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78章

作者:漫客1

  想要快速消化,快速提高将领的领兵能力以及素质,最快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没有别的。

  只有实战这么一条路。

  这几年淮安军一路走过来,这正是一路打过来的。

  一路实战下来,连当初只是临海卫小卒的薛威,现在也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现在左路军的情况也是如此。

  苏定军事天赋不错,但是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沈毅把邹县以及曲阜,作为左路军磨合的试炼。

  而不管是苏定,还是凌肃薛威,都必须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可以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大将。

  在这个过程中,这三个人里如果有人掉了队,沈毅也不会再去伸手拉他们任何人。

  因为如果实战都磨练不出来,说明这个人的军事天赋,多半只能走到这里。

  因为要指挥打仗,苏定只是简单跟刘明远交待了几句,便大步离开,亲临军阵,去指挥作战去了。

  苏定离开之后,刘明远站在原地,半天没有动弹,良久之后,他先是看了看邹县的方向,随即回头,看了看又已经站在高处观战的沈毅,咬了咬牙之后,大步登上了高处,双膝跪在沈毅身后,深深低头:“末将刘明远,向沈公请罪!”

  沈毅放下手里的千里镜,回头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谁说你有罪了?你有什么罪过?”

  刘明远低着头,咬牙道:“末将私底下,曾经对沈公您心怀不满,说过沈公您的一些坏话……”

  沈毅哑然一笑,回头看了看这个跪在地上的中年将领,微微摇头道:“你心里是不是觉得,我把你从凌肃手底下调出来,是因为你在背后埋怨了我几句,所以我小肚鸡肠,给你穿小鞋?”

  刘明远低着头,咬牙不语。

  很显然,沈毅说中了他的意思。

  沈老爷没有看他,继续看向战场,然后静静的说道:“你们在背后说我什么,我心里都心知肚明,以前是说我偏向薛威,对你们右路军不闻不问。”

  “后来出了个苏定,你们心里更加不服气,觉得我重用了一个半道出家的,亏待了抗倭军旧人。”

  沈毅说到这里,放下了手里的千里镜,回头看了看刘明远。

  “再后来,你们就觉得,自己升官太慢了。”

  “比如说,刘将军你,虽然实职是副将,按照朝廷的品级来说,应该给你个从二品的武职,最少也应该是个正三品,而实际上,你现在实际上的职位是指挥同知,连个三品指挥使都不是。”

  “所以,你们私下里说我的闲话。”

  刘明远深深低头,给沈毅磕了个头,心里有些委屈:“沈公,这些年不管是在当年的抗倭军,还是现在的淮安军,您对薛将军那里,的确比对我们这里好一些,这是兄弟们有目共睹的事情……”

  这会儿,左路军已经靠近了邹县,沈毅用千里镜看了几眼,这才放下千里镜,找了块刘明远对面的石头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人。

  “亏你还算是个将官出身,一路跟了我这么多年。”

  沈毅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闷声道:“抗倭军成军的时候,凌将军便是千户了,本来整个抗倭军乃至于现在的淮安军,都应该是他在领着,是我硬生生将其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之后,我哪里还好再去严加约束你们那一边?”

  “你们不要脸,凌肃凌将军要不要脸了?”

  沈老爷冷声道:“你可曾听过凌将军抱怨过,我没有管他?”

  “我要是早早的去约束现在的右路军,右路军的军纪便不会是现在这样,凌肃太过纵容你们这些旧下属了。”

  “以至于你,到现在还是与当初在临海卫一样的想法。”

  “既幼稚,又无知。”

  刘明远猛地抬头看向沈毅,被沈毅骂了这么一通,他心里十分不好受,但是因为嘴笨,又说不出话来,只能狠狠握拳,往自己胸脯上捶了两下,这两下捶得极狠,他剧烈的咳嗽了两声,嘴角都沁出了鲜血,但是两只眼睛通红,咬着牙一言不发。

  沈毅见状,也有些不太忍心,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开口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无非是想说你这些年的功劳,你的功劳,我在簿子上都一一记着,一点也没有少了你的。”

  “不管是当初杀倭寇,还是后来淮安军扩编的时候,你去东南募兵,这都是对淮安军的功劳。”

  沈毅坐回了他对面,静静的说道:“因为你们这些老人的的确确是有功劳的,有时候你们在背后说几句埋怨话,我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譬如说,你们说自己升官升的慢。”

  沈毅静静的说道:“今年如果有机会,我可以领你去兵部走一走,看一看,你去问问,其他的武官,从一个百户升到指挥同知,要花多长时间。”

  “而你刘明远,又花了多长时间?”

