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813章

作者:阳小戎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响,定睛看去,是桃林中央一座亭子中,有七、八位文人道士,在饮酒作乐,一旁还有歌姬吹笛抚琴。

  老乐师脚步顿了顿,看清楚后,脸色饶有兴致,准备上前。

  抱琴的欧阳戎准备跟去,却发现旁边的容真微微蹙眉,摆了摆手。

  一群脸色严肃的女官不知从何处冒出,迅速上前,经过老乐师身边,去往亭中,将一众醉酒客人们给请走了,走之前,还挨个检查了下身份,预防刺客。

  容真脸色缓和了下。

  欧阳戎默默转头,看见这位俞老先生脸上的笑意已经消失。

  容真向女官问了几句后,返回老乐师和欧阳戎身旁,歉意道:

  “老前辈请,腾出位置了,抱歉,手下的人工作疏忽,没有排查干净,放了生人进来。”

  老乐师摇摇头,抱琴转身离开,没有进容真帮忙腾出来的雅静亭子。

  容真不禁凝眉回望。

  欧阳戎摇了摇头。

  三人下山返回的路上,容真似是想明白了什么,主动上前,朝老乐师道歉:

  “抱歉前辈,扰了您的雅兴,实在是现在情形紧要,防人之心不可无,尽量少接触陌生人为好,”

  “无妨。”

  欧阳戎瞧见,俞老先生脸色洽淡,没有什么不满之色。

  看来这些事情忘的也很快。

  清场的女官们,被容真驱退了,已经不见人影,没有跟随他们。

  这时,下山的三人路过了一处清澈涧溪,日光透过树影,洒下斑驳的碎阳。

  泉水叮啷作响。

  老乐师突然挑了一块溪水岸边的大石头,席地而坐,将琴横置膝盖上。

  容真俏脸略喜,给欧阳戎一个眼神,二人立即就地坐下。

  欧阳戎刚要放琴,发现两手一空,原来是容真,已经不客气的把琴拿了过去,自顾自放在自己膝上。

  这回可没有说什么她块头小。

  容真没有理欧阳戎某人愈发哀怨的眼神。

  老乐师以手做瓢,舀了一掬泉水,仰头尝了一口,长吐一口气。

  “你们相信这世上有桃花源吗?”他忽而问。

  欧阳戎与容真交换眼神。

  欧阳戎试着问:“俞老先生是指陶潜诗中的那个桃花源?”

  容真轻声:

  “只要老先生想要,不管几座桃源,圣人与司天监都能给您找到。”

  老乐师摇了摇头。

  容真怕他不信,直接了当道:

  “老前辈,你上次和宋副监正提过的家乡,司天监已经找到了,就在岭南道沧州梧桐县的一个乡里……村子在半山腰,现在还在呢。

  “老前辈也不用去找路了,这次事了,晚辈与宋副监正亲自送您回村,朝廷已经通知了岭南道沧州的官府,让他们准备迎接老前辈,一定风风光光,衣锦还乡,让那些乡人都知道您的荣耀……至于村头的那一片桃花林,好像有些凋零,不过问题不大,已经有人去帮忙栽种了……”

  老乐师一张不满沧桑皱纹的瘦脸先是笑了笑,然后又皱褶抚平,缄默下来,过了一会儿,他继续笑着说:

  “是吗。”

  容真就要点头。

  欧阳戎突然拉了拉容真袖口,后者皱眉,瞪了眼他:“你作何?”

  前方,传来了老乐师的呢喃自语声:

  “你们说,找到了的,那还叫桃花源吗?”

  忽然又提起桃花源,容真凝眉思索,不止如何接话。

  欧阳戎轻吟: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老乐师侧目。

  欧阳戎颔首说:

  “老前辈为何偏要去寻一处地方寻求心安呢,故乡也是,所谓的故乡,不过是祖先漂泊的最后一站罢了,吾心安处是吾乡。”

  老乐师沉吟片刻,飒然一笑。

  “好境界,好一个吾心安处是吾乡,可惜了,老夫是个俗人。”

  笑指了指正襟危坐的欧阳戎,他又合掌掬了一勺溪水,擦拭木琴,没有前兆的开始奏琴。

  轻声如高山流水,又如云卷云舒,还像白云苍狗。

  欧阳戎认真倾听。

  一旁的容真也小脸专注的听了会儿,少顷,脸色却浮现些许失望之色。

  一曲终了,老乐师没有多说,起身走人。

  欧阳戎一边回忆曲子,一边取过容真膝盖上的琴,认真的复弹了一遍。

  俄顷,他收敛思索脸色,转头奇问准备走人的容真:

  “容女史不学学吗?”

  容真摆手:

  “不是这一首……那首曲子应该是一首军阵曲才对……”

  “什么意思?”

  容真凝眉不答,起身跟了上去。

  “军阵曲?”

