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第232章

作者:acane酱

  “又一个幸运儿。”鳞皮老者冷笑道,声音中饱含着对后辈的不屑与轻蔑:

  “当年本真途径的死亡率可是高达九成,现在这些年轻人就是坐享前人福利。我的那个时代,稍有不慎就是灵魂崩溃的下场,哪里有什么现成的指导和辅助魔药?”

  老者名为瓦里安,曾是第三纪元中期的大巫师,专精于空间法术研究。

  他在位面边界理论方面的成就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纵使过去了近万年,仍少有人能超越。

  不过,他仍然有着唯一的遗憾——他是依靠“钥匙魔药”进阶的。

  尽管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超越了不少本真途径晋升的原初巫师,但这件事仍然一直让他感到耿耿于怀。

  “瓦里安,你还是那么刻薄。”

  第二个声音的主人显露真身——那是一个青年模样的男性。

  仅仅从外表看去,几乎与常人无异,只除了他的双眼是纯粹的银白色,没有任何瞳孔或虹膜。

  这双银眼并非装饰,而是他对灵视法术研究的巅峰成果——“透析眼”,能够直接洞察物质、能量乃至灵魂层面的一切奥秘。

  传说他曾在一场实验中不慎直视了某个古老存在的本质,导致双眼永久性地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同时也让他获得了这种超越常规的洞察力。

  这名银眼青年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但更多的是对过往逝去岁月的怀念:

  “在你我那个时代,就连实验失败都能要了半条命。记得我第一次尝试搭建精神桥梁时,差点让自己的灵魂永远迷失在虚空中。若不是偶然发现了那个破损的锚点,恐怕现在早已成为宇宙间的一缕游魂了。”

  银眼青年名为卡伦特,第三纪元后期的视界大师,曾经创立了“灵视学派”,发明了十七种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洞察法术。

  他的本真途径进阶成功了一半,不过他比艾伦夫人更加幸运,反而从中因祸得福。

  卡伦特的个性比鳞皮老者温和许多,但对自己的研究同样极度自负。

  “所以才更加可笑!”

  鳞皮老者瓦里安嗤之以鼻,水晶囊中的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这些后代也太轻松了,本真途径晋升率从我那时代的十之一二,到现在的近一半。他们根本不理解当初的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失败者的尸骨作为垫脚石。”

  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会比预估要少的多。

  因为能够拥有突破可能的人,必须先熬住宝石级和王冠级冥想法的污染剧增,自身还必须具有足够多的特殊天赋。

  所以看上去突破概率由十分之一变为近半,但辅助魔药发明的这些年过去,原初巫师的数量也并没有激增多少。

  瓦里安说到这里时,他的虚骸形态开始微微显现。

  一道道空间裂缝在水晶囊周围闪烁,仿佛随时可能撕裂现实的结构。

  这是他情绪波动时的自然反应,即使在半休眠状态下,他的虚骸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第三个水晶囊亮起,里面倒悬着一位看似年轻的女性。

  但她的下半身已经完全融入了一团不断蠕动的深蓝色胶状物质中,几十条触须从那团物质中延伸出来,微微颤动着。

  这不是简单的畸变,而是她对“形态流动性”理论研究的巅峰体现。

  那些看似随机蠕动的触须,每一条都能精确操控不同类型的能量流,执行复杂的法术公式。

  据说她曾经依靠这些触须,同时维持过七十二柱深渊巨兽的运转,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记录。

  “两位,少说些酸话。”

  水母女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混合着对两位同僚幼稚行为的不屑:

  “我们这些倒吊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说了,本真途径难度再高,也不是你们这些‘钥匙’巫师能够理解的。毕竟,在灵魂与高位存在的直接对话中,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水母女名为茉菈,是位极为罕见的本真途径成功者。

  她的研究领域是“形态超越学”,曾经创造过十三种不同的血脉极限化形态,每一种都拥有截然不同的特性和能力。

  她的成就,让许多走传统途径的大巫师都感到深深的嫉妒和不安。

  “闭嘴,茉菈!”鳞皮老者瓦里安恼羞成怒,水晶囊中的身体剧烈抖动,掀起一阵能量波动:

  “你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当年要不是那个怪物的精神烙印与你碰巧共鸣,你早就变成了一堆灰烬!”

