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229章

作者:漫客1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临海卫,加入这个前途未卜的抗倭军。

  而凌肃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来见沈毅,是因为他心里也清楚,不管是钦差李穆,还是眼前这位沈司正,手里都没有军事人才。

  或者说,一个有统兵练兵能力的将领。

  短时间内,钦差也很难找到比他更合适的将领了。

  没有人是傻子,沈毅不是,凌千户自然也不会是,事实上,这位千户大人,比看起来要精明得多。

  沈毅犹豫了一下,还是在纸上补上了那个“肃”字,然后抬头看向凌肃,淡淡的说道:“凌千户,朝廷会如何处理你,如何任用你全在兵部,不过在兵部的处理下来之前,你或许真能替抗倭军出些力气,当然了……”

  沈老爷面色平静:“用不用你,决定权也不在我,这份名单我会交给钦差大人决断。”

  他抬头看向凌肃,叹了口气:“老实说,临海卫的表现,着实让人提不起精神,钦差会不会用你凌千户,还是很难说的事情。”

  “凌某明白。”

  凌肃深深低头道:“只求钦差与沈司正,给凌某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不是只会吃朝廷口粮的闲散千户。”

  沈老爷打了个哈欠,对着凌肃挥了挥手,示意他先下去,然后他看向凌肃身后的一众长龙,对着旁边的薛威招了招手:“薛总旗,告诉后面的人,不要继续排队了,今日把这些排队的人录完便止。”

  薛威现在刚升了总旗,可以说是干劲十足,当即去指挥队列去了。

  没有了人加入排队的队伍当中,只记录名字籍贯,并不是什么很难的工作,沈毅没过多久,就把剩下的名字录完,起身伸了个懒腰之后,看向一旁的薛威,问道:“薛总旗,你觉得……”

  “你觉得凌肃这个人如何。”

  薛威不比沈毅大上多少,两个人基本上算是同龄人,不过因为沈毅是两榜进士,他对沈毅非常恭敬,闻言低头道:“沈老爷,凌千户是个很不错的人,平日里对待下属也很宽和,很少发脾气。”

  沈毅摇头笑了笑:“临海卫战力几乎不存,跟他这种好脾气多少也有些关系。”

  “唉……”

  薛威低头,叹了口气道:“大家自小都是在一个千户所里长大,所里的人有时候还互相成婚,或多或少都有着亲戚,再加上各种关系牵扯……”

  “凌千户也没办法。”

  沈毅拍了拍这个小伙子的肩膀,微笑道:“明日,便会有人进入抗倭军,不过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留下来的不会很多,薛总旗有信心补齐你麾下五十个手下么?”

  薛威立刻瞪大了眼睛,满脸兴奋之色:“回沈老爷,在下一定训练出五十个合格的抗倭军!”

  沈毅“嗯”了一声,然后拍了拍薛威的肩膀,扭头走了。

  他离开之后,很快回到了王家大宅,把今天录下来的名单交给李穆去看。

  李穆看到了凌肃的名字之后,开口问了几句,沈毅都一一如实回答。

  两个人又在一起,商量了一些关于抗倭军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沈毅依旧去了老地方征兵。

  而薛威,已经开始拉着昨天录下来的六百人,在城外空地上扎起了营帐,开始练兵了。

  这六百个人里,能练出五十个战士就算成功。

  而这一整天,沈毅都没有给凌肃答复。

  到了傍晚时分,这位凌千户又来沈毅这里报名。

  沈毅抬头看了看他,依旧把他的名字加了上去,但是没有说话。

  就这样一连三天,凌肃每天都来,一心一意加入抗倭军。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沈老爷收起了手上的毛笔,抬头看了凌肃一眼,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叠好的宣纸,在凌肃面前铺开。

  这是一章李穆亲自写的纸。

  纸上写了简短的两行字。

  凌肃深呼吸了一口气,认真看了一遍纸上的内容。

  内容很简单。

  “你带三人出城,十日之内探得倭寇踪迹,诛杀倭寇三人以上,临海卫首战失利之事既往不咎。”

  “另,本钦差会亲自写文书上报朝廷,将你调入抗倭军。”

  凌肃看完这封“短信”之后,先是把信叠好塞进的怀里,然后二话不说,直接对着沈毅抱了抱拳,拱手道:“多谢沈司正,多谢钦差大人!”

