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阳小戎
秋夜烈风阵阵,将谢令姜细颈处的狐白裘披肩吹的猎猎作响,欧阳戎与她紧贴一起,远远看去似是共用一条狐白裘披肩御寒。
来时,他们是一群人来的,现在离开,却是欧阳戎与谢令姜单独二人回去。
想起刚刚送行的秦伯有些困惑与不舍的眼神,谢令姜不禁低头看了看稳稳揽住她腰肢的男子手臂。
谢令姜有很多话想问。
“李正炎必输。”
背后的欧阳戎忽然开口。
“什……什么?”谢令姜疑惑回头。
欧阳戎低头,鼻尖感受了下谢令姜软香细颈间的温度,将一缕挠他鼻尖痒痒的秀发拱开,他在一粒红润耳珠边轻声说:
“秦伯一人足矣,前线并不缺我。”
“所以大师兄才……”
欧阳戎话题再度一转:
“大郎错过了一位好姑娘啊,秦家的好姑娘,若能娶秦家女,是大郎的福气,哪怕他姓离,就像太乾太宗一朝得良臣胡国公的福气一样,只可惜啊……不行,回去得加入伯父伯母一边,好好教训下他。”
他语气有些感慨。
谢令姜好奇回首。
发现大师兄的眼眸出奇明亮,像两粒人间星。
欧阳戎望着远处江面上早起渔船的灯火,又想起下午扶犁耕田时,秦竞溱得知他选择后,神色有些疑惑问他的话。
“你回浔阳,小小司马,能做什么?”
“和闲赋在家的胡国公一样。”他答。
“一样?”
“做浔阳百姓的门神。”
第521章 门神
夜黑风高。
双峰尖,南峰下方的一处新渡口。
一艘客船正在停泊。
客船仅仅只停靠了半刻钟,放下一两个奇怪客人,就再度启程,驶向不远处万家灯火的浔阳城。
停泊时间远不及在浔阳渡停靠半时辰那么久的待遇。
这处双峰尖的新渡口,距离客流量极大的浔阳古渡并没有多远,最初只是一处运送城内物资、辅助浔阳石窟修建的临时渡口。
所以大部分旅行至此的客人,都是忽略此处运货渡口,干脆在浔阳渡下船,下船就能直接领略到浔阳江畔以浔阳为首的灯红酒绿的丰富夜生活。
牵着冬梅走下船的欧阳戎、谢令姜二人,就属于船夫和同船宾客眼里的奇怪客人。
明明离浔阳渡已经这么近了,却大半夜在荒郊野岭的城外渡口下船。
弄得一位资历颇老的船夫都不禁唠叨了两句,叮嘱俊男靓女、似是情侣的二人走夜路要小心一些,避开一些孤悬郊外的野鸡客栈。
这对“俊男靓女”对视了一眼,皆失笑。
不过还是朝老船夫诚恳道谢了下,才牵马离开。
老船夫瞥了一眼男子手里牵着的似是价值昂贵的西域大宛胭脂马,眼神有点担忧的目送他们“白儒衫搭配红裙裳”的两道背影远去。
不过,转念想到这处地界是浔阳城附近,老船夫又微微松了口气,嘀咕几声,转头继续开船去了。
“大师兄,刚刚那老船家夸你呢。”
“下次我戴个帽子。”
离开渡口,黑灯瞎火的夜路上,谢令姜骑在胭脂红马上,欧阳戎在下方牵马步行,谢令姜笑吟吟低头道,欧阳戎有些心不在焉答。
“不是这个。”她嗔了眼语气自恋的他。
“哦,那是什么?”
“是说浔阳城治安好,老船家刚刚说话你没听到吗?他说,好像是因为此州主官有作为,是一个叫欧阳什么的长史来着,听说还是一个江南闻名的守正君子,治理有方哩。”
谢令姜笑语嫣然,记得清清楚楚,她伸手去捏下方表情走神的大师兄耳朵,凑近了些,吐气如兰:
“老船家还夸说,他走过这么多穷山恶水的州县,还是江州这处地界治安好,在整个江南都排得上名号,大伙都放心来……大师兄,被人夸奖,难道不开心吗?”
“开心。”
欧阳戎抬起头,笑了下,作出简单回应。
“我看,大师兄压根都没听吧。”
谢令姜香腮微鼓,眼神狐疑。
欧阳戎笑笑不语。
他牵马继续前进,扭头看了一眼渡口对岸一处乌漆嘛黑的营地,从这个视角远远看去,营地上只剩下零星灯火。
“走,大师兄,去看看吧,你脖子都快拐过去了。”
谢令姜露出一副嫌弃脸道:
“伱也别做样子,口是心非,大师兄在这里下船,不就是想去浔阳石窟多看看吗……我又不是不同意,都二话不说陪你从前线回来了,辞拒中军大营长史的事情都没有多劝你,你做什么我不支持呢?”
她轻咬朱唇,看着面前这位一意孤行男子的侧颜,继续道:
“我只是怕你婉拒过后,回了江州,做那清闲司马,又受委屈罢了。”
欧阳戎闻言,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主要是怕你觉得麻烦,大半夜的跑过去。”
谢令姜撇嘴说:
“再麻烦,还有陪你去一趟前线麻烦吗?