  瓦里安的嘲讽中带着浓浓的嫉妒和不甘。

  作为一位走传统途径的大巫师,他心中一直对本真途径的成功者怀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一方面是对其勇气的钦佩,另一方面则是对自己未能尝试的遗憾和愤懑。

  银眼青年卡伦特忍不住轻笑一声,囊中的身体微微颤动:

  “瓦里安,你还是对茉菈这么敏感。都在标本库待了几千年了,还放不下这点芥蒂?”

  卡伦特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调侃,但眼神却透露着敬佩。

  虽然他和瓦里安一样走的是传统途径,但他对茉菈这样的本真者有着由衷的尊重。

  尤其是对方在接受高位存在烙印后,依然能保持自我意识的成就。

  “卡伦特,你”

  瓦里安刚想反驳,却突然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敬畏,目光转向远处另一个方向:

  “德雷克大师苏醒了?这可真是稀奇。从上次苏醒至今,已经过去多少年了?五百年?还是一千年?”

  在标本库的深处,一个比其他水晶囊都要大上三倍的特殊容器缓缓亮起。

  内部倒悬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他的身体异常瘦长,皮肤紧紧贴在骨骼上,犹如一具干尸。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头部——整个头颅已经完全透明化,露出内部不断闪烁着微光的大脑结构。

  那不是普通的大脑,而是一个由无数微型符文和能量回路构成的复杂网络。

  每一条神经纤维都被重新定义和改造,使其能够处理和存储远超常规生物可能的信息量。

  据说他的思维速度是普通大巫师的数百倍,能够在眨眼间计算出一个复杂位面的完整能量方程。

  “本真途径倒也算稀罕。”

  那干枯老者的声音飘渺如烟,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古老韵律:

  “.噬星者呓语.是个有野心的孩子。”

  德雷克是标本库中最古老的存在之一,他的时代可以追溯到第二纪元的中期。

  在他漫长的生命中,见证了无数天才的崛起与陨落,经历了数不清的巫师界大事件。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巫师历史。

  其他三位倒吊者立刻停止了争论,就连那刻薄的瓦里安也不再吱声。

  囊中的身体几乎完全静止,仿佛在竭力避免引起这位古老存在的注意。

第235章 旅行家

  “德雷克大师,您对这个晋升者有什么看法?”

  卡伦特小心翼翼地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敬畏,甚至连思维波动都刻意压低,以显示对这位远古大巫师的尊重。

  德雷克的透明头颅中,大脑组织微微闪烁了一下。

  闪烁的韵律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能量图案,像是在思考:

  “《噬星者的呓语》.那个疯子旅行家留下的冥想法。旅行家一个有趣的例子。他是少数几个真正理解吞噬者本质的人之一。”

  他的思绪似乎飘向了远方:

  “如果没记错的话,罗恩拉尔夫是第十七位通过此法晋升的原初巫师了。

  第一位是第二纪元末期的艾莫里克,一个颇有天赋的年轻人,可惜在晋升黯日级时因过度研究虚空天体而精神错乱;

  最著名的大概是王冠氏族的那位卡桑德拉,她成功晋升为大巫师,并成为水晶尖塔的当代塔主”

  德雷克随意列举的这些名字,每一个背后都是巫师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足以在大部头典籍中占据一个完整篇章。

  “十七位?这么多吗?”

