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63章

作者:漫客1

  不过这个检阅将士过程,沈毅本人是没有参与的,一来是他不喜欢这种场面,二来他是兵部武库司的主事,明面上的差事是督造抗倭军战船以及火器,并不包括指挥抗倭军。

  这有好有坏。

  好处自然是沈毅可以躲在李穆的身后放手施为,不管是朝廷上的压力,还是地方官府的问题,都可以交给这位晋世子去处理。

  甚至抗倭军如果吃了败仗,明面上也跟他沈老爷没有什么干系。

  但是……与此同时,自然也就有相应的坏处。

  比如说现在,抗倭军在福建连胜两场,大败倭寇。

  这是莫大的功劳,但是明面上却是晋世子李穆的功劳。

  沈毅自然也是有功劳的,那就是督造军器的功劳,至于其他的功劳,皇帝以及那些宰相们可能会记在心里,但是却不能写在纸上。

  不过能被皇帝记在心里就好,被皇帝记住了,这就是沈毅将来的政治资本,沈老爷可以凭借这份政治资本,在朝堂上奋力攀爬。

  这一天,由李穆牵头,福建巡抚衙门以及布政使按察使衙门做东,在福州城最有名的饭庄请客,基本上抗倭军总旗以上的将领统统到场。

  沈毅也抹不开面子,被这些省级的大佬请到了这里吃饭。

  一顿饭吃完之后,天色就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沈毅被灌了不少酒,但是只有四五分醉意,他站起身来,看了看不远处已经喝的晕晕乎乎,满脸兴奋之色的薛威。

  看了薛威片刻之后,沈毅又看了看一旁的凌肃,凌千户这会儿相对的要沉稳不少,但是被一旁几个文官吹捧了几句之后,也顿时满面笑容。

  沈毅见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借口自己喝多了酒,径自离场。

  他喝酒上脸,随意几杯酒脸就会发红,现在因为喝了不少,整个脸已经通红,借口喝多了离场,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离开了饭庄之后,沈毅走在大街上,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他整个人都清醒了不少,一旁的蒋胜跟在他身后,给他递了一件厚实一些的衣裳,沈毅摇了摇头,并没有去接。

  他在福州城里转了一圈,然后来到了城门口,亮明了身份之后,城门缓缓打开。

  城门口不远处,就是抗倭军临时驻扎的大营,沈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迈步走进了大营里,巡视了一番。

  虽然他在抗倭军里没有实职,但是只要是抗倭军的老人,都知道沈毅在抗倭军里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见到沈毅之后,都一口一个主事,神色带着恭谨。

  沈毅在大营里逛了一圈之后,并没有见到伤兵营,一问之下才知道因为伤兵人数不是很多,这会儿都被转移到城中医馆去了。

  沈毅这才放心了下来,转了一圈之后,便背着双手回城去了。

  进了福州城之后,沈毅也有些疲惫了,便让蒋胜带路,回到了他们两个人在福州的住处,躺在床上沉沉的睡了一觉。

  沈毅这一觉睡得很久,等到他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照在了蓬窗上,沈毅刚伸了个懒腰做起来,蒋胜已经端着热水毛巾,送到了沈毅面前。

  “公子……凌千户跟薛百户到了一会儿了,说想要见您……”

  沈毅点了点头,低头洗了个脸之后,又清醒了一些,然后起身穿好外衣,两只手拢在袖子里,走到了外面的会客厅。

  会客厅里,抗倭军的两个主要将领已经等候多时,见沈毅走了过来,二人立刻起身,很是齐整的对沈毅低头道:“见过沈主事!”

  沈毅自顾自的坐在主位上,对着两个人伸了伸手:“不要客气,坐下来说话。”

  二人这才乖乖落座。

  见两个人落座之后,沈毅低头喝了口茶水,看了看这两个人,开口道:“你们昨天应该很晚才睡罢,怎么这么早就跑到我这里来了?”

  二人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由凌肃低头道:“沈公,我们二人今早去军营,才知道您昨天晚上已经去过了,我等深感惭愧,特来向沈公请罪……”

  沈毅哑然一笑:“你们两个人打赢了胜仗,立了大功,跟我请什么罪?”

  薛威脸色有些发红,低头道:“沈公,我二人昨夜,不该在城里过夜……”

  沈毅闻言,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薛威,问道:“他们带你们去那种地方了?”

