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378章

作者:漫客1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块牌子

  正月二十八,吃了晚饭之后,天色慢慢黯淡了下来,沈家的书房里,也点起了蜡烛。

  蜡烛摇曳的灯光之中,一身白色长袍的沈恒,站在沈毅对面。

  沈毅坐在主位上,看了自家这个亲兄弟一眼,然后默默的说道:“明天,我就要动身南下了。”

  沈恒点了点头,微笑道:“小弟知道,大兄放心南下办事情,家里的事情,有父亲和我操持,兄长不必操心。”

  “家里的事情,我并不是如何担心,你们在建康,应该是安全的,我担心的是你的学业。”

  沈毅叹了口气之后,抬头看向沈恒,问道:“确定今年考么?”

  他缓缓说道:“为兄现在,官做的还算不错,咱们家里也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难处,我可以……”

  “再给你三年时间。”

  沈恒笑着说道:“大兄怕我落第?”

  “不是怕你落第。”

  “落第倒是好事了。”

  沈毅微微低头道:“是怕你年纪小,到了考场上发挥失常,考了个三甲进士回来。”

  “中了进士,可就不能再考下一场了。”

  沈恒微微摇头道:“兄长放心,小弟……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你的学问,我不是如何担心。”

  沈毅缓缓说道:“昨天我也去拜访顾师了,问过了你的学业问题,我主要是担心你年纪太小,到了考场上会发挥失常。”

  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你既然坚持今年考,那做哥哥的还是支持你的,眼见春闱已经不远了,这段时间你尽量放松心情,不要太强逼自己。”

  兄弟俩自小相依为命,沈毅自然知道自家这个兄弟的性格。

  沈恒这个人,看起来温和懂事,但是骨子里是非常要强的,沈毅担心他在考场上顶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

  他对沈恒的要求其实不高,不一定是非要中一甲,只要能中个二甲,那么在官场上就不会有什么来自“学历”的门槛了。

  “嗯。”

  沈恒微笑道:“兄长说的话,小弟都记下了,不过……”

  沈恒犹豫了一下,微微低头道:“大兄,我有一件事想要求你。”

  沈毅抬头,意外的看了沈恒一眼。

  最近几年时间,他已经很少从沈恒嘴里听到“求”这个字了。

  他原本正在写信,闻言放下手里的毛笔,深深的看了一眼沈恒,正色道:“你说罢,能办到的,哥哥一定给你办到。”

  “我……”

  这位沈家同代最小的九郎,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低头道:“哥,我想娶幼娘为妻……”

  幼娘……

  陈幼娘,陈清的妹妹。

  陈幼娘在几年前,就进入了沈家做事情,主要是照顾沈恒的起居,去年沈恒到建康来考秋闱的时候,便把她也一起带到了建康。

  这一对少男少女是同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日久生情,并不是多么奇怪。

  沈毅看了一眼自己的兄弟,笑了笑:“只要人家姑娘愿意,我自然不会反对,这种事情跟我说做什么?”

  沈恒低头道:“哥,我如果今年中了进士,阿爹恐怕就不会让我娶幼娘了。”

  身份悬殊。

  沈恒现在已经是举人了,属于是“士”的一员,等中了进士,就基本上已经是“官”了。

  而陈幼娘,只是一个农家女出身。

  更重要的是,如果今年沈恒中了进士,就是那种最为吃香的“未婚进士”,连宰相都有可能下场,去榜下捉婿!

  到时候,等待沈恒的,将是建康城里最优质的一批女性,别的不说,以他这个年纪,再加上有沈毅这个兄长,娶个二品三品家的闺女,一点问题没有。

  到时候,即便沈章还算开明,估计也不会同意他娶农家女为正妻,反而会劝沈恒,纳陈幼娘为妾室。

  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抬头看了看沈恒道:“小弟,这件事情我可以帮你,父亲那里的压力,我也可以给你顶住,但是有一件事,咱们兄弟要提前说好。”

  沈恒连忙点头:“兄长请说。”

  “你俩的这门婚事,我可以帮你们做主,但是如果将来你对这桩婚事不满意了,觉得自己可以娶一个更好的,可不能埋怨我这个兄长,坏了你的前程。”

  人都是会成长的。

  沈恒今年十七八岁,正是“恋爱脑”当家做主的时候,他现在自然是看陈幼娘千好万好,将来做了官,年纪慢慢大了,恋爱脑可能也就慢慢消退了。

  到时候,他说不定就会后悔,后悔今天没有娶一个相门之女。

  沈恒深呼吸了一口气,面色严肃,摇头道:“大兄放心,小弟今生,都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嗯……”

  沈毅点头道:“那好,那你且放心考试,你的婚事……我可以保证,由你自己做主,至于父亲那里……”

  “我去跟他说。”

  沈毅现在,是沈家绝对的顶梁柱,既然是顶梁柱,话语权自然是越来越重的,虽然他不能直接忤逆沈章,但是沈章还是相当尊重他这个大儿子的意见的。

  当然了,如果沈恒真的迎娶了陈幼娘,沈章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因为沈毅的老丈人陆安世,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可以称得上是“学阀”,在朝廷和仕林影响都不小,地位是很高的。

  而陈幼娘,家里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虽然她的兄弟陈宴在甘泉书院读书,但是将来能不能读出头,还是未知之数。

  但是,沈毅自信,能够在沈章那里,扛下这些压力。

  这天晚上,兄弟俩在书房里秉烛夜谈了一个时辰,沈恒才回屋里歇息。

  而沈毅,也熄了灯,回卧房陪夫人孩子去了。

  次日一早,蒋胜早早的在沈宅门口备好了马车,沈老爷在沈宅门口,跟家人一一告别,然后坐着马车,一路来到了建康南城门。

  南城门门口,张简与赵蓟州两个人,前来相送沈毅。

  沈毅跟两人在城门口分别,然后坐着自己的马车,继续沿着官道朝南而去,到了城外五里亭的时候,另外一辆马车已经等在了路边。

  是新任福建巡抚程廷知的马车。

  沈老爷下了马车,朝着程廷知的马车走去,程抚台此时也下了马车,两个人还没有走近,便远远的互相拱手行礼,脸上都是客气的笑容。

  客套了几句之后,沈毅抬头看了看天色,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道:“家里的家人太多,耽误了不少时间,让中丞久候了。”

  “不妨事。”

  程廷知微笑道:“我也没有等多久。”

  沈毅又问道:“咱们是直接南下,还是先去中丞家里?”

