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42章

作者:漫客1

  因为在此之前,这些倭寇虽然在沿海猖獗,但是在碰到大股官军的时候,他们多少还是给官军一些面子的,尤其是朝廷派来禁军清理倭寇的时候,这些倭寇往往就会望风而逃,不会跟官军正面对抗。

  而地方的官军,类似于临海卫这种,也不太敢去跟大股倭寇对冲,经常都是杀一个倭寇报十个,有时候还会拿百姓的尸体当倭寇报上去冒功。

  但是这一次,这些倭寇却正在一点点把沈毅的一千多抗倭军,围在了中间。

  而这些倭寇,并不是来自于同一伙,准确来说,是三股倭寇势力,组成的“联军”。

  此时此刻,乐清县城已经紧闭城门,乐清城外的农庄基本上被倭寇占据,在乐清城外一处庄园里,足足有几百个倭寇聚集在这处庄园里,庄园的院子里被点起一个个火坑,不少倭寇三三两两的聚拢在一起,一边烤肉一边喝酒,大声交谈。

  他们大多数是用倭语交谈,偶尔会有参杂几句汉话,大多数是沿海的方言。

  而至于他们烤的肉,则是千奇百怪,还有一些残暴变态一些的倭寇,将劫掠来的女子和孩童推进火坑里,看到这些父母孩童在火坑里被烧的皮开肉绽,痛苦哀嚎,这些倭寇便猖狂大笑,笑声刺耳而又聒噪。

  而在庄园的最深处,几个被倭寇掳掠过来的厨子,给几个倭寇头目做了几桌子精美的饭菜,端给了几个几个倭寇头领。

  此时,入侵乐清的三个倭寇头领,都在这里。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倭人,他身材中等,脸上没有什么肉但是却有个肚腩,一眼看去,右边脸颊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伤疤从太阳穴一路到下颌,看起来颇为骇人。

  这人姓李,名叫李介郎。

  他是个倭人。

  这个时代的倭人,除了一些贵族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没有姓只有名的,李介郎就是个无姓之人,他在东瀛本岛过不下去了,便带着几个同乡到陈国沿海来,成为了东瀛浪人。

  后来就成了袭扰沿海的倭寇。

  他运气很好,在一个倭寇势力中被头目看中,收为亲信,十几二十年下来,他就慢慢成为了这支倭寇的首领,因为在沿海待的久了,他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叫介郎。

  这个时代的东瀛,文字还是用的汉字,只不过文化掌握在贵族手里,像他这种屁民,是没有汉名的。

  有了汉名,他又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姓。

  他觉得陈国的皇室姓李,因此李姓是中原最尊贵的姓氏,所以他就对外宣称自己也姓李,这才有了李介郎这个名字。

  除了他之外,另外的两个倭寇头领,一个叫泉次郎,一个叫汪显。

  前者有姓,说明本家在东瀛岛,至少是个说的上名号的家族,但是为什么流落沿海做了倭寇,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汪显,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人,跟台州府王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能就是王家豢养的倭寇头领。

  而在这三个人里,属汪显的势力最小。

  三个人面前各自摆了一桌子酒菜,不过都没有动筷子,汪显举起酒杯,看向首位上势力最大的李介郎,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恭喜李兄,如今朝廷的官军已经落入了咱们的包围之中,只要李兄一声令下,这些官军很快就会被消灭干净,到时候即便是陈国朝廷,也会畏惧李兄的威名,整个温州府沿海,便都是李兄的地盘了!”

  李介郎在沿海混迹了二十年,这会儿自然也是会说汉话的,他看了看身为汉人的汪显,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一旁只有三十岁的泉次郎,一副东瀛武士打扮,他看向首位上的李介郎,用倭语说道:“介郎兄,官军头部距离这里,只有不到二十里了,我愿为前锋,替介郎兄消灭这些汉狗!”