  薛威抬头,与凌肃对视了一眼,然后又低下了头,有些不太好意思:“是,请沈公责罚……”

  沈毅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罢了,你们立了功劳,也该你们享享福,但是你们两个人是抗倭军的主要将领,进城享福之前,应该先安排好麾下的兄弟们。”

  “昨夜我去军营里看的时候,见兄弟们吃得还是糙米。”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这两个人,低声道:“我知道你们立了功劳,但是你们要记住,如果你们想要在武将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就一定不要稍有点功劳,便昂起脑袋,翘起尾巴。”

  凌肃忍不住,微微低头道:“沈公,福州府衙并没有给咱们粮米以及荤肉,我们也没有办法……”

  “没给你们就跟他们要。”

  沈毅闷声道:“他们都带你们去青楼了,你连这个都不敢开口?”

  凌肃一愣,然后低下了头。

  “属下……属下原以为,是沈公您跟他们沟通的……”

  沈毅摇了摇头,看向两人,叹了口气:“我明后天,估计就要离开福建,回转建康了。”

  “我走之后,钦差多半是不会管你们的,所以需要你们两个人来负责整个抗倭军。”

  “你二人切记一点,你们现在身上的功劳,以及将来的前程,都是麾下兄弟们给的。”

  沈老爷语重心长。

  “莫要亏待了同袍……”

第四百八十六章 看热闹

  对于凌肃跟薛威两个人,沈毅还是很重视的。

  因为这两个人能上来,基本上是沈老爷一手拔擢的,因此他们两个人也很认沈毅。

  说的直白一些,即便沈毅在抗倭军里没有任何职事,但是只要有这两个人在,沈毅说话就是管用的,但是如果有一天,这两个人不在抗倭军了,继任者未必就会再买沈老爷的账。

  所以沈毅并不希望这两个人走歪路,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能把这两个人培养成戚元敬,俞志辅那样的将才,这样沈毅手底下有了两个大将,将来在兵部做事的时候,便能够得心应手了。

  好生跟凌肃两个人说了会话之后,沈毅沉吟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这一次,带到福州府的倭寇俘虏,分出一部分在福州城里斩首示众,另一部分在福建沿海州府以及广东沿海州府,斩首示众,以警恶人。”

  两个抗倭军将领都毕恭毕敬的点头道:“属下遵命。”

  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福建这边的事情办完之后,你们便回温州府去,在船厂附近继续训练,战船下水之后,你们便开始着手训练海战。”

  说到这里,沈毅抬头看了一眼凌肃,低声道:“没有钦差跟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抗倭军大营,不得进入抗倭军大船,地方衙门的人也不行。”

  凌肃恭敬低头道:“属下遵命!”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之后,低头从袖子里取出一把三寸左右大小的桃木剑,两只手捧着递在沈毅面前,低头道:“沈公,夫人将要生产,属下知道您不收礼物,因此闲暇的时候,自己找了块被雷劈过的木头,削了一把木剑。”

  凌肃估计是没有怎么做过这种人情,说这些话的时候,略微有些磕巴。

  “听老人们说,桃木剑可以驱避邪祟,沈公把这柄木剑带回去给小公子,就当是属下尽的一些心意了。”

  他这句话一说出口,沈毅还没有说话,一旁的薛威便已经瞪大了眼睛,他看了看凌肃,又看了看凌肃手里的木剑,满脸不可置信……

  没有人跟他说,沈毅的夫人要生孩子了。

  更没有人跟他说,要给沈毅送什么礼……

  想到这里,薛威忍不住又看了凌肃一眼,这个大个子猛将兄,心里多少带了一点幽怨。

  这些当官的,心眼太多了……

  沈毅自然看见了这两个属下的表情,他哑然一笑,伸手接过了这柄木剑,微笑道:“也不一定是个小子,不过凌千户一番好意,我就替这未出世的孩子受了。”

  听到沈毅这句话,薛威更是脸色尴尬,他对着沈毅抱了抱拳,低头道:“沈公,属下……属下不知道……”

  沈毅微微摇头道:“不用你送什么东西,你好生带兵练兵就是了。”

  薛威神色尴尬,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番,最终一狠心,从自己脖子上拽下来一块玉牌,两只手捧在手里,低头道:“沈公,我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好送的,这块玉是我家姐姐给我的,我自小戴在身上,沈公如果不嫌弃,便转送给小公子罢!”

