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小戎
“醒了?”
“你在外面神神叨叨,也不知道说啥,不时还傻笑一下,本仙姑能不醒吗?”
“什么使坏傻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还说不是使坏,灯都不点,一个人坐在书桌边玩木头人,一动不动,哪家良善好人这样啊?
“还有,本来今日来了点感觉的,感觉能吐出点灵墨来,现在看,欸,算了,这份感觉被毁了……”
欧阳戎立即说:“墨锭在桌上,六根。”
其实不用他开口,妙思已经挽起两侧儒服衣摆,小短腿迈开,朝客厅桌子那边跑去了。
她耸耸小鼻子,熟练跃上桌面,打开翰雷墨斋特制的藏墨木盒。
巴掌大小的小墨精一下子扑在墨香墨锭上,先来回翻了两個面,紧接着大快朵颐,和进了粮仓的小仓鼠一样。
妙思眼睛一亮,语气不好意思道:
“不错不错,小戎子的孝敬,本仙姑甚慰,感觉回来了一点,不过还得酝酿几日,小戎子不急吧?”
“我急。”欧阳戎点头。
妙思立马切换表情,都不带眨眼的:
“急也没用,好事多磨,不说了,吃墨吃墨……”
小墨精咕叽咕叽,吃个不停,嘴里含糊不清。
欧阳戎走去取火折子,重新点灯。
屋内亮堂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墨精从墨盒中冒出个头。
她歪头问:
“小戎子,怎么感觉你最近带墨锭回来勤快了些,以前多吃你一根墨锭,就和要你死一样,讨价还价。”
脑袋瓜子想了想,妙思狐疑问:
“难不成是翰雷墨斋那边最近打折,还是说你最近涨薪水了?算了,以本仙姑对你的了解,涨薪水也花不到本仙姑头上……”
叹了口气,妙思转而一脸严肃的问:
“小戎子,你该不会贪污了吧?”
欧阳戎嘴角微微抽搐了下,没有答。
“给伱带这么多墨锭,也不见你高产……”
他眼睛看了会儿干饭干到道冠歪斜的小墨精,忽然怀疑道:
“喂,你是不是摸鱼了?”
“瞎说。”
妙思瞪眼,当场否定。
她手背用力抹了把嘴,大拇指戳着自己脑门,义正言辞:
“本仙姑最大的美德就是勤俭,最勤俭,没有之一。”
欧阳戎摇头:“别偷我的。”
“你……不要脸。”
欧阳戎走去,手指按在她小脑袋上,板正,一本正经说:
“不准磨洋工,明白不,灵墨的事很重要,女仙大人,你也不想以后没有翰雷墨锭吃吧?”
妙思拨浪鼓一样摇头。
欧阳戎这才松手,满意点头。
后方吃墨的小墨精小声嘀咕:
“只是你小子突然不缺德了,本仙姑还真有点不适应。”
“呵,我的缺德另有它用,犯不着对你。”
“好啊,你终于承认你缺德了,刚刚还真是在憋着坏!”
妙思乐坏了,蹦跳了下。
欧阳戎懒得理她。
妙思却化身好奇宝宝:
“话说,你要本仙姑的灵墨到底干嘛,以前还以为小戎子你是从读书人道脉,升入的执剑人绝脉,以读书人道脉的灵气作为底子。
“可现在看,好像不对,上次本仙姑瞧见你在偷偷捣鼓道经、符纸啥的,难道你最初是道士道脉的?难怪要用本仙姑的灵墨……”
欧阳戎不置可否。
功德紫气可以催动其它道脉的功法绝学,这涉及到他最大的秘密之一,不可轻易言说。
真怕这妙思这丫头知道了,有一天,两根墨锭就把他给卖了,嗯,说不准她还觉得是个好价呢。
“小戎子,你怎么还不睡?”
“明日上午无事,不用上值,中午要去一趟浔阳王府,见小师妹。”
“难怪,本仙姑也要去,看看谢姑娘院子里养的大鹅毛长齐没。”
“不行,你留在家里。”
欧阳戎斩钉截铁,板脸拒绝:
“你别灵墨没给我产完,被人家叼走了。”
“哼,必不可能……”儒服小女冠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又道:
“闷在家里灵墨挤不出来,出去逛逛,耍耍鹅,说不定就来感觉了……”
他打断问:“来感觉了就地挤墨?”
“瞎说什么呢,不过也差不多……欸欸,小戎子你干嘛拎衣领?”
