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85章

作者:漫客1

  “不愧是衍圣公,能屈能伸。”

  被阴阳了这么一句,孔尚贞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沈侍郎步步紧逼,孔某也没有办法。”

  沈毅微笑道:“衍圣公办法多的是。”

  “刚才衍圣公看了看北边,我猜,兖州府里,衍圣公应该还留了子嗣家人。”

  “甚至燕都城里,也有孔家人为官。”

  “衍圣公你投了大陈,北齐可以对外宣称你是被我暴力挟持,到时候衍圣公的家人,依旧可以在北朝站得住脚。”

  “大概,还会是衍圣公。”

  沈毅摸了摸下巴,开口道:“最次,也会是一个崇圣侯,沈某说的对不对?”

  孔尚贞没有回答。

  沈老爷啧啧摇头,感慨道:“圣人遗泽,当真无边,你们家虽然骑墙,但是这堵墙是夫子当年的功德堆砌起来的,一般人,还真推它不倒。”

  这句话,沈毅说的感触尤深。

  因为在另一个世界,两千多年来无人可以推倒孔家店,直到那个人的出现……

  但是,沈毅比那个人还是差了太多太多,至少现在,他也没有办法掀翻这座孔家店。

  甚至,不太好推倒这堵墙。

  孔尚贞站了起来。

  沈毅起身相送,笑着说道:“明天一早,我安排人护送衍圣公南下。”

  衍圣公看着沈毅,神色复杂:“沈侍郎便不怕,我到了建康之后变卦?”

  “所以……”

  沈毅微笑道:“衍圣公出发之前,那篇檄文需先给沈某看一看,沈某派人,星夜送到建康去。”

  “如果衍圣公到了临时变卦,改了主意……”

  说到这里,沈老爷叹了口气:“兖州战乱,到处都是兵祸,曲阜孔家的境遇恐难以预料……”

  孔尚贞脸色再变,对着沈毅拱手道。

  “沈侍郎心思缜密。”

  “孔某佩服。”

  沈老爷笑眯眯的拱手还礼:“衍圣公慢走不送。”

  ……

  一转眼,又是好几天时间过去。

  此时,沈毅刚送走那位姓孔的衍圣公,济宁州也刚刚拿下,就在他准备筹划着攻打兖州的时候,南方的建康城里,流言四起。

  也不能说是流言,只能说是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消息的内容也很简单。

  朝廷的北伐东路军主帅沈毅,兵进曲阜之后,一把大火,把孔庙给烧了!

  那是屹立了两千年的文庙,是天底下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之后,一时间,建康朝野的看法,两极分化。

  普通的老百姓,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拍手称快,觉得沈老爷替大陈,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

  而读书人听到了之后,难免义愤填膺,觉得沈毅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幸臣太过野蛮,坏了圣人文庙,大逆不道。

  传到朝中,也是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很快,在随后的大朝会上,御史台一共十五个御史一起联名上书,弹劾沈毅欺师灭祖,大逆不道。

  除了风闻奏事的御史之外,还有一些已经官居四品的朝廷重臣,也上书弹劾沈毅,在朝会上怒斥沈毅。

  有一个礼部的老学究,气的脸红脖子粗,大有朝廷不处理沈毅,他就一头撞死在德庆殿的态势。

  金殿上的洪德皇帝,稳坐帝位,静静的看着台下的臣子们,一言不发。

  过了好一会儿,他给高太监使了个眼色。

  高明立刻上前,恭敬低头:“陛下。”

  皇帝陛下目不斜视,依旧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淡淡的说道:“去查,曲阜的消息是怎么传到建康的。”

  “再有……”

  皇帝陛下露出了一个厌恶的目光。

  “是怎么传到这堆腐儒耳朵里的。”

  高太监微微低头。

  “奴婢遵命……”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钓鱼比赛

  大朝会上,一些读书人愈发激动。

  有礼部祠部司郎中费通,跪在地上,叩首不止,痛心疾首道:“陛下,孔圣乃是至圣先师,天下文宗,亦是天下斯文所在!”

  “孔庙,乃是天下第一文庙!”

  “我大陈王师北上伐齐,驱除胡虏,本是兴正义之师,名正言顺,可如今,北伐军火烧了孔庙,必然引得天下人为之诟病!”

  “失了士人之心,便是失了国运啊!”

  费郎中,今年已经六十来岁,是礼部的老资历了,以他这个年纪,还在这个五品的职位上,这辈子都很难再进一步了。

  同样的道理,他这个年纪还是个五品官,意味着此人不擅钻营,并不是那种一心往上爬的官。

  这并不能说明他完全就是个好官,但是至少可以说明,这个人的心思,没有那么复杂。

  说的简单点,就是个老实人。

  而且他一不在朝廷结党,二与沈毅无仇。

  也就是说,这种老实人,是被舆论带偏的。

  而且,他的的确确是圣人的好学生,对于圣人的崇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自然容不得火烧孔庙这种事情。

  皇帝陛下默默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已经头发花白,却气的面红耳赤的小老头,微微皱眉。

  这种事情,如果是有心人搞事,那么以他现在对朝廷的掌控程度,即便是宰相,也可以很轻松的处理掉,但是偏偏对于这些“老实人”,不好下手。

  革了他们,他们恐怕会更加激动,说不定还会干出那种一头撞死在朝堂上的蠢事。

  皇帝陛下闭上眼睛,默默吐出一口浊气,然后睁开眼睛看着左侧一言不发的五位宰相,淡淡的说道:“几位相公,如何看待此事?”

