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缔造武明天庭 第14章

作者:三分剑气

可见庶子当皇帝是多么不的人心,即便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远超朱祁镇,可法理不合就是法理不合。

成祖跟随太祖半生戎马,立功无数,威望比朱祁钰的现在大何止千百倍,即便如此,靖难之后反抗他者云集,他甚至开列“奸臣榜”,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株连之人成千上万.

第26章 真男人就要有挂!

威望是日积月累培养出的一种无条件信任,再强的能力,有时候也取代不了。

这个皇帝不好做。

归根结底,他继位于危难之际,却不合法理。

但他可不是历史上的朱祁钰,他有挂!

足以打破一切的束缚和框架!

这个位置他坐定了!

朱祁镇?

滚一边去。

有多远滚多远。

不,让他滚了还不够,这狗皇帝该死。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他都该死。

二十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数十万民夫惨死,虽然让王振背了锅,可王振再权倾朝野,也要听朱祁镇的。

王振蛊惑英宗御驾亲征本身就是在胡说八道,《明英宗实录》记载土木堡之变前,瓦剌大军席卷之下,重镇纷纷告急,大同右参将吴浩都兵败身死。

此时只能出动京营三大营,在明初根本没文官统帅这一说明,三大营各自兵种单一互不统属,按惯例只能由皇帝亲征才行,这始于朱棣。

朱祁镇不回来还好,一回来,他必杀之。

不杀这狗皇帝,等着他上蹿下跳来个夺门之变吗?

不杀他,等着他给自己一个戾的谥号?

不杀他,等着杀掉力挽狂澜的于谦和郭登吗?把他们的妻女家眷送给瓦剌人凌辱吗?

李世民杀兄杀弟,可也不耽误他成为天可汗,千古一帝,只是这个所谓的污点会一直跟随他而已。

杀兄么?

简单的很。

刀子一落,咔嚓一声就成了。

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

反正又少不了一块肉。

况且五年之后主神殿就入侵了,登基之前,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还得和孙太后虚与委蛇。

现在都登基了,一切都朕说了算!

没工夫和朱祁镇玩那些弯弯道道。

一刀杀了便是。

所谓的伦理束缚,不存在的!

如果仅仅在束缚和框架中行走,五年过后,主神殿入侵,那头抵抗?

想要在这五年间获得足够反抗主神殿的实力,就必须打破一切束缚和框架,怎么舒服怎么来。

真男人不是在别人指定的框架中行动,而是自己塑造框架。

朕!就是规矩!

朕!就是法理!

…………

法场上,上百人黑压压的跪在那里。

“刽子手!上前!”

顿时十几名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走上前,站在凡人的身后,。

跪着的人皆是王振家族老少。

王振虽然是太监,但其实是有妻儿的,他本是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私塾教书,或许是认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过于艰难,他便放弃这条路,去做了教官。

大明重视基层教育工作,相关级别的儒学教官,包括教授、学正、教谕、训导,他们肩负着大明朝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职责重大。

但是对于教学之人也有考核标准,作为府县基层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被考核标准是,在你的学生当中,童生考中秀才的比例,秀才考中举人的比例。

可惜的是,王振的教学成绩严重不达标,九年的时间浪费钱粮无数,却没有培养出一位秀才或举人,所以按照明朝的法律,他需要被流放边关去当兵的。

在当时,当老师自然是比流放到边疆去当边军舒服的,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王振只有永乐末年自阉入宫,当了宦官,躲过了流放。

所以这货家族有上百人。

王振的族人死到临头,一个个慌了,奋力挣扎,然而一个个被困的十分结实,无从脱身。

“斩!”

监斩之人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只听得他咆哮一声,顿时十几个刽子手一口酒水喷洒在鬼头刀上,大刀落下,只见刀光闪过,鲜血溅射。

十几颗头颅落地,剩下的待斩之人则是惊恐万分,屎尿齐流。

一刻钟后,法场上上百人皆被斩杀,鲜血染红了地面,上百颗头颅滚落了一地。

哒哒哒哒哒!

忽然间,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大街之上登时人仰马翻,混乱不堪。

“边关急报!所有人让开!”

呼喊声声嘶力竭,几匹马冲来,马上是几个一脸风尘的士兵。

边关急报挡者立斩,围观法场的百姓立刻让开。

…………

“以后会不会有王振倒,景泰肥的民谣?”

