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40章

作者:漫客1

  倭寇从来是不攻城的。

  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护甲,有也只是一些皮甲。

  因此他们基本上没有攻城能力,即便是登陆劫掠,也大多数是劫掠村镇,抢了东西杀了人放了火之后,转身就跑了。

  而上一次倭寇之所以一反常态的进攻临海县城,是因为临海的王家,跟汪显一系的倭寇,有脱不开的干系,汪显一时心急,才选择带倭寇攻击临海城。

  而即便是面对野战一碰就碎的临海卫,汪显等倭寇进攻临海县城的时候也吃了亏,他们没有甲胄,盾牌也不是很齐全,如果强攻城池,哪怕是再低矮的城池,也要拿性命去填。

  后来,在临海城防卫薄弱的情况下,汪显一系的倭寇也没有选择进攻县城,而是选择去找野外的沈毅硬碰硬,最终在沈毅手里吃了大亏。

  很明显,这一次在沿海集结的倭寇,大概率也不会攻城的,一些小县城尚且两说,永嘉城这种府城,他们是绝对不会来攻的。

  听到了沈毅的话之后,原本还带着三分酒气的蒋知府,整个人一个激灵,彻底清醒了。

  他面色严肃的看着沈毅。

  “贤弟,事关重大,可不能胡说……”

  沈毅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口道:“这种事情,沈某如何会跟府尊开玩笑?我刚得到消息,就立刻来见府尊了,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早一个时辰去做,就可能能多救一些百姓的性命,至于迁移人口,还有一些迁移人口吃用的开销……”

  沈老爷沉声道:“府尊明天立刻紧急筹买一些粮食,供他们吃喝,买粮食的钱记录在账上,由沈某来出。”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他看向蒋知府,缓缓说道:“府尊,咱们要提前说好,这些是救命的粮食,救命的钱,要是还有人搞什么‘过手留三成,上报增两分’那一套,被我知道了,钦差的王命旗牌可饶不了他!”

  蒋知府能在温州府这种地方做府尊,自身的业务能力自然是有的,闻言这位府尊老爷拍了拍胸脯,开口道:“贤弟放心,如果倭寇来攻的事情是真的,采买分发粮食的事情,愚兄亲自负责,但凡账目出了一点差错,不用兄弟你说话,愚兄自己就在这知府衙门撞死!”

  说完这句话,他看向沈毅,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说道:“不过贤弟……”

  “不是愚兄不信你,实在是这件事情太过重大,为兄需要见到钦差大人本人,或者是……”

  “见到钦差的印信文书,才好照着办事。”

  这句话并没有让沈毅意外,毕竟做官的人,最讲究谨慎二字,事实上如果蒋知府不说这句话,反倒会引起沈毅的怀疑。

  沈老爷喝了口茶,缓缓说道:“我已经快马给钦差去信了,钦差现在距离永嘉城不远,估计后天便会回到永嘉,主持温州府以及整个浙东的防务,在钦差回永嘉之前……”

  沈毅看向蒋知府,沉声道:“我希望府尊能够照在下说的去做,买粮食的钱我可以先支给温州府衙,或者我直接让人去买,但是迁移百姓的事情,只能有地方官府去做!”

  蒋知府面露为难之色。

  “贤弟,这不合规矩……”

  沈毅看着这个一脸无害的温州知府,差点就拍了桌子。

  他深呼吸了好几口气,狠狠咬牙:“那我给你写一份钦差文书,盖我邸报司的印,出了事,我沈毅负责,这总行了罢!”

  说完这句话,沈毅心中发狠。

  这姓蒋的如果再不同意,他就要带抗倭卫占了府衙,自己发号施令了!

  见沈毅愿意“担责任”,蒋知府顿时露出了笑容,他对着沈毅拍了拍胸脯。

  “贤弟这话说的,上为朝廷,下为百姓,抗击倭贼也是愚兄分内之事!”

  “愚兄这就去发文,让人火速送到下面县城去!”

  说完这句话,他却没有动身,只是抬头看着沈毅。

  沈毅心中憋了股火气,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吐出一口浊气,沉声道。

  “我同府尊一起去写文书!”

第四百四十五章 倭刀夜挥起!

