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859章

作者:阳小戎

  “下午教琴。”

  “好。”

  欧阳戎答应。

  容真问:“你回头看什么呢?”

  “俞老先生平日都是住在这里吗?”

  “对。”

  “怎么看见他在削竹子做木工?”

  “前段时间陛下手诏传来后,老前辈就如此了,埋头开始做一把琴,说是什么一弦琴,是小时候那木匠父亲送他的。”

  “难怪吃饭有点心不在焉的,人老都容易回忆。对了,陛下手诏?说什么的?”

  容真瞥了眼欧阳戎,又正视前方,继续前进。

  没有细讲,她只是提醒一句:

  “那段琴曲精髓你尽力教即可,大佛落地前没有教会也无大碍,无需强求,你记住没?”

  “好。”欧阳戎好奇问:“怎么不急了?”

  容真眯眼:“老前辈还在。”

  欧阳戎想了想,玩笑加试探说:“有他托底是吧。”

  容真轻声:“没办法,得确保万无一失。”

  欧阳戎点头:

  “难怪刚刚见到老先生,他那眼神瞧着哀怨,记得你提过,原本教完琴,过完浔阳楼的琵琶会,就让老先生衣锦还乡的,合着现在也是临时加班啊。”

  容真轻声:

  “加班?什么意思,延期干活吗,不过也没几日了,再熬熬就过去了。”

  说到这儿,她转过头,眸光落在欧阳戎脸上,容真出神的望了会儿,又重复:

  “再熬熬。”

  这句应该是对欧阳戎说的。

  欧阳戎不回避,直接问:“什么熬熬?”又笑说:“该不会指你要送的那礼物吧?”

  容真摇头:

  “不是这个。不光说你,是我们一起,再熬熬,看看大佛落地前,她们到底敢不敢来,来就是死,不来也是死。”

