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白帝! 第200章

作者:骑马去洪荒

子夏双手相接,都没接牢,

当下惊呼一声,

金块掉在了地上,砸出一道土坑。

他也顺势一屁股坐在金子上方,拍了拍这块沉甸甸的物事,

对着孔子嘿嘿直笑,

“师父,你就同意吧,”

这么大块金子,足够他们做一辈子学问,不愁吃喝了。

“先生实在是……”

孔子无奈摇头,

想了想院里如今饥贫情况,

最终还是点头。

当晚,

孔子便招呼学生大摆宴席,款待白招,

在宴席中,

白招与孔子交流了一番。

言语之中,孔子的某些话,

让白招感到异常耳熟,

他既重“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又言教育应当有教无类,

怎么有点像是学了点元始圣人的“跟脚资质论”,

又学了点通天圣人的“教育论”?

白招放下手中筷子,

疑惑看向孔子道:

“孔夫子,不知你师从何人?”

孔子回忆一番,最终摇头:

“两位师尊的名号,我也不知。”

“他们只在我弱冠之前,指点教授过我一些思想学问,”

“平常时间,总是来无影去无踪,近些年来,我也很少寻到他们。”

两位师尊……

听到这里,

白招瞬间确定,

孔子的两位师父,定然是元始和通天这两位圣人没错了。

当初火云洞中一行,

太上走时曾言,会让通天与元始也教一名弟子,

白招本还疑惑,

通天和元始两位圣人的道,分别契合哪家学说,

结果现在看来,

合着太上是逼着他俩,共同教出了一个儒家创始人!

白招细想一番,倒也觉得不足为奇,

封神大战以后,

通天和元始的关系闹的很僵,已经达到了决裂的程度,

太上或许是想以此机会,在延缓佛教大兴东土的同时,

也让这两师兄弟的关系缓和一下。

不过阐截二教教主的关系,也不需要他来操心,

既然已经找到了汇聚善念的契机,

他如今需要做的便是,

待在孔子学堂,吸收浩然正气,引动善念,

最终利用秩序大道,斩出善尸。

…………

自晚宴过后,

0 ·求鲜花· ·······

白招便在孔子学堂住了下来,

说是孔子学堂,

实际上就是孔子自家的内院。

白天他与孔子谈论学问,

晚上便吸收学院内的浩然正气。

为了让浩然正气更加浓郁,也有意识的想要占据未来儒家几分气运,

闲暇时,白招还会主动教授孔子学生学问,

同时也提点这些学生,

将孔子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撰为书,

可取名为《论语》,用以警示后人。

这也是为了等以后孔子立教,

儒家能有至宝镇压气运。

这些学生倒也听话,

...... .. ...

在白招提点过后,

便派出子夏日日盯着孔子,

时常记录他所说之话,所悟出的道理,以及孔子学堂中所发生的事情,

只是因为有白招在,

这些记录在册的对话,逐渐变得有些奇怪,

初始《论语》上记录的内容,还是子曰,如何如何。

但由于白招经过后世学习,脑海中的某些知识已经根深蒂固,

在孔子学堂这种特定场景下,老是会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一些经典语句,

比如说孔子有远方朋友来做客,

白招就会先一步说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

等到了后续《论语》记载中,就变成了——

论语十则:

白师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拍掌而笑曰:“吾赞同。”

白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嗯嗯嗯!你说的都对!”

…………

一来二去,

半本论语,都快给白招说完了,

此种情况,

白招倒也未曾料到,

照如此看来,

等到论语编撰完毕,

恐怕他都得拿走其中一半功德气运。

…………几.

第二百零五章 春秋功德,冥河再现!

凡尘岁月变迁极快,

只觉眨眼间,

白招便在孔子学堂呆了二十年。

由于他的提点,

孔子从四十岁开始,便与白招一起修《诗》、《书》,

定《礼》、《乐》,

序《周易》,撰《春秋》。

子夏自从得到一众师兄的命令后,

便十年如一日的跟着孔子和白招,每日都在新编《论语》。

时至如今,

《论语》已经有了三千六百五十页,

若是除去其中孔子附和白招的话,能够再抹五十页的零头。

在孔子学堂,吸收了二十年的浩然正气,

白招心中的善念种子,也早已凝聚成形,

只是如今,还未曾裂开一道缝隙。

白招猜测,应当是孔子这位儒家创始人还未正式创出学派,立下儒教的原因,

待到以后儒家门生遍布天下九州,

浩然之气定然也能如同当初劫气一般盛大,

笼罩洪荒世界。

届时,

他以浩然气汇聚善念,让善念种子裂开缝隙的速度,当会快上许多。

…………

申时三刻,

太阳落下,余晖遍布九州,将大地映成灿红一片。

孔子学堂内,

两方红木桌前,

孔子与白招同时停笔,将笔墨置于砚台上。

两人看着面前一卷垒着一卷的黄色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