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小戎
“好,多谢大女君、二女君关心。”
魏少奇、杜书清起身行礼,目送她高大背影离开。
雪中烛走到门口,突然停步问道:
“那座桃花源真的存在?里面是何人或何物?”
大厅安静一片。
雪中烛回头瞥去,杜书清木讷平静,那位魏先生整衣沉吟。
她回过身,推开木门,迎面风雨。
……
夜。
大江上,一轮圆月高挂。
有万千繁星点缀。
下了数日的大雨,在深夜悄悄停歇过后,迎来了一副漫天星辰的夜景。
应该是要天晴了。
挂有桃寿斋旗帜的商号,孤独行驶在大江上。
甲板上,月光下,一位背剑的高大胡姬矗立,手扶栏杆,吴服白裙在江风中猎猎作响,露出袖口下肤如凝脂的修长手背。
似是混血缘故,她的肌肤如牛奶般细腻雪白,银白月光落在上面,更是白得耀眼,像是覆盖了一层秋天清晨的白霜。
她一双碧蓝眸子,明亮且深邃,此刻倒映着圆月与波光粼粼的江水。
若是忽略这位高大胡姬锋锐如剑的气质,那么,被风中吴裙布料勾勒的高大娇躯,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婀娜多姿的妩媚。
也不知这位云梦大女君是否擅长长安、洛阳那些同族胡姬们精通的胡璇舞……估计也没人敢想、敢问这个。
“睡了?”
雪中烛面色怔怔出神,听到身后甲板上的轻微脚步声,她头不回的问道。
“嗯。”
鱼念渊两只白胳膊裹有一条雪白毛毯,走到雪中烛身边,一齐眺望雨后难得平静下来的江月之景。
这位云梦二女君方才把新收的便宜徒儿安抚哄睡。
刚刚入夜的时候,天还没晴,云顶尚有春雷滚动,某个扎总角小萝莉吓得跑去师父闺房,结果糊涂小脑袋闯错了房间,钻进了大师伯的被窝。
当然是被脸色不太好的大师伯拎了出去,丢在门口,然后小脸煞白懵逼的小萝莉,才被一脸无奈赶来的师父,领回了正确的房间……
“魏少奇他们还是没提那幅画的事?”
“嗯。”
雪中烛眯眼。
“查了下,陶渊明曾写过一篇关于桃花源的散文。”
鱼念渊主动道。
雪中烛不置可否,目视前方。
当初李正炎一行人被朝廷贬官,发配西南,经过了江州浔阳城后,他们特意路过云梦泽,找上了门。
李正炎告知了云梦剑泽,大周朝廷即将兴建的大周颂德天枢与四方大佛具体秘辛。
久居云梦常年不下山的雪中烛起初懒得搭理,见都没见,当时也是让殿内闲暇无事的六师妹,去随意打发走他们。
可是这批人刚走几个月,西南就爆发了举世瞩目的义军叛乱。
其实,当初雪中烛隐约知道李正炎、魏少奇这一批人不似寻常之辈,是有些能耐的,可没想到还有一些弥天大勇,敢直接与大周朝廷叫板。
不过,即便如此,云梦剑泽大概率也只会冷眼旁观,和以往一次次坐视尘世纷争一样。
这种淡漠冷眼,直至……李正炎派人送来了被缴获的桂州大佛佛首,在看见这颗司天监制作的玄妙黄金佛首后,雪中烛再难坐住了。
当天,便说服了女君殿,率越女下山……
雪中烛还记得了一件五师妹曾提过之事:
当初李正炎一行人路过云梦泽时,随身携带了一副图画,并且循着一篇记载桃花源的古文,找寻一处叫“桃花源”的地方。
随行监督的五师妹见过此图,说是一副桃花源图。
不过最后他们没有找到“桃花源”,第一次算是失望离开。
不难理解,毕竟云梦泽太大了,哪怕相较于先秦乃至上古时期的云梦古泽,已经缩水不少,但依旧辽阔,有一些莽荒如世外的深泽岛屿,藏有不少古古怪怪之物,甚至前些年曾有本宗越女误入一处小岛洞天,偶遇了一只能口吐人言的歪头小狐狸……
反正关于云梦古泽,山下有不少奇闻轶事,每年深入云梦、好寻古迹之人多不胜数。
所以当初对于李正炎、魏少奇一行人寻找的什么“桃花源”,雪中烛不太在意。
但现在看看李正炎等人做的事,再回头看……在造反前夕都心念惦记之事,定不寻常,他们在桂州举事前,走的每一步应该都是重要一手,例如逗留浔阳城。
所以,那座诗赋图画中的“桃花源”说不定真的存在,至于里面藏有什么……
甲板上,安静了会儿,雪中烛取出一份杜书清手绘的浔阳城地图,交给鱼念渊。
她脸庞平静道:
“客人齐了,明日发布云梦令吧。”
“好。”
听闻“云梦令”三字,鱼念渊郑重颔首。
却听到雪中烛难得低沉的声音:“七师妹有消息吗……”
鱼念渊犹豫了下,轻轻摇头:
“尚无,本不想大张旗鼓,让太多人知道,但现在看,不能再拖,大张旗鼓些也不是不行,至少能让藏起来的小师妹听到风声,知道咱们找她。”
雪中烛沉默片刻,摆手:
“好,去吧。”
“大师姐早些休息。”
鱼念渊紧了紧毛毯,就在即将转身之际。
身后忽然传来雪中烛的清寒声音:
“二师妹,你说,知霜这两字……好笑吗?”