  瓦里安惊讶地问道,罕见地露出了些许不确定的表情:

  “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我记忆中的资料明明显示《噬星者的呓语》只有不到五位成功晋升者。”

  德雷克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那声音中蕴含的能量波动,让其他三位倒吊者的水晶囊都微微震颤:

  “因为你太年轻了,瓦里安。在巫师的漫长历史中,你不过是昨日才加入的新人。

  四个纪元已经跨越了数万年时光,再加上那些附属的平行时间线,足足有几百位原初巫师,平均下来每一两百年就能出现一位,这个数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德雷克对瓦里安的轻视毫不掩饰,这不仅仅是因为年龄的差距。

  更因为在他眼中,瓦里安那所谓的“空间研究”不过是在重复先人的足迹,缺乏真正的开创性。

  瓦里安闻言,水晶囊中的身体微微颤抖,显然是被这一轮讥讽惹得有些恼怒了,但却不敢在德雷克面前发作。

  尽管同为大巫师,但他深知自己与德雷克之间的差距如同天堑。

  若是在正常状态下对峙,他甚至可能连对方的虚骸一角都无法触及。

  “那位罗恩的情况似乎有些特别。”

  茉菈突然插话道,触须微微蠕动着,显示出她的兴趣被勾起:

  “我刚刚通过特殊渠道查询了一下,他在两年前,还只是一个六等星的废物候补学徒,精神力资质几乎是巫师界公认的废物级别。”

  她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好奇:

  “然而短短几个月,他就由废物变天才。此后不仅跃居候补巫师序列前列,更是通过了本真途径,直接晋升为原初巫师。这种速度,即使放在我们的时代,也算得上是极为罕见的。”

  “呵,典型的幸运儿。”

  瓦里安立刻抓住机会发表评论,试图重新建立自己的权威感:

  “可能偶然得到了什么机缘,或者背后有人暗中帮助。这样的例子再平常不过了。

  记得第三纪元中期那个所谓的‘奇迹之子’梅尔文吗?不也是因为偶然发现了一块远古符文石,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晋升速度?

  结果呢?不照样在晋升大巫师时因为根基不稳而畸变?”

  瓦里安语气中的酸味几乎要溢出水晶囊:

  “这些靠外力崛起的所谓天才,往往都是昙花一现。没有扎实的基础和长期积累,他们的道路终究会走向自我毁灭。”

  卡伦特忍不住反驳:

  “但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突破,还是很不寻常的。就算有机缘和帮助,本真途径终究是要靠自身素质的。

  那种与高位存在的直接对话,任何外力都无法替代个体的意志力和灵魂强度。我认为这个罗恩拉尔夫背后可能有些我们尚未了解的特殊之处。”

  银眼青年的态度更为开放,他的研究本就与直观感知有关,比瓦里安更能欣赏那些打破常规的现象:

  “也许我们应该继续观察他的发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别争了。”

  德雷克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着些厌倦,仿佛正在讨论的话题对他而言过于幼稚:

  “一个新晋原初巫师而已,与我们这些存在了万千岁月的倒吊者相比,还如同蚂蚁一般渺小。

  即使他天赋再高,成长再快,至少也要等到百年后晋升为黯日巫师,才勉强有资格进入我们的视野。”

  德雷克的话语不无道理。

  在巫师的世界中,实力差距如同天堑。

  正式巫师与大巫师之间,不仅仅是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一名正式巫师,哪怕是最顶尖的黯日级强者,在面对真正的大巫师时,也不过是后者随手可灭的存在。

  更不用说大巫师的虚骸姿态,那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维度的概念,是对现实规则的部分超越。

  虽然这样说着,德雷克的透明头颅中,大脑组织闪烁得更加频繁了,显然这个年轻巫师的崛起还是激起了他一些兴趣。

  “不过.”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深沉:

  “《噬星者的呓语》的创造者——那个旅行家,确实是个值得注意的案例。

  当年他若不是在最后关头出了意外,很可能已经成为继‘始祖’和‘造物主’之后第三位自然晋升的巫王了。”

  提到“旅行家”这个称号,其他三位倒吊者都安静了下来,囊中身体微微抖动,显示出一种隐约的不安和敬畏。

  即使对于他们这些大巫师而言,巫王依然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如同凡人仰望星空,那是永远无法触及的璀璨星辰。

  “‘旅行家’,第二纪元最伟大的探索者之一,曾经踏足过无数世界与位面,据说甚至与吞噬者的本体产生过一次交锋,在那次惊人经历后便创造出《噬星者的呓语》这门王冠冥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