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65章

作者:漫客1

  “兵部太小。”

  姜简拍了拍沈老爷的肩膀,感慨道:“马上就要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喽。”

  沈毅笑呵呵的给老头倒了杯酒,开口道:“您老人家挪挪屁股,便容得下我了。”

  这是句玩笑话,不过姜老头却认真思考了一番,笑着说道:“倒也不是不行,不过二十多岁的兵部尚书,说出去太过骇人听闻了。”

  “怕上面那几个老头,不会答应。”

  说到这里,姜老头低头喝了口酒,开口道:“这几天,议事堂那里忙的很,单单老夫就被叫去好几趟,吏部户部的几个堂官,更是每天都要去。”

  “老夫听说……”

  姜简看着沈毅,神色有些古怪:“是你小子,给陈相写了个条子,让他照条子去办……”

  沈毅回头看了看姜简。

  “差不多罢。”

  姜简闻言,喃喃道:“传言竟是真的。”

  他自言自语了一句之后,面色更加古怪,他看着沈毅,突然笑了笑:“自古以来,都是宰相们给我们这些人写条子,催我们办事。”

  “老夫为官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给宰相写条子的!”

  “堂尊莫要胡说。”

  沈老爷咳嗽了一声:“是朝廷怠政,才让淮河以北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过些日子我又要去淮北主持军务去了,该提的条件自然要提,况且……”

  “也不是我主动去的。”

  姜简“唔”了一声:“是陈相请你去的。”

  沈毅呵呵一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滑头。”

  姜简给他倒了杯酒,笑着说道:“跟老夫还耍心眼。”

  “非是跟堂尊耍心眼。”

  沈毅轻声道:“只是有些话,实在不好说。”

  姜老头眯着眼睛笑了笑,没有说话。

  ……

  这场除夕宴,很快就接近了尾声,教坊司的歌舞伎陆续退场之后,大殿里的玉磬响了三声。

  这就意味着,皇帝陛下已经离开了。

  同时也代表,百官也可以陆续离场。

  玉磬响了之后,几个宰相互相拱手行礼,然后各自散去。

  沈老爷也与一众兵部官员,离开了德庆殿。

  不过沈毅刚出德庆宫没多久,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拦在了自己面前,沈老爷立时会意,跟在这个小太监身后,不多时就到了甘露殿里。

  一身酒气的皇帝陛下,正斜靠在软榻上,见到沈毅走进来之后,他吐出一口酒气,默默坐直,然后指着椅子,示意沈毅坐下,开口道:“明天初一,宫里宫外的事情都太多太多,朕恐怕要有五六天时间抽不出空,趁着今夜沈卿也在宫里,把事情先说了。”

  沈毅坐了下来,微微欠身:“陛下吩咐。”

  皇帝想了想,问道:“昨天沈卿见到惠妃了,是不是?”

  沈毅点头道:“是,昨天臣在顾师那里,偶遇了惠妃娘娘。”

  皇帝伸了个懒腰:“她有没有与你说什么?”

  听到皇帝这句话,沈毅稍稍放心了一些。

  他昨天还有些担心,惠妃回宫之后,会在宫里吹枕头风,把昨天的事情跟皇帝复述一遍。

  那样的话,对沈毅是稍稍有一些不利的。

  因为惠妃身份这件事,不只是惠妃一个人的问题,更是皇帝的事情,严重影响着皇帝的个人声誉。

  当然了,就算惠妃真的告状了,以沈毅现在在朝廷的重要性,皇帝也会视而不见。

  而事主沈毅,也不会蠢到自己承认。

  只是君臣之间,难免会生出一些微小的隔阂就是了。

  好在惠妃娘娘,很明显还没有幼稚到那种程度,并没有选择告状。

  沈毅微微摇头:“娘娘没有说什么,只是与臣说了些关于顾师的话。”

  “那就好。”

  皇帝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摇头道:“她有时候,会不太聪明,不管说什么做什么,沈卿莫要放在心上。”

  “陛下言重了。”

  沈毅起身道:“臣万万不敢……”

  “好了,没有外人。”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沈毅坐回去,等沈毅落座之后,他才叹了口气,说道:“女人的心思难猜,朕那后宫一堆女人,弄得阴风四起,让朕烦不胜烦。”

  沈毅微微一笑,没有接话。

  “好了,咱们说正经事。”

  皇帝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沈卿那天在议事堂写的……嗯,文书,朕已经看到了,写的很不错,朕跟陈靖谈过了,他会尽快配合你办好,尤其是吏部……”

  皇帝眯了眯眼睛,闷声道:“都想着做京官,或者去富庶的地方当官,每个人都想要肥缺,哪有那么多肥缺?”

