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09章

作者:漫客1

  沈毅抬头看了看这个身材并不是很高大,但是敦实的年轻将军,伸手摸着下巴考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这样,你领自己的那个千户营,另外,我让各个千户营里,每个千户营出二十个精锐,给你凑六百个精锐,也交给你,带进宝塔山里。”

  沈毅口中的精锐,基本上都是手里沾过血,杀过人的,而且不止一个。

  这些人里,很多人手上是七八个齐人的人头,因此挣得军功,升了小旗或者总旗的。

  万钟直接半跪在地上,对着沈毅抱拳,深深低头:“末将,多谢沈公!”

  沈毅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站起来,然后笑着说道:“这些精锐都是战场上滚出来的,能出一个就不容易,你要好生善用。”

  说到这里,沈毅又说道:“不过如果事出无奈,被齐人追到了淮河边上,你们便退出淮北,返回淮安去,我不怪你。”

  “这一次,包括万将军你在内的所有将士,不管是拖住了齐人,还是阻击了齐人,都有功劳。”

  “我会给你们记功。”

  万钟深深低头:“末将代兄弟们,多谢沈公!”

  沈老爷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补充了几句细节,才让他下去休息。

  万钟刚退出中军大帐,就被人重重的拍了拍肩膀,他扭头一看,正是薛威,薛威拉着他的胳膊走到一边,问道:“怎么个情况?”

  两个人同出临海卫,也都是因为杀了个倭寇,被沈毅看重,进入抗倭军中。

  到现在,好几年时间过去,自然感情深厚。

  万钟咧嘴一笑:“薛将军,军事机密,你莫要打听了。”

  “好你小子!”

  薛威重重的给了他一拳,笑骂道:“这本来是我的差事,给你小子抢了去,还瞒起我来了!”

  万钟吃痛,龇牙咧嘴,也还了薛威一下,叫道。

  “薛大,你年纪还没我大,没大没小……!”

第九百八十一章 朝廷的压力

  次日一早,沈毅所部的淮安军,渡过沭河,继续朝西进发,直奔徐州。

  为了作戏作的像,这一天沈毅还特意加快了行军速度,以给周世忠造成一种,他急着赶往徐州的假象。

  算算日子,沈毅到淮河以北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淮安军大军白天的一举一动都已经暴露在齐人的斥候之下,因此他这边刚刚动弹,就已经有消息,传到了距离他们只有三十里左右的征南军大营。

  不过当消息传到征南军大营的时候,征南军营帐里,迎来了一个陌生面孔。

  这个人看起来四十岁出头,穿一身正三品的官服,在帅帐里与周世忠对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人坐在上首,地位要比周世忠高一些。

  这人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看向周世忠,淡淡的说道:“大将军,南人北上的消息,已经传到燕都了,不止是陛下震怒,朝野都为之哗然。”

  “多少年没有南人,踏入我大齐的境地了?”

  “马大人。”

  周大将军抱了抱拳,苦笑道:“您是兵部侍郎,也是知道我征南军境况的,去年征南军打了一年的仗,伤亡不小,今年军中有两三万人都是新征募的新兵,战力不足……”

  “况且,南岸的淮安军今年再一次征兵,到现在,南人在淮河沿岸的兵力,已经十几二十万人了!”

  “咱们又缺战船,防不住南人过淮河,才被他们偷袭过来……”

  这位“马大人”淡淡的看向周世忠,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大将军家学渊源,周老将军当年更是一举打的南人二十年喘不上来气,马某自然是相信大将军的,只是朝廷里那些人,不知道前线的近况,不知道征南军的处境。”

  “现在,燕都那里已经吵翻天了。”

  马侍郎静静的看着周世忠,开口道:“就连我们兵部的堂尊,都说要考虑换将,前段时间我们兵部的三个堂官,接连被皇上叫到宫里去训话。”

  “这不,连我也派下来了。”

  马侍郎叹了口气道:“大将军要理解,现在仗打的太不好看,丢了皇上和朝廷的面子,兵部也是有压力的。”

  周大将军没有说话,只是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的儿子,周元朗立刻会意,很快捧了个木盒子过来,递给周世忠。

  周大将军接过盒子,两只手捧在马侍郎面前,微微低头道:“马大人,这是我父子的一番心意,还望马大人在皇上,在兵部还有马相那里,多多美言。”

