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电视机:开局指点孙悟空拜师 第121章

作者:晚风吹啊吹

“为君者掌管万里河山,但君非神,天下之大又岂能事事掌控于手?”

“你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愈发强大,带领无数百姓走向富裕温饱的道路上已经是一件难如登天之事,何况让天下无法出现半点冤屈这种极难之事?在天界佛国亦是没有这样的绝对公平可言,凡事也难以一蹴而就,我相信在未来你能够将秦国走向更强大的道路。”

林逸缓缓放下茶杯,后者感激之余连忙端起茶壶倒茶,又是问道:“老师,除此外我发觉随着六国相融于秦土上,朝廷之上似乎也滋生出不少为权为利而谋者,因利益而争端凶恶,而现如今至我登基方才两年,谁知今后如何?”

"弟子要不要清肃奸佞,使众臣自醒?"

“何为奸佞?争势者便是奸佞吗?”

“长江为江,黄河为河。”

“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水流,黄河水亦流。”

“长江之水灌溉两岸数郡县之田地,润养万民,黄河之水亦是灌溉两岸数郡县之田地,功德无量,不可因水清而偏用,也不可因水浊而偏废。”

“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一旦泛滥必须治理。”

听到老师这番话,嬴政的眼眸愈发明亮,深觉此间道理。

曾经历史上的秦王经历大小磨难变故众多,城府深老谋多,深知各种人心算计和帝王心术。

然而遇到林逸以后的嬴政自从回到秦国以后风光无限,走的乃是‘一力破万法’的道路,不论碰到什么事情都是强硬霸道碾压而去,年纪轻轻掌控朝政、征伐六国到统一天下,等站在人间之巅也没到而立之年,心气高傲,加上林逸的影响有些嫉恶如仇的姿态。

也的确。

十三岁登基为秦王,到统一天下不过二十数岁,谁人在这个年纪成就这般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心中不傲?

再加上当年林逸带嬴政从邯郸回咸阳城一路上惩恶扬善、替天行道,这一幕深深的印在嬴政脑海里,自然会想着与老师看齐,统一封禅这几年来对待贪官污吏的手段极为严苛。

纵然登基这两年间稍微收敛了些暴脾气。

可好不容易见到老师一面,他带着老师游逛咸阳城却还碰到手底下的人欺压百姓,心中怎么不愤?

若放在平常,估计早就大开杀戒了!

至于老师所言的‘长江黄河论’,无非是对朝廷之上不同脉络的臣子该如何掌控、对待,而不是说真的要容纳大奸大恶、动摇国体之人存在。

“老师,现在天下暂时安定下来,当初您给我的粮种我也命官员安排到各郡县百姓耕种,并命各地官吏严苛看守粮种,若有人敢转售粮种于异族以叛国罪处置灭满门流放三族,自去年起旱涝平息后各种粮种便开始耕种,至今不敢说家家富有,但能吃个温饱却是不假。”

“而老师给的造纸术我也派人去着手严苛管控此事,不允许外人指染,到如今造纸技术也已经成熟,咸阳城中纸张逐渐替代竹简、丝绸等物,但想要流通天下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您当初所说的货币体系,我也在尝试……”

楼阁里嬴政孜孜不倦的和林逸说着去年来统治天下所遇到的事情,事无巨细,林逸也没有打断,平静的倾听着对方所言。

或许在这一刻这位君临天下、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才会放下所有的防备和警戒在心中最亲密的人面前,说着心中一些犹豫烦心之事,若是朝臣们看到一定会大跌眼镜。

向来霸道冰冷的始皇帝,竟然像是个学生一样请教别人?

楼阁外,恭敬等待的赵高低着头不敢看去,心中敬畏林逸的同时更多了些感激,因为他感觉自己是‘黄河’一脉,而方才始皇帝询问的时候未免没有动怒清算的意思,若非仙师说出‘长江黄河论’,他估计都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楼上聊了许久,嬴政突然深深叹气道:“待统一天下,我才发现人才不够用,而不得不依靠世家门阀来管理郡县,可问题也因此而来,有时会不得不受挚于这些人,还望老师教我。”

有时候杀人,也并非全是办法。

“这有何难呢?你可‘自成一脉’。”

林逸淡淡一笑,却令嬴政极为激动,连忙喝道:“来人啊,拿笔墨来!”

