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127章

作者:漫客1

  如果正经来喊,应该喊小名,或者是“巧儿姐”“杏儿姐”之类的称呼。

  这女子也知道沈毅是在开玩笑,她脸色一红,低头道:“公子取笑了。”

  就这样,在这位小娘子的带领下,沈毅来到了知县老爷的书房里,这会儿县尊老爷正坐在书桌后面,忙的焦头烂额,见到沈毅走进来之后,他才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伸手一抚额头。

  “这年底的破事,越来越多了,弄得我烦不胜烦。”

  张县尊吐槽了一句:“附廓的知县,真是倒了血霉了,府衙里什么是都往我县衙推!”

  附廓知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有三百天在骂上官,这并不奇怪,张简吐槽完了之后,这才看向沈毅,微笑道:“子恒怎么来了?难得你肯来主动找我。”

  沈毅自己找椅子坐了下来,微笑道:“听说县尊明天就要回建康过年了,因此来送送县尊。”

  大陈朝廷放假,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九,放到上元节之后才正式开工,不过张简要赶回建康去,因此准备提前几天回家。

  “就因为明天要回去。”

  县尊老爷看着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苦恼道:“今天这些东西都要处理完,忙死我也。”

  沈毅大咧咧的坐了下来。

  “不急,师兄你忙你的,我在这里瞧着,等你忙完了,咱们兄弟喝酒去。”

  张简有些狐疑的看着沈毅。

  “子恒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突然登门,恐怕不止是来找我喝酒的罢?”

  “当然是来喝酒的,只不过除了喝酒之外,还有一件小事情。”

  沈老爷眯着眼睛微笑道:“小弟有几个小伙伴,早年流落江都街头,以乞讨为生,如今生活过得去了,但是还没有落户,他们后天才回江都,师兄明天就要走,因此……”

  沈毅伸出手,咳嗽了一声。

  “因此我来替他们向师兄讨个落户的条子。”

第二百四十二章 守望相助

  县老爷是好哥们,几个“流民黑户”的户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张简看了看沈毅,没好气的说道:“好,等我忙完了手里的差事,就给你写条子,等你那些小伙计从建康回来,你拿着条子去户房办户籍就是。”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看沈毅。

  “你不要走,等我忙完了这些差事,咱们兄弟好好喝上一顿。”

  沈毅微笑点头答应,问道:“师兄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张简犹豫了一下,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文书,叹了口气:“按理说公务不应当假手他人,不过实在是太多了,这样罢,子恒你帮为兄分分类,这样也能快点弄完。”

  说到这里,这位年轻的县尊老爷又有些生气,骂骂咧咧的说道:“陈裕那厮多半是有意为难我,有些明明是府衙能办的事情,都统统推到了我这里来,着实可恶。”

  “官场上嘛。”

  沈毅搬了把椅子,坐在了张简旁边,笑着说道:“能不自己办的事情,当然要推给别人去办,一来省心省力,二来也不用担责任。”

  “至于陈府尊……”

  沈毅一边帮着张简整理文书,一边开口道:“今年吏部考铨,因为粮价的事情,陈府尊只得了一个中字的考评,过完年他就要去吏部述职了,到时候师兄要是能换个上司,差事可能就会好干多了。”

  “陈裕……”

  张简停下了手中的毛笔,低哼了一声:“这厮是杨敬宗的学生,明年那乌龟宰相就要从中书退下来了,到时候且看他陈裕下场如何!”

  沈毅想了想,然后开口道:“杨相经营朝堂多年,即便他这个主干倒下,根系也依旧十分发达,陛下只要足够聪明,便不会立刻去动这些根系,因此也不会动陈裕这些人。”

  沈七笑了笑:“说不定,陈府尊明年去了建康之后,不仅不会与杨相同落,说不定还要升官呢。”

  张简有些诧异。

  他看向沈毅,笑着说道:“子恒还未进入朝堂,居然似乎对朝堂上事,颇有些心得的模样。”

  沈七郎笑着说道:“小弟虽然没有进入朝堂,但是这大半年时间,朝廷的邸报大半都是出自我手,邸报司送来的资料加在一起,恐怕已经有好几尺厚了,再加上我这个人喜欢胡思乱想,对于朝廷里的事情,多少能说出一些来。”

