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421章

作者:阳小戎

  王俊之侧目:“谢小娘子,死人是不会说话,可却能被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缺一个借口罢了。”

  “你是在威胁我大师兄,威胁王爷?”

  谢令姜微微歪头,笑语盈盈:

  “你和李正炎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碰瓷王府也就罢了,现在竟还玩起了有恃无恐、耍赖逼宫的把戏?”

  她啪一下,把月光长剑拍按桌面,一张绝色容颜上的笑窝转为冰寒:

  “呵,那就剁成肉酱,喂湖心鲤鱼,死无对证,看见你走进来又怎样,反正都已生疑,也不差这桩。

  “离伯父和大师兄本就坦坦荡荡,没有谋反就是没有谋反,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不怕他查。

  “倒是你,王俊之,巧言令色,鬼鬼祟祟,莫来沾边。”

  这时,欧阳戎淡淡开口,言简意赅:

  “还剩一句。”

  此前一直智珠在握、胸有成竹的王俊之表情微微变化。

  他忍不住看了看面前这位绯红官服的喝茶青年。

  发现这位“檀郎”今日脸色颇显疲倦,微微靠在椅背上,一副无精打采、兴致阑珊的表情。

  比王俊之此前想象的还要难以说服。

  他舔了舔干燥嘴唇,取出一方白手帕,擦了擦手指,似有汗水。

  王俊之对欧阳戎道:

  “良翰兄,炎公所立匡复府,设有左、右长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次,特意空出了左长史之职,虚席以待。

  “炎公求贤若渴,深感良翰兄乃王佐之才,连魏先生都甘愿让位,屈居右长史,低上一头。

  “另外,王爷这边,炎公依旧牢记君臣之谊,匡复离乾,绝非一句口号,炎公愿奉王爷和世子为尊,替天行道,讨伐暴卫,夺回离氏天下,心如日月,绝不动摇……

  他语气既羡慕又诚恳:

  “王爷,良翰兄,当前浔阳王府风雨飘摇,不仅暴帝猜忌,卫氏敌视,还有州官为难,提心吊胆,

  “这还只是初期,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愈受猜疑,指不定哪一日就有一尺白绫赐下……何不殊死一搏,加入咱们,一起夺回太宗天下。”

  全场寂静。

  王俊之一口气说完,潮红喘气。

  谢令姜撇嘴:“你这一句话倒是挺长,原来这么怕死啊。”

  王俊之不理,眼见欧阳戎一言不发、垂目像是在默默权衡,他趁隙多嘴,再进一言:

  “王冷然排挤打压良翰兄,江州失了良翰兄坐镇,姓王的酒囊饭袋一个,拿什么守?

  “扬州援军还在远处,蔡将军、朱都督的兵锋已经抵于脖下,浔阳城不日就会失陷。

  “在下听闻良翰兄担任长史时,清廉爱民,深受浔阳百姓、士人拥护,又赏罚分明,江州官吏皆信服,眼下被奸官架空,士民皆替你感到屈辱不平。

  “只要你愿意站出,又深谐浔阳城防薄弱,只需挥臂一呼,就能得群响百应,一城一州甚至半座南国之倾覆,在你翻手之间。

  “与其坐以待毙,受奸恶上官侮辱,等洛阳宫中的毒酒,不如起身举事,响应大义,将性命操之己手。

  “一怒,踏碎公卿骨,不动,能令天下欢。大丈夫应如是也。”

  不得不承认,王俊之是一位优秀的说客,话语宛如墨落清水,极具感染力,他声容并茂,话语铿锵有力。

  一番言语后,全场静默。

  离闲、离大郎不禁动容。

  原本鼓嘴气呼呼的谢令姜也眯眸不语起来。

  她、王俊之,还有离闲一家人,心思各异,一起转目看向欧阳戎。

  而他们之中,其实有人欲言又止。

  欧阳戎余光看见了。

  此刻,他抬眸,看了看王俊之。

  “讲完了?”

  欧阳戎问。

  “嗯。”王俊之点头。

  他袖子下的手掌不自觉攥紧擦汗手帕,似是等待着什么。

  欧阳戎忽然起身,拎起谢令姜拍在桌上的一柄月光长剑,当众抽剑。

  王俊之身子一颤。

  然而欧阳戎没有完全抽剑出鞘,只从剑鞘中抽出一截寒刃,横置眼前,森冷月光照亮他一双点漆眼眸。

  他似是注意力不在王俊之刚刚所说的激昂利弊上。

  欧阳戎认真赏了一会儿出鞘的剑锋。

  王俊之鬓角湿漉,有汗成珠。

  铮——!