第224章 影响后世千百年的制度出现秦:科举制……

“诺!”

楼阁之下赵高心头一颤,命人拿来笔墨后连忙恭敬的双手捧上楼,当得到嬴政允诺留在楼阁里记录,更是心花怒放的跪谢隆恩。

“我懂得也不多,只能对你浅谈一二政策,而如何将此策融入当前秦国国体中,便要看你的谋略和手段了。”

“请老师赐教。”

嬴政深深一礼,满眼炙热。

“我所说的政策,为科举制,此法能较为公平的向天下选取人才送入朝廷中为君效力,收揽天下人心。”

“如何展开?科举制可分科而考,不限制出身门户,凡是大秦子民便可报名参加考试,而考试科目大致可为明经、明法、明书、明算、明文等科目,但详细大体可依据国情施展,例如鲁班术、医、农、兵、杂学等对国有用之策易可采取考校,给予一定地位权势。”

“秦国以法稳国六世之余,今统一天下,但现如今你既然统一六国登基称帝,那便是天下人的子民,天下学说自然也为你所用,不能因心中不喜、芥蒂、偏见而不用,正亦如黄河长江之水,不能因水清而偏用,亦不能因水浊而不用。”

“例如农家,主张劝耕种以足衣食,民以食为天,若国库中存粮众多,可面对一切天灾人祸,这对于百姓而言可为幸事,而农家推广农学耕法、传授经验,能让各种粮食播种的方法传播各地百姓,又或者发明创造耕具,使得生产力提高,此举怎敢言不大?”

听闻林逸所言,嬴政认真倾听着。

同时心中想到一件事情:去年洪涝灾害困扰百姓之时老师将各种高产仙粮传播天下,农家学派巨子先是黑脸抨击训斥,当发觉粮食的确高产后不但致歉天下,甚至将老师并列为农家祀奉神祖,与神农并列……

既然老师提起,也不是不可以不给农家巨子担任个高官,让其专门管辖百姓耕种、农具发明等事宜。

“科举,可分为四次考试,一为乡里举行,从乡镇等地筛选出达标人才,合格者经过一段时间参加县考,县考结束则参加郡考,郡考中合格者再过一段时间送入国都中参加殿考,由你来亲自主考,此后通过殿考者为天子门生,由你任免官位,此举实行谁人不拥戴你?”

“参加考试者不限出身门第,报名者皆可考用。”

“除文举外,还可设置武举来筛选出勇士投军效力……”

望着林逸认真讲述的神态,嬴政愈发惊叹,一旁随笔记录的赵高同样心中掀起万丈波澜,深觉此法要掀动世家门阀的根基,此后没有什么皇帝只能依靠贵族望族的说法了!

在以往阶层是绝对屏障,如同一条鸿沟般难以跨越,若非到了战国时期列国伐交各国君王贵族们破格录用民间勇士,恐怕难以看到寒门弟子显赫一幕。

而今日之策若真能普及天下,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低贱贫穷的偏远乡下农妇之子亦能通过苦读诗书经文展露才学,一路过关斩将来到殿试门中,此后为皇帝门生,从此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这样的人物一旦得势,将会死死拥护皇帝的利益、统治,使得中央集团的统治更为牢固,哪怕旧贵族眼红亦是无法动摇!

因为旧贵族同样也要参加科举来进阶官身。

哪怕旧贵族不论是底蕴、人脉还是各种条件都比寒门要强,高中的几率也大。

但天下是寒门子弟多还是贵族名门多?

此为阳谋,稳固皇帝统治万世不灭根基的光明正大阴谋啊!!!