  “半桶水晃荡,让师兄见笑了。”

  这大半年时间来,沈毅先后起草了七份邸报的稿子,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在皇帝那里得了多少“圣眷”,而是从邸报司那里,或者说是从宫里,拿到了大量的一手“内部资料”,这些资料让沈毅这个官场小白,隐约看到了一些官场以及权力场的模样。

  这种“经验”,对于可能即将为官的沈毅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师兄弟两个人,一边聊着闲话,一边联手处理公事。

  这些公事虽然很多,但是好在并不复杂,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公务,两个人又很年轻,精力手速都跟得上,从下午时分处理到天黑之后,就把这些公事处理的七七八八了。

  终于,张简在最后一份公文上写上了最后一笔,然后长舒了一口气,直接把手中的毛笔随手丢在了桌子上,然后一边揉着酸痛的手腕,一边忍不住感慨。

  “都说做官好,做官好,这些人也是不知道做官的难处,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就忙到了那种地步,真到了中书拜相那种程度,估计每天都要被埋在文山案海之中脱身不得。”

  他摇头道:“怪不得陆师叔当初会舍了给事中的差事,回到书院教学注书,这当了官,就真的与清闲二字无缘了。”

  沈毅摇头笑道:“做个好官自然忙,要是做个昏官庸官,那要清闲也容易得很,况且师兄你是一县的主官,到了年尾年初,自然要忙一些,听说建康城里那些清水衙门,一年到头都闲得很。”

  “那种衙门……”

  张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爷爷现在,把我当成张家未来的希望,他明年要致仕,指望我把张家扛起来呢。”

  说到这里,这位知县老爷的目光,也有一些迷茫。

  “扛起一个相门……”

  他摇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沈毅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师兄想这些也是无用,好容易忙完差事了,咱们出去喝酒去。”

  “好!”

  张简站了起来,舒展了一番筋骨,拉着沈毅哈哈笑道:“走,喝酒去!”

  今天这顿酒,师兄弟两个人喝的很是尽心,从下午一直喝到深夜,两兄弟都喝的醉眼朦胧,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到了子夜时分,沈毅才迷迷糊糊醒酒,他从地上站了起来,叫醒了躺在地上的张简,示意张简回床上睡觉之后,他便起身告辞。

  张简拉着他,死活不让他走,沈毅没有办法,只能在县衙的客房里住下,客房门口,张简重重的拍着沈毅的肩膀,因为喝醉了酒,显得有些大舌头。

  “子恒,你我兄弟……”

  他声音醉醺醺的:“以后,要……守望相助!”

  沈毅这会儿倒是醒了七八分酒了,他笑着说道:“等明年春闱中了,我才有资格与师兄在朝堂上守望相助。”

  “不管在朝还是在野,你我兄弟都可以互帮互助。”

  张简拍了拍胸脯,大咧咧的说道:“吾师与你师,乃是一辈子的至交,到了咱们这一代,也要延续前一辈的交情,延续这段佳话才是。”

  赵昌平与陆安世,一人在朝一人在野,但是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的确算得上是一辈子守望相助。

  沈毅笑着点头:“那小弟就算是高攀师兄了。”

  能与一位年轻的大县知县,还是相门出身的贵公子当“哥们”,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沈毅高攀了。

  张简绷着脸,有些不太高兴。

  “你说这种话,就是看不起我张简!”

  “好了好了。”

  沈毅把醉醺醺的张简送回了他的屋子里,交给了那位姓柳的小妾,临别之前,沈毅笑着挥手道:“师兄有什么话,明天酒醒了之后再说。”

  ……

  次日,因为张县尊醉酒,一直到中午才起来,因此到了下午,张简才得以起身出发,赶回建康。

  沈毅一路把他送到了江都城的西城门外,师兄弟在城门口挥手作别。

  张县尊一边揉着胀痛的脑袋,一边颇为感慨:“等过了上元节为兄再回江都,子恒你便该去建康了,咱们兄弟又要错肩而过。”

  “有缘分,将来肯定会重逢的。”

  沈毅与他说了几句道别的话,在官道上送走了这位相门的县尊。

  目送张简的马车越走越远,沈毅刚准备扭头回家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身后传来几声熟悉的声音。

  “公子,公子!”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许大掌柜!

