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08章

作者:漫客1

  是夜,皇帝陛下终于从昭德宫,回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里,已经堆起了厚厚的一沓文书,不过今天的文书相比较平时要少了许多。

  平时最少要有四五沓文书。

  之所以今天的工作量减少,是因为皇帝提前给中书打了招呼,说自己身体不适,让中书只送报大事要事过来。

  因为工作量减少,皇帝陛下今天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就把这些文书处理完,然后他才从书桌的桌角,拿来了高明已经准备的,有关朱圭的资料。

  皇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朱圭的资料看完,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高明,问道:“你怎么看?”

  高太监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是问如何看待广东的事情?”

  皇帝“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事关一省的巡抚,不是小事,朕不能凭借沈七的一封信,就去动朝廷的二品大员。”

  朱圭贪污的事情,并不难查。

  很显然,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位封疆大吏贪墨的事情,不过相比较于朝局稳定来说,贪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更不是扳倒一位封疆大吏的理由。

  如果真要如此较真,那朝廷上下没有谁的屁股能是安全干净的。

  高太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按照时间推算,这封信是沈学士刚到广东不久写的,按照常理,应该……”

  “不是私怨。”

  “那就是为了公事。”

  皇帝淡淡的看了一眼高明,微笑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支持沈毅,是不是?”

  高明连忙摇头,低头道:“陛下,沈学士所为,可能不是为了私怨,但是为了一些贪腐的事情,就想要调换一省的封疆,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太过幼稚,奴婢据实回话,并没有支持沈学士的想法……”

  皇帝揉了揉眉心,然后淡淡的说道:“他并没有让朕调换广东巡抚,他只是向朕建议,沿海五个市舶司,今后与地方衙门完全脱开干系,市舶司由宫里的人派去主导,至于缉捕走私,则有都司五卫负责。”

  “这是要限制地方衙门的权柄……”

  皇帝打了个哈欠,有些困了:“可谁又去限制沿海都司的权柄呢?”

  高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如果按照沈学士所说的去办,地方衙门在里面,捞不到一点好处,将来难免会阳奉阴违,暗中支持商船走私,甚至……诋毁王政。”

  “奴婢以为,沈学士有些太年轻了……”

  皇帝挑了挑眉头,看向高明:“朕也很年轻。”

  高太监立刻低头:“奴婢失言……”

  “你说的话,朕都明白。”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里的朱圭卷宗,瞥了高明一眼:“沈七也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他在浙江就不会想法子捉到周义山的把柄,在福建就不会捧出一个愣头青程廷知。”

  “他这是把问题丢给了朕。”

  皇帝缓缓开口道:“朕如果要处理广东,那么他便依言照办,朕如果将就过去,过几年广东市舶司乃至于其他几个市舶司办砸了,也跟他沈七没关系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语气也充满了无奈:“归根结底,是官场风气不正。”

  大陈朝廷,已经一百多年了,哪怕是按照南渡之后的历史算,也已经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已经有了稳固的既得利益群体,各种既得利益者盘根错节,官场上很多贪污腐败,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这种就是“风气不正”。

  皇帝可以杀一两个官员乃至于几十个官员的人头,可以罢免几百个官员的官职,但是新来的上来,老实个一两年之后,将来多半还会是这个模样。

  很难从根子上扭转。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缓缓说道:“今天天色太晚了。”

  “这样罢,明天……”

  他看向高明,淡淡的说道:“明天没有朝会,你去一趟张府,把张敬给朕请来,就说朕有事情请教他。”

  高明目光流转,微微低头道:“陛下圣明。”

  ……

  次日上午,已经致仕四年多的宰相张敬,又重新被请进了皇宫里,在高明的陪同下,一路来到了甘露殿门口。

  高太监一边在头前领路,一边笑着说道:“老相国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啊。”

  “老了……”

  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张敬叹了口气,无奈摇头:“脖子都已经入土,高公公莫要取笑老夫了。”

  “老相国玩笑。”

  高太监微微侧身,笑着说道:“陛下一直很惦记老相国。”

  张敬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老夫也很思念陛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陛下辞行还乡。”

  高明微微低头,没有接话。

  很快,张敬就到了甘露殿里,见到了正在看书的皇帝陛下,老相国作势行礼,皇帝陛下连忙上前,把老头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相国莫要多礼,坐着说话罢。”

  张敬低头谢恩。

  君臣二人在这个时候,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之中,都看到了一些感慨。

  洪德皇帝是张敬看着长大的,当初皇帝刚登基的时候,才刚满十岁,还是个孩童,是孙太后和中书省的几位宰相,努力维持住了朝局。

  现在,当年那个稚嫩的童儿,已经长成一个年轻的帝王了。

  而皇帝也感慨万千。

  当年,他有些畏惧的两位宰相之一,如今已经满头白发了。

  君臣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之后,皇帝让高明给老头奉了茶,这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笑着说道:“老相国年迈,本来朕不应该打扰老相国清净,只是昨天碰到了一件事情,不好做出决断,因此请老相国进宫问政。”

  张敬微微低头道:“陛下如果不嫌老臣年迈昏聩,老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皇帝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缓缓说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了密奏,有人弹劾广东巡抚朱圭,贪赃枉法,为祸地方……”

  皇帝静静的看着张敬,开口道:“相国如何看?”

  “自然是派人查实。”

  张敬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一旦查实,以国法追究,决不轻饶!”