“虽然离伯父、韦伯母的意思,是怕秦竞溱横刀夺爱,不放你回来了,才嘱咐我跟着过来,防止他们的檀郎被抢……
“但是,我其实打心底觉得,大师兄担任中军大营长史倒也不错,也能施展大师兄的拳脚,说不得比江州长史更有前途,只可惜……”
谢令姜脸色露出遗憾,低头注视着他,问:
“大师兄选择留下浔阳城,只是担心王府吗,还是说……”
欧阳戎突然抬头补充一句:
“其实在这儿下船,还有顺道去城郊看望下黄兄的意思,有句话我想问问他。”
“什么话?”
谢令姜不禁多看了眼他。
欧阳戎呢喃:“心里话。”
谢令姜见状,知道不便多问,转移了话题:
“咱俩出城几日,王府那边应该没事吧?”
欧阳戎随意摆摆手:
“这点不用太担心,据我这些日子观察,卫少奇这趟来江州,不是完全冲着王府,否则此前大郎不小心碰了卫氏郡主的事情,不会这么善罢甘休。”
欧阳戎摇摇头。
“能看出,对待浔阳王府,卫少奇明显十分的克制,这极不符合他的性子,再加上卫少奇、林诚来之前,王冷然的长期龟缩,可想而知,是有人在压着他们。
“这么看来,卫氏里面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意见统一,欸,还是有聪明人的啊。”
谢令姜认真倾听完,微微松了口气,大师兄的判断一向不差。
“倒也是。但万一的万一……好吧,还有大郎在呢,他喝过袁老天师的符水……”
默然了会儿。
谢令姜想起什么,眨巴眼睛道:
“大师兄,分别的时候,秦伯怎么一直夸你好看啊……”
欧阳戎哪里能说,加上分别这一次,老人家已经重复三次了。
“前辈的玩笑话。”他一本正经。
谢令姜歪头斜瞥:
“你说有没有可能,秦伯让秦小娘子留在浔阳城,并不是想接触大郎,而是另有他人……”
“必不可能。”他立刻道。
谢令姜像是没有听到,“其实吧,大师兄,我觉秦小娘子人也挺好的,我与她也很熟了……”
“咳,抓紧了。”
欧阳戎突然翻身上马,一手扯起缰绳,一手搂住谢令姜腰肢,有些迫不及待的奔向远处的浔阳石窟。
止住了后者的话语。
因为东林大佛的迁址,眼下江州大堂的重心放在了星子坊,浔阳石窟这边的投入被王冷然、林诚抽调走了,只留一些维护石窟的零星岗位,整个浔阳石窟营造,暂时停摆。
而没了工钱发放,原本在石窟干活的工人力夫们自然四散,各自回返,去浔阳渡重新找事。
不过,欧阳戎听燕六郎说,林诚、王冷然等人,联合裴十三娘等扬州商会的商贾们,已经合作在浔阳渡那边提前新招劳工,准备不久后星子坊大佛的开工。
原本在浔阳石窟干活的劳动力,被那边吃下去不少。
欧阳戎对此不置可否。
来到浔阳石窟营地,放眼望去,秋风萧瑟,显得空旷无人。
仅有间隔很远的几处火堆旁,坐着一两个守夜的衙役,或打瞌睡,或站起身警惕的看着他们。
欧阳戎默然下马,和露出敬畏眼神的衙役聊了几句,转而去逛了一圈,走到一半,突然看见一道熟悉的络腮胡汉子身影。
“黄大哥?”
只见,尚未完全成型的悬崖石刻大佛下方靠的最近的一处火堆边,黄飞虹正没有形象的蹲在地上,手里拎着一壶黄酒,和一个老衙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同时互相换酒喝。
大半夜,黄飞虹已经喝的满脸酒红,迷糊回头,看了看突然出现的欧阳戎,他揉了揉眼睛,有点醉醺道:
“欧阳公子?”
欧阳戎走去,接过酒壶,瞥了眼壶内见底的酒水,皱眉:
“你怎么还在这里?大半夜的。”
他看向旁边陪同喝酒的老酒鬼衙役,后者赶忙恭敬起身,用力摆手道:
“欧阳长……司马,黄兄他自己带酒来的,不是卑职诱他,施工营地里不能喝酒,是您老早定的规矩,卑职牢记……
“不过黄兄说,他明后天就要走了,想最后多看看弟兄这些日子一起修建的大佛,卑职眼瞅着这里的大佛也不建了,没忍住就喝了点……还望欧阳司马勿怪……”
欧阳戎默然。
良久,火堆的光芒打在他消瘦脸庞上,只见欧阳戎轻轻摇头:
“对,不怪你们,有些事该怪的是我。”
“公子!”
“大人!”
黄飞虹与老衙役几乎异口同声,满脸涨红。
欧阳戎拍拍他们肩膀,这一次没有收缴酒水,只是走去把黄飞虹扶了起来。
“走吧,黄大哥,回去喝,说个事。”
少顷,欧阳戎、谢令姜带着黄飞虹一起离开了浔阳石窟。
三人回到了黄飞虹在城郊的家中。
此时已经快要五更天,离拂晓不远。
推开院门,黄飞虹招呼着欧阳戎、谢令姜坐下。
“公子,谢小娘子饿吗?厨房里还有些面条。”
“那就不客气了。”
上一篇: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下一篇: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