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833章

作者:漫客1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

  在这个时候,能过来与南陈谈条件,并且让洪德皇帝相信他们有足够能力跟己方合作的势力,只能是更北边的鞑靼人。

  很显然,已经收了北齐不知道多少礼物,并且娶了北齐两位公主的鞑靼汗,并没有明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

  鞑靼部,至今还只是北边草原上的一个部落,尽管这些年愈发强盛,甚至已经可以跟朱里真人打的有来有回,但是因为地盘太小,没有足够的地盘资源,也就没有足够的人口。

  也就没有办法建国。

  他们迫切需要一块足够大的地方,足够多的人口,来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

  洪德帝静静的看着这个鞑靼部的使者,忽然笑了笑:“你汉话说的很不错,是汉人?”

  与几乎全面汉化的北齐不一样,鞑靼部的人很少会说汉话,还是“未开化”的异族,会说汉化的人不多。

  这使者微微欠身道:“回陛下的话,外臣的确是汉人,只是自小在草原上长大,辅佐我部大汗。”

  洪德帝揉着自己的眉心,继续说道:“既然是汉人,那你应当知道,燕都是我大陈古都,更是朕的祖地,朕几代先祖,都埋在燕都附近,你哪里来的胆子,与朕讨要燕都?”

  这使者名叫穆托,闻言低着头说道:“陛下,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七十余年了,如今大陈的国都早已经落在建康,天下人没有谁不知道,建康才是大陈的国都。”

  “且不说大陈有没有能力战胜北齐,即便有,取回燕都之后,陛下会立刻迁都吗?”

  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国都迁移绝不是什么小事情,当年的大陈是被迫搬到了南边,但是也的确在南边扎下了根。

  如今的建康,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合格的都城了。

  只是碍于颜面,大陈官方一直没有承认而已。

  而想要迁都,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一来朝廷的士族已经扎根在建康附近,当年南渡的侨民,几代人下来,也已经成了正经的江南人。

  一下子让他们回到北方,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

  另一个世界的大明,只在建康立都三十四年,便已经扎根在此,朱老四携几乎类同开国皇帝的威望,也用了十九年时间,才迁都成功。

  这使者穆托低着头,不慌不忙的说道:“再说了,如果陛下不愿意与我邦合作,且不说陛下能不能打赢朱里真人,取回燕都,即便能够做到,那个时候也必然大伤元气,遍体鳞伤。”

  “我大汗不愿意当趁人之危之辈,才让外臣南下面见陛下,商议合作灭齐,如果合作不成,到时候我大汗趁势南下。”

  他抬头看了看洪德帝,又小心翼翼低下头,开口道:“那时候,陛下的北伐军,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回来。”

  这才是洪德帝真正在思考的问题。

  他的确有些担心,等到陈齐双方打到遍体鳞伤的时候,鞑靼部趁势南下,到时候未必扛得住。

  洪德皇帝挑了挑眉:“使者是在威胁朕?”

  “外臣不敢。”

  穆托低着头,恭声说道:“只是与陛下,说明清楚情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可能不知道,北齐已经调走了他们放在北边的边军,如今我大军,南下已经畅通无阻。”

  洪德皇帝面无表情。

  “说一说,你们能做什么?”

  穆托低下头,躬身道:“陛下,咱们双方,各取其地。”

  这话的意思是,雁门关以南,大陈自己打。

  而雁门关以北,鞑靼人需要的地方,鞑靼人自己去打。

  这个方案,听起来还是很公平的。

  不过现在,北齐的绝大多数兵力都放在了南边,再加上鞑靼部并没有说他们什么时候动手,因此如果从实际上考虑,吃亏的说不定还是南陈。

  洪德帝并不是什么好忽悠的皇帝,他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若是按照这个法子,贵邦何时出兵?”

  穆托低头。

  “陛下应下之后,外臣星夜返回,等末将回到我邦之后,我大汗立刻发兵南下,协助汉皇剿灭北齐,一扫汉家七十年阴霾。”

  穆托继续低头道:“等我部攻入燕都之后,所获北齐皇族,一定一个不少,统统送到建康,交由汉皇陛下处理。”

  这个鞑靼使者,很会说话。

  两声“汉皇”说的,让洪德皇帝很是受用。

  不过他自小当皇帝,这种奉承话也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很快清醒过来,轻声笑道:“这件事,朕还需要考量考量。”

  皇帝陛下也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如果贵邦同意我大陈收回包括燕都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双方之间的合作,朕立时就可以答应下来。”

  “朕收回故国之后,可以承认贵邦在北方建国,并且承认贵邦,为草原之主。”

  穆托神色微变,他微微低头道:“陛下,我部早已经纵横草原了。”

  “您这样寸土不让,外臣回去之后,连提也没有办法跟我大汗提。”

  “你有你的条件,朕也有朕的条件。”

  洪德帝微笑道:“有商有量,才叫商议嘛。”

  穆托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既然如此,外臣就此拜别汉皇陛下,返回北方去了。”

  洪德帝也呼吸了一口气,眯了眯眼睛之后,开口道:“那朕就不远送了。”

  “使者北归的时候,如果路过山东,可以去见一见朕的北伐统帅。”

  穆托皱眉,低头道:“汉皇陛下,莫非这国之大事,是那位沈侯爷说了算?”