  欧阳戎呢喃起身,刚刚演奏的琴曲确实和军阵曲不相关。

  难道容女史想从老乐师那里学的曲子,是和军阵曲有关,类似当初星子坊内那首能让练气士现形的琴曲?能有助于这回浔阳石窟的布防?

  欧阳戎若有所思,抱琴跟了上去。

  ……

  ——————

  (PS:呜呜呜兄弟们,求月票呀~or2)

第664章 血青铜!

  浔阳石窟那边正热火朝天的收尾大佛。

  主持东林大佛的欧阳戎、容真却闲了下来,陪俞姓老乐师游山玩水。

  自从那片桃花林被清场扫兴之后,老乐师没再过去了。

  不过几日下来,三人算是把匡庐山走了个遍。

  跨松溪,过远桥,攀岱岩,翻翠山,赏梨亭,游声谷……

  老乐师似乎很喜欢匡庐山,在山中一些知名的景点皆留下了踪迹。

  即兴而来,趁兴而走,例如岱岩、梨亭等景观,刚刚攀登抵达,还没坐一会儿,弹了首曲子就起身离开了。

  没有规律。

  用容真听到欧阳戎私下吐槽的话说,俞老前辈搁着打卡呢。

  八十岁的老人,与八岁的孩童,是同一个顽皮性子。

  欧阳戎细致观察,发现老乐师除了刚开始在涧泉叮咚的松溪处,即兴弹奏了一支琴曲外。

  后续在桥下、岩下、亭下、谷中等五处,各有一首即兴而发的琴曲留下。

  共计六曲。

  欧阳戎默默数着,和在涧泉松溪时一样,都老实巴交的就地重弹了一遍。

  容真则是小手背在身后,一副莫得感情的高冷小模样。

  毕竟是在执掌全江南的监察院,能调动白虎卫、玄武卫兵马的女史大人,眼下本该待在浔阳石窟,坐镇全局,生杀予夺,眼下能耐着性子,陪司天监老前辈漫无目的的闲逛游玩,已经是很耐得住性子了。

  欧阳戎表示理解。

  每次老乐师停步即兴奏琴的时候,容真俏脸上都浮现出期待之色,准备去抢某人全场背扛的古琴。

  不过每一次的期待,都转化为了一阵失落神色。

  连续五、六首曲子都没有她要找的某种传闻中的军阵曲。

  女史大人也就懒得耐下性子去重弹记忆了。

  毕竟有某个跟班在。

  虽然匆匆听了一遍下来,欧阳戎没法彻底掌握琴曲,到不了分毫不差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个大致的轮廓,能弹奏的有点样子了。

  此前在双峰尖竹林刚见到老乐师时,欧阳戎测试过,以其灵性悟性,需要闭目盲听两遍,才能有模有样。

  可老乐师性子率性恬淡,每一个地方都不过多停留,没有给第二遍的机会,不回头重新弹奏。

  欧阳戎严重怀疑,他是顺手而为,弹完后说不得自己都忘了。

  不过欧阳戎没有松懈注意力。

  前几日的那个金色福报,缭绕心头,他怀疑是与这位俞老前辈和琴曲有关,自然认真起来。

  这日傍晚,三人告别了匡庐山,终于游尽,还有一些圪塄角落,老乐师没有去。

  他们是走大路下山,浔阳城本就背靠匡庐群山而建,下山后直接进入城中。

  穿越数坊,三人从西城门出城,准备返回双峰尖。

  官道上,有一片耀眼白浪扑面袭来。

  易千秋带着三百骑前来迎接,在欧阳戎、容真三人面前勒马。

  接老乐师回城。

  “先生玩的可还尽兴?”

  易千秋戴着那副白银虎面未摘,闷声问道。

  虽看不清她的具体脸色,但欧阳戎却从嗓音中听出了恭敬语气。

  老乐师和蔼颔首,婉拒了想要替他拿琴的女官,抱琴转身,遥指了下途经过的浔阳坊那边。

  “此前容丫头说,浔阳楼有江南闻名的琵琶曲,欧阳小学士也认识,何时带老夫去瞧瞧,长长见识。”

  容真与欧阳戎对视一眼,清脆答:

  “安全起见,老先生不太急的话,可否稍等几日,让监察院再排查下城内安防?”

  欧阳戎接话,诚恳道:

  “晚辈与浔阳楼的琵琶大家秦倌人算熟,正好这几日,让她多召集一些江州有名的琵琶高手,到时候办一场晚会,让俞老先生听个尽兴,切磋乐艺。”

  老乐师爽朗一笑,抚须:“好。”

  容真朝欧阳戎投去了一道赞扬的目光。

  旋即,老乐师登上车辕,众人骑马,将其送回浔阳石窟。

  官道上的漆黑夜风,如梳子般刮人鬓发。

  车辕旁,容真不经意的靠近了些欧阳戎,随口道:

  “这两日辛苦你了,老前辈瞧着蛮开心的。”

  “容女史找到想要的曲子了?”

  “还没,但是应该快了,夜里本宫和宋老前辈去找老先生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