礼部经过一番商议,最终由胡濙敲定朱祁钰的年号为‘景泰’,和历史上一般无二。

胡濙乃是五朝老臣,建文年间进士及第任兵科给事中,之后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年间从户科给事中起,一直做了32年的礼部尚书。

他活了近九十岁,历仕六朝,前后近六十年,是大明朝堂上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看着曹正淳呈上来的奏疏,朱祁钰立刻想到了‘和珅倒,嘉庆肥’的说法,不免感叹。

王振作为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朱祁钰登基之后立刻下令抄家,经过一番统计,共籍没金银六十余库,玉盘一百余个,最珍稀的是七尺高的珊瑚树二十余株。

历史上很有有贪官在计算家产时用到这个单位。

一般贪官抄家都是计算多少万两,而王振的家产直接用库计算。

“王振罪该万死!”

“贪一点可以理解,贪这么多,多少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朕知道,你贪了不少,不过王振前车之鉴,朕许你留三成,七成还回来。”

朱祁钰淡淡开口,目光却落在曹正淳身上。

他并不清楚曹正淳贪了多少,但这老太监提督东厂,权柄这么大,不贪污简直浪费了这个权柄。

感受到这威严至极的目光,曹正淳身体微颤:“臣,遵旨。”

前面刚抄了老对头的家,后脚就要抄自己的家。

“记住,朕给了你十天时间,自己算算还有几天时间,如果还没有头绪,可以去御马监看看小太监怎么喂马,提前学习一下。”

额头冷汗涔涔留了下来,从眼睛前滴落,曹正淳只需要运功就能蒸发额头汗珠,或者稍稍一擦就能擦干,此刻却一个小动作都不敢做。

“陛下请放心,臣这些日子日夜不敢放松,已经摸到了狐狸尾巴,时限之内,必能给陛下一个交代。”曹正淳恭敬回答。

“退下吧。”

曹正淳退后三步,这才转过身离开,走到殿门口,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抖了抖衣袍,一阵冷风吹来,加上全身都被汗侵湿了,冷不丁打了个哆嗦.

第27章 兵事大忌 全速奔袭!

时隔二十余年,他再次感受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恐惧。

他是永乐年间入宫,算起来也历经五朝了,成祖是马上皇帝,不怒自威,呆在成祖身边,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伴君如伴虎的滋味。

如今,这种恐惧又回来了。

“勋贵,文官……”

敲打完曹正淳,朱祁钰看完奏疏,一个个名字在脑海中浮现。

京营两万大军再加上调集而来的三万操备军,总共五万京城守卫大军,但是对于这五万大军的各级将领于谦和勋贵集团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于谦的意思是提拔有才能之人,推荐了一些诸如石亨这般有能力,但出身不好的人来领军。

可这就捅了勋贵集团的马蜂窝,在勋贵集团看来,既然是守卫京城,那便属于京营,一定要归五军都督府统领,其各级将领要从各公侯伯府挑选。

在廷议上,两方已经抄了半天,现在就需要朱祁钰来定夺了。

“急报!急报!”

黄门小太监举着急报急匆匆的走进来,内侍接过急报递给朱祁钰。

朱祁钰凝眉看着上面简短的内容:“也先偏师部队从和林奔袭宣府,进攻居庸关,引诱大明主力。”

“主力部队从和林东行紫荆关,趋近京师之地。”

“紫荆关告急!”

放下急报,朱祁钰沉声道:“宣于谦进宫!”

于谦几乎是狂奔进宫,朱祁钰也不废话,直接下诏,兵部根据他的旨意,颁发调兵命令。

本来按照流程是五军都督府则需要奉皇帝之命出任统兵将领,挂印出征,指挥前线。

但此时兵贵神速,五军都督府也无可用之人,朱祁钰也不想用他们,直接绕过五军都督府,令大雪龙骑奇袭紫荆关。

两个时辰之内,一万大雪龙骑每个人都带足了三天口粮,直奔紫荆关而去。

省去了一切繁文缛节和流程。

在兵事中,只携带三天口粮绝对是兵家大忌。

朱祁镇亲征便是犯了此等大忌。

从下令到出征,只用了几天。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则认为“边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将士用命,必可图胜”,朝廷应以守为主,劝谏朱祁镇“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

但朱祁镇不听,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

对于‘从下令到出征’只用了几天,朱祁钰只想说朱祁镇真是个军事天才,还没开始大战就犯下了兵事大忌。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士兵,装备都很重要,但粮草是基础。

没有粮草,就算有再精锐的士兵,再好的装备,大概率都是败。

因此于谦节制兵马之后,除了调操备军入京第一件事便是调粮。

当年成祖每征漠北,准备的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两年。

准备的时间在做什么?

在调兵,在征粮。

成祖带兵能力在皇帝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能力比朱祁镇强到不知道多少倍,可即便如此,还需要这场的时间准备一场战争。

某个漂亮国,第一次海湾战争用了半年集结五十万大军,第二次海湾战争用了四个月集结二十万军队。

虽然这是武综世界,但此时大明的调动能力何止比那个时候漂亮国低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