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68章

作者:漫客1

  孙延礼微笑道:“抗倭军对倭寇,已经数战数胜了。”

  “这便是唾手可得的军功!”

  见孙太后沉默不语,孙延礼继续说道:“娘娘,这晋世子李穆,是晋王家的人,他们家跟您,哪有咱们孙家人跟您亲?”

  孙延礼语气带着谄媚。

  “娘娘,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四百九十五章 宫里有人找!

  听完自家这个堂兄弟的话之后,孙太后立刻皱起了眉头,她看向眼前的国丈孙延昌,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开口问道:“沿海抗倭军情,是谁告诉你的?”

  孙延礼对着太后娘娘笑了笑:“阿姊,前些日子抗倭军在温州府大破倭寇,邸报上是记录的了,后来小弟觉得好奇,就托人打听了一番抗倭军的情形,阿姊您也知道,家里有一些人在沿海做生意,消息还算灵通……”

  孙太后深呼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咱们家现在,日子已经很好过了,不管你们做什么行当,享什么福,哀家都可以不问你们,但是祀与戎乃是国家大事,你们便不要想了。”

  孙延礼微微弯下了身子,低头道:“阿姊,我跟延昌商量过这件事,我们兄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也不会让阿姊您作难,这朝廷里的兵事,如果是跟齐人打仗,我们兄弟连一句话都不会说,绝不会拖朝廷的后腿……”

  “但是沿海剿倭……”

  孙延礼低声道:“阿姊,抗倭军清剿倭寇,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可以破贼数千,仅伤亡数十人……”

  “咱们孙家,享了这么多年福,也应该替朝廷做点贡献嘛……”

  “咱们家人在沿海立了功,娘娘您脸面上也有光彩。”

  这番话,其实很不要脸。

  而且非常不要脸。

  孙延礼这句话的意思,如果翻译一下,就是说他们跟齐人打仗你胆子没有,去东南沿海捞现成战功的胆子,倒是有,不仅有,而且非常大胆!

  如果皇帝陛下当面,听到这番话,估计都想抽自家这个老丈人嘴巴。

  但是毕竟孙太后姓孙,这种有些不要脸的话,在她那里听起来,倒是没有那么刺耳,孙太后低头想了想之后,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抬头看向孙延礼,吐出了一口浊气:“外戚掌兵,不要说中书的几位宰相,就是朝廷里的文官也不能愿意。”

  “这件事……”

  她看向孙延礼,缓缓说道:“这件事很不好办,让你们两个人去做抗倭军的指挥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可以把咱们家里的后生,安排到东南抗倭军军中做事,这样身上有了一些功劳,将来进朝廷做官,便顺理成章了。”

  陈国的外戚问题,并不是十分严重,毕竟有强大的文官势力压制,这些外戚翻不出什么太大的浪花,但是孙家一连出了两代皇后,自然不甘心只在建康城里当一个富家翁混吃等死,他们也想要在朝堂上有一些自己的声音。

  说到这里,孙太后看向孙延礼,继续说道:“这件事情,哀家会找机会给你安排,但是你不能去找皇帝说,更不能去跟皇后说,明白么?”

  孙延礼虽然有些不太甘心,但还是低着头,开口道:“阿姊放心,小弟懂事的。”

  说罢,孙延礼向太后娘娘行了个礼数,然后转身离开了。

  这位国丈离开之后,孙太后懒洋洋的坐在软榻上,先是低着眉头想了想,然后瞥了身旁一个女官一眼,问道:“沈毅是不是回建康了?”

  这女官看起来三十岁左右,是当年太后娘娘刚进宫的时候,就跟在太后身边的宫女,如今随着太后的身份一级一级爬升,她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在坤德宫里,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

  坤德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她在过问,可以说是坤德宫的大管家了。

  一些外界的情报,也是她在负责。

  这女官恭敬低头道:“娘娘,沈毅家里夫人前些日子生产,因此他早早的回了建康。”

  “生产……”

  太后娘娘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轻声道:“嗯……明天罢,明天让他来一趟坤德宫,哀家有事情找他。”

  女官有些意外的看了太后一眼。

  然后她恭敬低头:“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说完这句话之后,她顿了顿,问道:“娘娘,这事要瞒着陛下么?”