想到这一点,赵高心头一颤,极为震撼,提笔记录的手情不自禁的轻微颤抖起来,甚至惊颤自己写下的东西将改变未来几百上千年的根基国策!

若是当年各国为政时期恐怕很难举行,亦是周天子也难进展。

可秦始皇是什么人?

这可是十三岁登基称王开始横扫六国统一天下辟除分封制的男人,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强悍霸道之人,甚至身后站着一位深不可测的仙师,天底下人还有谁能推翻这股力量?

若单独始皇帝,估计天下统一了,六国余孽和百家学派也会不死心的扰乱统治,各种天灾人祸阻碍统治。

可仙师方才站出来亮个相,六国余孽不是主动出来投降认怂、就是承认秦国统治,哪怕是百家学派也要腆着脸过来认个祖宗,你怎么闹?

闹个鸡毛!

科举制一提出来,全天下寒门子弟会高呼万岁狂热的拥护此项政策,哪怕是百家学派之人亦是会屁颠颠的来参加。

甚至科举制并非只利于寒门子弟,哪怕是世家门阀同样能获得天大好处。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处,哪怕知道是阳谋,亦是无法破解!

此后,天下将……

想到这一点,赵高惊恐的满头大汗,后背全然湿透了也浑然不知。

林逸并没有在意外人感受,仔细的指点了嬴政关于科举制的详细信息,淡淡道:“此法施展开来,可造福天下人万世不止,亦可护你大秦江山永固不败,亦能将你心中所困扰的世家门阀垄断之事解决,瓦解依靠望族贵族势力为官之举,减缓结党营私、族脉垄朝的局面,大大压制世家门阀,使得天下无数寒门子弟可以入朝为官,不再与以往的举廉孝推举有关,将选拔人才之事从世家门阀中夺来。”

“此法展开,可促进文化发展、打破垄断,但世间安有两全法,有利存在同样会有弊端的产生,此间关系我相信你能够把控好来。”

嬴政心头炙热,甚至因为激动而呼吸急促起来,但与此同时心中也有疑惑升起:“老师!弟子有个问题。”

“说。”

“天底下寒门子弟绝大多数碰不到书,便没有学问的来源,怎么能争得过世家门阀呢?我怕此举会让世家贵族愈发得势猖獗。”嬴政皱着眉头说出问题。

林逸没有直接回答他的疑惑,而是反问道:“秦国一开始就很强大吗?”

“秦国本弱小,是我历代先王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一代代铸成的强国……”说着说着嬴政眼神愈发明亮,感激的拱手道:“多谢老师提点,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知道就是好事,但若寒门子弟读书识字的问题若不能解决,很容易被世家门阀压制,不过你还记得我当初让你研究低廉便宜的纸张吗?”

“还请老师明说!”

“可以建书社,属于你大秦的书社……”

第225章 另一个伟大的制度,嬴政心头的犹豫

书社?

听闻此言,嬴政脑袋一轰,心头震撼起来。

书社?

何为书社?

好似这名为书社的产物一旦能够展开,也不会输于科举制多少?

嬴政好奇之余,林逸接着往下讲。

“何为书社?你也可以当做是学堂,由朝廷专门置办为天下寒门子弟所建立的学堂,不论出身门第,只要到达启蒙的年龄便可以送入书社中学习知识学问。”

“书社一举可为秦国培养大量寒门人才、各地基层官员,从苦寒中来的人会更珍惜当下位置,拥护皇帝利益,而基层、中层工作往往是世家门阀贵族望族的人担任,无法理解基层问题、贯彻不到实际效益,很难彻底展开解决,若由寒门子弟当任中、基层官员,能理解下层所发生的问题,行事务实。”

“除此外,书社能够传承、发扬学术文化,开发民智,一点点的使愚昧懵懂的百姓接受更多新文化、群体水平提升,使忠君爱国的思想传播天下。”

“书社必须要由德才兼备的学究担任,才能将人文精神、治学精神和名士学究的文化风气传播出去来消除现存不良风气,推动学术交流、学书法展及教育普及等……”

闻言,嬴政眼眸愈发明亮。

原先刚听到科举制时他就觉得此举影响力很大,能撼动世家贵族为官的垄断地位,可短期内绝对无法实现。

毕竟在这个时代书籍典臧除了大家族和有钱有势之人外,哪里是什么普通人能够接触的到呢?

