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灯和善
“这话有些粗俗,但却是有理。”
贾南烛抚须,师徒俩人相视一笑。
……
……
安徽府,黄山别院。
枫叶如火!
于永年捧着一份公告,面对周围其他人的恭贺,神情有些恍惚。
自己连入品都不是,还没参加武举,竟然就得了个从八品的官职了。
“于师弟,恭喜了!”
黄坤笑呵呵的向于永年开口祝贺,他现在是越来越佩服自家父亲了,果然是看得远。
当时的林晨还没在武道山留名,且在江南道学员典范之争更是出于劣势,父亲便是果断收于永年为弟子。
说实话,当时他内心还是有些犹豫的,怕父亲会不会看走眼,现在看来还是父亲眼神毒辣。
这林晨是一鸣惊人!
武道山留名,江南道学员典范……
这两身份已经是坐实了江南道开窍境第一人的身份了。
原以为于师弟得以拜自家父亲为师,已经是师凭徒贵了,可相比起这个从八品官职,拜自己父亲为师根本算不得什么。
入【教化阁】参悟武道,就意味着妥妥的入品了。
“师兄,我这……我这心情有些复杂。”于永年苦笑了一下,一旁的舒素婉笑吟吟道:“黄师兄,永年应该是太过惊喜了,需要缓一下。”
“哈哈,我明白,那师弟就先休息会,师兄我先告辞。”
黄坤点点头,这天上突然掉下这么大的馅饼砸到头上,是得要缓一下,换自己也得缓一下。
黄坤带着人离去,院子里就剩下了于永年和舒素婉两人。
“师姐,我这……”
于永年苦笑,惊喜吗?
确实是有,可更多的是别扭,自己在黄山辛苦修炼半年之久追求的目标,竟因为林晨的原因,直接达成了。
“有什么好别扭的,别人羡慕都来不及。”
舒素婉知道自己师弟是别扭什么,师弟外柔内刚,身为教习却沾弟子的光,过不了内心那道坎。
到现在她也是想明白了,什么黄老前辈在光明顶闲逛,看到自家师弟修炼,对师弟很是欣赏破例收为弟子,这些都是假的,真正让黄老前辈收师弟为弟子的原因,还是因为林晨。
也许那个时候黄老前辈就得到了风声了,借着收自家师弟为弟子,与林晨搭上联系。
“羡慕?我教导林晨,可没想着会有今天。”
“就是因为你没想着从林晨身上获取什么,才恰恰当得起这份奖励。”
舒素婉知道得好好劝说自家师弟,不然以师弟的性子怕是容易钻牛角尖。
“武政厅颁布的公文和奖励,是对江南道所有学员包括教习的一种鼓励,是让大家向师弟你学习,身为教习对学员教导多上心,师弟你更应该光明正大接受这份奖励,如此才能激励更多的教习在教导学员练武上用心,这对学员来说是一件好事。”
“若师弟觉得配不上这份奖励,将其给推掉,让江南道其他教习如何想?”
“师弟你是高风亮节了,可教习也是武者,他们也需要修炼资源,也想在武道上更进一步,人非圣贤,岂能没有私心,今日你推掉了武政厅的奖励,往日有其他教习也面临这情况,他们是接受还是跟你一样推掉?”舒素婉表情很认真:“教习真心教导学员,学员在武道上有出息,教习得名得利,这是必须要有的。”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于永年也是听懂了师姐的意思:“是我想偏差了,如师姐所说,这奖励师弟我是要定了。”
舒素婉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于师弟接受武政厅给予的奖励,入【教化阁】后,入品不再是问题。
按照她和师弟的约定,等到师弟入品,就该上舒家提亲了。
而且师弟教导了林晨这么一位弟子,家里也肯定不会反对自己和师弟的婚事。
“师姐,这武道山是什么?”
于永年倒是没去想这些,只是想到那公文上提到的林晨在武道山留名之事,对武道山有些好奇。
“武道山,我也只是曾经听一位长辈提到过,这是太祖皇帝所建的一处特殊之地,只有真正的武道天才方能进入,而能够在上面留名者,放眼整个大梁都是佼佼者的存在。”
舒素婉对武道山也不是很了解,舒家虽然也是饶州四大家族之一,可她自身武道天赋不算特别高,武道上的一些事情也不太了解。
“师姐,我准备辞别老师,回一趟鄱阳县。”
于永年此刻心中有一个迫切的念头,他想回鄱阳县,见见林晨。
当初在武堂,在他院门前徘徊了许久,才鼓足勇气敲门的少年,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便是成为了整个江南道耀眼的存在。
他人只看到了林晨现在的风光,但他却从林晨这篇文章中,看到了艰辛。
第180章 武院来人
天微微亮,鄱阳湖面,便是有一道身影从水中钻出。
一身湿漉漉的林晨回到岸上,体内气血运转,皮肤表面温度上涨,身上水渍很快便是蒸发干净。
穿上干净衣服,林晨在家里后山临时搭建的铁屋中,开始观摩千锤图。
一个时辰后,神情疲惫的他从铁屋中走出,贾南烛则是已经烧好了药液,等到沐浴好后,林晨这才开始修炼狂风腿……
等到午后,林晨会坐在后山头,翻阅贾教习从武政厅带来的诸多武道功法,偶尔伸手比划几下。
如此到晚上,则是开始修炼贪生怕死箭。
……
……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五天过去。
这一日清早,林晨和往常一样,刚浸泡完药液出来,便是听到老师的声音。
“林晨,今日给你放个假,你家来人了。”
贾南烛看到林晨就要拿着功法秘籍去后山,开口阻止了。
“来人?”
