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第404章

作者:阳小戎

  眼下,胡夫这封传信,

  便是通知江州大堂与洪州都督府,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北归戍卒。

  算是报喜并通气。

  欧阳戎浏览完这封传信,微微吐了口气。

  此前江南道一直紧绷的局势,终于缓解不少。

  按照信上所说,胡夫这趟办事相对顺利,正随放下武器的一千五百戍卒们一起北归。

  看来欧阳戎这几日的准备没错,眼下只剩预防王冷然等人在戍卒进城那日的栽赃甩锅了。

  “等等,江州这边是妥当了,可洪州那边又会如何处理?”

  欧阳戎皱眉,思索了会儿:

  “不过这朱凌虚好像不是卫氏的人,是滕王府的人,没必要为了卫氏脸面威严如此卖力。

  “而且那位胡中使不傻,肯定也想到了这点,所以抚慰戍卒后选择跟队一起返回,第一站就是洪州城,应该也是防止有变……”

  欧阳戎独坐,细思了会儿,继续查漏补缺:

  “明晚去与离伯父说说,下次上书求情时,也把洪州折冲府那一千两百北归戍卒算上,看能不能一起‘罚’来江州造像,给他们加层保险。

  “且江州离洪州不远,造像还有工钱领,应该怨愤不多。”

  他轻轻点头。

  当夜,返回饮冰斋,欧阳戎早早随叶薇睐一起躺下休息。

  半夜熟睡,床榻内,他蓦然睁眼,直起身来。

  昏沉睡意被耳畔络绎不绝的清脆木鱼声驱散的一干二净。

  “涨功德了?”

  仅愣了一下,欧阳戎先是大手按下了被窝里正要迷糊抬头的白毛小脑袋,然后他迅速闭目,重新躺下睡觉。

  欧阳戎心神沉入到功德塔中,直接飞向大半夜依旧被迫营业的小木鱼。

  【功德:七千一百六十八】

  小木鱼上方那一行青金色字体,数字赫然变得不一样了,并且还在零星上窜。

  欧阳戎脸色又喜又惑。

  怎么大半夜的,突然一次性涨了五百多功德?之前还是六千六百多功德来着。

  难道是天庭佛祖家的功德仪宕机了,卡个巴格,白送?

  额,应该不至于。

  “突然暴涨功德,难道是龙城乡亲们又给我立像建祀了,还是说,是其它举措,正在助人之事,回馈功德?

  “是上次赠杜书清梅鹿苑的钥匙吗,可看刁县令来信,他不是早就入住了吗,拖到现在才给?

  “说起来,当时杜书清刚住进梅鹿苑那段时间,小木鱼好像没有明显涨过什么功德,看来是并不感谢此举……”

  他努力回想了下,想要找到功德暴涨的根源。

  “算了,我做的好事太多,想不到是哪一件了。”

  欧阳戎摇了摇头,无奈放弃,半忧半喜自语:

  “但涨功德应该是好事吧……”

  欧阳戎不再多想,退出功德塔,继续睡觉。

  很快到了天明,他精力充沛,前去上值。

  虽然此前错失了可能与之相关的七千功德红色福报,

  但欧阳戎依旧在奔波,忙碌于保全北归戍卒之事。

  有些东西,无关回报。

  下午。

  云水阁三楼,老地方。

  欧阳戎再次约见了秦恒。

  二人一见面,他直接开门见山,告知秦恒,与浔阳王府商议的主意。

  秦恒呼吸变粗了些,深呼吸了一口气,表情平静下来,重重抱拳:

  “多谢欧阳长史仗义,也多谢王爷如此厚爱。”

  他表情坚毅,似是不善于表达真情。

  不过听着耳畔响起的清脆木鱼声,欧阳戎大致了解了这位不善言表的果毅都尉,发自内心的感激。

  他笑着宽慰几句。

  尔后,二人一起商量起不久后出城迎接北归戍卒的合作事项。

  秦恒随口问:“长史是说,那日,你把末将送你的佩刀,转赠给了胡中使?”

  欧阳戎“没错,这次抚慰戍卒顺利,说不定也有苏校尉响应的原因……”

  他话语说到一半,骤然顿住。

  闭上嘴巴,低头抿了口茶,欧阳戎凝眉看了眼秦恒。

  “欧阳长史怎么了,为何手抖?”

