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子一个比一个诡异 第275章

作者:海岸边的船只

余乾是着实没想到李念香会这么快的反应过来,更这么机智的直接搞这么一出大赚特赚的主意来。

李念香啊李念香,你可是堂堂的大齐长公主啊,这也太违和了吧?

余乾稍稍感慨一下,然后看着依旧抬着下巴,一脸傲娇的李念香,竖着大拇指,“公主持家有方,佩服。”

李念香轻轻甩了下衣袖,骄傲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里,一边的林公公直接三观重塑。

他目瞪口呆的看着余乾和李念香两人对那些文武官员的明目张胆的“勒索”。

就差没见人就说秦王的贺礼非常好看的那种。

有人起了送贺礼的头,后面的人哪里敢不送?不送什么意思?看不起公主和驸马?

但现在又不是大婚,哪有人会带贺礼来啊,于是只能绞尽脑汁的把一些随身配饰的东西当做简易贺礼送了出去。

三品以上的官员没有穷逼,这一个接一个的精致配饰送下来,很快余乾和李念香就相当于直接赚到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林公公成了仓库看守员,一个接一个的玩意从余乾或者李念香的手里递到他那,让其暂时保管。

看着身边这些琳琅满目的贵重物品,林公公彻底沉默了。

在皇宫伺候了这么多年,他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就愣是没有见到今天这样的。迎接宾客都能成为光明正大的捞钱行为?

最关键的是李念香收的比余乾还开心,那神情动作就像是准备过冬食物的小仓鼠一样。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长公主殿下吗?

李念香现在完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有何不妥之处,或者说,她现在已经是余乾的形状了。

做事的思维性已经在自己没有认知到的情况下和余乾开始趋同了。

皇城下,宫门外,公孙嫣负手立在那里。她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和夏听雪在外头等着大理寺的人,等会一同进去。

她的视线落在余乾那个方向,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已然变的极为熏黄。

一身红衣的余乾和李念香两人在这残余的光线下尤为显眼。

夕阳给两人披上了金色嫁衣,红色和温暖的黄光交织之下不再那么显眼,有了一种柔和感。

个子高高的余乾和李念香两人站在那里,极为登对。这般般配的璧人很少见。

尤其是两人的年少外在。

青春是最大的武器,任何人拥有它都可以有着无比昂扬的战斗姿态。

所以爱情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属于年轻人。

他们可以在任何场合“无限嚣张”,再恣肆放浪,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年龄小的羡慕,年龄大的报以微笑,然后缅怀自己曾经拥有的。

所以说,年少可以以任何张扬的姿势向世间挥洒着自己,所有人都会给他们让路。

余乾和李念香就像是两个“调皮的小孩”,对那些迟暮的官员伸手的迎接来的都是温醇的笑意。

没有官员会觉得给这样的一对年轻璧人送贺礼有什么不好。

公孙嫣看着这一切,看着夕阳下余乾和李念香那两张洋溢着笑容的青春脸庞。

思绪万千,心潮涌动。

我生君未生。

等天色开始慢慢黑了下来的时候,余乾和李念香这才算收敛起来。

刚才过去的都是些地位相对低一些的,所以早来。秦王是因为特殊情况才早来的。现在陆陆续续的来的都是大佬。

两人自然不会没有再没有分寸的揩油了,一起恢复端庄,来迎接这些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

张廷渝依旧和他的集团里的那些文臣们一起来,看见余乾和李念香,也只是稍稍停下脚步颔首问好。

而后,便继续跟同僚们谈笑风生的走了进去。

其他人也多是如此,甚至连大理寺的那些个部长以上的人来了,都没多聊,也只是稍稍问好一句。

毕竟这种场合,不便多闲聊。

直到晚上六点半左右的时候,才没人来。最后一个姗姗来迟的是赵王。

赵王的三个世子刚才已经和别的宗室的人进去了,却不知这赵王为何这么慢。

“见过皇叔。”李念香率先轻声问好。

赵王顿住脚步,脸上挂着祥和的笑意看着二人,回头看了眼身后,他笑道,“本王似乎成了最后一个来的。”

“不急的王爷,来的恰是时候。”余乾抱拳道。

“走吧,你们二人也不用在这候着了,一起进去吧。”赵王淡淡的说着。

余乾一脸歉然的说着,“王爷先请吧,下官和公主再等等看看,万一还有宾客未至,岂不是失礼。”

赵王轻轻的点了下头,折身走了进去。

余乾就站在原地目送赵王进皇城,而后才转头看着李念香道,“走吧,咱们也进去吧,确实没人了。”

李念香自然是遵从余乾的想法,跟他一起并肩朝宫内走去。

身后的林公公则是把刚才的贺礼装到箱子里让几位小太监先抬进去放好,而后在弯腰迈着小碎步的跟在余乾二人身后。

今夜举办驸马宴的地方是皇宫内一处名为盛园的地方。这是一个占地非常大的院落。专门用来举办这话超大型的晚宴。

余乾和李念香携手进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站满了官员。天子还未到,晚宴就还未开始。这些人都不急着落座。

难得私下这么多人同堂的聚会,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着天。

看见余乾和李念香进来,让路的同时朝两人作揖问好。

余乾自然一一点头回应。机械式的点头加上标准的笑容,他已经脖子酸涩,脸部僵硬。

余乾本想躲个清净,可是今晚他是主角,只能拉着李念香步入正堂。

这是个双面透风的大厅堂。摆满了桌子。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只能坐在外头的院子里的。