“睡觉,明天跟我出门。”
“……”
……
上午,浔阳王府。
欧阳戎袖中揣着一枚小墨精化的本体墨锭赶来。
还带了几篇明月诗篇和夜明珠,照常去见离裹儿。
不过,他先去了一趟离闲的书房,告知了下离闲,最新得到的离大郎返回日期。
除了欢喜出门准备茶点的韦眉,离闲板着脸,轻哼一声。
欧阳戎刚准备走人,被离闲喊住。
说是,此前帮忙收罗的陶渊明真迹,有了眉目。
好像是相王府那边,帮忙收到了一副存世真迹,准备寄来江州。
欧阳戎微微挑眉,沉吟片刻,也没客气,让离闲帮忙代为感谢。
内宅,梅影斋。
欧阳戎带着妙思赶到时,发现闺院里全都是书,不少丫鬟从外面搬书进来。
有些书放在了阳光下的地板上,有些书搬上了离裹儿书房所在的朱楼。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白影乱窜。
是时辰到了,有种在定时跑酷。
“你们这是在干嘛?搬书房?”欧阳戎好奇问。
两道倩影正走下朱楼。
离裹儿今日一身白荷色男装,头戴坠玉抹额,遮住了鲜红梅花印,比男儿还飒爽。
谢令姜也在,一身朱红男装,背手身后,俏丽无双。
“大师兄!”看见欧阳戎,正下楼的红裳俏女郎巧笑嫣然,加快脚步,迎面走来,那幅度,让人隐隐觉得整个楼梯在颤颤巍巍。
二女经过一队搬书侍女,来到欧阳戎面前,两道眸光,各自打量起他。
“查书。”离裹儿仰头望天,理直气壮。
“查书?查什么书?”欧阳戎好奇。
“是这样的。”谢令姜挽住欧阳戎胳膊,一本正经说:“咱们之前不是吃饭聊过云梦剑泽为何反对造像的事吗?我与裹儿妹妹争执多日,随后统一了一点,都觉得多猜无异,还不如多搜查一下。”
离裹儿颔首,挥了下袖子,侃侃而谈:
“本公主派菊华诗社的人收罗了外面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南北朝的古籍,准备查一查那段时间的史料,比如那北朝魏,听说就很崇佛,有一段时期修建了很多佛像与佛寺,与今日有些类似,说不定二者有些渊源……”
欧阳戎突然问:“陶渊明是不是也是那段时期的人物?”
“咦,好像确实是,反正相差不远,但陶潜此人在南边,应该是经历了朝代更迭,那是南朝宋新立。”
离裹儿思索了下,走去取了一本书回来,翻了几页,她垂目道:
“后来,北朝魏与南朝宋,南北对峙,双方战事不少,皆有一统南北之志,不过后面你也知道,南北朝格局才刚开始呢,后来都成了他人嫁衣裳……”
欧阳戎眼神若有所思,把化身墨锭的妙思,交到谢令姜手上。
几人一齐登上朱楼。
……
——————
(PS:月底了,求月票啊!or2)
第621章 云梦泽破例,越处子破戒
雨过天晴。
满山的梨花树,洗尽铅华一样,娇艳欲滴。
一些飞檐屋顶的精致古风建筑,沿山而建,遍布山峰上下,不知占地多少。
沿山而建的座座精巧园林、假山池水,凸显出此地主人家的高雅品味。
此地有一个颇有趣味的名字,雪木山庄。
这座山庄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平日来往者,无不是与山庄主人家关系匪浅之人,寻常人是不得入内的,误入也会被客气请出去。
山庄的主人,据传是一位年轻时就守寡的夫人,有一段时间,在天南江湖为人津津乐道。
不过这位寡居夫人,连带着雪木山庄一起,十分低调。
奈何雪木山庄的世俗产业,遍布江南道,哪怕主人家低调,山庄的名气依旧不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能在天南江湖混的懂行之人,心中清楚,这么一块明晃晃的大肥羊,黑道白道上不可能没有人伸爪子。
但这么多年都稳稳当当过来,安安静静,岁月静好……没有被大人物们给吞下,自然不容小觑。
这位寡居夫人要不是上面有人,要不就是上面有人。
两个总得选一个。
上午,山庄寂静。
阳光落在挂满水珠的梨花树枝上,空气中弥漫着春日土壤的味道。
有一股空山雨后的清新。
山庄内,山峰处,没有修建奢华的豪宅,只有一座恰到好处的雅致亭子。
亭子匾名“春庭”,制式确实雅致,有春秋遗风,挂青、黑二色绸缎帘子,这色调有古吴越之风,凸显主人家的品味。
一位金发及腰的高大胡姬,在亭中一处雪白蒲团上盘膝而坐。
一柄剑鞘横置膝上。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