  李介郎看了看泉次郎,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用几乎没有什么口音的汉话,开口道:“那我在这里,静候次郎佳音。”

  与泉次郎不同,这个倭寇的最大头领,是东瀛屁民出身,他现在有了姓有了名,还会说了汉话,自觉得自己已经高同族人一等,已经不屑使用倭语了。

  泉次郎起身,手按在腰间的倭刀上,笑着说道:“请兄长令人两翼配合,我这就去灭了这些汉军!”

  “不可大意。”

  李介郎看了看汪显,开口道:“汪头领先前碰过这支抗倭军,据说在临海被这支抗倭军大败。”

  “那是因为他们汉人怯懦!”

  泉次郎大声道:“连带着他手下的东瀛武士也怯懦了!”

  说完这句话,他看也没有看汪显一眼,扭头大踏步的去了。

  很快,泉次郎麾下约莫一千左右的倭寇,开始朝着沈毅所部集结。

  与此同时,李介郎麾下的倭寇,也开始向沈毅所部收紧,挤压抗倭军的活动空间。

  二十里的距离,双方互相接近的情况下,只半个时辰,就几乎已经脸贴脸了。

  而这个时候,沈毅所部,自然也早已经看到了眼前这支倭寇。

  一身甲胄的薛威,带着十几个斥候们回来,对马上的沈毅拱手道:“司正,倭贼分别从我前方以及左右两边攻杀过来,前方的倭贼约莫千人左右,两翼的倭贼……”

  “目前分辨不清数目。”

  沈毅回头看了看坐在马上的李穆。

  世子爷这会儿,也穿上了一身甲胄,他正在整理自己的羽箭,见沈毅看向自己,便爽朗一笑:“看我做什么?我不管事,子恒你说了算!”

  沈毅这才回头,他先是看了看凌肃,又看了看薛威。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倭贼这点人数,也敢围住我们,分明是不把我等放在眼里!”

  “凌千户!”

  凌肃面色严肃,大声道:“凌肃在!”

  “短兵相接,也就没有什么兵法可言了,抗倭军整体将士,包括我与世子在内,统统交给你指挥!”

  “我只提醒你一句,善用狼筅!”

  “你记住,我们不存在第二个突围的方向,正前方,就是我等唯一的突围方向!”

  “正前方就是乐清县城,贼首必然在乐清附近,突破正前方的倭寇,给他们来个直捣黄龙!”

  “打出钦差大旗,告诉乐清百姓,朝廷王师来了!”

  凌千户被沈毅这番话说的热血沸腾,他抱了抱拳,大声道:“凌肃遵命!”

  一旁的李穆这会儿已经穿戴整齐,他伸手拍了拍凌肃的肩膀,笑着说道:“凌千户,这一仗你但凡派一个人保护我,事后我都要寻你的麻烦。”

  凌肃深呼吸了一口气,恭敬低头。

  “下官明白了!”

  说完这句话,他看向薛威,低喝道:“薛百户,由你统领所有狼筅兵,立刻上前迎敌!”

  薛威重重的拍了拍胸脯。

  “卑职遵命!”

  说完这句话,这个勇猛的少年人大声呼喝了一句,带走了所有狼筅兵,列阵去了。

  而凌肃则是开始指挥弓弩兵以及长枪兵列阵。

  他把那些新兵中的新兵,放在了队伍最后面。

  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是怕他们一触即溃,影响军心。

  说话间,泉次郎所部已经抵达近前。

  双方距离只有一里了!

  凌千户再也没有废话,他抽出佩刀,双目圆睁。

  “兄弟们,保家卫国!”

  “砍杀倭贼!”

第四百四十九章 沈毅的后手

  面对倭寇,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一个杀字而已。

  毕竟抗倭军的将士都是沿海的青壮,他们的家园已经饱受倭寇侵害许多年了,对于倭寇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

  毕竟国仇家恨。

  不过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面对穷凶极恶倭寇的时候,鼓起勇气却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要打破这些倭寇凶恶而且不可战胜的固有印象。

  这种印象,对于第一批抗倭军来说,已经被打破了,毕竟他们在临海附近大败倭寇,而且是那种战损比非常完美的大胜。

  而这一批抗倭军将士,这会儿或者举盾,或者举着狼筅,都冲在了最前面!