  沈毅看着他。

  “朝廷里,不知道多少武官,多少将门子弟,多少朝廷勋贵,盯着你现在的位置!”

  “不是我挡着。”

  沈毅冷笑道:“你争得过他们?”

  “到现在,你还蠢到觉得我把你调出凌肃身边,是为了罚你。”

  说到这里,沈毅无奈的摇了摇头,站了起来,拿起千里镜,看向邹县。

  此时,苏定麾下的五个千户营,已经开始攻城,有一些精锐营已经开始搭建云梯,眼见就要冲上城墙。

  沈毅见状,若有所思的收起了千里镜,又一次回头看着刘明远。

  他蹲了下来,看着刘明远,开口道:“看在咱们从临海到现在的多年情份上,我才把你调到左路军来,目的是为了让你摒除当年临海卫的旧习惯,有机会继续建功立业。”

  “看在多年的情份上,我现在给你第二个选择。”

  沈老爷静静的说道:“你在左路军,要是实在待不了,或者心里觉得我沈七亏待了你,你心里憋屈。”

  “那也容易,我现在就给你写文书,你带着我的文书去建康兵部去,别的不敢说,一定在你浙江老家,给你谋个指挥使,或者都指挥佥事的差事。”

  “让你回老家去,升官发财。”

  沈老爷眯着眼睛,轻声道:“今后,你我便再无瓜葛,如何?”

  刘明远跪在地上,对沈毅磕头,泪流满面:“沈公,末将愿意跟在淮安军中,哪怕是做一个小卒也好,求沈公不要将末将发还回乡……”

  沈毅一把把他搀扶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开口道:“既然只是调职,没有罚你,就说明我从来也没有怪罪过你,是你自己心里多想。”

  “苏将军性情敦厚,而且本事很大,你跟在他身后多看多学,实心用事,将来自然有你的前程。”

  刘明远擦了擦眼泪,诚心实意的低头道:“末将遵命!”

  沈毅点了点头,又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邹县战场。

  苏定麾下的先锋军,冲的极其顺利,有的云梯已经怼到了守军脸上,几乎要攀爬上城楼了。

  沈老爷放下手里的千里镜,微微皱眉:“苏定……莫不是把左路军的精锐派上去了?”

  “还是说,这邹县的守军,战力差到了这种程度,连半天都要守不住了?”

  他嘀咕了一句之后,回头看向刘明远,问道:“你没受伤罢?”

  刘明远刚才咳血,估计肺腑受了些震荡,不过他大声道:“属下没事。”

  “那你去替我跑一趟。”

  沈老爷看向邹县,开口道:“去告诉苏将军,让他不要打的太快了。”

  “尽量……”

  沈老爷摸着下巴,开口道:“尽量让左路军所有的千户营,都参与进这场攻城战中来。”

  “你跟苏定说。”

  沈毅淡淡的说道:“最好要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实战中来。”

  “这样,他也能知道手底下所有的千户营,是个什么状况。”

  刘明远应了一声,对着沈毅抱拳,转身大踏步去了。

  沈老爷再一次回头,看向邹县战场,自言自语。

  “大兵团作战,究竟该是什么模样……?”

第一千零七十章 圣人之城

  邹县的城墙并不算高大,矮的地方只有一丈多一些,这个高度有些地方都不用架梯子,两三个人互相扶着,基本上就能攀爬上去了。

  即便是最高的地方,最多也就是两丈左右,这个高度如果守城的兵力足够,那么倒还有据城而守的地利可言,但是邹县的守军并不是很多,被苏定带人一冲,城墙上的守军,便有些顾此失彼了。

  左路军从早上开始进攻,一直打到傍晚时分,苏定便离开了指挥前线,匆匆来见沈毅,他对着沈毅低头抱拳,沉声道:“沈公!”

  沈毅此时正在看另外两路军队通过邸报司送来的文书,听到苏定的声音之后,他放下手里的文书,开口道:“今天打完了?”

