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154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这也没有违背当初陈墨的承诺,免税一年的时间已经到了。

  若是再免税,衙门就要收支不平衡了。

  衙门收的税,和朝廷的赋税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会收完税,百姓就活不下去了什么的。

  当然,对于一些实在交不起税的贫困户,可以向衙门递交免税申请,衙门审核后,会派人亲赴调查,若真的是贫困户,便会免税。

  如此人性化的公告,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当然,几万人,肯定是有不满的。

  在他们看来,一辈子不交税才好。

  毕竟世界这么大,什么人都有。

  若是有钱还不交税,衙门肯定会让他们知道税吏的厉害。

  ...

  相比于福泽楼周边的热闹,兵工厂附近的街道则是一片寂静。

  兵工厂外有重兵巡逻,且不允许百姓在周围摆摊,闲杂人等也不得随意靠近。

  “县长。”

  “县长。”

  “……”

  耿松甫、赵道先以及兵工厂的总工张小楼,早早地在兵工厂外等候多时,看到陈墨过来了,一个个上前迎接。

  陈墨翻身下马,听到这个称呼,微微蹙了蹙眉,旋即说道:“以后该换个称呼了,县长这个称呼现在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此话一出,耿松甫等人皆是一愣。

  耿松甫道:“那该怎么称呼?知府?”

  “就...称呼陈帅吧。”陈墨寻思着自己这县长之职也时候该卸任了。

  “...诺。”耿松甫点了点头,确实再称呼县长有些不合适了,毕竟站在天师军的立场上,陈墨算是掌管七县之地了,再多几县,就是一郡,在以前,可以称郡守了。

  不过郡守这个称呼是前朝的官职名,而且没有朝廷的赐封,自己独自称呼有些怪怪的,陈帅这个称呼就不错,而且陈墨已经是一方渠帅了。

  “不用客套了,给我看看煤球捣。”陈墨目光看向张小楼。

  “诺,陈...帅。”张小楼让人拿来一个如陈墨前世几乎一样的“煤球捣”,陈墨接过后,拉了拉,抽空什么的效果都不错。

  “陈帅,这什么煤球捣有什么用?”即便是耿松甫见多识长,也看不出这东西的用处。

  “你们很快就知道了。”陈墨暂且卖了个关子,回头对张河说道:“帮东西拿上来。”

  耿松甫看向陈墨身后的张河几人。

  只见张河几人一人扛着一个麻袋走上前来,打开麻袋,从里面倒出一堆黑糊糊的东西。

  “这是煤炭?”耿松甫道,他认识煤炭,毕竟县城的硫磺就是从黄铁矿中提炼出来的,用煤炭烧制的。

  陈墨点了点头,然后吩咐张河用铁揪将这些成块的煤炭碾成煤粉,然后提来清水。

  蜂窝煤很好制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煤粉与水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搅拌均匀,然后用煤球捣,压成型,晒个两三天就可以了。

  若是不好成形,还可以加一些黄泥。

  若是不好燃烧的话,可以往里面加一些石灰、木炭粉、锯木屑等混合物助燃。

  很快,张河便是将煤粉搅拌均匀了,陈墨拿来煤球捣,往煤团中一杵,然后往旁边的空地一压,一个不算完美的蜂窝煤就制造出来了。

  为了更好的实验,陈墨直接用先天灵气将蜂窝煤蒸干,然后点燃了起来。

  等蜂窝煤自行燃烧了一会后,陈墨道:“你们可以凑近烤烤。”

  耿松甫、赵道先、张河等人依次试了试。

  张河、张小楼见识浅薄,依旧没看太明白,这东西除了可以烤火有什么用?气味还呛鼻,哪有木柴好用。

  可耿松甫却看得更深,他还特意往打孔的地方瞅了瞅,发现这东西上火快、火力猛,最关键的是持续燃烧时间长,比木柴更耐用,且看制作方法也简单。

  “好啊。”耿松甫称赞了一声,旋即说道:“这东西不仅可以用来取暖,还可烧水做饭,比砍柴起火方便多了,就是这烟大,还有些呛鼻。

  陈帅,这东西应该无毒吧?”

  “保持通风就好了。”

  至于烟大呛鼻的问题,陈墨知道无烟煤无烟无味,但无烟煤的制作方法他不知道,只能看后续有没有神人能够研究出来。

  “县...陈帅,您难道是想用这东西,帮助百姓过冬?”赵道先插了一嘴。

  陈墨点了点头,刚才耿松甫那句还可以帮助百姓烧水做饭,那么在这基础上,还可以制作煤炉出来。

  煤炉这东西也简单,用张铁皮子卷一卷就完事了。

  “那这成本应该不低吧?百姓能买得起?”赵道先道。

  “赵主薄不用担心。”陈墨笑了笑:“它很便宜,便宜到你不敢想象,当然定价还要商量,但绝对比木柴便宜。”

  煤炭,陈墨多得是。

  煤球捣的话,制造个十几个出来,可以重复使用,甚至还可以用木头代替。

  陈墨只要出些人工费就行。

  说的夸张一点,就是无本买卖。

  耿松甫对着陈墨躬身一拜:“老拙替无数受冻的百姓感谢陈帅的大恩。”

  “耿松甫这是做何。”陈墨赶紧扶好耿松甫,道:“好歹我也是平庭县的父母官。”

