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天挨钢棍
有人族,有妖族,有被天庭追杀的散修,有被圣人道统排斥的异类……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旧秩序的失望,以及对新世界的憧憬与希望。
他看到,城内的街道上,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的笑容。
他们不再畏惧天灾,不再祈求虚无缥缈的神佛。
新建立的人道神庙,香火鼎盛。但那庙中供奉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神像,而是一块块刻着名字的灵位。
那些名字,属于每一个为了守护人族,而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
这,才是我想要的人间。
这,才是我为之奋斗的,人道!
苏辰看着眼前的盛景,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与豪情。
他不再停留,一步踏出,身影便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朝歌城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黑虎妖王黑风,则被他随手一点,化作一只温顺的黑猫,趴在他的肩头。
他想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亲身走一走这座由他亲手缔造的圣城,感受这里最真实的脉搏。
街道上,车水马龙。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混杂着人间烟火气与磅礴信仰之力的气息。
这种气息,让苏辰感觉无比的亲切与舒畅。
他走过铁匠铺,看到里面的工匠,正用刻着人道符文的锤子,打造着闪烁着寒光的兵器。
他路过学堂,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孩童们诵读的,是《人道筑基宝典》的入门篇章。
他看到,街边的公告栏上,张贴着“人道神庭筹备处”的最新告示,上面详细地规划着未来人道神庭的组织架构,以及对各部神祇的职责要求。
一切,都欣欣向荣。
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苏辰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正准备前往皇宫,去见见帝辛和多宝他们。
忽然,一声清脆,又带着几分不确定和惊喜的呼喊,从旁边一座酒楼的二楼窗口传来。
“是……是你吗,国师!”
第292章 酒楼偶遇三霄徒
苏辰循着那声呼喊望去,只见酒楼二层的栏杆旁,一个身穿水绿罗裙、梳着双环髻的年轻女仙,正满脸惊喜地看着自己。
她身旁还坐着几位同样年轻的截教弟子,此刻也都站了起来,神情混杂着激动与拘谨。
是碧云,三霄娘娘座下的弟子。
苏辰对她有些印象,当初在三仙岛,就是她引的路。
碧云见苏辰看来,脸颊一红,似乎没想到自己一时激动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了声。她连忙拉着同伴,快步从楼梯上跑了下来,一路小跑到苏辰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弟子碧云,拜见苏师叔!”
“弟子等,拜见苏师叔!”
她身后的几位年轻弟子也跟着行大礼,动作整齐划一,声音里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敬畏。
如今的苏辰,在截教弟子心中,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多宝道人庇护的凡人国师。硬撼圣人,逆转封神,重立人道,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已是传说。他虽无圣人之名,却早已有了圣人之实,是所有截教弟子,乃至整个人道仙朝,心中唯一的“活圣人”。
“不必多礼。”苏辰抬了抬手,一股柔和的力道将她们托起。他打量着眼前这几个年轻人,她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在旧时代仙人身上看不到的朝气与自信。
他肩上,那只由黑风妖王所化的黑猫懒洋洋地睁开眼,瞥了众人一眼,打了个哈欠,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趴下。
“好有灵性的猫儿!”一个胆子稍大的女弟子看着黑猫,小声惊叹。
碧云连忙拉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在师叔面前失了礼数。
苏辰看着她们拘谨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感到一丝好笑。自己离开朝歌的这段时日,看来威望又提升了不少。他并不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楼上可还有位置?正好我也有些饿了,不如一起坐坐?”苏辰的语气温和,没有半分架子。
“有!有!师叔请!”碧云受宠若惊,连忙在前面引路。
酒楼的掌柜早就认出了这几位身穿截教道袍的仙长,此刻见到连她们都要恭敬行礼的苏辰,更是吓得腿都软了,连忙指挥着店小二将二楼最好的雅间收拾出来,又将店里所有拿手好菜流水般地送了上去。
雅间内,苏辰随意地坐下,黑猫从他肩上跳下,蹲在一旁,自顾自地舔着爪子。
碧云等人一开始还站着,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都坐吧,站着如何说话?”苏辰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却也只敢坐个椅子边,一个个正襟危坐,比在道场听圣人讲道还要紧张。
苏辰给自己倒了一杯凡间的浊酒,入口辛辣,却带着一股粮食的醇香。他饮下一口,看向窗外繁华的街道,心中生出几分感慨。
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朝歌城的变化,比他想象中还要大。
街道拓宽了数倍,两旁店铺林立,往来的行人脸上,再也看不到过去的麻木与惶恐。他们挺直了腰杆,眼神明亮,言谈举止间充满了自信与骄傲。
苏辰的神念扫过,能清晰地感知到,城中百姓的信仰,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天道神佛,而是变成了更加具体的存在——人皇陛下,苏辰国师,以及那些在战争中为人族牺牲的英雄。
“说说吧,我离开的这段时日,城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新鲜事?”苏辰放下酒杯,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碧云作为大师姐,定了定神,开始拘谨地汇报起来。
“回师叔,城里变化可大了。自从您上次敕封了李二牛他们为城隍土地,人道神庭的名号就彻底传开了。”碧云的眼睛亮晶晶的,说起这些,她的紧张感也消散了不少。
“现在城里,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人道神祇的牌位。东城的张大娘前几日孙子走失了,去求新上任的城隍爷,不出半天,孩子就自己找回来了。”
“还有西城的王铁匠,他家婆娘难产,他去求新敕封的护生圣母,就是三位师叔祖。结果您猜怎么着?一道金光从天而降,他家婆娘不仅顺利产子,身体比以前还好!”
