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55章

作者:漫客1

  随着太阳慢慢西斜,太和殿门口一声钟响,洪德七年的殿试终于结束。

  同时,这一科的科举,也算是正式结束了。

  受卷掌卷的官员上前,把沈毅等人的试卷一个个收了上去,交给弥封官弥封,弥封完之后,再送去誊录,最后才交到读卷官的手上。

  读卷官一共有八个,这八个人在朝堂上的品级都不会太低,而且大半是翰林出身,在科考上面很有话语权。

  他们批卷子的方式也很有意思,这八个人会按照个人的倾向,把试卷分为五等,上等,中上,中等,中下以及下等,而这五等都用一个符号代替。

  比如说觉得上等,他们就用红笔会在试卷上画一个圆圈。

  中上就画一个红色三角。

  以此类推。

  如果是下等,就会画一个叉。

  等到八个人把这二百坟试卷看上一遍,然后得到红圆圈最多的十份卷子,才会被送到皇帝那里去,交给皇帝去评定前十的具体排名。

  而在一般情况下,皇帝本人也会遵从读卷官给出的参考意见,不会与读卷官给出的排名相差太远。

  当负责殿试的考生收走沈毅面前的试卷之后,沈毅心里长松了一口气。

  他在这个世界的科举之路,再这一刻开始,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不管最后能拿到什么名次,是一甲二甲亦或是三甲,沈毅都已经尽力了。

  他在另一个世界,只能算是个国学爱好者,如果是他自己来考,多半县试都是过不了的。

  之所以科考能够顺畅,主要是因为原先那个沈毅的底子就很不错,再加上沈毅着实刻苦用功了一段时间,这才能侥幸过了会试,来到了今天的太和殿。

  众人交了试卷之后,皇帝陛下又回到太和殿勉励了众人一番,众人下跪对皇帝磕头致谢,然后才鱼贯走出太和殿,各回各家。

  按照规矩,殿试的最终结果,会在结束之后的两天后公布,也就是四月二十四才会放榜。

  沈毅老老实实的跟在众人身后,准备离开太和殿回家跟三哥一起吃酒去。

  他刚走出太和殿大门,一个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赶上了沈毅,小太监恭恭敬敬的低着头,开口道:“沈老爷留步,高公公有事找您……”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陈标题党!

  听了这个小太监的话之后,沈毅看了一眼正鱼贯而出的贡士队伍,犹豫了一下之后,低眉道:“小公公,您转告一下高公公,就说我先出宫去,等一会儿得了空,再进宫来求见他。”

  这会儿殿试刚散去,大家伙都准备离开太和殿散场了,这个时候宫里谁都没有留,偏偏把沈毅留了下来,自然不太合适。

  毕竟殿试成绩还没有出嘛。

  为了避嫌,沈毅也要装装样子。

  小太监似乎明白了沈毅的意思,点头应了一声,转身去报告去了。

  而沈毅则是跟着应钊应先生等人一起,离开了太和殿,三个甘泉书院出身的贡士,聚在一起讨论刚才殿试的题目,以及自己的发挥。

  其中应先生这个人比较激进,骂了几句沿海的倭寇之后,还叫嚷着将来有一天,必然替朝廷平定倭患之类的话。

  这不奇怪。

  应钊二十岁出头就中了举人,然后连续三科会试不中,至今日第四科终于高中,心中憋了一肚子的抱负想要实现,这会儿可以说是斗志满满。

  三个人一路结伴走到了皇城门口,然后应钊看了看沈毅以及孙鲤,用江都话笑着说道:“等过两日殿试放榜之后,我准备回江都老家看一看,拜见父母,再见一见妻儿,二位与我一同回去否?”