  “若是景帝时期,陈帅定能成就一代名臣,身受后世追捧。”耿松甫正色道。

  宋景帝,当今天子的爷爷,在位时期招贤纳士,重农抑商,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受天下百姓爱戴。

  可惜活得不长。

  其子宋宣帝,不仅延续了宋景帝在位时的政策,还南抚越蛮,北征强胡,开疆扩土,可惜活得太长,现在有此乱世,大半就是宋宣帝晚年造成的。

  “耿县丞夸赞了。”

  陈墨笑了笑,迈步朝着兵工厂走去,既然来了,就顺便看看兵工厂发展的怎么样。

  目前兵工厂,大致制造的武器为长枪、十字手弩、横刀、短刀、箭头。

  基本是按照陈墨的要求,每人配备五件兵器(角弓、枪、横刀、短刀、圆盾。)。

  目前有五百名神勇卫,配齐了五件兵器。

  一千名神勇卫,配备了横刀、短刀、圆盾。

  神勇、神武全员披甲。

  陈墨进入兵工厂后,一股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温度可要比外面高许多。

  里面有十几个大熔炉,数百名铁匠(包括学徒),乒乒乓乓的敲打着。

  耿松甫跟在身后,指着后面,道:“陈帅,目前兵工厂还在扩建,争取将明光铠的产量,从一个月五十副,增加到一百副,目前库房堆积的赤铜,足够打造三千副明光铠出来。”

  “钱够用吗?”陈墨问。

  “还请陈帅放心,若是开支不足,老拙也不会进行扩建,等来年收税后,还能再加大规模,目前县学也正在培养人才。”耿松甫道。

  陈墨眼前微亮,旋即道:“耿县丞,目前我手中大概有六百匹战马,能打造出一支两百人的重骑吗?”

  重骑兵装备,骑枪+角弓+30支箭+钉头锤+双手刀+单手刀+圆盾。

  耿松甫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道:“战马还是太少,而且打造重骑花费太大,两百人的重骑兵发挥的效果也不明显,与其打造重骑,还不如配全一支五百人的轻骑。”

  闻言,陈墨点了点头,只能暂且压下这个心思了。

  青州被天师军糟蹋的太严重了,这次攻打青州,也征调了数万民夫,加之强行征兵,导致青州人口骤降,若不是这个原因,现在陈墨掌管几县之地,能够飞速发展。

  虞州倒是不错,但百姓都被梁松迁到后方去了,显然就是防止这点。

  ……

  当天下午,孙孟、刘泽等人,带着泉阳县的人马驶入了平庭县境内。

  大雪天,行进困难,上万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官道上,吓得设在各个路口的哨兵连忙回衙门禀告,以为是敌军打来了。

  得知是自己人,方才松了口气。

  除了其中的神勇、神武卫,其他人全都安排进了清亭县。

  且到第二天,陈墨就马不停蹄的进行了改制。

  首先,便是将原先陷阵卫的士卒,划入神勇卫。

  八千多名天师军士卒,改制为陷阵卫,正式开始冬季训练,从中选出精锐,充入神勇、神武两卫。

第217章 陈墨:芷凝,我有一个法子,需要你帮我

  作为一县的父母官,尤其是想长远发展的话,那么生育,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回到衙门后,耿松甫就跟陈墨说了这事。

  目前平庭县的新生人口太少了。

  是百姓不想生吗?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有这个想法的百姓很少。

  在人力决定生产力的封建社会,越穷,反而生得越多。

  一些贫困家庭,即便是吃穿都困难了,依旧不会放弃生孩子。

  究其原因,就是战乱的波及,导致男丁希少,寡妇越来越多。

  耿松甫和陈墨商量的,就是想给军中没有成婚的士卒,和这些寡妇重新搭桥牵线,组建新的家庭。

  甚至耿松甫还提出了一个类似明朝的军户制度,这些士卒的孩子,未来可成为兵源。

  这让陈墨一愣,他目前所做的事,好像确实有明朝军户的影子。

  他也是将平庭县外的土地,分配给神勇卫的士兵,作为报酬。

  且土地的重新分配带来了额外的税收来源,可以改善县衙的财政状况。

  这点,是和明太祖是一样的。

  他若是没记错的话,读高中的时候,老师讲过明朝军户制。

  军户制的出现,初期对国家十分的重要,巩固了政权,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在这面对外部威胁时尤为重要。

  还有助于减少社会动荡,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军户制的结果却不太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土地分配不均衡,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军队士卒的义务逐渐变得繁重,引发不满。

  制度中的腐败问题也逐渐显现,到了后期,直接被废除了。

  最后老师用一句话定义。

  明朝军户制度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朱元璋建立和巩固了政权。

  它的出现是好的,只是历史上的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和调整的。

  也就是说,军户制可以实施,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调整、改革制度。

  陈墨点了点头,让他可以先研究,这个暂且不急,但让士卒和寡妇组建家庭的事,可以先实施。

  这大冬天的,谁不想有老婆孩子热炕头。

  ……

  衙门后院的厢房中。

  夏芷晴正在弹奏着她成名的“霓裳吟”,琴音悠扬绵长,给人一种欢愉的情绪。

  若是往常,夏芷凝会舞上一场剑舞来配合姐姐的,可是现在的她,整个人都不在状态。

  双眼是在盯着姐姐放在琴弦上的十指,可心里却是在骂那个混蛋。

  回到县城十几天了,可那混蛋一次都没来找过她。

  这若是之前两人没有互表心意还好,现在双方都表明心意了。

  这让夏芷凝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