  沈毅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商队,已经靠近了江都府西城门。

  商队后面跟着两三辆“挂靠”的马车,此时为首的那辆马车,已经从车帘子里伸出脑袋,对着沈毅挥手,口称“公子”。

  正是许复等五个人。

  沈毅愣了愣,然后迈步迎了上去。

  五个小家伙也跳下马车,朝着沈毅围了过来。

  等到靠近之后,沈毅看向许复,笑着问道:“不是说明天才能到江都么?怎么今天就到了?”

  “商队运的货轻,走的快。”

  许复对着沈毅拱手行礼之后,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因此比预先估计的日子早了一天。”

  许复看向沈毅,伸手挠了挠头:“公子是在这里等我们么?”

  “你们能这么想自然更好。”

  沈毅也笑了笑:“送一个朋友去建康,刚巧碰见你们了。”

  几个人说话的功夫,三辆马车上的车把式,已经驾车靠近,许复回头看了看这三辆马车,又看了看沈毅,开口道:“公子,外面天冷,咱们上车进城罢。”

  沈毅点了点头,跟着许复等人一起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之后,沈毅看了看这几个比他小两三岁坐在的小伙伴,微笑道:“户籍的事情,我已经帮你们打点好了,你们下午进城歇一歇,明天我带你们去县衙入户籍。”

  许复等人,闻言统统愣在了原地,没有说话。

  沈毅继续说道:“今天你们就回去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大名,尤其是小妹。”

  他看向几个人里年纪最小的小姑娘,开口道:“总不能大名也叫做小妹,要给自己想一个合适的名字,至于姓氏……”

  “你们原先姓什么,就仍旧姓什么,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姓氏的话,就跟小许一起姓许。”

  沈毅自顾自的说着话,但是几个小家伙都有些呆滞,没有回话。

  过了片刻之后,许复才咽了口口水,看向沈毅:“公子……老三也能跟我们一起入户籍么?”

  他口中的老三,就是当初在玉带湖畔卖小吃的时候,说漏了嘴,把沈毅编童谣的事情说出去的那个。

  事后沈毅并没有过多怪罪他,但是也不太想用他做事情了,因此后来六个小家伙里,五个人都去了建康,只有老三一个人还在江都府,美名其曰是留下来守着他们在江都府的“产业”,实际上就是被孤立了。

  当年童谣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沈毅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他看向许复,淡淡的说道:“这种事情你来决定就好,不过他一个人被你们留在江都,心里未免就不会有什么想法,小许你要盯好他,不要让他干出什么蠢事来。”

  许复连忙点头,说了一声知道了。

  马车缓缓进了江都府,在沈毅家门口停了下来。

  五个人都下了马车,进了沈家给沈老爷沈章磕头。

  因为他们五个人在建康,是见过沈章的,因此也算是熟识,磕完头之后,还陪着沈章说了好一番话。

  这五个小家伙,在江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身上都多多少少有些银钱,算是半个“衣锦还乡”,因此沈毅也没有久留他们,在家里跟他们说了会话之后,就一起结伴离开,去看他们的老三去了。

  次日,六个小家伙就跟着沈毅一起,到了县衙的户房办户籍。

  因为有县尊老爷留的条子,户房的人不敢刁难沈毅,只能是沈毅说什么,他们写什么,六个小家伙先后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走完了户房的流程。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

  这一刻起,他们六个人成功“落户”江都府了,今后也算是有了一个正当的身份,可以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了。

  当然,科考不行。

  科考需要三代人家底干净,没有干过什么坏事,这六个小家伙都是“第一代人”,自然没有什么上三代可查。

  六个人连带着沈毅一共七个人,办完了入户籍的手续之后,便一个个走进户房,由江都县衙户房的画师给他们画像,然后留档,制作“照身贴”。

  照身贴是一块竹板上,刻上自己的大致长相以及籍贯,有点类似于身份证,这东西如果寻常人家来办,少说得等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但是沈毅等人有知县老爷的条子,他们七个人上午办完户籍,下午就在县衙领到了六张照身贴。

  六个小家伙领到了自己的照身贴之后,都兴奋不已,互相交换着看,然后问对方照身贴上画的与自己像是不像。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