  “是朕说了算。”

  皇帝微笑道:“不过朕现在犹豫不定,还要考虑一段时间。”

  “朕这个人,很擅长纳谏。”

  穆托若有所思,微微低头:“外臣明白了,如果路过沈侯爷附近,当去拜访沈侯爷。”

  他躬身行礼,告辞离开。

  洪德帝没有起身,目送着穆托离去,又再一次端起茶水,低头喝茶。

  说句心里话,这一次鞑靼部提的条件,已经让他很心动了。

  毕竟他这个大陈皇帝,是生在建康长在建康的大陈皇帝,并没有经历过七十年前的旧事,如果能够恢复故国,自然是最好。

  但是朝廷,现在支撑北伐,也不容易。

  而现在,即便是沈毅本人,也不敢说北伐一定必胜。

  但是有了鞑靼部的支持,这一次北伐的难度就会骤然降低!

  能够取回雁门关以南,他这一任皇帝,用中兴二字,都已经无法形容了!

  简直可以说是再造乾坤!

  这等丰功伟绩,在大陈历史上。除太祖皇帝之外,再无第二人!

  唯一让洪德皇帝犹豫的,是沈毅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朱里真人的北边,还有更加凶狠可怕的敌人。

  要是他直接跟鞑靼人合作,且不说沈毅心里如何想,即便这一次合作落实下来,朝廷成功收回雁门关以南,完成洪德中兴,大陈再一次达到极盛,国力雄浑,让鞑靼人不敢南下。

  但是洪德朝落幕之后,下一任大陈天子,可能会面临比北齐更加难以应对的敌人。

  想到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洪德皇帝才没有应下来。

  他目送着穆托远去,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开口:“高明。”

  高太监站了出来,微微低头道:“奴婢在。”

  “盯着这个穆托。”

  洪德帝面无表情道:“不许他,接触建康的任何大臣,尤其是几位宰相,六部九卿。”

  高太监低头:“奴婢明白。”

  洪德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要给沈毅写封信,一会你让内卫,六百里加急送到他手里。”

  高太监再一次低头。

  “是。”

  洪德帝抓起桌子上的毛笔,沉思了一会儿,开始起笔。

  大致把事情的经过写了一遍之后,信件开始收尾。

  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洪德帝在纸上落笔。

  “于国于朝,似有可行之处。”

  “虚与委蛇,先灭北齐。”

  “数年之后,恢复元气,再作图谋。”

  “如何?”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带他见我

  穆托很快离开建康。

  他在建康的整个过程中,都被内卫严密监控,防止他跟朝廷里的大臣们进行任何接触。

  毕竟他提出来的条件,连向来对北伐态度强势的皇帝本人都有些心动了,如果被那些文官们听了去,洪德皇帝一定会在朝廷里面对巨大的压力,被文官们推着答应鞑靼部的请求。

  在皇帝犹疑未决的时候,他不会允许这个外使通过接触朝臣,来影响他的决策。

  鞑靼使者离开之后,时间就来到了年关。

  靖安侯府,也挂起了大红灯笼,迎接新年。

  只不过这个年关,与从前的年关不太一样,先前每年过年,沈毅都是在家里的,侯府上下有个主心骨,过年的时候也热闹一些。

  但是今年沈侯爷没有回来,一家上下,就有些空落落的。

  到了初一这天,朝廷正式开始休沐,沈恒也终于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休假。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起了个大早,穿上厚衣服之后,让陈幼娘帮着他梳好头发,这才走出房门。

  到了前院之后,不到十岁的小侯爷,蹦蹦跳跳的迎面走来,见到沈恒之后,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跪地磕头,笑嘻嘻的说道:“九叔新年安康。”

  沈恒一脸无奈的伸手把他扶了起来,苦笑道:“你小子,该不是一大早在这里,等着九叔罢?”

  沈渊顺势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大过年的,怎么也该给九叔磕个头不是?”

  沈毅这些年,少在家中,再加上现在地位越来越高,沈渊在面对父亲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敬畏之心。

  但是面对自小宠爱自己的叔父,他就要随性很多了。

  探花郎一边从腰里摸出一块碎银子递给沈渊,一边微笑道:“去你大父那里磕头了没有?”

  “一早就去了。”

  沈渊笑嘻嘻的收下这块银子,像模像样的别进腰里,开口道:“大父跟我说,他想要回江都探望大爷爷,只是九叔你们一直不许。”

  沈恒闻言,摇了摇头。

  “非是我不许,是你爹不想你大父离开建康,这个时候咱们家的人,都不好离开建康。”

  沈渊眼珠子转了转,对着身后角落里一个探头探脑的小女孩儿招了招手。

  “桑桑快来。”

  沈桑桑比沈渊小几岁,过了这个年,也六七岁了,她跟在自己哥哥身后,也跪在地上,给沈恒磕头:“九叔新年安康。”

  沈恒哈哈一笑,弯腰把小丫头抱了起来,开口道:“你也跟着你哥学坏了。”

  沈桑桑眨着眼睛:“九叔,我哥说新年拜年是好事呢。”

  沈恒揉了揉小丫头的脸蛋,微笑道:“明后天,我带你们去鸡笼山,去给你们外公拜年,到时候好好给他老人家磕几个头,多要点钱回来,补贴家用。”

  跟两个侄儿侄女玩闹了一会儿之后,沈恒把沈桑桑放下,也掏了点钱给她,摸着她的脑袋,笑着说道:“这钱桑桑留着自己花,莫要给你哥骗去了,听你娘说,他一直拿家里的钱,给宫里的小姑娘买东西。”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