“现在大家都说,咱们人道自己的神,就是比天庭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灵验!求什么应什么,而且从不索要祭品,只要心诚就行!”
另一个女弟子也抢着说道:“是啊是啊!现在风雨雷电四部正神,也都由闻天尊统领着,各司其职。哪家田里缺水了,哪处山林有火灾了,只要上报给当地的土地神,不出一个时辰,风部正神和雨部正神就会赶到。比以前求龙王爷可快多了!”
苏辰静静地听着,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这就是他想要的人道神庭。神,不再是高高在上,吸食香火的统治者,而是源于众生,服务众生,与人族血脉相连的守护者与公仆。
他看向碧云,又问道:“修行上呢?可有什么难题?”
提到修行,碧云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既有兴奋,又有些许迷茫。
“回师叔,多宝师伯和金灵师伯已经奉您的法旨,在城外百里处,重立了截教道场,广招天下有志之士,无论人、妖、散修,只要心向人道,通过考验,皆可入门。”
“现在道场可热闹了,光是新入门的弟子就有上万人。大家都在修习您传下的《人道筑基宝典》,辅以人道气血丹,进境一日千里。”
“只是……”碧云顿了顿,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苏辰鼓励道。
“只是……弟子们虽然修为进境快,但对于未来,却都有些迷茫。”碧云鼓起勇气说道,“以前在截教,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斩三尸,证大道,求个逍遥长生。可现在……加入了人道,我们知道要为人道而战,但具体该做什么,该怎么走,心里都没底。很多师兄弟姐妹,除了斗法,什么都不会。”
苏辰闻言,陷入了沉思。
碧云的话,点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人道的崛起,不能只依靠战争和守护。一个文明想要真正地扎根、壮大,思想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他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成体系的教育系统。
“对了,师叔,”碧云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多宝师伯最近好像正在为人道学宫的‘教习’人选发愁呢。他说,截教仙人虽多,但大多都是斗法的好手,让他们上阵杀敌没问题,可要让他们系统地去传道授业,教导弟子,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人道学宫……教习……
苏辰的脑海中,仿佛有一道电光闪过。
一个宏大的,足以改变整个洪荒教育格局的构想,开始在他的心中,缓缓成型。
他放下酒杯,站起身,对着窗外那座刚刚挂上牌匾,还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人道神庭筹备处”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转过头,对碧云笑了笑。
那笑容里,蕴含着一种让碧云等人看不懂的深意。
“走,带我去‘人道学宫’看看。”
第293章 学宫之辩定总纲
人道学宫的筹备处,就设在昔日的太学旧址。
这里早已不见了往日的腐儒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数千名工匠在数十位精通土木之法的截教仙人的指挥下,正在对旧有的建筑进行改造和扩建。
一座座崭新的殿宇拔地而起,其风格不再是殷商传统的庄严肃穆,而是融合了人族的匠心与仙家的飘逸,宏伟而不失灵动。
苏辰带着碧云等人抵达时,闻仲正身穿一身简便的武官服,站在一座高台上,手持一张巨大的图纸,对着下方的工匠和修士大声指挥着。他那标志性的三只眼,此刻正闪烁着精光,不断扫视着整个工地,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看到苏辰的身影,闻仲神情一振,连忙从高台上飞身而下,快步迎了上来。
“国师!您可算出关了!”闻仲的声音里,难掩激动。他向苏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脆利落。
“太师辛苦了。”苏辰扶住他,目光投向那片已经初具雏形的宏伟建筑群,“看来,学宫的建设,进行得很顺利。”
“托国师的福!”闻仲的脸上,也露出一丝自豪。他侧过身,伸手引向那张巨大的规划图,开始为苏辰详细介绍他的构想。
“国师请看,按照您的指示,学宫的规模,比原先的太学扩大了十倍不止。臣将其分为了‘文院’和‘武院’两大部分。”
闻仲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
“武院,设于东侧,依山而建。臣打算将截教的基础修行法门,以及军中的兵法战阵之术,在此传授。学子们毕业后,可直接进入神武营,担任基层军官。为我人道,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将才!”
