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86章

作者:漫客1

  沈司正欣喜不已,他侧身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笑着说道:“等待诸位多时了,诸位快快请进。”

  七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赵戈,后者点头之后,他们才鱼贯进入邸报司。

  沈毅走在最后,看了一眼赵戈,低声道:“赵大哥,怎么不在晚上送人过来……”

  赵戈瞥了沈毅一眼,语气有些无奈。

  “沈司正放心,没有人查的出来……”

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斗七星司?

  这些内卫的专业教头,是沈毅向宫里申请的教官,用来培训邸报司第一批情报人员。

  现在邸报司第一批情报人员只有三十多个人,七位教头足可以教的过来。

  不过对于邸报司来说,这些教头的意义不仅仅是让邸报司在业务上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许可。

  皇帝默许并且支持邸报司从事情报工作。

  不过这种默许支持,没有书面文书,也没有朝廷的认可,更没有经过朝廷的程序。

  也就是说,哪天小皇帝矢口否认了,邸报司的情报权限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我邸报司作为一个印邸报的衙门,派人出去搜罗新闻,很正常吧?

  什么?搜罗新闻为什么要乔装打扮?为什么要隐姓埋名?

  那不是为了给大陈百姓提供宝贵新闻嘛!

  反正职权解释这种东西,在文官嘴里都能玩出花来,沈毅暂时只是需要搜查情报的权力,也不需要锦衣卫的诏狱之权,因此不用担心后续这份权柄说没就没了。

  再说了,后续邸报司真到了被人问责的时候,沈老爷多半也已经早早的高升了。

  迎着几个内卫的教头还有赵戈一起进了邸报司之后,沈司正立刻让人看茶,他与赵戈坐在一起,给赵戈倒了杯水之后,开口问道:“赵大哥,上一次鸡鸣寺的事情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齐大哥了,听说那一批内卫都因为我受了罚,不知道齐大哥他?”

  “罚俸一年,削半级。”

  赵戈看着沈毅,低眉道:“老齐借着这个空档告假休息了,这会儿不在建康。”

  这可以算是无妄之灾了,当初在鸡鸣寺里人实在是太多,几个内卫跟着沈毅,也不是贴身跟着,不可能太近,实在是没有办法第一时间阻止那位赵家的刁蛮小姐。

  沈毅低头喝了口茶,叹息道:“这件事怪我,等齐大哥回了建康,劳烦赵大哥通知一声,他这一年的俸禄我出了。”

  赵戈看了沈毅一眼,点头道:“好,等他回来我跟他说。”

  赵戈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不如齐大有那么能说会道,在邸报司喝了几口茶之后,便起身告辞。

  “沈司正,人我已经送到了,这七位教头今后一段时间都会在邸报司任事。”

  他微微低头道:“在下在内卫还有事情,不打扰沈司正了。”

  沈毅亲自把赵戈送到了邸报司门口,这才回到了邸报司里,跟这七个人沟通。

  这七个人,年龄普遍都在三十岁以上,每个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时不时会用眼神上下打量着沈毅。

  沈毅坐在了主位上,笑着说道:“诸位在内卫的时候,俸禄几何?”

  七个人里,年龄最大的是一个身材有些瘦小的中年人,他微微低着头,开口道:“沈司正,来之前赵校尉已经说了,咱们七个人的月钱还从内卫里出,不用沈司正破费……”

  也就是说,这七个人算是临时借调,过些日子还是要还回去的。

  而且听语气,这几个人也不想留在邸报司。

  这不奇怪,内卫毕竟是皇家亲军,说出去多少会有点面子,至于邸报司……

  是个刚成立没多久的新衙门,衙门的主官也才是个八品官。

  这些人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这样罢。”

  沈毅微笑道:“诸位在内卫的俸禄照样领,我邸报司再给诸位额外加一份,内卫发多少,我们这里就发多少。”

  七个人对视了一眼,纷纷起身,对着沈毅躬身拱手:“多谢沈司正。”