  “没事。”

  欧阳戎忽略耳畔的钟鸣震颤,遮掩情绪,重新放下了茶杯:

  “有点困了。”

  “那欧阳长史早些休息。”

  “没大碍。”

  欧阳戎与秦恒继续谈笑自若。

  一炷香后,商议结束,他站起身,告别秦恒。

  一辆缓缓驶回江州大堂的马车上,欧阳戎一上车,便闭目端坐,第一时间飞进功德塔。

  功德塔内,他仰头看着上方重新颤栗、流淌“水雾”的青铜古钟,脸色不禁陷入了沉思。

  福报钟身涌出的紫雾中,夹杂血红丝线,有点眼熟……

  那份价值七千功德的红色福报,回来了。

  这么看来,触发条件确实是与秦恒相关。

  他冷静心道。

  犹豫了片刻,欧阳戎闭目,心神一动。

  只见,小木鱼上方漂浮的青金色字体顿时化为一条游鲤,飞速撞向空中欲求不满的颤栗古钟。

  福报兑换。

  铛——!

  洪钟大吕,响彻耳畔。

  血色福报,兑换成功。

  欧阳戎睁开眼,头顶,原本颤栗躁动的青铜古钟寂静不动。

  面前的青金色字体重新清空。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他失笑叹了句。

  在塔内蹉跎了片刻,欧阳戎眸底期待的离开功德塔……

第349章 北归变数

  胡夫是在潭州府境内,与北归戍卒的大部队迎面遇到的。

  他抵达那日,根据前方消息,北归戍卒们正在渡江。

  胡夫马不停蹄的前往。

  听潭州府接待官员的介绍,面前这条奔流不息的北去江水,名为湘江。

  胡夫举目张望,湘江中央,一条沙土堆积而成的水陆洲,宛如一根长带,漂浮在湘江上。

  潭州府长史见状,介绍了下:“胡大人,此州被地方百姓称为橘子洲。”

  “嗯。”

  胡夫不禁眺目远望,多瞧了两眼。

  眼前,晴空万里,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胡夫胸中顿生一股海阔天空的豪迈之情。

  “中使大人,那些戍卒就在前面,刚刚渡江。”

  “走。”

  胡夫忽然孤身一人,策马前奔。

  “中使大人等等我们!小心安危。”

  潭州府的官员与守将们赶忙跟上这位络腮胡宦官,这可是天子私使,代表女帝,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也要倒霉。

  胡夫不理,信马由缰。

  很快,那人头攒攒的将士人群出现在他眼前。

  “中使等等,下官派人去交涉下……”

  “不用了,你们停步。”

  胡夫下命令,头不回,一人前往。

  面对前方突然出现的人群,刚刚渡过江水的北归戍卒们,在几个领头模样的汉子带领下,迅速集合成列。

  他们手持武器,一脸戒备的看着这些似是潭州府官府兵马的队伍。

  “阁下何人,请停步。”领头汉子上前喊话。

  “杂家胡夫,天子御使,代表圣人,特来颁旨。”

  北归戍卒们愣了愣,似是没想到一个太监嗓音如此中气浑厚,豪气万千。

  然而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这个络腮胡宦官来到近前,毫不勒马,继续扬鞭前进,将后方潭州府官兵远远甩在后面,孤身一人,走入戒备警惕的持兵戍卒人群中。

  几位领头汉子不吭声,戍卒人群下意识的让开一条路,放胡夫进入。

  胡夫单枪匹马,单手平托一卷黄色帛书,经过戍卒将士们身边。

  一路上,他左右转头,视线落在北归戍卒们的疲倦脸庞、风尘仆仆的兵甲、还有锅碗瓢盆的炊物上,认真的一一扫过。

  全场寂静无声。

  领头汉子、北归戍卒、乃至后方的潭州府官员们都安静目睹这一幕。

  胡夫表情自若,其实心中也有点打鼓,可却强行压下。

  他在人群中央勒马,解下披肩,两手展开圣旨,昂扬宣读,语气沉稳:

  “皇帝敕谕……”

  一道道赦免之词从胡夫嘴中吐出,响彻寂静的全场。

  念必。

  全场安静。

  胡夫看了看那几位领头汉子。

  其中一个瘦高汉子,甲胄俱全、披红披风,站在几位领头汉子的最前方,似是哗变领头的都虞蔡勤。

  至于江州长史欧阳良翰和他私下提过的第三团校尉苏骞,应该是这几位领头汉子中的一个,只不过胡夫认不出来,眼下也不太在意。

  就在胡夫观察众将领表情的时候,众将领们也在观察这位天子私使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