绝大多数平头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种出来的粮食估计连练字的笔墨竹简、学毒的诗书典籍都买不起,可这些东西世家门阀中不但是基础,甚至有底蕴的家族要么有名士大家坐镇,要么有钱请来学者教授,单单这一条件就不知道能碾压掉多少寒门。

纵然科举制不论出身门第皆可考试,但寒门子弟怎么可能比得过世家门阀?

估计再过个百来年,寒门也难以出头!

然而现在老师提出了书社制来补充科举制,两者相辅相成,能从民间将人才筛选出来,也能将学习风气传遍社会,文化普及。

待书社制和科举制完善以后,天下寒门将会牢牢的拥护皇帝统治,也不用担心世家门阀坐大。

纵然不能够在短期内看到科举书社完善使得学风普及,但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动累计下何愁不能壮大呢,以他现在的精力、生命而言别说在当个几十年皇帝,百年都不是问题,还愁无法将大众教育普及?

他能在十数年时间里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同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科举制和书社制推广开来!

待科举制和书社制成功构架起框架,便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出人才任命天下郡县中,再也不用担心无官可用的局面,不用心烦世家门阀的受挚,易可将目标放在南越、匈奴等地。

未来大秦的玄鸟旗将要插遍这些蛮夷之地乃至全世界,各地都要建立起属于大秦的郡县!

一边听闻着书社制的好处一边遐想未来盛景,嬴政心头大气磅礴,满腔热血涌动全身,恨不得再次提剑上马驰骋沙场开疆扩土!

夜里讲了许久,直到林逸口中落下最后一个字,才结束了楼阁小聚。

望着老师离去的身影,嬴政淡淡道:“赵高,你怎么看啊?”

“老臣以陛下马首是瞻!”

赵高连忙跪在地上表示忠心,身躯微微颤抖。

这倒不是装的,而是此时秦始皇的眼眸凌厉的如同两把利器般深深刺来,好似一头洪荒猛兽在侧虎视,令他头皮发麻寒颤不止!

嬴政不知道在想着什么,注视了脚下老臣片刻,才用鼻音哼了一声。

“方才仙师所言老奴一字一句不敢缺漏,还望陛下过目!”赵高连忙跪了过来将纸张奉上,直到皇帝拿了起来,心中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脑袋却越来越低,深深埋入地面。

“科举制……书社制……二策乃是定国安邦镇世之宝,说是奠定皇帝统治之根基也不足为过,只是科举制举行不难,但书社想要建立在天下各郡县中,不知需要花费多少成本,而我大秦方才从统一天下至今时间尚短,库银不足啊。”

“寡人方才获得镇国良策,却又苦恼无银两创造书社,唉……”

一想到书社遍布天下郡县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嬴政又不由开始头疼起来。

建立书社需要书籍笔墨、建楼房、请读书人、日常维护、开销哪一处不用银子……寡人怎么感觉这比带兵打仗难多了。。。

“陛下,老臣有一策,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当讲就别讲,告老还乡去吧,我大秦有的是贤士可任官职。”

听到嬴政冷冷说着,赵高不但不惧反而嘿嘿笑了起来:“陛下,这些良策都是仙师所述,那么仙师定然有方法应对,不如明日再去询问仙师,定能得到方法!”

“寡人何尝不知老师智慧?但频繁打扰老师,寡人心头有些惭愧啊…”嬴政摇了摇头,面色有些尴尬。

毕竟这些年来老师对他的帮助这么多,从他落魄困难的时候救济到回国为王,又在生死危机之间出面解救、稳固天下局势,赐予仙粮、镇国神策,可现在还要跑去问对方该如何实施?

这未免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