  “朕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道:“可是,朕现在正在广东弄广州市舶司,需要广东政局稳定,朱圭在广东多年,这个时候,是不是不宜动他?”

  张敬想了想,然后抬头看了看皇帝,开口道:“若是如此,不妨先派人接任广东巡抚一职,将朱圭调换下来,暂不办他,等将来广东局势稳定了,再寻个理由处理他不迟。”

  “一省的封疆……”

  皇帝紧紧的盯着张敬的表情,缓缓问道:“说换就换?”

  朱圭是张敬的门生,也是所谓“张党”的一份子,而一省首宪这种位置,不管是对于哪个势力来说,都是非常要紧的。

  “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天下臣民的君父,这朝廷上下官员,陛下想要换谁,就可以换谁。”

  老头微微低头道:“只要保证广东的局势稳定,这朱圭尽可以换得。”

  皇帝呵呵一笑,看向张敬:“老相国不妨猜一猜,是谁密奏举发了朱圭。”

  老头面色平静,他缓缓开口道:“臣猜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毅。”

  见张简脸色古井无波,皇帝笑着问道:“老相国不生气?”

  沈毅与张家交好,建康城人尽皆知。

  而朱圭是张敬的学生,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按理说,张敬多少会因为这件事气愤不已,甚至雷霆大怒。

  “回陛下。”

  张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开口道:“老臣已经离开朝堂多年,朝堂上的事情早已经跟老臣无关了,至于陛下问这件事老臣气不气……”

  “若是生气,也是气老臣自己教导无方,有了朱圭这么个门生。”

  皇帝闻言,抚掌感慨。

  “老相国一心为公,朕深感佩服。”

  他笑着说道。

  “那这件事,就按老相国说的去办。”

第七百零四章 老相国的愤怒

  “老头脾气真好。”

  皇帝亲自把张敬送出了甘露殿,并且特赐了个二人抬轿,把老头送出宫去,目送着抬轿越来越远,皇帝陛下笑呵呵的说道:“比朕预计之中还要平静许多。”

  站在皇帝身后的高太监,微微低头,开口道:“张相向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有没有生气,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

  皇帝笑呵呵的转身,走进了甘露殿,一边走,一边说道:“老头又不是一个人,他可以脾气好,他那些门生故吏不一定容得他脾气好。”

  高明跟在皇帝身后,微微低头道:“陛下高明,借着沈学士的这封信,立时就让沈学士不容于张相一党了。”

  沈毅在给皇帝的密奏里,并没有弹劾任何人,更没有弹劾朱圭。

  他只是提到了广东的情况,请求皇帝加强市舶司的自主权以及都司衙门下属五卫的权力,让市舶司以及五卫,不必受制于地方衙门,可以独立于地方衙门之外,独立运转。

  而皇帝,借着这封信,顺势轻轻推了一手。

  皇帝背着手,语气平静:“沈七跟朕开口要了太多东西,他功劳甚大,朕不好不给他。”

  皇帝回到甘露殿里,缓缓说道:“不过能臣办事,是要放权给他的,朕已经做好将来继续放权给他的准备了。”

  说到这里,皇帝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过话里的意思很明显。

  他可以放权给沈毅,不仅仅是现在沿海都司的权柄,将来涉及到北伐,或者清理赵阀的时候,皇帝都可以在最大容忍范围之内给沈毅放权。

  但是想要获得这种权柄,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比如说,沈毅跟张家走的太近了。

  沈毅在朝堂上虽然人缘不是很好,除了张简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但是不需要太多人,只一个张简,一个赵昌平,就让沈老爷的底蕴骤然深厚了起来。

  张简自然不必多说,老相国虽然退了下来,但是影响力还是在的,从他可以影响到两千里之外的广东巡抚,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而赵昌平,更是一大学阀的掌门人。

  背后有这两股势力,沈毅在文官之中的背景,其实很深。

  这也是皇帝不太放心的地方之一。

  就目前沈毅在东南的表现而言,他将来,是要大用沈毅的。

  既然要大用,那么就要未雨绸缪,提前斩落掉沈毅的一些枝叶,让他心无旁骛,安安心心的一根主干往上长。

  此时此刻,皇帝已经隐隐有了让沈毅做孤臣的打算。

  只不过沈毅跟甘泉书院的羁绊太深,这种羁绊,只有沈毅自己能够斩断,皇帝也没办法下手斩断这份羁绊。

  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之后,皇帝回头看了一眼高明,开口道:“去请陈相过来,再把户部尚书请来,朕要跟他们议议广东新任巡抚的合适人选。”

  高太监低头道:“是。”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你以朕的名义给沈毅去信,让他在广东放手施为,不必顾忌地方衙门,但是有两点要明确告诉他。”

  “第一,不能把朕的广东搞乱了。”

  皇帝神色平静,继续说道:“第二,到今年年底,无论广州市舶司有没有做成,都让他赶回建康来过年,朕对他另有重用。”

  高明点头道:“陛下,五个市舶司眼看都要陆续建成,一个孙谨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您看是不是再从宫里派几个太监下去,统管几个市舶司……”

  皇帝“嗯”了一声。

  “你去安排。”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一眼高明,淡淡的说道:“让他们手脚都干净一些,手里过钱,沾了点银屑在指甲缝里,朕可以装作没有看见……”

  “但人家沈七,费尽心思去做成的市舶司,你手底下的那些个徒子徒孙们要是要钱不要命,敢往这里面伸手去捞。”

  皇帝闭上眼睛,面无表情。

  “莫怪朕不念旧日情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