  沈毅接过这块玉牌看了一眼。

  这块玉牌,材质混浊,虽然有色但是一点都不通透,雕工也很是粗糙,一看就是个廉价物事。

  但是可能是因为被戴的久了,玉牌表面已经颇为圆润,有了一点玉光。

  他跟薛威已经认识很长一段时间了,自然知道这位薛百户的身世,薛威家里是军户出身,军户世袭,他既然能够进入临海卫,就说明父亲早已经没了。

  确切来说,是父母双亡,长姐远嫁,而且是联系不到的那种远嫁。

  沈毅拿在手里看了一眼,又亲手把它放回了薛威手里,微微叹了口气:“说了不要你的东西……”

  说着,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凌肃,犹豫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你要真想送什么东西,便另准备一件什么物事,到时候让人带去建康给我就是。”

  “这东西金贵,要好生留着。”

  薛威伸手接过这块牌子,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点了点头。

  ……

  在福州府待了几天,安置好了抗倭军之后,时间就已经到了十一月的下旬,沈毅在福州府雇佣了一辆马车,准备启程回建康。

  此时动身回京,如果一切顺利,应当可以在腊月初赶回建康,赶上妻子生产的日子。

  沈毅离开,自然是有很多人要送他的,除了就在福州的钦差李穆之外,还有福州府的一众官员,以及抗倭军的将领。

  凌肃,薛威以及十几个抗倭军的百户。

  抗倭军现在,已经满编五千人,理论上来说应该有五个千户,不过现在只有凌肃这一个千户统领全军,剩下的都是临时编制,比如说薛威以一个百户的身份,也能带一两千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千户这个价格的武官,品级就已经很高了,想要批下来,需要兵部那边慢慢走程序。

  一行人把沈毅一路送出了福州城外四五里,沈毅才拱手与众人告别,钦差李穆亲自把沈毅送到了他的马车面前,微笑道:“这趟回建康,记得去一趟晋王府,给我父母报个平安,前些日子我受伤的事情瞒了他们,谁知道陛下又跟他们说了一遍,弄得阖府上下不得安宁,前前后后几十封信给我写过来。”

  沈毅微笑点头:“自然是要去一趟晋王府的,世子可有书信,我一并带回去。”

  李穆从怀里掏出书信,递在沈毅手里:“昨天连夜写好的。”

  沈毅接过书信,揣在怀里,问道:“世子今年回建康过年否?”

  李穆犹豫了一下,微微摇头道:“不知道,我还要南下广东看一看,如果那边没有什么情况,应该可以在年关赶回去。”

  说到这里,他微微叹了口气:“老实说,这么些年虽然也出来过,但是从来没有离开建康半年以上,这会儿我也有些思乡了。”

  说着,他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道:“好了,时辰不早了,子恒快出发罢,免得耽误了你回去见妻子。”

  这位世子殿下满脸笑容。

  “从这里到建康,如果不耽误的话,估摸着用不了半个月,就能到了。”

  沈毅微微摇头:“我还要去一趟温州府,那里有一些匠人,也想要回建康去,我顺道把他们带回去。”

  李穆并没有把那些匠人当回事,闻言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继续笑着说道:“子恒这一趟回去,过了年之后,可不要急着回来,记得去看看皇子娶亲的热闹。”

  沈毅自然知道李穆在说什么,闻言他也只是微微摇头,转身上了马车,然后扭头看向李穆。

  “这事跟我没关系,我可不去看这个热闹……”

第四百八十七章 同月同日生

  洪德八年腊月初四,建康皇宫里,建康城里有名气的稳婆,几乎齐聚昭宁宫,与此同时,太医署的太医们,只要是妇科的太医,也都统统到齐,在昭宁宫门口待命。

  之所以这么大的阵仗,那自然是因为大陈的皇后娘娘,今日就要生产临盆了。

  确切来说,是已经在生产之中了。

  昭宁宫门外,向来少年老成的皇帝陛下,脸上也出现了一些汗珠,时不时抬头看向皇后产房的房门,双手都有一些颤抖。

  事实上,不仅是皇帝陛下着急,这会儿昭宁宫门口,中书省的五位宰相也都在场,一起等待着皇帝陛下第一个孩子的降世。

  而且,这第一个孩子还是皇后娘娘所出。

  也就是说,如果这孩子是个儿子,那么他将成为洪德朝的嫡长子,又嫡又长,便是正到不能再正的继承人。

  也大概率会成为朝廷的储君。

  一旦储君定下来,那么国本便定了下来,这些大臣们也不用再替皇帝操没儿子的心了。

  这会儿,稳婆已经进入产房大半个时辰,房门外依稀可以听见孙皇后的叫嚷声,皇帝陛下听着发妻的痛呼之声,也忍不住双手有些颤抖。

  他没有当过爹,自然是心里紧张的。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的时候,一个太监的声音,在外围响了起来:“太后娘娘驾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中年美妇,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之下,也来到了昭宁宫门口,众人纷纷下拜行礼,口称太后娘娘。

  就连皇帝陛下,也回头对太后躬身行礼,叫了一声母后。

  太后娘娘只是微微点头,然后走到了产房门口,听到了里面自家侄女儿的痛呼声之后,太后娘娘转头,看向昭宁宫里的几位宰相,微微蹙眉道:“女子生产,有什么好听的?诸位相公莫要在这里等着了,还是回中书去辛劳国事罢。”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