  宰相陈靖站在左首第一位,闻言默默出班,低头道:“陛下,这件事情的确很是要紧,一个不好,有损大陈国体。”

  “不过,也不能全然听信坊间传言。”

  “臣以为,应当派遣钦差北上,查问此事,查个清楚明白之后,朝廷再行处理。”

  宰相赵昌平深呼吸了一口气,也出班低头道:“陛下,沈侍郎自幼读圣人书,是科甲正途出身,正经的圣人门生,臣以为,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坊间流言,不足为信。”

  他顿了顿之后,沉声道:“很有可能是,我王师所向披靡,因此齐人故意在建康散播谣言,以乱前线军心。”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崔煜。

  见崔煜没有出来说话的态势,皇帝摸了摸下巴,开口问道:“崔相怎么看?”

  被皇帝点名,崔煜只能站了出来,默默低头道:“陛下,臣以为陈相所言务实,应当派遣钦差,查实此事。”

  崔煜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其实他完全可以说的更狠一些,不过崔相毕竟聪明,直到这个时候,皇帝是一定会回护沈毅的,所以不敢跟皇帝对着干。

  皇帝陛下眯着眼睛,看向底下的一众大臣,问道:“众卿可还有话说?”

  有几个老学究站了出来,跪在地上,叫嚷道:“陛下,朝廷派遣钦差,切不可为了朝廷的脸面,回护前线将士!”

  “不然传之天下,大陈的声誉便荡然无存了!”

  皇帝理都没有理他们,直接站了起来,开口道:“议事堂尽快商议钦差人选,送到朕那里去。”

  “今天朝会就到这里。”

  皇帝负手离开。

  “散了罢。”

  皇帝离开,德庆殿里只剩下了一群五品以上的官员,这些官员并没有离开,而是聚在一起,对于曲阜的事情议论纷纷。

  不少人围在宰相崔煜身边,与崔煜讨论此事,崔相公微微眯着眼睛,轻声叹了口气:“若沈毅火烧孔庙一事是真的,这两千年文庙就此毁于一旦,且不说天下人会如何想,便是圣人在天有灵,怕也会发怒。”

  “到时候,恐会有伤国运。”

  这话,他是不敢当着皇帝面说的。

  不过私下里议论几句,倒是十分的敢。

  赵昌平就站在旁边,听了个真真切切。

  即便是性格十分稳定,从来不与人争吵的赵相公,闻言也勃然大怒,怒骂道:“崔煜,事情未有定论,你怎敢在背后,非议朝廷重臣!”

  “你是何居心!”

  崔煜字光显,这个时代平辈称呼,一般都是称呼表字,不熟的称呼官职,这种直呼姓名的,与骂人无异。

  崔煜怡然不惧,瞥了一眼赵昌平,冷声道:“赵治,你这般回护沈毅,难道便全然是公心?”

  “你又是什么居心?”

  赵昌平勃然大怒,怒骂道:“若事后查明,非是沈七所为,老夫定然上书参你,不与你干休!”

  “即便不是沈毅所为,孔庙也的的确确在他手底下被烧了!”

  “不曾保护好圣人文庙!”

  崔煜冷声道:“你们甘泉书院一派,也配读圣人书,做圣人门生!”

  两位宰相动了火气,在德庆殿里破口大骂,赵昌平被气的脸色涨红,几乎就要撸起袖子,与崔煜动手。

  最后,还是陈靖把两个人分开,陈相咳嗽了一声,笑着说道:“二位莫要动怒,事情未有定论,现在还言之过早。”

  他看着崔煜,轻声道:“崔相收收火气,不要伤了身子。”

  这个“伤”字,他语气有些重。

  显然,是在提醒崔煜,不要引火伤身。

  崔煜冷笑了一声,拂袖而去。

  “结党营私之辈,崔某懒得与你争执!”

  赵昌平又被他挑起了怒火,怒声道:“老夫这就上禀朝廷,让内卫与三法司查一查你我,看看哪一个才是结党营私之辈!”

  两个人对喷了一句之后,崔煜负手离开。

  陈靖则是拉着赵昌平的衣袖,走到一边,笑着说道:“赵相不要生气,相信朝廷,很快会还沈侍郎一个清白的。”

  赵昌平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陈靖拱手。

  “陈相说的是。”

  他两只手拢在袖子里,也大步走出德庆殿。

  陈相背着手,看着连个人气呼呼的走远,脸上的笑意,又多了几分。

  中书宰相斗的越厉害,他这个首席的位置,就越稳当。

  ……

  德庆殿后殿。

  皇帝陛下斜坐在椅子上,高太监小心翼翼的站在他旁边,手里捧着一份文书,低头道:“陛下,刚才朝会的时候,从前线送来的文书。”

  皇帝伸手接过,看了看上面的署名,皱眉道:“这么巧?”

  高太监连忙说道:“奴婢也是刚接到这份文书。”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