  “不必。”

  孙太后淡淡的摆手道:“母子之间,不必瞒这瞒那的,免得他心生猜疑。”

  “你去办罢。”

  女官再一次低头:“奴婢明白了。”

  ……

  回了建康之后,沈毅一下子清闲下来不少。

  首先他没有了邸报司的差事,相隔千里,抗倭军那里他想问也很难过问,兵部与翰林院统统不用去上班,他就干脆开开心心的享受起了自己的假日生活。

  连续几天时间,他不是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就是出门去醴泉楼看书,或者去大义坊寻顾先生下下棋,再或者是跟已经某位太常寺丞混在一起喝酒,日子过得很是潇洒快活。

  这天,建康北城的翠云楼雅间里,沈老爷与太常寺丞隔桌对坐,两个人敬了一杯之后,张简四下看了看这间雅间,啧啧道:“子恒方才说,这间酒楼是当初从江都跟你到建康的那个少年许复所开?”

  沈毅呵呵一笑:“不止师兄你,我也觉得世事无常。”

  师兄弟俩感叹了一句之后,又说起了彼此的工作,张简喝了口酒之后,跟沈毅吐槽道:“子恒你是不知道,这太常寺里,清闲的要命,我这个寺丞,每天去与不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

  沈毅笑着看了他一眼:“这么说,师兄敢不去?”

  “这可不敢。”

  张简缩了缩脖子,低头道:“家里老爷子给安排的差事,我若是不去,回去就得脱层皮。”

  “对了。”

  张简看向沈毅,笑着说道:“子恒你现在比我还要清闲,正巧我家老爷子前两天还提起过你,你若是没有什么事情,这两天便抽空到我家去一趟,陪老爷子吃个饭。”

  “老爷子对于你弄出来的这个抗倭军,很感兴趣啊。”

  沈毅摇了摇头,对着张简笑着说道:“去拜会老相国自然没问题,但是师兄说话要放心,这抗倭军不是我弄出来的,是朝廷弄出来的,是钦差晋世子弄出来的。”

  沈毅眯着眼睛笑道:“跟我关系不大。”

  “啧……”

  张简跟沈毅碰了杯酒,感叹道:“真不敢相信,子恒你是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看你这个谨慎的模样,简直有些像是建康城里那些官宦人家里长大,在官场厮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沈老爷呵呵一笑:“多谢师兄夸奖。”

  两兄弟对视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

  正在兄弟俩吃饭喝酒的时候,雅间的房门被人敲响。

  门外,是张家的家仆。

  张简被扰了兴致,皱了皱眉,问道:“什么事?”

  门外,很快传来回应。

  “公子,宫里来人了,说是……”

  “说是来找沈公子……”

第四百九十六章 身败名裂

  宫里这两个字,有时候就可以指代皇帝陛下。

  因此沈毅没有过多犹豫,便起身对着张简拱了拱手,自己一个人来到了翠云楼的一楼,在一楼见到了宫里的两个人。

  一男一女。

  确切来说,是一个宫里的女官和一位太监。

  见到这位女官,沈毅就隐隐觉得不太对劲。

  毕竟他也接触过不少宫里的人了,还是第一次见宫里派宫女出宫的。

  果然,初一接触之后,沈毅的神色就变得复杂了起来。

  因为并不是皇帝找他,而是太后娘娘找他。

  沈毅见皇帝的次数已经不少了,但是见太后到现在,只见过一次,而且那会儿也就是说了一些场面话,并没有过多接触,而现在……

  这位宫里的太后娘娘,竟然特意派人请自己进宫见面?