自己回来临湖村好些天,接风宴的时候,该见的都见过了,像路师弟他们这样的,也都在第二天来了临湖村了,这隔了几天怎么还有人来?
“去吧,来人可是你心心念念的人。”
贾南烛看出林晨的疑惑,笑着加了一句。
我心心念念的人?
林晨脑子快速转动,下一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老师,那弟子去了。”
他已经能够猜到,是谁来自己家了。
看着林晨有些着急的步伐身影,贾南烛老眼也是眯起,能够让林晨这般激动的,也只有那位了。
自己这老师在林晨心中的份量,比起那位还是差了些。
比不了,也不能比。
……
……
林家大宅。
林父林母都在,大哥林亮也是忙前忙后的把家里所有的瓜果都给拿了出来。
对于眼前这位来客,林家三人很清楚,对林晨意味着什么。
甚至可以说,这位就是他们林家的大恩人。
“于教习,您先坐一会,晨儿最近一直在后山修炼,已经让人去通知了,马上就回来了。”
林父给泡上茶,于永年看着满满一桌的瓜果,笑道:“不用这般麻烦。”
从林家拿出的这些瓜果,于永年也是感慨,一年前的林家,除了那村子待客最常见的南瓜干能拿得出来,其他瓜果根本就不会去买。
万般皆下品,唯有学武高。
这就是学武有成的丰厚回报。
院子的扩大,桌上瓜果的增多,林晨一家的变化,就是对这话最好的应证。
“于教习,您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您当初对我家晨儿的教导,没有您给予晨儿资助,就没晨儿的今天。”
林母也很是激动,她看了自家儿子写的那篇文章,儿子在文章中好几次提到这位于教习。
“林晨能有今日之成就,更多的还是靠他自身,我只是推了一把罢了,即便没有我于永年,也会有陈永年、张永年发现林晨的天赋。”
“若没有教习,弟子即便能够在武道上走下去,也不会有这般成就。”
林晨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于永年回头,看着站在门前的少年,一脸激动的表情,也是笑了。
……
……
临湖村湖堤。
林晨陪着于永年在湖边漫步,林晨向于永年讲述着他入武馆这九个多月的经历,除了特训地因为武政厅的规矩不能细说,其他的林晨都说了。
在那篇《赠江南道师弟言》文章中,林晨几次提到于教习,并不是为了竖立自己念恩的形象,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于教习的感激。
自己的命格【水到渠成】只有在后期才能发挥功效,没有教习他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开窍丹的名额,没有开窍丹,他在武馆很难入教习的眼,而等到他展露出来在武道上的天赋,只怕是县斗都已经结束了。
于教习替自己争取开窍丹,以及自己入武馆前的赠金,才让自己在前期能够保持不掉队。
一步落后,便是步步落后。
没有于教习,现在的他可能只是武馆中等学员,和路师弟他们差不多,还要为接下来的开窍所需的银钱而烦心。
于永年静静倾听,此刻的林晨,在他眼中就如同一个晚辈,在向一位长辈讲述着取得的成就,也让他第一次在林晨身上感受到了属于这个年龄的少年才有的稚嫩。
以前的林晨,太过成熟了。
也许是与家境有关,普通的家境出身,要和那些权贵子弟比,林晨必须要成熟。
等到林晨说完,于永年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笑着道:“林晨,听说过鲤鱼跃龙门吗?”
“听过。”林晨点点头。
“现在的你,就如同鲤鱼一样,已经越过了龙门。”于永年侧身看了眼林晨:“说实话,你日后的武道之路该怎么走,我不能给你提供任何帮助,就连提供建议也做不到。”
武道之路,开窍境后是练脏,练脏后是入品。
作为练脏大成的武者,于永年却知道,他对林晨在武道修炼上已经不能给予任何指点了。
即便林晨现在还没练脏,但此等天赋,其后续武道修炼之路,必然和他认知的不一样,他所了解的也只是普通武者该如何修炼,而来之前他询问过师姐,饶州府这些权贵子弟在武道上是如何规划的。
师姐的回答让他震惊!
权贵子弟,可以每个月服用三瓶滋窍丹,到了后面更会服用赤血丸甚至包括妖肉,而这赤血丸和其他丹药的名字,从师姐口中说出,落入他的耳中却是如此的陌生。
有些丹药之名,他连听都没听过。
林晨的天赋更在府城这些权贵子弟之上,其修炼之路就更是不一样。
“你现在需要找一位老师,能够指点你后续武道之路的修炼。”
于永年神情认真:“其实你不该在那文章里过多提及我的,如此一来对你拜师会有影响。”
哪一位强者,愿意自己收下的弟子,心里无比感激着另外一位教习。
“于教习,弟子前不久拜了一位老师了。”
林晨微微一笑,心中却是一暖,能够替自己考虑的如此细微的,也只有于教习了。
“已经拜师了?是何身份?”于永年追问。
“老师原先在武政厅任职副厅长,不过现在已经辞掉了,也跟我回临湖村了。”
于永年眼瞳骤缩,武政厅原副厅长,那不得是五品甚至是四品强者……
嘶!
林晨这条大腿抱的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