  兵部左侍郎马玄,朱里真人,马姓是他的汉姓。

  本来他是三品侍郎,周世忠是二品的实权武将,两个人之间的地位不应该差到哪里去,甚至周世忠可能还要更高一些,毕竟北齐的武将地位,是比陈国那边高不少的。

  但是马侍郎有一位当宰相的哥哥,这就让他的地位直线攀升,连周世忠在他面前,也不得不拿着小心。

  马侍郎瞥了一眼这个盒子,脸上全是笑容:“大将军这是做什么?马某这番来,是为了替皇上分忧的,可不是为了拿谁的好处。”

  周世忠脸上挤出笑容:“马大人收了这盒子,就是替皇上分忧了。”

  他轻声道:“这里头,是我们周家这些年积攒的一点家底,一共二十万两的兑票,还有燕都的一座宅邸,是我父子对马大人以及马相的一点心意。”

  马侍郎这才看了一眼这个盒子,不动声色的拿在手里之后,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大将军太客气了,不过事先说好,我拿你们家好处的事情,我家兄长可是不知道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钱能买通他这个兵部侍郎,但是还不够花到他那个宰相哥哥那里去。

  周世忠闻言,心里一阵抽搐!

  平日里这些钱,不要说关系走到宰相那里,就是带着宰相逛青楼怕也逛了,现在,这个马侍郎分明是看周家遇到了难处,恶意抬价!

  不过这个时候,再忍不了也得忍着,周世忠挤出了一个笑容:“既如此,等我父子回燕都之后,再去拜访马相。”

  提起那位马相,马侍郎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我家兄长,去北疆至今未曾回来。”

  “不过。”

  他对着周世忠挤出了一个笑容,开口道:“不过想来,过几个月怎么也该回来了。”

  说着,他从手里掏出一份文书,放在了周世忠面前,笑着说道:“大将军,这是兵部的调兵文书,从济宁府调过来的两万兵马,已经到了沂州,现在归属大将军指挥调派了。”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周世忠,静静的说道:“大将军,本官听闻,南贼有意窥伺徐州,这徐州可是重城,万万不能有失,不然莫说你们周家要受朝廷责罚,就连兵部,怕也要跟着被降罪。”

  周世忠深深低头道:“马大人放心,征南军一定替朝廷守土,把南人赶回南朝!”

  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把这份文书递给周元朗,沉声道:“你立刻带着这份文书奔沂州领兵,把这两万人统统带进徐州城,固守徐州,不得有失!”

  周元朗先是低头接过这份文书,然后又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父亲。

  周世忠皱了皱眉头:“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周元朗微微低头,然后开口道:“爹,淮安军在沭河附近的宝塔山下待了一个晚上,斥候回报说,一直到半夜都还可以隐约瞧见动静,儿子觉得……”

  “您如果要继续追赶淮安军,这宝塔山需要稍稍注意。”

  听到这话,周世忠还没有开口,就听到一旁的马侍郎笑着说道:“大将军,这是令公子?怎么一身书卷气?”

  周世忠微微低头道:“是犬子,自小喜欢读书,生性谨慎了些,让大人见笑了。”

  “谨慎点好啊。”

  马侍郎拍掌笑道:“要不是这份谨慎,征南军怕也不会困守海州,不敢出城迎敌,让这支南人军队,在我大齐境内横行无阻,如今竟然要威胁徐州了。”

  听到这话,周世忠面色微变,斜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喝道:“还不快去沂州调兵?!”

  周元朗也没有办法,只能低着头应了声是,然后转身离开了。

  等他走后,周世忠才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读书读傻了,大人不要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周某立刻就拔营,跟在这支南人军队身后,不管他们有什么动作,我大军都能够及时赶上,如果这些南贼敢直接围徐州,周某便可以率领王师内外夹击,将这些来犯之敌,留在徐州城下!”

  “那大将军还是快一些罢。”

  马侍郎站了起来,一边朝外走去,一边背着手说道:“本官听说,南人的西路军,已经快要逼近徐州了。”

  周世忠跟在马侍郎身后,一路把他送出了军营,送他上了轿子,等这位侍郎老爷的轿子离开之后,周大将军脸上的笑意才慢慢收敛。

  他默默的看了一眼西边,眯了眯眼睛之后,还是缓缓开口。

  “传军令,拔营西进,跟上沈七!”

