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42章

作者:漫客1

  沈毅的意思,除了恢复这些失地的科考之外,还有一个隐晦的意思。

  尽快,在这些地方,弄出几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最好是,以最快的速度,搞出一两个举人乃至于进士,甚至弄出官员出来!

  哪怕给他们作弊,开后门,也要尽快搞几个榜样出来。

  就当是千金买马骨了!

  这样,在沈毅分地的情况下,山东百姓的民心,估计很快就会归复!

  毕竟,山东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汉民,而且……山东人民追求编制的执念,是极其强烈的。

  皇帝立刻听出了沈毅的隐义,装模作样的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点头答应:“沈卿放心,朕会尽快派遣学官北上,恢复两府乃至于整个山东一省的科考。”

  沈毅先是谢恩,然后再一次低头道:“再有就是,臣请陛下再发讨贼檄文,公告天下,大陈王师北上,扫荡贼廷,凡有汉民汉军主动来投者,一律既往不咎!”

  皇帝想了想,问道:“沈卿,如果不加筛查,会不会被齐人派遣大量齐军来降,关键时候反戈一击……”

  沈毅摇头道:“陛下,纳降一定是要重新整编的,只要来降,就绝翻不出什么浪花。”

  皇帝看了看文武百官,尤其是看了看兼任户部尚书的赵昌平,见赵昌平没有说话,皇帝才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准了。”

  就这样,沈毅一连串向皇帝提出了五六个建议,皇帝陛下几乎没有迟疑,统统一一照准。

  一直到下午时分,这场大朝会,才终于结束。

  离开德庆宫之后,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赵相公,把沈毅叫到了户部商议事情。

  在户部公房里,爷俩隔桌对坐,赵相公给沈毅倒了杯茶水,示意他坐下,然后静静的看着沈毅,问道:“今日朝会上所奏,是直接奏请,还是跟陛下通过气?”

  沈毅喝了口茶水,哑然一笑:“师伯把小侄想的太憨直了一些,今天小侄说的事情,如果没有跟陛下打过招呼,那么当朝提起,几乎与威逼天子无异了。”

  赵相公闻言松了口气,喝了口茶水之后,开口道:“老夫是怕你太着急,在陛下那里没有通过,就直接在朝会上提起。”

  沈老爷站了起来,给赵昌平添了茶水,微笑道:“师伯放心,我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朝廷里的规矩都是懂的。”

  “大朝会只说事,小朝会才议事。”

  他轻笑道:“不然混不下去的。”

  赵相公微微点头,问道:“听你今天的话,应该不久就又要北上了罢?”

  “是。”

  沈毅抿了口茶水,微笑道:“再不回去,陛下该发现北边有没有我都一样了。”

  他对着赵相公眨了眨眼睛:“那样,小侄在朝廷里,便混不下去了。”

  赵相公也被他逗的一乐,哑然一笑:“正经一些,不要胡说。”

  沈毅左右看了看,笑呵呵的说道:“师伯选在户部说话,而不是中书议事堂,不就是为了说点外人听不到的话吗?”

  赵昌平微微点头。

  “今年子恒最好能够再拿下山东两三个府。”

  “然后,可以考虑暂时停战,休养生息。”

  赵相公低声道:“说的再直白一些,是攒一些粮食。”

  沈毅微微摇头:“师伯,必须要把山东完全打下来,河南一省也要拿下大半,这种休养生息才有意义,否则咱们收粮食,齐人也希望能够收粮食。”

  “而且,北伐这种事情,不能泄气。”

  “一旦转攻为守……”

  他看着赵昌平,低声道:“没有了淮河天险,到底应该怎么守?”

  “数年辛苦,立时毁于一旦。”

  赵昌平默默喝茶,没有再说话。

  沈毅继续说道:“小侄心里明白,师伯跟我说的话,大抵是议事堂的意思。”

  “咱们是自己人,我也跟师伯说几句与自己人说的话。”

  他一边给赵昌平添茶,一边轻声道:“今年北伐战事,一定会比去年顺利很多,我最少可以拿下山东全境。”

  赵昌平闻言,接过沈毅添满的茶水,脸上露出笑容:“真如此的话,师伯可以为了子恒,跟他们吵一整年。”

  沈毅也跟着笑了笑。

  爷俩说了几句朝廷里的事情之后,沈毅忽然想起一件事,开口道:“对了师伯。”

  “建康的甘泉书院,今年就要收学生了,届时一定会有许多人,挤破了脑袋,想要挤进书院去。”

  “这里头,有人是看到了师伯这个宰相,以及小侄这个巡抚,想要趋炎附势……”

  “估摸着还有不少人,想要心怀不轨。”

  “岳父他久不在朝堂,心思未必玩的过那些人,也未必扛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

  “师伯得空,帮帮手。”

  “这是自然。”

  赵昌平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淡淡的说道:“真要是招了些牛鬼蛇神进了书院,子恒你不在意,老夫也要顾及书院以及安世的名声。”

  “放心,没有人敢欺负咱们书院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沈毅,突然开口道:“老夫听说,皇长子要进甘泉书院读书,这事子恒知道么?”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微微摇头:“不知道。”

  “但是早先,有所风闻。”

  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目光中,瞧出了一些忧虑。

  沈毅低头喝了口茶,轻声道:“可惜皇后无子,不然皇长子进咱们书院读书,也没有大碍,只要想法子把皇嫡子,也弄进咱们书院,也就一碗水端平了。”

