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874章

作者:阳小戎

  偏堂大门敞开,落在门口地板上的上午阳光,缓缓偏移着。

  喝茶等了许久,裴十三娘反应过来,好像不见同僚王操之的身影。

  按道理,王操之也要从浔阳石窟过来,和她一起在这处偏堂等待公子开会结束。

  奇怪,人去哪了?

  而且也迟迟没有听到旁边议事厅里开会的动静,好像还没开始。

  裴十三娘犹豫着要不要出去看看。

  就在这时,她听到外面长廊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其中有一个熟悉的脚步,节奏很快,从中都可以听出这脚步的主人性子雷厉风行。

  裴十三娘听到后,立马起身,迎了出去。

  刚走到门口,长廊上的队伍已经经过了偏堂。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绯红官服的年轻人,身姿挺拔。

  上午的阳光将他的修长身影在偏堂内的地面上拉长。

  俊朗的侧脸被阳光铺盖上了一层金边,像是散发光辉一样。

  裴十三娘稍微有些看出了神。

  等她反应过来,来到门边的时候,欧阳戎已经经过了偏堂门口,目不斜视,大步朝前方的议事厅走去,瞧也没瞧裴十三娘。

  “公子?”

  裴十三娘下意识的要追,面前出现了一只示意禁步退让的竖掌。

  “让开。”有呵斥。

  裴十三娘转头一看,是燕六郎和王操之,外加一队个个高大挺拔的严厉捕快,在为公子开路,紧随他其后,严禁挡路之人靠近。

  “裴会长?”

  燕六郎匆匆看了眼裴十三娘,发现是她,他收回手掌,没多说,继续带人跟了上去。

  旁边的王操之,略微放慢脚步,打量了下裴十三娘取下黑色薄纱的脸蛋,似笑非笑的说:

  “裴会长这气色好了不少啊,不过黑纱还是常备为好,万一哪天又用上了呢?”

  裴十三娘从前方欧阳戎的背影处收回目光,瞧了眼笑呵呵的矮个青年。

  她轻哼一声。

  二人虽然同在欧阳戎麾下做事,但是却有些不对付,因为都是商贾,来的顺序也有个前后,一个是以旧人自居,一个是刚加入的新人,自然都有点看不上对方。

  王操之嘴里说着调笑的话语,却没有停下一点脚步,裴十三娘朝他背影问道:

  “王掌柜干嘛去?怎么到处乱跑”

  王操之早已收敛笑容,没理会那美妇人,快步跟上了前方的队伍。

  裴十三娘见状,也当机立断的出门,没在偏堂老实待着了,跟随上去。

  议事厅的门前,陈参军正在翘首以盼。

  见到欧阳人一行人到来,立即迎了上去:“明府您来了!”

  欧阳戎路过他身边,微微偏头问:“人都到了吗?”

  陈幽在欧阳戎后方亦步亦趋,个头高的他,微微弯腰:“人都到齐了。”

  欧阳戎头不回的丢下一句:“来杯茶。”

  陈幽刚想说热茶已经倒好,在议事厅的座位上,却瞧见燕六郎扭头走人,带着几个捕头,提着一只装有茶叶与茶具的自带包袱,去取热水泡茶,看他们动作,十分的熟练。

  陈幽当即闭上嘴巴。

  王操之、裴十三娘等人侧目,心中顿时清楚,这是安全措施,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种大人物的茶水用具都得自带,专人检查,马虎不得。

  他们在门口停步,原地守候,目送欧阳戎的背影入内。

  只见,门前左右侍立的俩甲士拉开大门,年轻刺史大步走进了议事厅。

  大厅两侧坐立的官员,在率先起身的刁县令带头下,齐刷刷的站起身来迎接。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陆续看向了他。

  欧阳戎大步前进,微微低头,像是思索什么,在大厅内走到一半,似是才想起众人都还站着,他看了看左右,轻声说:

  “大伙都坐吧。”

  众人却无人先坐。

  守在门外的王操之瞧见,直到年轻刺史坐下之后,全场官员才将屁股沾上凳子。

  在离大郎笑着送出参汤后,今日的议事开始。

  在外面听了会儿,王操之不禁感慨:

  “姐夫这背影和这气场,真俊啊,非寻常人也,大丈夫就该这样,纵横捭阖,挥斥方遒。”

  他还不忘调侃身后方的裴十三娘:

  “裴会长,这样的男子,你们这些妇人小娘们看了,还有能不着迷腿软的?若我是小娘子,早就投怀送抱了……”

  等了会儿,没听到这商妇的拌嘴回应,王操之奇怪的回过头,发现裴十三娘身影消失不见。

  还没等他细想,余光瞥见什么,转头看去,在前方长廊上,看见了裴十三娘的婀娜背影,似是等待着什么。

  就在这时,只见燕六郎返回,捧着一碗热茶正好经过那处长廊,被裴十三娘拦住,她似是言语几句,燕六郎愣了下点头,裴十三娘小心翼翼捧着茶杯,折返回来。

  裴十三娘瞧也不瞧眼角微微抽搐的王操之,捧茶经过他与两位甲士身旁,走进了议事厅。

  大厅内正在议事,众人皆屏气凝神倾听年轻刺史说话。

  裴十三娘两手捧着杯沿,微微压低腰背,如端茶丫鬟般十分低调。

  她低眉顺眼的经过了两排官员面前,来到大厅最上首的座位,她弯腰将茶杯轻轻放在了公子的手边。

  妇人珠圆玉润的婀娜身姿,稍微引来了一些目光。

  不过裴十三娘没有在意,当下她全部的心神都被旁边一身绯红官服的年轻人所吸引:

