洪德帝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这个郑詹会跟沈毅有什么关系。

  皇帝陛下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个人,朕会让内卫去查一查,你就不要操心了,趁着在建康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等过了年,朕还有很多事情,要同你商议。”

  沈毅微微欠身,说了声是,然后问道:“陛下具体要议哪些事,现在跟臣提一提,臣回去之后,心里也好有数。”

  “首先要商议的,是何时能够结束战事。”

  “二一来要商议的,就是战事结束之后,大陈的将来,该是个什么格局。”

  洪德帝深深的看了看沈毅,然后默默说道:“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有一天燕都恢复之后,朝廷要不要,迁回燕都去。”

  沈毅愣了愣,随即低声道:“陛下,当初北伐的要旨,就是恢复故土,还于旧都……”

  “这也是七十年来,大陈历代先帝的夙愿……”

  “话是这么说。”

  洪德皇帝默默叹了口气,开口道:“但是实际做起来,阻力重重。”

  “如果是七十年前,那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回燕都去,但是现在七十多年过去,当初从北边过来的那些人,早已经烟消云散,现在大陈朝廷里,虽然有北方人的后代,但是……”

  “却已经没有北方人了。”

  洪德帝低眉道:“便是朕,也是自小在建康长大的。”

  “再有就是,除了当年的侨民之外,建康城里,还有一大帮江南的官员,比如说……”

  他看着沈毅:“比如说沈卿你。”

  沈毅家,几代人都是江都人,当年南渡之前,他们家就在江都,是实打实的南方“本地人”。

  而朝廷里,像沈毅这样的本地人并不少,这些人的利益,以及势力都在南方,都在建康附近,让他们放弃建康,一股脑全到北边去,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沈毅想了想,低眉道:“如果到时候真有难处,不妨两京并行,设建康为南京。”

  洪德帝笑了笑:“有些人是你这个想法,还有些人……”

  “还有些人想着,等事毕之后,正式定都建康,同时将淮安等军,分派到北方去,替大陈镇守边疆。”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沈毅,微笑道:“有人私下里跟朕说,将来有一天,如果打下了燕都,就把沈卿的靖安侯府,搬到燕都去,让沈卿替大陈,拱卫北疆。”

  沈老爷先是皱眉,然后微微低头:“陛下,臣从没有过此念。”

  天子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咱们君臣相信,不必这样小心谨慎。”

  “不过将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朕心里着实还没有底,朕又不愿意跟那些老夫子们来商议这种大事,因此准备与沈卿你一起,讨论出将来的格局。”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

  他正准备继续说下去,孙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微微低头道:“陛下,陈相等在正殿询问,陛下什么时候回去。”

  皇帝瞥了孙谨一眼,淡淡的说道:“去传话,告诉他们,朕这就回去了。”

  孙谨应了一声,转头小心翼翼的去了。

  皇帝陛下也背着手,朝着正殿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再有就是,沈卿先前所说封禅泰山的事情,这几天朕一直在想这件事,真是心痒难耐。”

  “等这个年关过去,朕忙完了,你到宫里来,咱们俩好好商量商量具体的章程。”

  听他这么说,沈毅也忍不住面露笑容,开口笑道:“陛下放心,这件事,臣一定给您安排的妥妥贴贴。”

  皇帝没有回头,笑呵呵的说道:“除了安排行程,还要替朕堵住那些老家伙的嘴才行。”

  沈老爷跟在皇帝身后,微笑道。

  “臣明白的。”

  ……

  这场大朝会,不愧是年底最后一次朝会,需要议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尤其是户部的事情,朝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下午,到最后,就连正在壮年的皇帝陛下,也有些熬不住了。

  他坐在帝尊上,打着呵欠说道:“今天就到这里。”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