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事薯片黄瓜味
处理好了手尾,李淼拍了拍手,便转身回了小院,没事儿人一般的回屋休息去了。
天可怜见,他都三十五啦。
天塌地陷,也高不过养生二字。
尹敏君在屋内正襟危坐,听到院子里响起李淼的脚步声,一时手足无措。而后听到李淼回屋关门的声音,好似如释重负般的叹了口气。
旋即想起李淼那句“有什么事情,明晚再说”,又不由自主的红了耳朵。
这一夜尹敏君的纠结且略过不提。
待到天光大亮,李淼慢悠悠起床,推开房门,就见到尹敏君穿戴整齐,正坐在院中石凳上,长剑放在膝盖,上面都凝了一些露水。应当是在此坐了有一会儿了。
“尹长老,起这么早?”
李淼随口问了一句。
他是老手了,自可以好整以暇。尹敏君却是心绪纷乱,用微不可闻的声音答了一句,就再不出声。
李淼笑了笑,也不在意,自去洗漱、收拾行装。
门外,永戒已经提前让人牵来了两匹马,拴在门口。
二人沿着一条无人的小道,从侧门出了少林,又骑马跑出了一段,绕路到了少林正门附近。
此时少林山门外已经是人声鼎沸。
行迟退位、少林易主,接任的还是个谁都不认识的“永戒”。江湖人本就好凑热闹,此等大事,就连许多没被邀请的大派,收到了消息之后都是星夜兼程赶来。
李淼和尹敏君遥遥听到人声,互相看了一眼。
“大人,是不是要往身上抹点尘土?”尹敏君问道。
“无妨,扯扯领子,在衣角上揉点褶皱出来就是。”
李淼摆摆手。
“你,我,永戒,是一同出发,苗王墓那边的人都亲眼所见。”
“永戒是少林嫡传,所以一路疾驰、日夜不停,提前回到少林。跟咱们不一起出现也说的过去。”
“咱俩只当是半路收到少林无事的消息,所以一路慢行,恰好赶到就是。没必要弄得太狼狈,不然反而跟咱们赶路的速度对不上。”
“指挥使会派人一路上留下咱俩的行迹,不必担心。”
说罢,两人牵马汇入人群,随大流涌到了少林寺山门外。
正常来说,各家大派的人都会先从侧门进入少林,不必在外等待。尹敏君作为衡山派二把手,也是不必跟门外这些中小势力、江湖散人一起等着开正门的。
但,李淼是想着,看到他俩到达的人越多越好。
二人也就安之若素的混在人群当中,等着入门。
只不过,两人再怎么低调,在这群人当中也是十分扎眼。
且不论武功,只说外貌。
李淼英武俊朗,一双眸子仿若大星。尹敏君眉目如画、如同月中聚雪,更兼多年练剑的一身英气。
两人牵马往那一站,就有不少江湖人自惭形秽,下意识的躲远了两人。
更有不少人见猎心喜,想要上前攀谈,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少顷,还是几个青年人走了过来。
其中一个领头的,右手握住剑鞘中段、剑柄压在肩上,左手压在右手上,朝李淼施了一礼。
“见过二位。”
只看这招呼,就知道此人是个懂规矩、有礼貌的好孩子。
右手握住剑鞘中段,剑柄压在肩头,是不方便拔剑的。一般人惯用手都是右手,左手压住右手,是代表没有动手的意思。
这种行礼方式对大部分兵器都适用,用刀的就握刀鞘,用枪的就反握枪身,用奇门兵器的就反握手柄,用鞭子的就握住鞭子中段、把鞭子缠在手上。总之是怎么不顺手怎么来。
按规矩,初次见面,都是这样的的礼节。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大多数跑江湖的,都不太有规矩。
李淼出京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这么标准的行礼,也是一时觉得新奇。
“小哥好。”
他点点头,就当回礼。
态度随意,本是有点儿失礼的。但配上他这幅外貌、气质,反而让人觉得理所应当。
那人伸手一引,先是自报家门。
“我们是浣花剑派的弟子,来此见礼。”
几人纷纷通报姓名。
“本在门外等候,见到二位风姿出众,我们就想来结交一番。”
“还未请教?”
李淼笑了笑:“江湖散人,李淼。”
“这是我的友人,尹女侠。”
“久仰,久仰。”
“失敬,失敬。”
一番客套,闲聊了几句,便大致熟络了起来。
几人少年心性,都是初次结伴下山行走江湖,还不知道江湖险恶,三两句话就被李淼把底子套了个干净。不仅没有察觉,还愈发觉得李淼亲近。
“李大哥,你与尹女侠可是……”
一个女弟子避开尹敏君,悄声问道。
她平日多看些话本,对神仙眷侣、结伴行走江湖多有遐想。此时见两人风姿绰约,好像从她想象中走出来的人物一般,不由得上前问了一句。
李淼点点头:“还差一步。”
“呀!”