  他正站着,放声全场,本是文弱的背影,格外的挺拔伟岸。

  全场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这位年轻刺史说话。

  裴十三娘,低头弯腰,余光瞧见,公子俊朗无双的脸庞上,满是平静之色,在说了一阵话后,似是命令众人讨论,他重新坐下,顺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某刻,公子蓦然搁放茶杯。

  瓷制茶杯重重磕碰实木桌面,发出了“铛”一下的沉闷响声,原本有些交头接耳的大厅,瞬间寂静下来。

  准备退下的裴十三娘身子也跟着这一声重响,微微颤了下。

  旋即,她听到他朗声开口,语气不容违逆:

  “就敲定在本月十五了,七日后的响午,东林大佛正式竣工,召开庆功大典,会开放浔阳石窟,官民同乐,届时还会有画师记录当日盛景,画卷呈送洛阳……诸君回去好好准备下吧。”

  ……

  虽说大人物都喜欢开会,喜欢讲两句。

  甚至还有开会迟到,外加翘二郎腿的权力。

  但欧阳戎不太爱开会。

  因为心中清楚下面的人会如坐针毡,压力山大。

  除了当领导的,正经人谁爱开会啊。

  开会训人,可以强调权威,但欧阳戎不需要依靠这个来树立威信,也不感兴趣。

  因为今日这场会议必须得开,欧阳戎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式。

  在暂时搁放下安惠郡主那边的事情后,他有些迟到的赶来刺史府议事厅,快言快语的讲完了东林大佛与庆功大典的事。

  对于这场庆功大典,就和此前欧阳戎与离裹儿分析的一样,大多数官员都表示了支持,毕竟是帮大伙庆功的,排场越大,陛下越喜欢,众人越会多些封赏,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不过也有个别官员推崇节俭,反对大办特办的。

  欧阳戎综合了下各方的方案,找到了一个相对适中的,让众人先围绕它自由商讨,改进一下。

  主座上,欧阳戎低头抿了口茶,润了润快要说干的嗓子。

  默默听他们讨论了一阵后,他搁下茶杯,直接朗声敲定了日期。

  寂静大厅内,众人都怔了下,旋即纷纷应诺起来。

  对日期没有异议。

  欧阳戎轻轻颔首,又详细聊了聊布置。

  会议很快接近了尾声。

  这算是在场一众官员们开的最简短的州级会议了。

  特别还是这种大事,以往哪次不是长篇大论。

  搁在其它州,那州刺史至少得拉住众人,开个两天起步的会议。

  “都散吧。”

  欧阳戎一边喝茶,一边摆了摆手。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看了一眼外面天色。

  这正午都还没到呢,这位刺史大人有一种“不想管他们午饭”的既视感。

  不过大伙心底还是喜欢这种轻松气氛的。

  该办事的时候办事,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可能是有些适应了欧阳戎松紧有度的风格,有一位老县令大着胆子,笑问一句:

  “刺史大人,大伙远道而来,您不包个饭吗?”

  欧阳戎耸了耸肩膀:

  “本官也要按时回家吃饭,有一位婶娘在呢,这刺史府都没怎么住过,厨房在哪都不知道,怎么包你们饭。你们要是愿意,倒是可以跟本官回家吃去,不怕我那婶娘唠叨就行,在这块儿,可以问问元长史,他有经验。”

  众人顿时哄笑,元怀民有些红脸,会后的气氛有些活络起来。

  有官员问:“对了,听说刺史大人那位婶娘快要办生辰礼了,不知是在何日?”

  欧阳戎摇摇头:

  “别管何日,这次算是家宴,就几人吃饭,元长史都会请,婶娘说的,嗯,反正话先放这儿,诸君不可送礼,违者处罚。”

  说完,欧阳戎站起身,背手走向门口,离开前,丢下一句:

  “湖口县的孟县令留下,其他人可以走。”

  大厅内准备离去的人群中,一位刚站起身的中年县令愣了一下,手不禁指了下自己的脸:

  “啊,刺史大人是喊下官?”

  众人侧目,纷纷点头。

  欧阳戎身影已经离去,燕六郎留在门口,看了眼大厅内的孟县令,怀中抱刀等待着。

  在周围一众同僚的侧目下,孟县令一头雾水的出门,跟了上去。

  ……

  一个时辰后。

  刺史府议事厅不远处的偏堂。

  紧闭的大门被从内打开,匆匆走出了两道身影。

  分别是一脸严肃的孟县令,和收起了玩世不恭笑脸的王操之。

  二人一齐出门,离去的背影不时交头接耳,也不知在谈论什么要事。

  重新关门的偏堂内,欧阳戎坐在主座,闭目养神,手边的茶杯已空。

  燕六郎、裴十三娘都坐在一旁。

  裴十三娘垂目,提前一只茶壶,默默给欧阳戎续上一杯热茶。

  燕六郎一叹:“还是明府谨慎,光有王兄过去还不算保险,现在又加上孟县令,能有湖口县衙暗中帮忙,给予方便,查到境内各关卡的通关文书,那个叫钱晨的汉子定然无处遁形。”

  裴十三娘有些好奇的问:“公子,妾身不太明白,此人到底什么身份,劳您费神,另外,湖口县哪边难道是什么重要地方,是有什么人在吗,公子如此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