  “传令宿迁以及附近各县守军。”

  周大将军喘了口气,声音沙哑。

  “随时准备汇合徐州,围歼南贼。”

  底下的传令兵不敢怠慢,恭敬低头。

  “是!”

第九百八十二章 世乱粮高

  在马侍郎的压力下,周世忠带领四个千户营,跟在沈毅身后,也在当天下午渡过沭河。

  甚至没有来得及派人去宝塔山看一看。

  而原本在前面走的很快的沈毅,却一直在派斥候盯着身后四个千户营的动向。

  傍晚时分,斥候的汇报送到沈毅面前,沈老爷拿到情报之后,有些诧异。

  因为太简单了。

  按照他这段时间跟周世忠的交手,周世忠身边应该是来了个还算聪明的军师,谨慎锐见。

  按照沈毅的估计,身后的这支齐军,一定会去宝塔山转一圈的,因此他几乎要默认,留在宝塔山的一千多人,要被赶出淮北了。

  确认了斥候的消息无误之后,沈毅喊来薛威以及苏定两个人,把情报分发给两个人,然后轻声道:“事情顺利的有些出奇,今天下午,齐人已经渡过了沭河,也就是说……”

  沈老爷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咱们现在就可以回师吃掉他们了。”

  苏定也是小心谨慎的性格,他认真看了一遍情报之后,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然后若有所思道:“真是顺利的有些古怪了,莫不是海州的齐军也派出来了,就跟在后面,等咱们回师?”

  “没这回事。”

  沈毅摇头道:“海州到这里二百里,便是让他们急行军,没有个三四天时间也很难赶到这里。”

  这个时代军队的军事素质,是远不如沈毅那个时代的。

  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就已经算得上是精兵。

  另一个世界的强军,可以一夜奔袭一百二十里,而这个时候的军队,能走个五六十里路就不错了。

  而且热武器时代,强行军之后,只要握得动枪,那就还有战斗力,但是这个时代,如果一天真奔走个一百里路,腿都要走麻了,见到人之后即便还能握得动刀,但是都走不动道了。

  冷兵器战场上,跑得慢一点可能就是个死字,更不要说是腿脚僵硬了。

  可能也就沈毅的淮安军,行军能力要强一点。

  因为沈老爷,在练抗倭军的时候,就经常带他们跑五公里,并且自己亲自陪跑,到了淮安军,这个优良传统也保存了下来,至今淮安军练兵的必练项目之一,就是跑五公里。

  苏定也点了点头,他沉声道:“那就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沈公,下令罢。”

  “咱们连夜回师。”

  苏定抱拳道:“如果他们见机的慢,明天天亮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被咱们围住了。”

  薛威也站了起来,开口道:“我这就去调兵。”

  沈老爷用手敲了敲桌子,思索了一会儿,轻声道:“打是可以打,但是打的时候派人盯着东边,如果海州那边的齐军真过来了,那就见好就收。”

  苏定与薛威,都是低头抱拳,离开了沈毅的帅帐。

  而沈毅,并没有出去,而是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准备写几篇小作文。

  现在的他,是三军主帅。

  这种没有太大悬念的战事,不需要他亲自过问,亲自参与了。

  毕竟齐人的这四个千户营,剩下的悬念,大概也就是能跑多少个人的问题了。

  而现在,沈毅最关心的,还是西路军的境况,以及徐州城的情况。

  ……

  徐州,吕梁山。

  凌肃领军驻扎在山脚下,在凌肃的大帐里,凌将军喝了口酒,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骆勇,轻声笑道:“骆司务,徐州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要是一路进军的话,我大军现在已经可以到达徐州了,骆司务却要我们停在吕梁山。”

  骆勇微微低头,开口道:“凌将军,您现在将大军开到徐州,面对的只会是徐州的高大城墙,想要攻进去,少说也要数万人围上三四个月,才有机会。”

  他缓缓说道:“但是这里是在淮河以北,是齐人的境界,咱们大军攻到这里,之所以能够畅行无阻,是因为齐人在海州,徐州两地的驻军,加在一起也就四万多人,其中大半……”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