  沈毅一个人,是不太可能控制住温州府的。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大股倭寇的目标,很有可能不止一个温州府,而是整个浙东,想要协调浙东,就必须要李穆这个钦差来发号施令。

  好在李穆并没有走远,沈毅在永嘉征兵的时候,李穆正在永嘉南边一些的福宁县清理当地通倭大户,沈毅派抗倭军将士快马连夜给他送了一封信过去,这位世子殿下也没有含糊,收到了沈毅的书信之后,只带了一二十个随从,快马赶回永嘉。

  因为跟在他身边的二百抗倭军没有那么多马匹,只能跟在他身后,徒步赶回永嘉。

  福宁县到永嘉,也就二百六十里左右的路程,第二天傍晚时分,李穆就赶回了永嘉这个温州府城,在府城城外的抗倭军大营里,找到了沈毅。

  事实上,从昨天晚上收到倭寇集结的消息之后,沈毅就搬到了抗倭军大营住,以便有什么情况的时候,可以临机反应。

  抗倭军大营门口,见到赶回来的李穆之后,沈毅长松了一口气。

  他上前对着李穆拱手行礼。

  “世子可算是回来了。”

  李穆跳下马匹,面容带着一些疲惫,这位晋王世子上前,把沈毅扶了起来,然后看着沈毅的衣袖走进大营,沉声道:“进去说。”

  沈毅点头,领着李穆进了抗倭军的帅帐之中,帅帐里,李穆坐在主位上,沈毅陪坐在旁边,两个人落座之后,李穆才看向沈毅,眉头紧皱:“说一说具体的情况,怎么突然会有这么大一股倭寇集结在温州府,事先一点迹象都没有?”

  沈毅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世子,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按理说倭寇即便有动作,几千个倭寇集结之前,怎么也应该有一些迹象,但是这一次,邸报司得到消息的时候,这些倭寇已经大股集结完成了。”

  沈老爷看向李穆,沉声道:“此时此刻,倭寇都随时有可能会发动劫掠……”

  “我想了一天一夜,想到了几个可能。”

  李穆低头喝了口茶,深呼吸了一口气:“说来听听。”

  “第一个可能,是咱们在台州府打残的那个汪显从中作怪,这才在短时间内让这么多倭寇齐聚温州府,不过……”

  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汪显在台州府沿岸的倭寇里,还能数的上号,但是在众多倭寇团伙之中,并不是势力特别大,他即便认识一些倭寇,也不太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第二个可能……”

  沈毅抬头看了看李穆,缓缓说道:“第二个可能就是,咱们这一路抄家,彻底得罪了沿海的这些士绅,一些跟倭寇有来往,或者干脆豢养了倭寇的富商,害怕世子过去清算他们,因此用尽了力气召集倭寇,才弄出了这么大阵势……”

  李穆大皱眉头。

  他看向沈毅,沉声道:“子恒这话不对,即便是几千个倭寇,也不可能打的下温州府的府城,这些倭寇即便在浙东作孽,毕竟是伤不到你我二人的,也阻止不了咱们继续巡海。”

  沈毅看向李穆,低眉道:“世子,咱们的抗倭军新建,如果这些倭寇在抗倭军眼皮子底下,祸害了浙东的百姓之后扬长而去,抗倭军的名声就算是彻底烂了,而且不止是一个抗倭军烂了这么简单……”

  “抗倭军烂了之后,朝廷以后想再在沿海搞出类似的海防军,就更是千难万难了,只能从禁军之中抽调人手过来,而禁军不熟悉地方,也未必能够拿那些倭寇怎么样……”

  李穆皱了皱眉头,他若有所思的看着沈毅:“那……第三个可能呢?”

  沈毅神色有些复杂,他抬头看向李穆,缓缓说道:“第三个可能,就是朝中有人看咱们不顺心了。”

  “世子一路南下巡海,到现在抄家也抄了六七家了,抄的这些家,都是地方上的富户士族,很多都是在朝廷里有关系的,有些人家的后台,说不定还是建康城里的高官。”

  “咱们这样一路查下去,剪除了他们的羽翼不说,朝廷里那些人,说不定会担心查到他们头上,因此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把这一次巡海给搅黄……”

  晋世子脸色都变了。

  “子恒的意思是,朝廷里也有人通倭?!”

  “通倭谈不上。”

  沈毅缓缓说道:“不过朝中诸公,有些人本事大得很,路子也广得很,说不定他们就有本事联系到这些倭寇。”

  说到这里,沈毅再一次抬头看向李穆,他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李穆把沈毅的表情看在眼里,这位晋世子沉吟了一番,然后看向沈毅,低声道:“子恒是不是想说,这件事,赵阀也有可能参与其中……”

  抗倭军征兵已经有一两个月了,抗倭军征兵之后,皇帝想要再新建一支武装的构想,已经昭然若揭,而这个构想威胁最大的势力,自然就是把持淮河水师几十年的赵阀了。

  沈毅摇了摇头:“世子,我可什么都没说。”

  李穆脸色有些难看,他微微低头道:“是,的确什么都不能说……”

  说完这句话,他狠狠握拳,指甲几乎扎进肉里。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李穆抬头看向沈毅,问道:“子恒是不是已经有对策了?”

