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刚穿成皇帝,就被清君侧 第55章

作者:跳舞的傻猫

  “宁王没办法不撤。”段千秋落一子:“大势已变,陛下天命所归,他只能在最有利自己的地方寻求决战,谋取翻盘机会,除此外,没其他选择。”

  “朕刚收到消息,镇南侯报告,在南岭有小股蛮夷渗透活动,种种情报说明,南边的蛮夷也在开始插手了。”

  楚峰再道。

  镇南侯,不久前楚峰也让人给他送去一颗化龙丹。

  这是他的忠心支持者。

  镇南侯沐川虽为太祖义子,可在太祖心中,和亲子无二。

  沐川和太子关系极好。

  也很争气,为大夏镇守南疆。

  当年太子薨逝,沐川悲痛无比,气急攻心,差点走火入魔。

  而太祖驾崩时候,沐川伤心欲绝,若非他要镇守南疆,会来为太祖守灵。

  南疆局势还算稳定,多亏了沐川。

  “镇南侯为朝廷忠心耿耿,南边的蛮夷要严密防备,在大夏四境之敌中,南边最弱,蛮夷以部落混居,但听从蛮主调动。”

  “而最弱也是相对而言的。”

  段千秋道。

  蛮主也是蛮夷中最强的。

  “在以往不算什么,可现在,任何一处处理不好,都会产生连锁变化,南岭环境复杂,拥有无边大山,朝廷多次围剿,效果不佳。”

  段千秋继续道:“而朝廷现再无多少兵力,可以帮助镇南侯。”

  “当今局势,紧张复杂,段先生有什么建议可直言。”楚峰道。

  “那臣就直说了。”

  段千秋明白。

  今日君臣谈话,将关乎接下来朝廷的布局。

  “东南西北四境,必有大乱,东边不说,陛下做了准备,让凌国公,黑蛟龙防备,黑蛟龙很厉害,它能控制部分东海海兽,相当于又为朝廷多了几支大军,而南边蛮夷必会入侵,在西边,各世家古族不会放过机会,对凉州下手,在北边,北渊余孽,以及诸胡也会袭扰,破坏朝廷平叛。”

  段千秋没什么顾忌,直言道:“但万事有首要次要,朝廷首要是平叛,才能腾出手来,对付四境之敌。”

  “平叛为主,内部不稳,难集中力量对抗外敌,朕也一直在做。”

  楚峰道:“现在叛军避战,不与我军大规模接触,因而朕也在让王翦,常国公他们逐步推进,逼迫宁王决战。”

  “而即便平乱成功,大夏力量内耗是避免不了的,一些开国侯,开国伯会消失,这是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而这也是四境敌人看到的机会。”

  段千秋的话已经很直白了。

  陛下可以宽恕那些被裹挟和中下层的将士。

  但这些国公,侯爷之类的人,是不可能放过的。

  这是底线。

  没有哪位帝皇可以容忍背叛。

  “这点不可避免,内乱起容易,但要平这些代价要付出。”

  楚峰一子落下,如刮起一股冷冽寒风。

  “陛下应该也知道,四境敌人,会在何时大规模出手,而就算朝廷防备,但不可能完全防住,因而陛下要做好边境州府遭遇战火,而臣民流血的代价。”

  段千秋:“这无法避免!”

  楚峰沉默许久,才道:“朕想过了,无法兼得,大夏也不可能妥协,而朕要做的是,尽量控制规模,将战线压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尽可能做到最小的代价。”

  “陛下知晓就好。”

  段千秋点点头。

  权力交接,往往是一个政权最危险的时候。

  事实上,在陛下登基的时候,乱象就已经起了。

  平叛最重要。

  可段千秋更清楚。

  真不理会四境的敌人。

  他们会以很短的时间,将大夏各州府占据,破坏大夏一百八十多年,好不容易建立的根基。

  别搞到,乱还没平定,家就被偷了的事情。

  这也是,大夏不能接受的。

  “而朝廷大军现在被分散,皆都要面临大量敌人,而陛下放眼于大夏,也可发动全国的力量。”

  段千秋又道:“除大夏各军团的力量,在各州府内发动本地子民,那些各府县内的本土力量,各预备役,不需要他们前线作战,可用来防备后方之乱。”

  “同时,大夏的强者不全部都在朝廷,还有一部分,没入朝堂或军中,家国兴亡,匹夫有责,也要发动起来,这都是可以用来作战的力量。”

  段千秋的话,让楚峰认可。

  太祖给他留下的太多了。

  在位一百八十年,富国强民,增强底蕴。

  让大夏子民,认可大夏。

  愿意为大夏而战。

  楚峰知道那些不在朝廷的强者,他们是对权利没兴趣,不想掺和朝廷斗争,更不想受到束缚。

  但他们也是大夏人。

  内乱他们可以不参与。

  但外战。

  避不得。

  也要为国而战了。

  “说得不错,各州府县内的本土力量,以及那些不入朝廷的强者,都要发动起来,接受朝廷的力量,如今时刻,需调动一切可以用上的力量,动用举国之力!”