  孙鲤是个年轻人,闻言微笑点头道:“殿试放榜之后,在下也要先回江都看一看,到时候与先生同行,在家休息一两个月之后,再去吏部报道。”

  考生科考中试之后,朝廷很人性化的给出了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理论上来说,只要不去吏部报道,哪怕新晋进士在外面活动个一年两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辛苦多年终于高中,总要给这些新晋老爷们一些回家装逼的时间。

  沈毅本来也是要回去的,他今年出江都之前,跟陆师妹约定过,考完试就回江都去,一来是要回乡人前显圣一番,二来也回去看一看家人师长,还有跟他约定好的陆师妹。

  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回去看一看江都罗家的公子罗茂才。

  只不过,沈毅已经提前给自己安排好了工作,等到殿试放榜之后,也不知道朝廷会如何安排他,给不给他回家休息的时间。

  沈毅想了想之后,微笑着说道:“我在建康还有师长,等殿试放榜之后,要听师长如何安排,二位兄长给我留个住址,如果一起回去,到时候我联系二位兄长。”

  应钊其实在书院是要高沈毅一辈的,但是这会儿两个人成了同年的进士,便干脆以兄弟相称了。

  沈毅说完这句话之后,另外两个人纷纷点头,然后三个人互相留了联系地址,这才在皇城门口分开,沈毅离开了宫门之后,再皇城门附近转了两圈,然后赶在皇城城门关闭之前,又来到了皇城门口,报上了高公公的名字之后,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小太监来到皇城门口,把沈毅迎了进去。

  这个小太监带着沈毅在皇城里转了几圈,并没有进皇宫。

  皇城是一些中央机构的驻地,可以理解为衙门聚集点,比如说六部衙门绝大多数都在皇城里,只有兵部衙门不在皇城之中。

  小太监把沈毅带到了皇城里一处衙门门口,沈毅抬头看了看这处衙门的门头。

  只见这处小院子的门头上,明明白白的写着邸报司三个字。

  于是乎沈毅走进了邸报司之后,很是用心的四下看了一眼这邸报司的办公环境。

  因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沈某人都要在这里办公了。

  这会儿,高公公已经在邸报司里等候着沈毅了,高公公旁边,太监孙谨毕恭毕敬的站着,一口一个干爹,叫的很是亲热。

  见沈毅走了进来,“父子”俩这才把目光放在了沈毅身上。

  沈老爷上前,先是对着高公公拱手行礼,然后又看向孙谨,微笑拱手道:“孙公公也在这里。”

  沈毅与孙谨认识的事情,很显然高明是知道的,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指了指自己眼前的椅子,开口道:“沈公子坐着说话罢。”

  说完这句话,他又看了一眼孙谨,开口道:“下去给沈公子倒茶。”

  孙谨连忙低头,说了一声“儿子遵命”之后,下去给沈毅倒茶去了。

  孙谨离开之后,这个小房间里只剩下了沈毅与高明两个人,高太监淡淡的看了一眼沈毅,笑着说道:“沈公子真是聪慧,还知道给自己避嫌。”

  沈毅无奈苦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即便是为了高公公的名声,为了宫里的名声,该避嫌也是按避嫌的。”

  高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后指了指桌子上的一份文书,开口道:“这是前线昨天送过来的战报,陛下亲自交代的,让你起草邸报,给朝廷挽回一点颜面。”

  沈毅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文书,并没有急着去拿,而是看向高明,开口道:“如果只是一篇邸报,高公公让邸报司的人给在下送去就是了,似乎没必要冒险把在下留下来罢?”

  “这份邸报比较急。”

  高明面色平静,开口道:“最好明天下午之前,交到邸报司,后天就要去刻板,尽快刊印出来。”

  “另外……”

  高明看着沈毅,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还有一件事情,咱家想要告诉沈公子。”

  沈毅眨了眨眼睛,问道:“公公何事?”

  “陛下已经决定,纳北齐出云公主为贵妃。”

  他淡淡的看了一眼沈毅,低眉道:“下半年,陛下大婚之后,就会把她接进宫里。”

  说着,高太监似笑非笑:“沈公子你似乎得罪这位北齐公主不轻,将来可要多多注意了……”

  沈毅瞪大了眼睛。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高明。

  “怎么会,陛下不是……不喜欢这个齐女么?”

  沈毅这会儿,心里的确有点不得劲。

  因为与一个北齐公主当敌人没什么关系,与自家老板娘不对付,就不太好办了,尤其是这个老板娘将来还有可能会生一个小老板出来……

  高明没有说话,只是看了桌子上的战报一眼,开口道:“你看过就知道了。”

  沈毅这才上前,展开了这份淮河水师送回来的战报,简单看了一遍之后,他才皱眉道:“双方各有伤亡,最多也只能算是小败,而且只是小规模战事,陛下怎么会……”

  高太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默默看了一眼宫里。

  “有些事情,陛下也无可奈何。”

  沈毅似乎听懂了,他默默点头,开口道:“公公的意思,沈某明白了。”

  他把这份战报收进的怀里,开口道:“明日,在下就会把邸报送到邸报司来。”

  此时此刻,这一篇邸报的标题,沈毅都已经想好了。

  “初接触,王师斩敌过百!”