  “明年满三年的六部观政进士,朕开了年之后,会亲自遴选合适的官员北上,朕亲自选的如果还不愿意去,那这一身功名冠带,也就不要再要了。”

  革除功名,对于读书人来说,可以说是顶格处罚了,几乎仅次于斩首流放。

  沈毅立刻低头。

  “陛下圣明。”

  “赵尚书,也会派人北上,去专管当地的盐铁铜,以及推行洪德通宝。”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开口道:“裴俊已经北上了。”

  沈毅有些诧异:“这么着急?”

  “裴将军也不过了年再走。”

  “来不及了。”

  皇帝看着沈毅,沉声道:“西路军现在,还只是文书上的三个字,朕估计,到三月四月,西路军才能完全拉起来。”

  “朕跟他说了,等西路军建起来之后,让他去见一见你,跟你多多配合。”

  沈毅先是点头,然后问道:“陛下,您准备让西路军怎么打?”

  “主要是看沈卿你怎么想。”

  皇帝喝了口解酒的茶水,开口道:“如果按朕的想法,西路军最好能在今年取下开封,进逼洛阳。”

  沈毅微微眯了眯眼睛,一张已经刻印在脑海中的地图,浮现在他眼前。

  沈毅站了起来,低头道:“陛下,臣想用一下笔墨。”

  皇帝招了招手:“你用就是。”

  沈毅取来一张白纸,简单几笔,勾勒出山东与河南两省的简单轮廓。

  他用毛笔,在白纸上画了几个点,然后轻声道:“陛下,西路军什么时候能建成,不太要紧,不过臣想让裴将军,在颖州集结训练西路军。”

  颖州,是南直隶的一个州,已经挨着河南了。

  皇帝点头:“这个容易。”

  “沈卿想用这支未成形的军队,吸引齐人的兵力?”

  “战场上虚实不定。”

  沈老爷轻声道:“不管是东路还是西路,都可以随时变为主攻,不过……”

  “裴将军驻扎在颖州,开年之后,臣取兖州,压力应该就会小一些。”

  沈毅指着地图上的兖州,轻声道:“圣人世家,失落七十年。”

  “是时候回复汉家了。”

  “圣人世家……”

  “好一个圣人世家。”

  皇帝闷哼了一声。

  “建康城里,也不是没有姓孔的……”

  沈老爷微笑道:“总是要打下鲁国,才算名副其实,到时候陛下赢回圣人一脉,实至名归,天下人心便可用了。”

  皇帝陛下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这张简陋的地图,拍眯了眯眼睛。

  “沈卿日后得了兖州,须得替朕好好拾掇拾掇孔家人,出一口恶气。”

  “朕不好给他们难看,但是沈卿你却没有什么忌讳。”

  说到这里,皇帝一愣,随即想起了沈毅的出身,于是哑然失笑:“朕差点忘了,沈卿你是个两榜进士出身的文官。”

  “罢了罢了,也不好让你去得罪他们,免得你将来不好做人。”

  沈毅面色平静,微微低头笑道。

  “回陛下,臣是读书人,淮安军的那些将领可不是。”

  听了沈毅这话,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皇帝爽朗大笑。

  “沈卿你,全然不像是圣人门生。”

  沈毅微微摇头道:“陛下这话不对,臣是圣人门生,他们却未必是。”

  皇帝饶有兴致的看了看沈毅。

  “沈卿这话怎么说?”

  沈毅再一次拿起毛笔。

  “臣献丑。”

  他提起毛笔,在一张空白的纸张上落笔。

  皇帝站在一旁,看着沈毅落笔的字迹,不自觉念了出来。

  “渡江天马南来。”

  “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

  皇帝看着沈毅停笔,缓缓念出最后三个字。

  “君知否?”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二策

  “功名本是真儒事。”

  皇帝咂摸了一番这句话其中的意味,然后对着沈毅微微叹了口气:“子恒这一句话,几乎把朝堂上的读书人,统统得罪完了。”

  沈毅摇头道:“并没有得罪他们。”

  “功名,不一定非要在战场上取,如果朝廷里的人能够一心为国,实心用事,那也是功名。”

  “地方上的官员,能够抚育百姓,教化一方,那也是天大的功德。”

  皇帝轻轻点头:“沈卿说的都是正理,只是世人欲壑难填,良官难得。”

  沈毅顺势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皇帝,然后开口道:“陛下,臣即将北上,光复山东,临别之前,臣有几个对朝廷的建议,想要私下里说给陛下听。”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