能坐进正堂的不多,但也不少。都是朝堂上的大佬和皇族宗室的人。

他们就比外头的人得体多了,没有围着余乾他们。

这里俨然可以算是大齐的朝堂中枢,在这里混,站队很关键。

余乾出身大理寺,自然想都不用想的就直接带着李念香先过去大理寺来人聚集的那边打招呼。

今天,大理寺的领导层倒是来的不多,只来了三个部长,一个少卿和寺卿六人。其他人估计都在忙活要案没空来。

巧的是来的还都是和余乾特别熟的。

“老臣见过公主。”褚峥率先朝李念香作揖问好。

李念香赶忙回礼,不但不敢托大的笑道,“褚公客气了,你们都是驸马的上司,无须客气的。”

对于李念香的表现,余乾还会很满意的,一个个的指过去,给她介绍人。

尽管很多人李念香都认识,但是该介绍的还是要正式介绍一下,因为现在的关系不一样了。

以前是公主和大臣。现在又多了一个大理寺“内人”的关系在这。

“这是戊部部长顾清远顾老,现在是我的长辈。我成婚所有的事情都是顾老一手操办的。

我早已视顾老为高堂长辈。”

李念香直接侧身,非常恭敬的对顾老行晚辈礼,“念香见过顾老。多谢顾老对驸马一直以来的照顾。”

“公主客气了。”顾清远老脸灿烂的笑着。一副非常满意李念香表现的样子。

接下来,余乾又一一的给李念香介绍到了周策和白行简,等轮到公孙嫣的时候,余乾顿了一会儿,这才道。

“这是丁部部长公孙嫣,是大理寺唯一的一位女部长,你也见过,很厉害的。”

李念香的视线在两人身上轻轻流转了一些,女人的直觉告诉她,余乾和公孙嫣两人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但李念香没有想太多,很快就将这种荒诞的想法丢出脑外,浅浅的笑着。

“见过公孙部长。每次见到公孙部长,念香都以为女子当如公孙部长。”

公孙嫣淡淡笑道,“公主谬赞。”

这边刚介绍完,右侧处就走来极为同样宫装的少女过来,她们都是大齐的公主,此刻围着李念香叽叽喳喳着,然后就把她拉走了。

这些公主们在这种场合至少表面肯定是和和气气的。而且,李念香一旦成婚了,就意味着宠爱肯定会薄弱。

那些公主自然就更开心了,所以对李念香的祝福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余乾没有跟过去跟那些娇生惯养的公主前凑热闹,只是陪着大理寺的这些人在这等着。

“小子,你做为今晚宴会的主角,就这么杵在这?不去和别人多打点交道?”周策问了一句。

“周部长,咱们大理寺的人跟百官们打什么交道?这是违规的事情。周部长你这么建议,是不是想害我?”余乾直接回了一句。

周策顿时满头黑线,鬼市的事情,终究让两人的关系不像正常的上下级那样。

当时在那种特殊的环境里,余乾没少怼人周策,一来二去的就养成这种取笑方式的说话习惯。

但那是私下可以,现在人这么多,怕是在不给我周某人的面子?

周策撸起袖子准备给余乾一点教训的时候,一道清丽中带着媚意的声音从右侧传了过来。

“余驸马,可有空陪本宫聊聊?”

余乾等人转头看去,是一位贵妃打扮的女子。化着妆,打扮的几位华丽。

一身浅金色的华丽宫服,头上更是插满了各种钗子,从皮肤瞧着倒像是二八少女,但是从气度来看,绝对年龄不小。

长相精致,有股子媚意。

是的,可以用狐媚两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对方的眼神,像是流淌着无尽的风流。

配合上她那让人骨头软的酥麻声线,余乾觉得完全可以一个词来形容、

狐媚子。

第298-299章 驸马宴

他根本就不认识对方,好在,一边的褚峥作揖问好,“老臣见过薛贵妃。”

“褚公无需多礼。”薛贵妃嘴角挂着浅笑,继而看着余乾,“文安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如今将要嫁人,本宫多般不舍。

想和余驸马聊两句,可否?”

“自然。”余乾恭敬作揖,“是微臣的福分。”

薛贵妃颔首,然后转身离去,“跟本宫来罢、”

余乾小声问着顾清远,“顾老这什么情况啊?我该说什么?”

“薛贵妃问什么,你就答什么,没什么好担心的,去吧。”顾清远从容的说了一句。

余乾倒也放下心,暂时不做多想,跟着就走了上去。身后的公孙嫣便将视线默默放在余乾身上。随时注意情况。

薛贵妃直接将余乾带到了正堂右侧的栏杆处,这才停了下来。

外头点满了灯座,是一片小花园,阵阵清香穿堂进来。

余乾和这位薛贵妃保持了一个十分得体的距离,恭敬的看着对方。心里同时泛起了嘀咕。

什么看文安长大,这种鬼话余乾怎么可能相信。

在宫里,亲生骨肉都不一定有感情,更何况是这种有利益敌对关系的人?

韦贵妃是贵妃,薛贵妃也是贵妃,再往上就只有一个空着的皇后位置。

一眼就能看出是利益敌对关系。余乾心里盘算着对方这时候找自己来干嘛,同时心里措辞,打算装傻,一问三不知就成。别说错话就行。

两人就这么对站了好一会,最后,薛贵妃先徐徐开口。

“文安真的是找了个好驸马。”

“娘娘谬赞,臣惶恐。”余乾谦虚道。

“文安虽然自小受宠爱,但是性子温良,可能有的时候会有些小任性,还请驸马多担待。”薛贵妃继续说着。

余乾保证道,“多谢娘娘教诲,微臣定然呵护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