  下一霎那,鬓角黄豆大的汗珠四溅,他感到怀中被坚硬钝物撞击,连带着身子打了个冷颤般抽搐了下。

  “这是……”

  王俊之疑惑低头,怀抱月光长剑。

  原来是欧阳戎收剑入鞘后,丢剑入他怀中。

  “王兄此屋静候。

  “若王冷然带人上门,麻烦王兄自裁下。”

  说完,欧阳戎扫视一圈谢令姜、离裹儿等众人,转过身,率先离开会客厅。

  王俊之一怔,旋即劫后余生般送气擦汗,叹笑了下:

  “多谢良翰。”

  欧阳戎暂不理他,出门后,带着谢令姜与离闲一家,回到了往日夜谋的熟悉书房。

  谢令姜清寒着脸,朝离裹儿伸手。

  后者递还某只琴盒。

  欧阳戎没在意二女之间的小九九,朝离闲直接道:

  “伯父怎么看。”

  离闲脸色内疚:“都怪本王,不该与此人牵连,真是棘手。”

  谢令姜直接道:“还等什么,宰了。”

  离裹儿摇头:“暂不能宰。”

  谢令姜斜看她一眼:“裹儿妹妹又行了?”

  她把“行”字咬的比较重,似是讽意。

  离裹儿摇摇头:“此事是吾失误,考虑欠妥。”

  “何止欠妥,好好的,偏要折腾纳贤,现在好了,贤倒没看见,险倒是来了。”

  面对指责,离裹儿也不反驳,点头承认:

  “主要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李正炎竟敢拿命举事。”

  欧阳戎闻言,看了看俏脸略黯的梅花妆小女郎,难得见她这样。

  他轻轻拍了拍谢令姜的手,阻止她继续冷嘲热讽,出声道:

  “殿下说的是,我也有些措不及防,这种提着脑袋造反之事,人家豁出性命都不要了,打人情牌,故意靠近,让你受朝廷猜忌。

  “此乃阳谋,防不胜防。”

  谢令姜抿嘴,又朝离裹儿道:“那你还替他说话,舍不得你招的贤士?”

  离裹儿摇头,转脸看向王俊之被禁足的会客厅,脸色冰冷:

  “我恨不能手刃。不让他死,是为了咱们眼下处境。”

  被上了一课的梅花妆小公主语气出奇认真:

  “现在江州危机,若王冷然废物,没挡住兵锋,浔阳城被破,咱们需要用到此人,直接杀了,会得罪李正炎。

  “不管如何,暂时扣着,不急。”

  谢令姜十分不爽:“他就是吃准了你这种聪明人。”

  众人默然。

  欧阳戎瞧了眼离裹儿。

  这个选择确实算是眼下最聪明的。

  韦眉插话:

  “此人大摇大摆走进来,王冷然应该知道了,一上午过去,他为何还不来缉拿人?”

  欧阳戎摇头道:

  “王冷然不敢闯进来,除了多疑,怕中圈套外,公然闯进浔阳王府也是大罪,一个王俊之,可能没法彻底钉死咱们。”

  离大郎叹气:“王冷然虽每日叫嚣檀郎是李正炎同党,是伙同造反,可也只有敌人才知道,檀郎有多冤枉啊。”

  欧阳戎不置可否:“不过,他应该已经在写奏折了,借助此事,又能参咱们一章,积少成多,说不定洛阳那边,哪天就有毒酒赐来呢。”

  谢令姜银牙咬碎:

  “王俊之真是该死,李正炎也是居心叵测,现在连大师兄的职务都被牵连影响。

  “浔阳城内,咱们现在两眼一抹黑。”

  离闲坐立不安:

  “檀郎,李正炎闹这么大,举我旗号,还有这么多人响应,怎么感觉,母皇真会相信,赐死本王……”

  他环顾一圈妻儿,眼神有些动摇:“咱们……要不先做两手准备。”

  欧阳戎叹气:“所以说,这是阳谋啊。”

  他转头笑问离闲:

  “王爷真觉得,过去给他站台,能占据尊位?”

  离闲瞪眼,小声问:“檀郎意思是……傀儡?”

  欧阳戎仔细看了看离闲,又看了看离大郎,叹气:

  “伯父,开国或中兴之君,不是这么好做的,换句话说,历朝历代中兴之主的‘中宗’庙号,不是这么好拿的。

  “还是用兵变匡复之法……例如后续功勋武夫做大,又怎么处理?

  “至少对您与大郎而言,这条路子太难。”

  离闲等人呆住:“檀郎想的这么远。”

  谢令姜补充一句:

  “伯父可能会当吉祥物,但大师兄却不一样。

  “匡复府左长史的职务,李正炎看样子是真心实意给的,有了大师兄,匡复军才是如虎添翼。

  “更别提献出江州了,等于献出了整个富饶东南,难怪王俊之敢冒大险,充当说客。”

  离闲面色惭愧,离大郎、韦眉神色感动。

  “师妹说这些做什么。”

  欧阳戎摇头,正色叮嘱:

  “不到万不得已,不改方针,王爷稍安勿躁,我在浔阳城还有些眼线,不算两眼一抹黑,若有动静,总能看出蛛丝马迹。”

  他再转头,吩咐谢令姜:

  “小师妹辛苦下,盯住王俊之,一旦王冷然派人上门,第一时间解决干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