  程廷知跟沈毅说过,他的家就在建康附近,而且他准备今年把家里人,带到福州去。

  程廷知微微摇头道:“家里人我已经通知过了,他们现在已经在去福州的路上,在福州碰面就是。”

  沈毅想了想,微微摇头道:“不妥,中丞还是给他们去一封信,让他们先去乐清,到了乐清之后,我派人护送中丞一家去福州。”

  程廷知若有所思:“沈学士不直接去福州?”

  “我要在乐清待一段时间,与新任的沿海都帅,一起商量商量建立沿海都司的事情。”

  “新任都指挥使……”

  程廷知愣了愣,问道:“敢问沈学士,这人是……”

  “应该在前面十里亭等着。”

  沈毅微笑道:“中丞一会就能见到了。”

  程廷知这才点了点头,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而沈毅也回到了自己的马车里,两辆马车再一次缓缓上路。

  而沈老爷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

  他冥想了一会儿之后,在自己怀里摸了摸,摸索出了一块牌子。

  纯金的牌子。

  背面上是一整面的云纹,正面上铸了一个篆书写成的“朕”字。

  沈老爷把这块昨天晚上才送到他手上的牌子,放在手里把玩了一番,然后小声嘀咕。

  “不知道这玩意儿……”

  沈老爷自言自语道。

  “有没有传闻中那么邪乎好用……”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卖命钱

  这牌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皇帝身份的象征,拿着这个牌子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赋权,成为皇帝走出皇宫的权力化身。

  但其实,钦差这个身份,在地方上代行王事,已经有一部分这种职能了。

  而沈毅,现在这个东南巡海钦差的身份还是在的,所以原本,皇帝没有必要再给他这么一块牌子,有点画蛇添足了。

  比起原来那个钦差的身份,充其量也就是多了一点临机决断的权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拿这块牌子去调动地方上的兵丁,或者临时处理几个人。

  可是,沈毅本来就可以调动抗倭军,甚至可以调动即将建立的沿海都司两万余人,抗倭军的战斗力要远胜于地方上的兵,又有些没有必要。

  皇帝是个聪明的皇帝,他不太可能做这种没有必要的事情。

  因此,这块牌子真正的作用,只有两个。

  第一是用来施恩,让沈老爷彻底对皇帝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而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节制李穆!

  晋世子李穆这一次南下的职位是沿海都司都指挥使,是沿海都司名义上的统领。

  而沈毅这个钦差的职责是巡查沿海,监督协助沿海都司以及沿海五个市舶司建成,名义上是没有直接控制抗倭军以及未来沿海都司将士权力的。

  也就是说,按照朝廷的法理来说,李穆才应该是沿海都司这两万多人的实际控制人。

  虽然这位晋世子真正掌控沿海都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年轻的皇帝陛下,还是谨慎的给出了这么一块牌子,让沈毅在必要的时候,权柄可以直接盖过包括李穆在内的一切人,控制住局面。

  算是皇帝在东南留的一个保险了。

  沈毅,李穆,程廷知三个人在城外的十里亭碰面,碰面之后,三个人一起在路边寻了家野店吃了顿中午饭,之后便一起赶路,直奔乐清。

  建康距离乐清不算太近,不过三个人南下都有事情要办,因此一路上算是赶路在走,只用了十天左右,就到了乐清。

  算起来,差不多每天走一百里出头。

  这个速度看起来慢,但是几乎已经是马车的极限了,毕竟这个时代哪怕是官道,也不会特别平整,再加上车厢很重,能够跑出这个速度,已经是三个人在沿途官驿换马的结果了。

  三个人赶到乐清,是在二月初九,刚进乐清境内,抗倭军的都指挥使凌肃,便带着薛威等百余个抗倭军将官,在官道上接迎,等到三个人的马车路过,这些抗倭军将领齐刷刷下马,躬身抱拳,声音齐整。

  “见过李都帅!”

  “见过沈钦差!”

  晋世子李穆与沈毅当即下了马车,跟一众抗倭军将领打招呼,这位晋王府的世子,看着这些抗倭军将领,颇有些感慨的说道:“短短两年多时间,便有如此面貌,比我回京之前还要规整得多,子恒真是了不起啊。”

  沈毅站在李穆旁边,只微微落后小半个身位,几乎是并肩而行,闻言笑着说道:“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因素,军纪不明,钱粮不够。”

  沈老爷看了看站成两排的抗倭军将领,缓缓说道:“抗倭军建立至今,功必赏过必罚,钱粮从来也没有断过,杀倭寇的赏钱,将士的抚恤也是立刻就发。”

  “再加上有几个会练兵的将军。”

  沈毅微笑道:“时间长了,自然就不一样了。”

  李穆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说起来容易,可整个大陈,也就只有你沈子恒能够练出这种军队出来,不要说别的,就这支抗倭军,放在乐清,从兵部换个人来带他们,不出三五年,也就烂掉了。”

  “都是私欲所致。”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