  欧阳戎保持笑容。

  ……

  连续三日下午,欧阳戎与容真准时在她院中聚首学琴。

  对于那首琴曲,二人愈发熟练,甚至还隐约有点琴瑟和弦的氛围。

  无怪乎有“高山流水”之说,这种乐曲艺术,男女二人若是投入且精通,确实会给人一种默契和谐的滋味。

  只是与毫不催促、似是默默享受安静的容真不同,欧阳戎一直关注容真的参透进度,她迟迟不悟精髓,令欧阳戎有些头疼。

  他都开始寄希望于能触发福报,让女史大人秒懂了。

  多花点功德就多花点,还了债再说。

  可惜触发不得。

  除了学琴,欧阳戎其它时间,都在浔阳石窟工地上,监督最后的进度。

  那日容真问欧阳戎,大佛多久落地,欧阳戎报出的日期,其实是一旬有余,这是按照原计划。

  但这几日,欧阳戎又估算了下,在司天监施展的障眼法阵法下,众人加班加点、热火朝天的干,时间还要提前几天。

  大概七八天的样子。

  而距离双峰尖封锁、欧阳戎进入其中,已经过去了四日。

  那个日子近在咫尺。

  已是倒计时。

  而容真、宋嬷嬷,还有易千秋等人,神色情绪肉眼可见的肃穆紧绷起来。

  甚至有一日下午,容真还缺到没来,像在忙某件重要的布防之事……这对于重视时间观念到了苛刻的女史大人而言十分难得。

  种种迹象,皆落入欧阳戎眼中,不过他一切如故,照常在僻静竹屋、工地来回跑,有些悠哉。

  容真数女每日午膳时,也会问欧阳戎一次具体完工日期,确认再确认。

  而每当欧阳戎平静自若、准确无误报出一个数字后,她们脸色大都是松一口气,一点也不轻松。

  至少没有欧阳戎面上那样轻松。

  他风轻云淡,早睡早起,按时吃饭。

  毕竟名义上,浔阳石窟的布防不归他管,他只是个文官,只要负责造像完毕就行,洛阳朝廷那边压根就不指望他打打杀杀。

  布防的任务,全部压在司天监和白虎卫、玄武卫身上。

  欧阳戎倒是乐得清闲。

  不过他的观察并没有停止,没有像老乐师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

  例如,此前一直封闭黄金佛首的油毡布已经开始解除。

  欧阳戎看在眼里,只是没在容真面前问。

  反正,自从知道欧阳戎藏着绣娘后,容真就不怎么和他提布防的细节了,理由是保密调查没过。

  欧阳戎也很懂分寸,不多问,二人保持着一份默契。

  其实,对于容真能够不和宋嬷嬷、易千秋等人提绣娘的事情,不立马上报朝廷,这样的结果,欧阳戎已然知足了。

  并且对容真的做法,是非常理解且欣赏的。

  站在司天监长官与女帝特使的角度,确实不该告诉他这“犯过小错之人”布防的细节,以防万一。

  容女史已经算很讲究了。

  另外,这几日还有一处迹象,引起了欧阳戎的注意。

  这几日浔阳石窟附近的白雾愈发浓郁起来,没有散去过。

  甚至一来就是一整天,阳光都照不进来,白茫茫的一片。

  起初,欧阳戎只以为它是障眼阵法的副作用。

  后来却发现,白雾让整个浔阳石窟都潮湿起来,竹屋的被褥等物都湿漉漉的。

  这日。

  王操之从外面返回。

  立马来到欧阳戎这儿复命。

  “你是说,善导大师身子有恙,没有来,只派了一位副主持过来?主导最后的佛像装脏?”

  “没错。”

  王操之苦笑道:

  “我都没见到大师人影,都是他徒儿秀发带话的,看来病的不轻。”

  这是欧阳戎派给他的任务,去龙城东林寺接善导大师他们过来主持装脏。

  这是大佛完工前的最后一道手续。

  所谓装脏,是在佛门、道门造像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仪轨,新的佛像落成后,需要为其装上象征性的内脏与神识,意味着赋予其生命力……

  东林大佛的落地,当然也不能少这一项仪式。

  欧阳戎不禁皱眉,善导大师这病未免太巧了点。

  容真这时赶来,问:

  “怎么了?”

  王操之复述一遍。

  容真安静听完,摇头;

  “没事,大慧高僧没来就没来吧,照常装脏,不耽误进度就行。”

  欧阳戎点头,吩咐:

  “带高僧们过去,今日内完成装脏。”

  “是!”

  王操之抱拳离去,晋升重的去请高僧装脏。

  欧阳戎与容真跟了过去。

  装脏仪式是在大佛脚下举行的。

  石窟是一个凹进山体的巨大空地。

  周围做了防潮处理,雨水进不来。

  东林寺副主持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带着一众僧侣举行诵经仪式。

  很快,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装脏仪式,在佛乐中结束。

  不过走之前,欧阳戎发现什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石窟。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外面的白雾无法进入石窟。

  石窟内没有潮湿感,甚至有些温暖。

  欧阳戎转头看了眼匆匆赶来的容真、易千秋、宋嬷嬷等人。

  他发现三女脸色认真看着仪式。

  欧阳戎不动声色收回目光。

  离去前,他远远瞥了眼不远处储存黄金佛首的位置。

  若是没记错,从当初黄金佛首送过来起,就一直处于最高级的防潮处理。

  若说白雾是布防的一部份。

  那眼下浔阳石窟内部的干燥无白雾,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

  夜晚。

  欧阳戎拎着一罐腌萝卜,返回僻静竹屋。

  东林大佛的装脏,在傍晚前顺利完成。

  这可以算是大佛落地前的最后一项仪式,接下来,就是等黄金佛首归位了。

  欧阳戎、王操之等造像队伍的任务算是完成,无首大佛正式交付给了容真、宋嬷嬷、易千秋她们的队伍,只等她们操作最后一步了。

  手中这一罐腌萝卜,是善导大师送的,由前来指挥装脏的东林寺副主持代为转交。

  雾满竹林,僻静竹屋外的小院里,王操之的身影,垂手伫立,安静等待。

  欧阳戎进入院中,王操之恭敬递上一个小包袱后,转身离开,不发一言。

  欧阳戎掂量了下包袱,打开一瞧,是一只小竹筒。

  里面有液体晃荡,打开盖子瞧了眼,是绿色液体。

  焚天蛟油。

  这是此前从龙城柳家缴获的,还有大批,欧阳戎离开龙城前,特意吩咐刁县令秘密储存起来。

  这一回,去往龙城的王操之,在他的吩咐下,带了一批回来……是混在装脏物资中,运进来的。

  也算是多一份自保的手段吧。

  欧阳戎抿了下嘴。

  有东林寺背书,装脏之物本就特殊,稀奇古怪点也不奇怪,并没有引起司天监与白虎卫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