“文院,则设于西侧,临水而居。主要教授治国安邦之策,人道律法典籍,以及算术、地理等经世致用之学。学子们毕业后,可进入朝中各部,成为我人道仙朝的栋梁之才。”
闻仲的规划,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充满了实用主义。他要为人道仙朝,打造一个最高效的人才培养流水线。
苏辰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直到闻仲"说完,他才缓缓开口,问了一个让闻仲意想不到的问题。
“闻太师,我且问你,我们建立学宫,是为了培养人道的‘零件’,还是为了创造人道的‘未来’?”
“零件?未来?”闻仲愣住了,他有些不明白苏辰的意思,“国师,这……有何区别?”
“区别很大。”
苏辰走到那张巨大的规划图前,伸出手,轻轻拂过图纸上那泾渭分明的“文院”与“武院”。
“太师的规划很好,很实用。它能为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最需要的人才。就像一座精密的工厂,生产出一个个标准化的‘零件’,安装到人道仙朝这架巨大的机器上。”
“但是,”苏辰的语气一转,“一台机器,无论多么精密,它都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转。它无法自我革新,无法创造出新的东西。一旦外部的环境发生变化,它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闻仲,声音变得深沉而有力。
“我要的学宫,不能只是一座工厂。它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一个思想的熔炉!”
苏辰的手指,在图纸的空白处,重重一点。
“除了文院和武院,我还要在这里,设立丹、器、符、阵、医、卜、农、工……百家之学!”
“我要让所有对这些学问感兴趣的人,无论他是人是妖,是仙是凡,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我不仅要教他们如何修行,如何治国,我还要教他们如何炼制更好的丹药,如何打造更锋利的神兵,如何布置更玄妙的阵法,如何培育更高产的五谷,如何建造更坚固的城池!”
“我甚至允许,他们在学宫之内,公开地研究阐教的功法,研究西方教的佛理,甚至去研究上古巫妖二族的传承!”苏-辰的声音,越来越高昂,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在闻仲的心头炸响。
“国师!不可!”闻仲的脸色变了,他失声喊道,“此举……此举太过离经叛道!若让学子们接触那些驳杂的学说,甚至是我等的敌对之道,岂不是会动摇我人道的思想根基?万一有人被蛊惑,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自古以来,任何一个道统,都强调思想的统一与纯粹。苏辰这种“开门揖盗”的做法,在任何一个洪荒大能看来,都是自掘坟墓。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苏辰看着闻仲,眼神平静而深邃,“闻太师,你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是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殷商’,用人道的律法,去取代天道的律法,成为新的统治者吗?”
“不。”苏辰摇了摇头,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真正自由,真正平等的世界。是一个众生皆可发表自己见解,人人皆可追求自己大道的时代!”
“如果人道,也只有一种声音,也只允许一种思想存在,那我们,和高高在上,以‘天意’为名,行一言堂之实的圣人,又有何区别?”
“我坚信,真理,越辩越明。真正的自信,不是去堵住别人的嘴,而是有底气,让所有的思想,都来到我这片土壤上碰撞、交融。我相信,最终能在这片土壤上,开出最绚烂花朵的,一定是我人道之学!”
苏辰的话,没有用法力,没有用神通,但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击在闻仲的道心之上。
闻仲呆呆地看着苏辰,他那张饱经风霜,刻板严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撼到无以复加的神情。
他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了国师那句“零件”与“未来”的区别。
他一直以来,思考的,是如何让人道仙朝这台机器,运转得更强大,更高效。
而国师思考的,却是如何让这台机器,拥有“灵魂”,拥有自我进化,自我创造,乃至开辟一个全新文明的,无限可能!
上一篇:武侠:我的病人都是江湖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