  沈毅叹了口气,把他跟蒋知府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开口说道:“世子,邸报司的人正在盯着倭寇的动向,抗倭军既然已经成军,那么咱们就没有退路,只能正面迎上去,击退或者击败这些倭寇!”

  抗倭军现在能动用的人数,在一千多个人,其中七八百个都是不合格的新兵,还有两三百个合格的新兵,以及几百个训练过一段时间的新兵。

  这个人数,跟几千人的倭寇数量是不能比的。

  苦就苦在,沈毅不会打仗。

  知道一个狼筅,已经是他的知识库存的极限了,至于戚家军的鸳鸯阵之类的阵法,他是实在用不出来。

  不然以戚家军对倭寇的辉煌战果,沈毅手里这一千多个人,就非常够用了。

  不止够用,而且绰绰有余。

  不过没有办法,一来是这支抗倭军的质量远不如戚家军,二来是沈毅也没有把戚家军战阵学来,这会儿大敌当前,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李穆听了沈毅的话之后,二话不说便点头道:“明天一早,我亲自去一趟温州府衙,让他们照子恒你的吩咐去办,至于临机应敌的事情……”

  “凌肃我已经带回来了,一会儿你跟凌肃两个人好生商量商量具体打仗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不过……”

  李穆目光炯炯:“商量好了之后,记得告诉我一声,我虽然不指挥军队,但是也要临阵杀几个倭寇,替我大陈百姓出口恶气!”

  沈毅微微摇头:“世子是钦差,可不能临阵。”

  李穆面色坚毅。

  “子恒,我是李家人。”

  “外敌当前,整个抗倭军中,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应该上阵。”

  ……

  就在李穆跟沈毅两个人在永嘉城外大营里商量的抗倭事宜的时候,温州府下属乐清县沿海,几十艘小船趁着夜色,一一靠岸。

  每一艘船上,都跳下来十几个人,这些人都身穿东瀛服饰,腰间佩刀。

  一个首领模样的东瀛人跳下小船,拔出腰间的佩刀,狠狠挥刀,然后用倭语喝了一声。

  “动手!”

  于是乎,数百上千个倭寇,动作迅捷,朝着乐清扑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 义之所在!

  乐清县,是温州府下属的一个临海的县。

  这个县,就在永嘉县,也就是温州府府城正东。

  也就是说,越过乐清,就可以扑到温州府城了!

  因为沈毅提前好几天得知了倭寇集结的消息,因此大股倭寇刚在乐清登陆,就有人快马赶到了永嘉送信,负责整个浙东情报的郑虎,亲自在抗倭军大营里见到了沈毅,向沈毅报告了乐清县出现的情况。

  这位内卫出身的汉子,这会儿也面孔紧绷,他站在沈毅面前,深深低头道:“司正,这些倭寇在乐清沿海登陆,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到东西便烧,咱们的人送信来的时候,至少有十几户没有来得及搬迁的人家,死在了这帮倭寇手里!”

  郑虎脸色颇为难看,他深深低头道:“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简直全无人性!”

  沈毅的脸色也不好看,他看向郑虎,问道:“能确定具体人数么?”

  郑虎低头道:“具体的人数看不出来,但是这一批登陆的倭寇,少说应该在两千人以上了……”

  沈毅默默点头,又问道:“他们……打乐清县城了么?”

  “没有。”

  郑虎立刻说道:“这些倭寇,没有攻城的习惯,一般不会攻城,不过他们会提前打听好消息,进入一些没有城墙的镇子上劫掠,绑架镇子上的富户,现在……”

  “现在一些早稻已经见穗了,这些倭寇恐怕还会糟蹋田地……”

  温州府主要的作物是水稻,分为一季稻和二季稻,一季稻也就是一年一熟,四月份插秧,八月份收成。

  沈毅是四月份跟李穆一起从建康出发南下的,到现在折腾了两个多月时间,现在已经是洪德八年的七月,一些早稻的确到了抽穗的季节。

  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伸手拍了拍郑虎的肩膀,缓缓说道:“你带人继续盯着,随时汇报倭寇动向!”

  郑虎叹了口气,沉声道:“属下明白!”

  说罢,他转身大踏步离开。

  郑虎离开之后,沈毅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帐篷里想了一会儿,然后才整理了一番思绪,去帅账见李穆去了。

  这会儿,李穆正在睡觉。

  他昨天才从富宁赶回来,一晚上没有睡觉,又跟沈毅一起讨论了半天时间,已经困顿不堪,这会儿正在补觉,睡得正香。

  老实说,这两个多月时间下来,这位晋王世子,已经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