  “诸位不必客气。”

  沈七郎虽然这辈子年纪不大,但是毕竟创业过,也当过老板,很有驭人的手段,他微笑道:“咱们初次接触,彼此都不了解,等互相接触一段时间之后,诸位之中带新人带的好的,如果愿意留在邸报司,沈某可以给诸位谋个官身。”

  官和吏是绝然不一样的。

  官再小都是官,而吏很多干一辈子都是吏。

  比如说这七个人,既然是内卫一等一的教头,肯定在内卫做事不是一年两年了,但是这七个人,统统都是吏员。

  而邸报司这个官署,其实是有官职空缺的。

  原先邸报司虽然挂靠在礼部名下,但是邸报司做事的人都是宫里内侍省的人,这些人跟外廷的官是两个体系,不占据邸报司的官员名额,沈毅虽然没有细算,但是邸报司应该还有不少官缺。

  当然了,他这个司正都只有正八品,剩下的这些官缺不是九品就是不入流。

  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吏员要强一些。

  而且邸报司有钱。

  给出的待遇自然也会比内卫要好。

  七个人对视了一眼,再一次对着沈毅拱手致谢。

  沈毅笑了笑:“好了,我叫什么名字,诸位都知道了,诸位也都跟我报个名罢。”

  七个人一一上前报了姓名。

  这七个人里,有唯一的一个女子,她看起来三十岁出头,解下脸上的蒙巾之后,可以看到模样还算不错,不过却有一道细长的刀疤自她的右眉眼处一直划到下颌,虽然伤口不深,但是看起来却很是刺眼。

  这女子姓朱,自称朱娘。

  不过内卫里一般叫她蜘蛛的那个蛛。

  她上前看了一眼沈毅,微笑道:“小老爷,咱们几个在什么地方教人?总不能每天往皇城邸报司这里跑罢。”

  “地方已经找好了。”

  沈毅轻声道:“在城南平康坊许家大宅,从明天开始,诸位便去那里调教新人,邸报司那些人,明天一大早也都会去那里集合。”

  朱娘看了看沈毅,目光有些妩媚:“小老爷,一共有多少个人?有女子么?”

  “第一批一共三十二个人,其中应该有两三个女子。”

  沈毅看了一眼朱娘,又看了看最先说话的那个中年人,静静的说道:“岳教头。”

  中年人上前,低头道:“司正吩咐。”

  “你们七个人得有个主心骨,不然同在一座宅子里,明天分人的时候估计也会闹矛盾,这里岳教头你年纪最大,就暂时由你领着。”

  沈司正看了一眼七个人,继续说道:“那些邸报司的新人,都是从建康城里招来的,我只是简单的遴选了一遍,明日劳烦诸位再过过眼,如果不合适的就请出去,不必客气。”

  七个人同时松了口气。

  教学生,最怕的就是教不会还没有办法开除,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容易砸自己招牌。

  “目前这三十个人只是第一批,后续我会继续物色一些合适的人出来,都要劳烦诸位费心。”

  说到这里,沈毅笑了笑:“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诸位先回去休息,明日直接去许家大宅就是。”

  “我送诸位。”

  城南的许家大宅空置一两年了,是沈毅前些日子让邸报司的人去租下来的,一共租了三年,邸报司现在账房里现钱不少,租个大宅子没有任何压力。

  沈毅把几个人送出了邸报司,然后现在邸报司门口,目送着众人离开。

  等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沈老爷才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他一边写一遍自言自语。

  “七个人,可以考虑搞七个小组出来,将来演化为七个情报处……”

  “叫什么名字好呢?”

  沈老爷在纸上画了几笔,小声道:“北斗七星司?”

  不过很快,他又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不行,七星的名字有些花里胡哨的,天权天枢之类的不太好区分,而且……

  放在情报机构里,有点……中二。

第三百五十六章 聘礼?岁币!

