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副本:开局我劝纣王不封神 第131章

作者:天天挨钢棍

  我被气到闭关了,下面的小辈们害怕惹事,龟缩不出,这不是很合理吗?

  如此一来,既对圣人有了交代——我尽力了,但手下太废物,我没脸见人了。又向人道递交了投名状——我躺平了,你们随意。

  这不仅是解了眼前的危局,更是将龙族从圣人的棋子,变成了可以左右逢源的观棋者!

  这位人道国师……他的算计,竟然深远到了如此地步!

  连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走,都替自己想好了!

  敖广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但他脸上的怒容却没有丝毫变化,反而愈发狰狞。

  他猛地一挥龙袖,转身走回王座。

  “宣我指令,召诸位长老前来议事。”

  召集东海龙国诸位长老以后,他又把敖丙喊了回来。

  如何龙王开始了他的表演。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战战兢兢的敖丙和一众长老,声音里充满了“失望”与“震怒”。

  “本王原以为,我龙族虽不复上古荣光,却也非任人揉捏之辈!没想到,竟连区区一个人道新神都收拾不了!”

  “传本王旨意!”敖广的声音陡然拔高,响彻整个水晶宫内外。

  “从今日起,本王闭关不出!不证混元,誓不踏出龙宫半步!”

  “尔等所有龙子龙孙,严守四海疆域,不得妄动!谁敢再生事端,休怪本王族规无情!”

  说完,他大袖一甩,整个人连同王座,化作一道金光,直接消失在大殿之中,只留下回荡不休的怒吼,和一群面面相觑的龙族高层。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敖丙才从地上缓缓爬起,他看了一眼父王消失的方向,又与其他长老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所有人都明白,龙王不是真的动怒。

  这是在……给龙族找一条活路。

  东海,就此“躺平”。

  朝歌,摘星楼顶。

  苏辰凭栏而立,夜风吹拂着他的青衣,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落在了那遥远的东海之滨。

  在他眼中,原本因龙族禁令而变得晦暗的沿海千里气运,此刻正被一道道新生的金色神光所点亮。

  那是魔礼红的神力,是百姓的信念,是人道神庭最初的光辉。

  随着东海龙宫宣告“闭关”,那片区域属于天庭的淡薄气运正在迅速消退,而代表着人道的紫金气运,则如同雨后的春笋,以一种蓬勃的姿态,疯狂滋长,汇聚成河。

  他知道,圣人布下的第一步阳谋,已然告破。

  非但没有动摇人道根基,反而成了人道神祇扬名立万,收割信仰的绝佳舞台。

  而龙族这颗至关重要的棋子,也已经从敌人的阵营,悄然滑向了中立,甚至……隐隐偏向了自己。

  从他们被迫执行圣人命令的那一刻起,裂痕就已经产生。

  苏辰所做的,不过是在那道裂痕上,轻轻地推了一把。

  他缓缓收回目光,抬头望向那片被昊天塔轰开的混沌窟窿,以及背后那片深邃的星空。

  圣人不会就此罢手。

第216章 找帮手

  随着东海龙宫宣告“躺平”,西海、南海、北海龙族有样学样,纷纷以“整顿内部”、“操演水军”等各种名义,收缩了所有力量,龟缩不出。

  圣人布下的阳谋,就此彻底瓦解。

  这非但没能困住人道,反而为新生的神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大商西境,岐山脚下。

  这里曾是周人故地,民风剽悍,对朝歌向来不算恭顺。

  先前半月无雨,田地干裂,民怨渐生。

  就在这时,一尊手持青锋宝剑的金甲神将自云端降下。

  正是魔家四将中的魔礼青。

  他并未直接降雨,而是立于云头,手中青云剑遥遥一指。

  剑锋所指之处,风云变幻,一道道无形的风流被精准地梳理、引导此地的气候。

  山中的瘴气被长风吹散,远方的水汽被轻风引来。

  而后,他才敕令麾下风神,降下甘霖。

  雨水落下,完美地避开了村落房舍,均匀地洒在每一寸农田之上。

  降雨过后,他甚至派下一队神兵,落地指导那些惊愕的农夫,利用山势挖掘沟渠,将多余的雨水引入蓄水池中。

  “神仙……神仙老爷……在教咱们挖水渠?”

  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看着那神兵耐心讲解的模样,浑身都在哆嗦。

  他活了六十年,从未见过这般亲近凡人的神。

  岐山之民,拜倒一片。

  南疆,十万大山边缘。

  魔礼海盘膝于云端,怀抱琵琶,指尖轻拢慢捻。

  这一次,他弹奏的不再是摄人心魄的杀伐之音。四根弦上,地、水、火、风四种律动流淌而出,化作和谐的道韵,安抚着这片土地暴躁的灵气。

  原本因干旱而变得狂躁的妖兽,在乐声中渐渐平息。

  原本因缺水而即将枯死的灵药,在温润的雨丝中重新焕发生机。

  无数以采药、狩猎为生的南疆部族,对着云端那道身影,献上了他们真诚的跪拜。

  北地,苦寒之境。

  魔礼寿左手抓着花狐貂,任由这只神兽在空中嗅探着地脉水眼。右手则催动法力,将云层中的冰雹化为细雨,将寒流引向无人荒原。

  一场恰到好处的春雨,对北地而言,却是意味着一整年的收成有了保障。

  当那些穿着兽皮的北地大汉,看着麦苗重新挺立,他们沉默地放下手中的武器,朝着天空,朝着那尊威严的神将拜了下去。

  那是战士对强者的尊敬,亦是生灵对恩泽的感谢。

  一场由圣人发起的,旨在扼杀人道气运的浩大阳谋,在苏辰的将计就计之下,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人族疆域的“人道神迹巡演”。