“好笑?谁笑了。”
鱼念渊脚步顿住,回头看去,发现大师姐已拔出一柄雪白长剑,横剑身前,低头注视剑身上某处位置,看不清表情。
她这回是真的有些好奇:
“这意思,是谁,敢笑大师姐?”
雪中烛背身不语,似是入神的观剑。
鱼念渊多瞧看了眼月下她的孤独背影。
大师姐最近有些心不在焉。
从有一次大师姐半夜拎着红莲剑印、离开云梦去往大孤山追查【匠作】,与那位蝶恋花主人初次交手,结果空手而归以来,她就偶尔有些这样安静出神了。
今晚更是问了她一个奇怪问题。
鱼念渊摇了摇头,转身离开甲板……
——————
(PS:求月票!or2)
第607章 雪中烛:满嘴顺口溜,看来真不能留你
鱼念渊回屋后。
沐浴清冷月辉的商船甲板上,只剩下一袭曳地吴裙、金发及腰的高大背影。
雪白长剑横置身前,月下,这剑身上面恍若堆满了月光做的白雪。
熠熠生辉。
雪中烛单手做出剑指状,徐徐划过雪白长剑的剑身,无法扫去那白雪般的月光。
剑指在狭长剑身上某个不太起眼的刻字处停留下来。
剑指的指肚缓缓抚摸两粒阴刻小篆。
知霜。
月下,雪中烛低头观剑,剑亦在观她。
雪白剑光照亮这位云梦大女君的上半边脸庞,剑光刺眼,她一双碧蓝眸子却丝毫未眨。
雪中烛眼前隐隐闪过那一日的画面。
“……喂,快点呀,知霜小娘子,再不来就算了,懒得等你了,婆婆妈妈……
“哎,看来猜的没错,真是阁下闺中小名,终究还是小女儿家的婉转心思,将其刻在剑上,嗯是没想到这世上会有人缴你的剑吗……”
夜深人静,哪怕已经过去许久,某位戴青铜狐面儒衫青年惹人厌恶的轻挑语气,余音依旧缭绕耳畔。
那日他院内悠哉踱步、随口引经据典。
“丰山有钟,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名字还挺有讲究……
“你说,谁能想到名扬天下的大女君雪中烛,竟然会有个雅致俏皮的闺中小名,知霜,啧啧……”
雪中烛一张混血的白皙脸庞,如同千年霜雪冷漠未变。
过了一会儿,闺名“知霜”的她徐徐垂下眼眸,低声轻喃,重复念道:
“丰山有钟,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原来是这个意思,是出自这儿吗……原来如此……”
一向霸道桀骜却似乎并不知晓自己闺名出处的高大胡姬短暂迷惑,微微歪首,一双碧眸浮现若有所思的神色:
“丰山在哪……那口霜降则鸣的钟又在哪呢……这是师尊她心心念念的地方吗……”
也不知孤身站立甲板,迎面吹拂了多久的晚风,某刻,雪中烛收起了知霜佩剑,转过身,准备返回船舱。
身子转至一半,这高大胡姬霎那间冷脸寒声:
“懂这么多,满嘴顺口溜,看来真不能留你。”
……
空山新雨后。
午间,还有一点稀稀疏疏的小雨,天光却很亮。
深林中,一间竹屋,敞开着门。
一张小桌案摆在门前。
三人盘膝坐于桌边,安静吃饭。
席间只有瓷碗银筷磕碰到牙齿的轻微声音,其中偶尔夹杂一道沙哑的苍老咳嗽声。
苍老咳嗽声并不剧烈,断断续续,似是成疾。
它来自于三人中的一位矮小枯瘦的老者。
矮瘦老者没什么出众特征,就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老头,脸色和蔼。
穿有一件洗得发白的乐师长袍,隐约可见长袍原本应该是青色的。
桌边,与他一起吃饭的另外二人。
分别是一位冷冰冰宫装少女,和一位白发紫服老妪。
冰冷冷宫装少女发鬓高挽,标准的宫廷女官样式,仅以一根鸳鸯翡翠簪子固定,除此之外,浑身上下无一丝女儿家的装饰品。
素洁冷清如一株冰雪白莲。
白发老妪,眼洞深凹,布满眼白,下巴如同尖锥,满头银发一丝不苟挽起,与冰冷冷宫装少女一样的发式。
她身着一件暗紫织金宫服,衣襟上绣着繁复古朴云鹤图案,一举一动,庄重威严。
这一老一小,两位女史,用膳时,皆腰杆挺直,手端饭碗,小口吃饭。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