  “凌某一定不负钦差厚望!”

  说罢,这位千户转身就走,很明显是带人出城去找倭寇去了。

  他的背影很是悲壮。

  因为探寻倭寇踪迹不难,偷偷杀三个倭寇却不容易。

  这种冒险的事情,本来也不应该由一个千户去做。

  想到这里,沈毅叹了口气。

  他刚叹完这口气,背后就传来了李穆的声音,只听这位世子微微一笑道:“怎么?子恒觉得凌肃很悲壮?”

  “不。”

  沈毅微微摇头道:“临海卫打成那个样子,他这个千户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我只是在想……”

  “假如凌肃证明了他这个带兵的千户没有问题。”

  沈毅回头看向李穆,低声道:“那是不是朝廷的卫所出了问题?”

  李穆皱了皱眉头。随即撇过脸去,没有答话,而是大步远走。

  “我去看看各大铁匠铺的狼筅做的怎么样了,听说昨天听说已经制成了二三十柄……”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时机成熟了

  一转眼,时间过去了九天。

  到了第九天的时候,一个衣衫染血的汉子,步履坚定的走进了王家大宅,然后在王家大宅里找到了钦差李穆,二话不说,直接跪了下来,以头触地。

  “卑职凌肃,叩见钦差。”

  李穆看了看眼前这个衣衫上隐隐带着血迹的凌肃,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问道:“凌千户完成本官交待的事情了?”

  凌肃跪在地上,低头道:“回钦差,卑职等人奔走数日,虽然没有摸清楚倭寇具体的数目以及具体的住处,但是可以确定,台州府沿海汪贼的手下,这会儿大半都不在海上,也不在岛上……”

  李穆眼皮子都没有抬,问道:“那在哪里?”

  “在桃渚镇一带活动,不过他们并没有袭扰当地的百姓,只是潜伏在桃渚一带,桃渚近海,倭寇在那里……”

  “根基不浅,因此可以隐藏在那里,不被官府发现。”

  李穆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凌肃,然后继续问道:“何以见得?”

  凌千户似乎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张略有些粗糙的沿海地图,然后递在了李穆面前,指着地图上标记的位置,开口道:“钦差请看,桃渚镇附近,至少有七八座临近的宅子,最近一段时间住了陌生人,而且数量不少。”

  “这些人进入桃渚的时间,与倭寇进攻临海县城的时间吻合……”

  李穆面色平静,开口道:“那本官要的三个倭寇的人头呢?”

  “死人不会说话。”

  凌肃跪在地上,喘了口气,开口道:“卑职如果带几个人头回来,钦差心里难免会生疑,卑职在倭寇活动的地带附近,潜伏了几天时间,跟几个属下一起,费了不少功夫,才捉住了三个活的。”

  “这会儿,这三个倭寇已经带进了临海县城,静候钦差大人提审。”

  听到这句话,世子终于抬头看了看一眼凌肃。

  他缓缓问道:“活的?”

  凌肃点头道:“两个倭人,一个汉人。”

  李穆又问道:“是台州府的汉人?”

  凌肃摇头道:“不知道,听口音不像是我们台州府本地人,卑职们没有详细讯问过,钦差大人亲自审问就是。”

  这句话就很懂事。

  没有询问过,就是代表把审讯重犯的功劳,让给了李穆。

  作为钦差的世子低头想了想,然后挥手道:“凌千户一路辛苦,且回去歇着去吧,把这三个倭寇押过来,本官审问属实之后,临海卫作战不力的罪责,便不再追究了。”

  凌肃跪在地上,叩头致谢。

  他额头碰在地上,低头道:“钦差大人,卑职愿以小卒身份进入抗倭军,不求其他,只求为朝廷,为陛下,出一份力气!”