女弟子轻呼一声,转头跟同门说了几句悄悄话,说的自己双耳通红。
要是李淼说他已经跟尹敏君在一起了,那她还不会这般激动。
就是这个“还差一步”,才更让人遐想连篇。
只是她不知道,以尹敏君的武功,怎么可能听不到她的问话,早就在一旁竖着耳朵偷听,现在耳朵比她红的更过分。
领头的男青年朝着李淼歉意的笑了笑:“对不住,李大哥。”
“我这些师妹初次下山,在门内被师长惯坏了,乱问一气,还望海涵。”
李淼看了眼一旁垂头不语、耳廓红的都快滴下血来的尹敏君,也是随意笑了笑。
“无妨,问得好。”
几人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门。
聊着聊着,却听得一旁传来一声冷哼。
“哼,你们这群掉书袋,不在门内念你们的破诗,也学人出来走江湖?”
李淼转头望去,却是一群佩刀带剑的江湖人,正一脸不屑的看过来。
第134章 二十七句
领头的青年听得这句话,面色一时难看了起来。
他转头看向那边,勉强施了一礼。
“乌掌门,我浣花剑派与贵派并无仇怨,为何要出口伤人?”
那人却冷笑了一声。
“看你们这副拿腔作势的酸腐样子不爽,怎么了?”
“成日吟诗作对,也不见你们去考个功名出来。在我们这些老粗里面装起文人了,真是猪鼻子插大葱。”
“装象!哈哈哈哈——”
领头青年一时面色难看,却难以反驳。
浣花剑派,听名字就知道,他们门派的创派祖师,可能确实有点儿“文青”。而且他们传承的那些招式,确实有点儿“那个”。
举个例子,譬如泰山派的“岱宗如何”,要是放到浣花剑派,就会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浣花剑派的招式,全都是两句诗。
而且,按照浣花剑派的心法,是要一边出招,一边念诗的。
或许浣花剑派的祖师觉得这种心法“很有范儿”。但这种做派,在平均教育水平略高于胎教的江湖上,非常扎眼,也非常让人讨厌。
理由非常简单——
你装你妈呢?
都是跑江湖的。猪八戒戴眼镜,你装什么文化人呢!?
这位乌掌门出言嘲讽,就是这个原因——看你不爽。
浣花剑派和这位乌掌门的门派实力相近,都算是二三流势力。这些跟李淼攀谈的弟子是自己来的,没有师长带领,所以乌掌门也就愈发嚣张了起来。
你们几个雏儿,我骂就骂了,怎么了?
浣花剑派的几个弟子都面色涨红,几乎忍不住要上前动手。
领头青年手握在剑柄上,紧了又紧。
他带着师弟师妹下山,就不能随着自己心意做事。
势比人强,若是打上去,虽然大概不会闹出人命,但若是有师弟师妹受了伤、影响了以后的进境,自己难辞其咎。
那乌掌门见几个年轻人不敢动手,一时大笑。
半晌,领头的年轻人咬着牙,挤出了一句:“走。”
说罢,转身就要离开。
路过李淼身边时,他还带着歉意的对李淼施了一礼:“李大哥,对不住,让你看笑话了。”
“咱们江湖再会。”
言下之意,是好不意思再与李淼同行了。
几人转身就要离开,不想再参加少林的仪式了。
“哎哎,等会儿。”
李淼一手按在他肩上。
“你既然叫我一声大哥,要是让这群瘪三儿骂跑了,我还怎么混江湖呢?”
“等着,我去把他抓过来,讲讲道理。”
李淼这话,声音可不小。
周边的江湖人早就围成了一个圈儿,正吃瓜呢。
本来以为要就这么结束了,却不想冷不丁冒出一个李淼来,纷纷侧目,窃窃私语。
“这人谁啊?口气这般大,谁认得?”
“不认得,不是浣花剑派的人。”
领头的青年猛然转身,想要劝李淼莫要冲动。
那乌掌门虽然一副地痞找茬的做派,却是实打实的二流高手,距离一流只有一步之遥。
刚想开口,却见李淼已经走了出去,到了乌掌门面前。
领头青年见此情况,心下焦急,拔剑出鞘,就要上前帮手。
李淼是为他们出头,他们不能作壁上观。
李淼丝毫不在意,伸手就朝乌掌门后脖颈掐去。
“来来来,你过来。”
上一篇: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