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收徒云霄,签到鸿蒙量天尺 第429章

作者:河洛长安

  一个个阿修罗被他创造出来。

  他手中息壤不多。

  为了保证这些阿修罗的跟脚,最终只造出了三千族人。

  其中,顶级先天神圣只有十二人!

  分别名为:天波旬、欲色天、湿婆、乌摩、因陀罗、毗湿奴、鲁托罗……

  其余两千余阿修罗,也都有先天神圣跟脚。

  虽然数量远远比不上先天人族。

  但这些阿修罗族,生来不凡。

  男的凶神恶煞,女的绝色妖艳。

  因为冥河的造化神通圆满。

  这些阿修罗,没有原本阿修罗族的残忍、弑杀、淫邪等等缺点。

  而且天生擅长战斗。

  生来肩负着天道使命。

  代天掌刑,以杀止杀!

  身为杀戮种族。

  杀一切可杀之人!

  凡是身具天道业力、人道业障者。

  阿修罗族!杀之有功!

  “天道在上!”

  “吾冥河,有感洪荒天地不足,幽冥生灵有缺。”

  “今创造阿修罗一族,以此完善洪荒。”

  “以十二品业火红莲,镇压阿修罗族气运!”

  “望天道鉴之!”

  冥河宏亮的声音,在天道加持之下,传遍浩瀚洪荒。

  他声音落下。

  “轰隆隆!”

  血海上空,天道雷音轰鸣。

  阿修罗族,不仅是幽冥生灵。

  更是秉承天命而生。

  是天地间不可或缺的种族。

  此刻降生而出。

  天道神意有感。

  海量的天道功德开始在血海上空汇聚。

  玄黄金云滚滚而来。

  将整个血海,都映照出一片金红瑞彩。

  无数洪荒大能心生感应。

  阿修罗出世,引得天机震动。

  无穷功德汇聚。

  自然瞒不过众大能的推算。

  新的种族出世,而且还有逆天功德降下。

  这让洪荒众仙,更加沸腾。

  一个个对于造化之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通过创造新种族赚取功德。

  已经被再三证明,十分有效。

  他们自然也要尝试一下。

  此刻。

  血海上空,滚滚功德金云垂落,冥河徜徉在功德海洋中。

  心中略有遗憾。

  创造阿修罗族,天道只有三亿功德降下。

  远远比不上女娲造人。

  不过。

  他因为材料不足,创造的阿修罗数量,还不到人族的零头。

  能获得三亿功德,倒也在情理之中。

  ————

第377章 人道异宝太宇人神殿!

  随着功德被迅速吸收。

  冥河的修为,也仿佛坐火箭一般,迅速提升着。

  准圣初期圆满!

  准圣中期巅峰!

  “轰!”

  一股磅礴的气势爆发开来。

  准圣后期!

  直到所有功德消耗殆尽,他一身道行。

  堪堪突破到准圣巅峰。

  仅仅只差一步,就能成为准圣圆满大修士!

  虽然距离成圣,还有不小差距。

  但他冥河根本不慌。

  将来还有阿修罗教和天刑殿,两桩大功德!

  靠着这两桩机缘,圣道有望。

  他冥河,成圣稳了!

  ……

  阿修罗族出世。

  冥河获得海量功德。

  引得无数洪荒修士,纷纷投身研究造化之道的大潮中。

  与此同时。

  首阳山,朝阳金阙。

  太阳女神羲和,此刻也在参悟着造化神通。

  她主修光明、生命大道,对于造化之道触类旁通。

  参悟起来难度不大。

  不过数万年时间,斡旋造化已经大成。

  只待神通圆满,便可创造天人一族。

  原本的天人族。

  是女娲造人成圣后,帝俊为了讨好女娲。

  就把部分先天人族,接到天界生活。

  久而久之,天界人族就成了天人族。

  因为生存环境优渥。

  还有天道气运加持,他们寿元悠长。

  后土立轮回六道之时,便将天人族单独列出来。

  成为一道。

  凡是前世积德行善、根行深厚之人。

  转世之后,便可成为天人。

  而现在,人族都生活在洪荒大陆,没人将他们引渡到天界。

  自然没有天人族的说法。

  羲和创造天人族,暗合轮回六道,补全人道种族。

  自然也会是一桩大功。

  不过在红云的谋划中,天人族和普通人族。

  还是要有一定差别的。

  一者,两种人族跟脚要有所不同。

  通过延长怀胎时间,天人族的跟脚可以深厚一些。

  二者,天人族最好带一双翅膀,可遨游天际。

  即使没有修为,也能飞行。

  天人族身为六道之中,最高的一道。

  待遇自然要好一些。

  ……

  河洛之畔。

  人族祖地。

  红云继续传讲大道,阐述仙武道法的奥义。

  三千年时间,转瞬而过。

  渺渺仙音,戛然而止。

  众人族从悟到状态中,缓缓回过神来。

  此时人族修为最高的,也只有太乙金仙。

  一次性讲道太多,讲得太过深奥,他们也理解不了。

  红云打算分做三次讲道。

  给人族一个适应的过程。

  第一次,他只讲述了大罗以下的道法。

  之后两次,再分别讲大罗和准圣之道。

  “此次讲道完毕!”

  “三万年后,再作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