  他们在薛威的带领下,跟倭寇撞在了一起!

  这会儿不是晚上,而是大白天。

  此时的狼筅,又被沈毅改进了一遍,确切说,是被复刻了一遍。

  此时的狼筅头部,不止有哪些如同树杈一样的尖利锋刃,锋刃的头部还被安装了竹枝树枝,用来干扰敌人视线!

  在敌人看在,抗倭军手里拿着的,就是一根根毛竹,毛竹顶部是一根根竹枝,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但是一旦被这些“竹枝”碰到身体,立刻就会被捅破身体,甚至开膛破肚!

  而他们手中的倭刀,根本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薛威一马当先,手持一柄狼筅,带着近百个狼筅兵,冲在了最前面!

  每一个狼筅兵身后,都跟着两个抗倭兵。

  其中一个手持盾牌用来抵挡弩箭,另一只持单刀,用来补刀。

  而另外一个人或者是弓弩手,或者是手持长枪,保证足够的进攻能力。

  这是沈毅创制的三人小队,三个人互相护持,进退一致,在这种遭遇战里非常有用。

  双方骤然交兵一下,倭寇立刻吃了个小亏。

  他们并没有见过狼筅,没有面对过狼筅。

  或者说……汪显阴了这些人一手。

  倭寇内部并不是一条心。

  虽然汪显在狼筅手里吃了个大亏,但是几家倭寇坐在一起的时候,他只是跟另外两家说抗倭军有了一件奇门兵器,但是并没有跟他们说,这件兵器到底长什么模样。

  初一交兵,至少有十几个倭寇直接被狼筅的锋刃杀伤,躺在地上哀嚎失去了战斗力。

  而狼筅兵身后的两个队友,会毫不犹豫的上前补刀,将这些地上躺着的倭寇一刀捅死。

  见前方狼筅兵战果斐然,中军的凌肃长长的松了口气,他骑马来到军阵中央,看着这些两股战战,甚至浑身都在发抖的新兵,冷冷的说道:“你们也看到了!”

  “倭寇不过如此,我王师分毫未伤,这些倭寇便开始败退了!”

  “你们也是朝廷的抗倭军!”

  “你们也是汉家儿郎!”

  “你们的亲戚家人,有没有人死在倭寇手里!”

  凌肃声音如同霹雳一般震撼人心:“是男人的,就举起刀,砍向倭寇!”

  “跟在狼筅兵身后,每个狼筅兵身后跟两个人!”

  “临阵退缩者,杀无赦!”

  这些新兵初临战阵,本来都已经怕到不行了,听到凌肃的这番话之后,勉强有了一些勇气,其中一些胆子大的,便提着刀,跟在了狼筅兵身后!

  战事的第一阶段虽然顺利,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因为倭寇太多了!

  这些倭寇,是贼首泉次郎麾下的倭寇,虽然也有零星一些汉人强盗混迹其中,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东瀛浪人出身,这些浪人有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很是难缠。

  愣头青,不怕死。

  哪怕一个个倭寇倒下来,后续的倭寇也会举着刀冲上来!

  而且,倭寇实在是太多了!

  一把狼筅,最多同时架住两三个倭寇,再多的话就不可能做得到了,抗倭军的狼筅,到现在也就一百多把!

  不是因为狼筅制不出来,而是因为合格的狼筅兵太少了!

  使用狼筅需要臂力大,而且需要训练,那些新兵很难使得动狼筅。

  要命的是,即便是这一百多把狼筅,也不能全部用在正面!

  因为两翼,也有倭寇围了上来!

  李穆干脆跳下自己的马匹,收起了弓弩,从一旁的车上拿了一柄空置的狼筅,往左翼顶了上去!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