  赵相公哑然一笑,看向沈毅:“子恒对于立储之事……”

  “陛下正年轻,小侄不会去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是。”

  赵相公颇为赞赏的点了点头。

  “如果朝廷里,人人是子恒这般想法,便天下太平了。”

  沈毅起身,微笑道:“他们怎么想,跟咱们没有关系。”

  他对着赵昌平拱手道。

  “过几日小侄离了建康,家中家人以及幼弟……”

  “都要拜托师伯照顾。”

  赵昌平起身,把他扶了起来,叹了口气:“我家幼子,也要托付子恒照顾。”

  沈毅闻言,颇有些诧异。

  二哥今年……

  竟还要北上……?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沈字旗

  再之后的两三天时间,沈毅基本上都泡在兵部衙门。

  除了是跟姜老头尽量多要些东西之外,更要紧的事情,是给下面的将领们要官。

  时至今日,淮安军上下很多将官,还是因为资历不够,一直是以低品级配高职位,比如说钟明这种指挥佥事,理论上来说他只比千户高上一级。

  但是实际上,他早就已经在干指挥使的活了。

  甚至还有以千户身份,干指挥使活的。

  至于以百户身份领千户实职的,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去年一整年时间,在战事上没有太大的进展,但是战功是实实在在有不少的,毕竟一整年时间,淮安军着实杀伤了很多齐军。

  因此沈老爷,需要给手底下这些兄弟们要官。

  不能你这个主帅,每年回建康一趟升一次官,底下的这些兄弟们却纹丝不动,这样哪怕威望再重,长年累月下去,也会难免在军中积攒怨气。

  好在沈老爷自己就是兵部出身。

  尤其是现任兵部武选司郎中郑岭,还是他的“故吏”,再加上跟姜老头关系不错,因此这几天时间,他在兵部磨出来的效果很是不错。

  只要是他那个功劳簿上记下的人名,基本上都有的升。

  正月十九,沈毅终于准备好了一切,动身准备返回兖州前线。

  本来,这个时候,叶婵已经算是入门了,应该待在建康,但是沈毅身边缺人照顾,也需要一个贴身的“秘书”帮忙处理一些不方便给外人看的事情,因此这一次,叶婵依旧跟着沈毅北上。

  甚至这一回,她不再乘坐马车,准备跟沈毅一起,骑马北上。

  这天早上,沈毅告别了家里的一众家人,以及亲朋好友,甚至是代天子前来相送的太监孙谨,与一众随从一起,骑马离开建康。

  走出官道十余里,骑在马上的沈毅,远远看到前面有一个二三十人的马队,他用望远镜看了一眼,然后催马上前,很快靠近,跳下马匹,对着前面道旁的年轻人拱手行礼:“世子。”

  正是晋世子李穆。

  李穆拱手还礼,对着沈毅微笑道:“沈抚台客气。”

  听到这个称呼,沈毅一怔。

  虽然已经是实任的山东巡抚,但是这么些天,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他。

  他微微摇头,哑然道:“世子莫要取笑,我这个巡抚,有名无实而已。”

  “早晚名至实归。”

  李穆此时,已经年近三十,他上下打量了一眼沈毅,微笑道:“早年遇见子恒的时候,便看出来子恒非是池中之物,如今短短数年,子恒便已经跳出池中,平步青云了。”

  沈毅摇头,谦虚了两句,开口笑道:“我这会儿已经离建康城十几里远了,难得世子出城这么远相送。”

  李穆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几辆大车,开口道:“子恒难道瞧不出来,我这也是要出门?”

  沈毅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但他还是挠了挠头,开口道:“世子南下,似乎不应该走此门……”

  “听说你今天出建康,就在这里等你了。”

  他看了看沈毅,叹了口气道:“子恒真是给我找了个好差事,这一趟南下,我手上,又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沈毅也有些不好意思。

  “能者多劳嘛。”

  “世子多辛苦一些,为小世子,争一个世袭罔替。”

  前一次李穆北上之后,皇帝已经许他三代不代降,这是难得的恩典,距离世袭罔替,只差一步。

  其实三代晋王,已然很难得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王朝更迭,距今还剩几代。

  因此在那之后,晋王父子也就熄了“奋斗”的念头,连晋王爷李睿,也辞去干了好几年的建康尹差事,回王府享受生活去了。

  不过世袭罔替四个字,毕竟说出去好听一些,以后在王族里,也有面子。

  李穆苦笑道:“但愿如此罢。”

  他看着沈毅,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在这里等着子恒,一来是相送,二来子恒你才是市舶司的肇始之人,我想问一问子恒你,市舶司现在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世子如果只是南下查账,肯定查不出任何问题。”

  沈毅只是略微思考,就沉声道:“症结是,钱为什么每年越来越少,少的钱是从哪里开始少的,为什么少。”

  “或者说,这些钱去哪了。”

  说到这里,沈老爷杀气毕露:“世子,现在朝廷在打仗,很是缺钱,非常时候行非常事,跟那些蠹虫们,讲不得纪法规矩了。”

  “该杀就杀。”

  “用不着费心费力的去查,把该杀的人杀怕了,自然水落石出!”

  李穆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子恒以为,哪些人该死?”

  沈毅闷声道:“首先就是户部派下去主持市舶司的官员,其人第一个该死!”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