  苏定面露难堪之色,低头道:“沈公,您吩咐的所有千户营都要打一遍,恐怕是打不成了。”

  他顿了顿之后,开口道:“邹县的齐人已经支撑不住了,有些千户营已经登上了城楼,总不能再让他们下来,让其他千户营再攻,这样会闹矛盾的。”

  沈毅闻言,哑然一笑:“都打上去了,自然不用下来,占了就是。”

  苏定连忙应了一声,他先是回头跑到沈毅的营帐外面,对着跟过来的随从吩咐了一句,随从一路小跑下去传令,而苏定本人,则是回到了沈毅的营帐里,默默低头道:“沈公,邹县的这些守军,不仅人数不多,而且战斗力不强,末将接触之后,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下午的时候,捉了几个回来,询问之后才知道。”

  “邹县的守军,并不是北齐征南军的将士,更不是禁军,而是去年来支援征南军的一些地方卫所的军队,战斗力本就不行。”

  “再加上咱们的人数太多,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给这些人吓到了,打起来就几乎没有了什么战斗力,上午的时候还能打一打,下午边基本上没有士气军心反抗了。”

  沈老爷端起桌子上的茶水,给苏定倒了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把这杯茶水递了过去,开口笑道:“苏将军你倒是老实,你这么一说,麾下将士的功劳,岂不是大打折扣?”

  苏定两只手接过茶水,微微低头道:“有沈公您在,属下不敢胡说八道。”

  沈老爷自己抿了口茶水,微微眯了眯眼睛。

  “既然是这样,无怪整整一天时间,兖州府那边全然没有出城救援的任何想法,甚至四门紧闭,连一个出城的人都没有。”

  苏定低声道:“沈公,末将已经吩咐下去了,一会便能攻入城里去,今天您不必露宿野外,可以进邹县去住了。”

  “我住在哪里,没有什么关系。”

  沈毅看着苏定,问道:“苏将军今天,第一次指挥四万人以上的军队,可有什么感想?”

  苏定低头喝了口沈毅递过去的茶水,只觉得入口极苦,面孔都有些扭曲了。

  沈老爷见状,哈哈一笑,开口道:“这是我用来提神的苦茶,我喝的习惯了,已经喝不出苦味,却忘记给苏将军换茶了。”

  苏定想把手里的这杯茶水放在桌子上,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端在手里,回答道:“沈公,老实说,今日末将麾下的人数虽然多,但是并没有全部动用,满打满算,也就动用了十几个千户营,打了三轮,齐人便坚持不住了。”

  他有些惭愧的说道:“因此与从前没有什么分别,不曾有什么感想。”

  沈老爷回头看向他,默默叹了口气,开口道:“咱们淮安军,从上到下,都没有统领十万兵马作战的经验,去年一整年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固守徐州,极少出城野战。”

  “弄得我现在心里也没有什么底气,生怕自己指挥不当,让手底下的兄弟们吃亏。”

  苏定想了想之后,开口笑道:“沈公您倒也不必焦虑,咱们淮安军最早在临海的时候,只有千人,还是无中生有,到去年就四五万人了,沈公您一直指挥的很好。”

  他看向沈毅,由衷的说道:“您虽然年轻,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却是天生的帅才,指挥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沈老爷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哑然一笑:“哪里有什么天生的帅才?一路走到今日,我哪一天都是如履薄冰,从前还可以凭借一些小聪明,或者是资源上的优势取胜,但是随着淮安军人数愈来愈多,只凭借小聪明没有用了。”

  沈老爷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今天一天,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考虑大兵团作战,到底应该怎么打,但是因为实在没有经验,只凭借兵书上的只言片语,也想不出一个具体的法子。”

  “不过想了一整天,多少有一些想法,苏将军给我指正指正。”

  苏定恭敬低头:“沈公您指教。”

  “我的想法是。”

  “既然兵书上那些玄乎的兵道,我还没有领悟到,那么咱们就按照从前的打法来打。”

  “不懂怎么打大会战,那就把大战场,分割成一个个小战场。”

  沈毅缓缓说道:“毕竟打小规模战役,不管是你还是我,都多少有些经验。”

  “不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保证军队的机动能力,保证一定能在战场上,穿插到指定的位置,分割敌军,从而保证,哪怕是整个大战场上兵力劣势,在局部小战场上,一定兵力占优。”

  沈毅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不过我这种想法,暂时还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在具体实战中得以验证。”

  “需要慢慢来。”

  这些战略或者战术思想,沈毅自然不可能无中生有,都是从另一个世界中得来。

  他在将来,还准备推行三人小队的战术,以提升淮安军的野外作战能力。

  苏定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低头回答道:“沈公的这些话,对属下也颇有启发,只是您的这些话,在攻城战上,体现不出来……”

  沈毅“嗯”了一声,默默说道:“攻城战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只是咱们不可能一直攻城。”

  沈毅伸手敲了敲桌子,声音平静:“入鲁一来,一路顺风顺水,有些兄弟心里多半已经有些懈怠了,但是这里现在还是齐人的地界,齐人的援兵没有到,不代表永远不会来。”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