  转眼几个月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洪德七年的八月底。

  秋风吹拂建康城,留下了满地黄叶。

  这一天,陆安世父女与沈毅的父亲沈章一起,结伴离开建康一起返回江都,主要是回去筹办两家的婚事。

  眼看就要到九月份了,距离两个人成婚其实没有多长时间,沈章自然要回去准备,而陆夫子也因为久离江都,很是想念甘泉书院,正好跟着回去。

  赵昌平多次挽留,也没有能够把这位老朋友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户部干了许多年副职的赵侍郎,在八月上旬终于转正,现在已经就职户部尚书,成为了朝廷的大九卿之一,也就是俗称的地官尚书。

  仕途走到这里,虽然没有走到尽头,但其实也没有太多进步空间了,赵尚书前面的路,也只剩下了议事堂的那五个位置。

  不过六部尚书权柄甚重,即便议事堂是六部的上级,很多事情也要跟这几位尚书商量着来,不会很强硬的直接下命令,足见六部尚书的权重。

  此时,这位新任的户部尚书难得的没有去户部上班,而是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婿,一起来到了建康的东城门相送故交。

  一起来相送的,还有陆夫子在建康的几个学生以及沈毅沈司正。

  城门口,赵昌平与陆夫子互相拱手,这位新任的户部尚书看向陆安世,长叹了一口气:“此番分别,不知道何年再见了。”

  相比较来说,一身宽大袍服的陆夫子倒是洒脱得多,他笑着说道:“昌平兄不必悲伤,哪天你告老致仕了,在家乡住些日子,便回书院来,我把这个山长的位置让你,到时候你我兄弟二人,便可以在书院携手治学了。”

  赵昌平闻言,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女婿宋应,回头微微叹息:“近些年齿牙脱落,白发频生,未知还有没有济中说的那一天。”

  说完这句话,他也笑了笑:“不过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回书院去寻济中你,也不必让我做什么山长,只在书院做个普通先生就是,能给书院教几个后生出来,也算是报答当年书院的教导之恩了。”

  两个老朋友说了一会话之后,陆安世忽然看向北边,叹了口气:“昌平兄,如今弟已经是在野之人,本来不该问朝堂中事,朝廷里的事情,愚弟也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家国大事,心里还是牵挂得很,问兄长一句不该问的……”

  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开口问道:“两淮战事……”

  赵尚书乃是朝廷里的大九卿,皇帝陛下召人议事的时候,除非是只召几位宰相,但凡扩大一点议事的规模,他都是要去“开会”的。

  因此,他知道的自然会比寻常人多得多。

  赵尚书扭头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晚辈退后几步,等这些后辈都离开之后,这位地官尚书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快打完了。”

  他情绪有些低落:“已经入秋了,马上就会冷起来,估摸着再有半个月,齐人就会退兵。”

  陆夫子怔怔的看着赵尚书:“当真是因为天冷才退兵的么?”

  “嗬……”

  赵尚书的表情有些苦涩:“哪里会有这么容易?是把前任礼部侍郎裴元派去燕都了,几番波折,才把这件事情谈下来,定的是要咱们送五万匹丝绸,十万匹绢布,二十万两银钱以及一些仆从送到燕都去,他们便罢兵休战。”

  说到这里,他这个户部尚书闷哼了一声:“愚兄最近就在忙着给齐人准备这些东西。”

  陆夫子愣住了。

  他看向赵昌平,目光里有些哀伤:“这不是上贡求和么?”

  “里子上是。”

  赵尚书语气里有些无奈,开口道:“不过裴元这个人……巧舌如簧,按照他的说法,咱们给齐人的这些东西,明面上是叫做……”

  “聘礼。”

  听到聘礼两个字,陆夫子瞪大了眼睛,声音也大了起来。

  “莫不是要立那齐人女子为后?!”

  “那不至于。”

  赵尚书无奈叹气:“只是贵妃而已,不过还是要给齐人下重礼。”

  见陆夫子脸色不好看,赵昌平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济中不必难过,这几年咱们陈国风调雨顺,也没有大的灾殃,钱库里不缺钱,这点东西……”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