  效率、精准、亲民。

  人道神庭的神祇,用最直接的行动,向天下苍生展示了他们与天庭众神的不同。

  一时间,人族大地之上,风向彻底变了。

  “还求什么龙王爷?咱们关口新立的魔元帅庙,那才叫一个灵!昨天刚求的雨,今天就下了!”

  “可不是嘛!城西的土地庙,听说就是李家二郎。前儿个俺家牛丢了,去庙里上了三炷香,念叨了几句,你猜怎么着?当天晚上,牛自个儿跑回来了!”

  “天庭不管咱们死活,咱们有人道神庭!求神拜佛,也得拜咱们人族的自家人!”

  这样的声音,从城镇的酒肆茶馆,到乡间的田间地头,此起彼伏。

  无数百姓自发地拆掉了家中供奉的天庭神位,砸碎了那些高高在上的龙王泥塑。

  他们用最好的木料,最虔诚的心,为那些真正为他们降下甘霖、带来生机的“自家神”,建立起一座座崭新的庙宇。

  这些庙宇或许简陋,或许粗糙,但其中蕴含的香火信念,却无比的纯粹。

  海量的信仰之力化作肉眼看不见的金色洪流,通过遍布人族疆域的无数庙宇冲天而起,最终汇入朝歌城上空那片浩瀚的紫金气运华盖之中。

  朝歌,摘星楼顶。

  苏辰凭栏而立,夜风吹动他的青衣,发出猎猎声响。

  他的目光,落在那片翻腾不休的气运云海之上。

  原本只是紫金色的气运华盖,此刻的规模,比之前暴涨了何止十倍。

  更重要的是,那片云海不再虚幻,而是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厚重。

  紫金色的光芒几乎化为实质,将整座摘星楼都映照得神圣非凡。

  苏辰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在他元神深处,那座作为人道根基的“人道昊天塔”,塔身之上,无数玄奥的符文被这股磅礴的信仰之力点亮,塔身又向上生长了一截。

  而那株扎根于人道气运的世界树,更是舒展着枝叶,发出欢快的嗡鸣,每一片叶子上,都仿佛承载着一个普通人最朴素的愿景。

  这一次,人道赢了,而且是大获全胜。

  圣人精心策划的“困杀”之局,被他轻描淡写地化解,反而成了人道神庭收割信仰、凝聚人心的最佳助力。

  可苏辰的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愈发沉静。

  他清楚,这只是第一回合。

  阳谋不成,圣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被动防守,终究是下策。

  朝歌城虽固若金汤,但人族疆域何其广袤?他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护得了一地,护不了九州。

  必须主动出击。

  必须在圣人发动下一次雷霆之击前,为人道,拉来真正强大的盟友。

  苏辰的思绪在飞速运转,脑海中,洪荒大地上,一个个威名赫赫的身影闪过。

  他的手指,在冰冷的栏杆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极有节奏的声响。

  最终,他的脑海中,锁定了几个关键的名字。

  其一,五庄观,镇元子。

  地仙之祖,与世同君。

  手握地书,防御无双,更有人参果树这等天地灵根。

  他虽号称与世无争,但其道统立足于大地,与人道并非没有共通之处。

  若能说动他,人道便有了一面最坚实的盾。

  其二,北冥鲲鹏,上古妖师,速度天下无双,心机深沉。只是想将此人拉到人族这边,实在是不容易。

  这其中变数太大。

  其三,三山关总兵,孔宣。

  元凤之子,圣人之下第一人。

  其五色神光,无物不刷。

  此人高傲无比,却又身在红尘,为殷商效力。

  他是最有可能被直接拉拢的顶级战力,但如何让他从“为殷商效力”,转变为“为人道而战”,需要一个足够分量的契机。

  苏辰的目光变得深邃。

  这些大能,先前也有人受邀来到朝歌这边的战场,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帮助任何一方,仅仅只是观战而已。

  目睹了人道的潜力与强大之处,拉拢过来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以上三者,皆是棋子,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第217章 寻盟镇元子

  朝歌,摘星楼,密室。

  与楼外万民庆贺、香火鼎盛的喧嚣不同,此地静得落针可闻。

  墙壁上没有窗户,光线来自于穹顶一颗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光芒柔和,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凝结的沉重。

  苏辰一袭青衣,静立于密室中央。他身前的虚空中,一道光幕垂落,上面以古老的金文篆字,浮现出数个威震洪荒的名字:冥河老祖、鲲鹏妖师、地仙之祖镇元子、妖族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