  这让沈毅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甚至觉得,太后娘娘是不是想保养自己做个面首……

  不过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抛之脑后。

  因为他是两榜进士,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而且是颇有些身份的文官,太后娘娘就算耐不住寂寞,真的想找几个面首进宫伺候,也不会找沈毅这种文官。

  一是不太可能同意,二是可能会被自觉受辱的读书人写文章狂喷一顿。

  沈毅的想法,只是在脑海里飞快的转了一圈,然后就对两个宫人应了一声,说自己明天一定拜见太后云云。

  送走了两个宫人之后,沈毅又重新回到雅间里喝酒,雅间里,张简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问道:“怎么?陛下有事情找你?”

  沈毅微微摇头,神色有些复杂:“是坤德宫有事情找我。”

  “坤德宫……”

  听到这三个字,张简不禁皱了皱眉头,他先是看了一眼沈毅,然后开口问道:“太后娘娘怎么会突然召见一个外臣……”

  沈毅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他端起酒杯,跟张简碰了一杯,微微叹了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明天我去一趟就是了。”

  张简也只能点了点头,跟沈毅碰杯之后,轻声说道:“有事记得招呼。”

  沈毅微笑点头。

  ……

  次日清晨,已经好几天没有上班的沈老爷,重新穿上了自己的六品官服,在家人整理好穿戴之后,他就一路进了皇城,然后在皇宫门口,报的是太后召见。

  皇宫守卫很快确定了消息,把沈毅放了进去,沈老爷在几个太监的带领下,一路到了坤德宫门口,只待召了一柱香时间,就被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官请了进去。

  进入了坤德宫之后,沈毅很快见到了还很年轻的“小寡妇”,他规规矩矩的跪了下来,微微低头道:“臣兵部沈毅,叩见太后娘娘。”

  孙太后点了点头,挥手吩咐赐座。

  沈毅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垂首不语。

  太后娘娘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听说沈主事在福建又打了两个大胜仗,可以说是大败倭贼。”

  “哀家知道了之后,心里也是高兴得很。”

  沈毅连忙开口道:“娘娘误会了,臣只是负责督造战船火器,抗倭军的战事,跟臣没有关系……”

  太后娘娘微笑着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这些说辞是瞒瞒外人的,不用在哀家面前说出来,这一路南下,哀家那个大侄子,肯定没有你沈主事出力多。”

  沈毅微微低头,沉默不语。

  “东南抗倭的事情,办的很好,皇帝很高兴,哀家知道了也很高兴。”

  “经过这几场战事,明年再清理清理,以后东南沿海,当再无倭患,朝廷应对齐人的时候,也不至于南北两顾,左支右绌。”

  孙太后先是肯定了沈毅的功劳,然后她话锋一转,淡淡的说道:“不过抗倭军毕竟新建,听说是脱胎于台州府的临海卫,临海卫只剩下了千余人,组建了一个五千人的抗倭军……”

  孙太后静静的看着沈毅,问道:“想来,应当是很缺人手罢?”

  听到这里,沈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因为他总算明白太后找自己来是干什么的了。

  知道了对方的具体意图,应对起来,自然就心里有底,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恭敬低头道:“回娘娘,这一次南下,臣是代兵部武库司督造军器,至于抗倭军内部缺不缺人,臣委实是不知道的,这马上就要到年关了,晋世子应该会回建康过年,到时候臣见到晋世子了,一定让他进宫来给娘娘请安。”

  太后娘娘微微蹙眉,有些不太高兴了。

  “哀家刚才已经跟你说了,知道你在抗倭军中主事,哀家现在问你抗倭军缺不缺人,你却左拉右扯,顾左右而言他。”

  孙太后瞪了沈毅一眼:“不把哀家的话当回事么?”

  沈毅默默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抬头看了太后一眼,然后吐出一口浊气,再一次低下了头:“娘娘是想在抗倭军里安排些人?”

  见沈毅把话说明白了,太后娘娘也没我快藏着掖着,直接点头道:“不错,哀家有几个外甥,现下都是十几二十岁,正是为国家出力的时候。”

  沈毅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娘娘,抗倭军将士五千人已经满额,不过娘娘若是非要把两个公子放进去,臣到时候去疏通疏通关系,多塞几个人进去,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孙太后再一次蹙眉:“沈主事的意思是,让哀家的外甥,去抗倭军中当一个小卒?”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