  “而知乱起,就不可能等着别人出手,被他们牵制着打,所以朕要出一些奇招。”

  楚峰又道。

  “陛下想怎么做?”

  段千秋有些好奇。

  “比如在这西境,那些世家古族不是梦寐以求都想夺回凉州和雪龙山,朕估摸着,各族已经在联合了,就等最乱的时候。”

  楚峰道:“朕让杨国公继续防守凉州,在他们联合,要对凉州下手,后方空虚的时候,派出一支奇兵,深入西境,沿着雪龙山,对他们的后方进行打击,而后方不稳,可减轻前线压力。”

第54章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求追读】

  “派奇兵,深入西境!”

  段千秋眉头微皱:“陛下此举是可以混乱西境,西境势力虽目的相同,但各自都有利益,心没有那么齐,如果成功,会为西境防线减轻巨大压力,但!”

  “但说无妨。”楚峰道。

  “但深入西境进行后方杀戮,必会激起西境势力的仇恨敌视,孤军深入,群起而围攻,孤立无援,因而进入西境的领军强者必须足够强大,否则会起反作用。”

  “若成功,这会是奇招,取得很大的效果。”

  段千秋明白,陛下计策是好的。

  可西境势力,段千秋从没低估他们的力量。

  当年太祖,虽有被各方势力牵制的困扰,但对西境施展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也是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要知道,那么多古族,及曾经的皇族,谁能低估。

  “这点朕考虑到了,朕还有他们不知道的底牌。”

  楚峰笑道。

  “原来如此。”

  段千秋没多问。

  而推测陛下还隐藏了强者。

  是如王翦,王贲这般的。

  别说别人,就连他久居朝堂中,也猜不出,究竟还隐藏了谁。

  或许会是太祖皇帝秘密留下的底蕴。

  否则难以解释。

  其实,他也觉察出异样。

  陛下似乎在秘密练兵。

  应该就是这样。

  “一旦成功,西境的战火将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段千秋再道。

  “嗯,这支奇兵要出动的时机,要在西境势力大规模集结,北方决战时刻,此时后方空虚,为平叛争取时间。”

  楚峰道:“而朕要制造出假象,让他们认为朕急于平叛,把他们给引出来。”

  楚峰打算让蒙恬过去。

  以岳飞去或许更好。

  然而岳飞要用于对付叛军,以及捣乱的诸胡,确保决战的顺利进行。

  “朝廷抽调兵力对付叛军,这就是机会,而陛下,我们的主力强者会在宁王这边,臣推测,主战场会在宁州,定州,元州一带。”

  段千秋在棋盘上放下三子。

  北地三州。

  也是宁王掌控最为稳固的三州。

  这三地民风彪悍。

  宁王也深知,想要抵抗朝廷大军的推进,只有将决战场放在北地三州,才能有机会翻盘。

  “北地三州。”

  楚峰点头。

  “而与叛军决战,我军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宁王力量,还会直面北渊余孽,以及北地诸胡。”

  段千秋提醒。

  “不错,他们必然会动手。”

  楚峰神色一沉。

  北渊余孽,正是当年大渊皇朝逃去北地的那群人。

  当年渊族始祖崛起,统一诸胡,灭前赵,入主神州。

  即便大渊被灭了,可仍有大量主力逃到北地。

  在北地建立政权。

  被大夏称为北渊。

  “一定会,北渊是有能人的,他们恨大夏,但他们不会看陛下轻易平定宁王,因而不需要联合,他们会出手,攻我大夏州府,让我军无法全力对宁王下手。”

  “而北地,除了北渊余孽,诸胡中第二强的是狄族,除此外,还有大量的大中小族群。”

  段千秋道。

  若他们出手,不与朝廷打正面战,各处州府破坏,又冷不丁的在背后给你来一次狠的。

  即便是朝廷都很头疼。

  段千秋担忧的也是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