  这句话也很鸡贼。

  不错,以临海卫的表现,只需要李穆给朝廷上一道奏书,朝廷完全可以把他这个临海卫千户,贬成抗倭军中的一个小卒,但是凌肃身为台州府人,亲眼见到了抗倭军组建的全过程,他比谁都清楚,抗倭军现在不缺小卒,而是缺将领。

  能练兵,并且能带兵的将领。

  毕竟那个刚被拔擢为总旗的薛威,原先只是临海卫里一个没有任何职位的小卒,要说他无师自通,突然成了什么练兵带兵的名将,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抗倭军现在急需的,就是凌肃这种有带兵经验的军官,这样才能迅速的成军,并且迅速训练出成效……

  至于临海卫的烂样……

  再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李穆只有一个凌肃可以选。

  于是乎,三日之后,凌千户走马上任,成为了抗倭军中的百户。

  当然了,这个百户是李穆用钦差的权柄强行任命的,没有经过兵部,甚至没有经过朝廷。

  不过李穆身为皇帝的堂哥,理论上来说,只要一纸奏书递上去,皇帝和朝廷多多少少会给他一点面子,至于兵部……

  大陈的兵部,地位很是尴尬。

  因为地方军队实在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战绩。

  淮河水师他们管不了,至于京畿禁军,更是皇帝的禁脔。

  因此有些时候,大陈兵部说话的声音,可能还没有安平侯赵家养的狗声音大。

  而且李穆这一次在地方上可以临机决断,他的任命就相当有效力了,而凌肃也很给钦差面子,接到任命之后的第二天,他就到了抗倭军军营之中,正式接管了抗倭军的训练。

  不过进入抗倭军军营之后的凌百户,很快就看到了十几把摆在校场上模样几乎一致的怪异兵器。

  然后,他从几个属下那里,得知了这种怪异兵器的名字。

  狼筅……

  花了一个下午熟悉了狼筅的特性跟性能之后,凌百户便丢下了自己练了半辈子的长枪,开始转练狼筅了。

  ……

  有王家大宅二十七万两白银的支持,抗倭军的成型速度非常快。

  短短一个月时间,抗倭军的将士数量,就来到了两百余人。

  这两百多个人,是经过大量淘汰之后,才留下来的,不过因为还没有具体的战绩,因此这两百个人都还没有整编,主要是由凌肃跟薛威两个人在训练。

  除了这两个负责练兵的将领之外,抗倭军里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那就是长史沈毅。

  长史这个职位,目前在大陈,只有各大王府里有,但是前朝是有军长史的,主要负责军队的文书管理,比如说士兵入籍,登记造册等事情。

  而沈毅这个军长史,还兼了抗倭军的后勤工作以及一些思想工作。

  比如说抗倭军里有人闹事了,有人不想训练了,或者说缺衣少粮了,缺少兵器了,多半都是沈毅在负责处理。

  一个多月时间下来,沈毅成为了抗倭军这个新军之中的,几乎威望最高的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沈毅的身份特殊。

  他是两榜进士,天生就高出武人一头,因此不管是凌肃还是薛威,见到沈毅的时候,都十分客气,甚至还带着一点小心,时间长了,抗倭军的将士们自然就下意识的觉得,沈毅在军中的地位,要高过这两个练兵的武职。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抗倭军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最起码狼筅这种东西,已经用的精熟了。

  接下来,需要一场战斗,来检验抗倭军训练的结果。

  沈毅详细分析了抗倭军的现状之后,又思考了许久,最终才找到了正在王家大宅后院里喝茶的李穆。

  见到李穆之后,沈毅咳嗽了了一声,笑着说道:“世子,咱们幽禁王家人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了,我觉得,是时候把他们槛送建康,交给朝廷问罪了。”

  李穆眼睛一亮,然后看向沈毅,爽朗一笑。

  “这是大事情,既然是大事,陛下已经交待过了。”

  这位晋王府的世子爽朗一笑。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