  “惧天威,北齐嫁女求和!”

第二百九十四章 诸进士观榜

  高明给沈毅的这份战报里,记述了这一次陈军与齐军第一次交兵的过程,这一战陈国死伤一百余人,北齐应该也有百人左右的伤亡,双方初一接触之下,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或者说,北齐那边略微占了点便宜。

  虽然邸报司现在的角色是朝廷的官方邸报,也就是所谓朝廷喉舌,不管是刊发任何消息,都毋须真实,从而才能建立公信力,因此沈毅只是夸张了标题,内容还是相对真实的。

  作为大陈邸报的创建者之一,沈毅写策论的本事可能不如人,但是写邸报的本事,毫不夸张的说,在建康城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这并不是因为他文采出众,或者说有什么政治远见,实在是因为是他在另一个世界见了太多这种媒体的手段,此时此刻使起来这些手段,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沈毅从皇城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跟家里人简单说了一番殿试的过程之后,沈毅就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略微熬了个夜,就把这一篇邸报给写了出来。

  次日,他亲自带着这份邸报,以及从高太监那里拿到的战报,送还给了邸报司。

  之所以要把战报带回去,是因为这玩意儿目前在建康还属于保密状态,万一从沈毅这里泄露出去,沈某人说不定还要为此担责任。

  把小作文交上去之后,辛苦了一年多的沈毅,总算是空了下来,在这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沈老爷先是找赵二喝了顿酒,接着又去找应钊还有孙鲤两个同年同乡联络了一下感情,聚了个餐。

  总之,是一个字的书也没有再看过了。

  两天的时间转眼即过,时间来到了洪德七年的四月二十四,这一天被称为小传胪,殿试前十会被召进华盖殿参加前十名的“颁奖典礼”,然后一一跪见皇帝。

  而这天除了一甲三个人以及二甲七个人之外,其他的进士并不会受到召见。

  这天,沈某人在家,没有受到召见。

  也就是说,前十跟他没有关系。

  这很正常,他会试一百多名,如果殿试能挤进前十,那才是见了鬼,到时候那些进士们,多半会把目光聚集到沈毅身上,怀疑他走了什么后门。

  参加不了小传胪,沈毅也乐得清闲,早上在家里睡了个懒觉,到了下午的时候,他闲逛到花神湖,在花神湖畔看了一下午老头钓鱼。

  反正四书五经,圣人语录,沈毅现在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

  现在的他,颇有种高考结束之后的感觉。

  次日,四月二十五。

  朝廷传胪典礼的日子。

  这天所有进士都要去华盖殿观礼,沈毅也早早的起床,在两个小丫鬟的服侍下,穿上了朝廷赏赐的贡士服,早早的在皇城门口集合。

  这会儿,二百多个准进士们,已经差不多到齐了。

  沈毅在人群中找到了应钊还有孙鲤两个人,先是对两个人拱了拱手,用江都话笑着说道:“二位兄长来的好早。”

  孙鲤性格腼腆,对沈毅微笑回应,开口道:“我们也是刚到。”

  一旁的应钊先是对沈毅还礼,然后笑着说道:“昨日小传胪,一甲还有二甲前七的排名都定下来了,子恒便一点都不好奇?”

  “好奇是好奇的。”

  沈毅微笑道:“不过也懒得去打听了,反正今天传胪,也会揭晓答案的。”

  应钊拉着沈毅,指了指不远处一个二十七八岁模样的年轻人,轻声道:“听说那位,就是今科状元。”

  这会儿已经是清晨,而且已经接近夏天,天亮的比较早,沈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人的面目,看了一眼之后,他有些惊讶。

  “好像是谢会元……”

  会试会元谢泉。

  应钊点头,抚掌感叹道:“会试会元,如今殿试又被钦点了状元,只差一个建康乡试的解元,便是连中三元。”

  “这位状元公,建康乡试第三名,只差一步就可以中解元,着实可惜。”

  应钊忍不住惋惜道:“只差一步,便是大三元了,咱们大陈,多少年没有大三元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