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1392章

作者:水煮天命

  皇宫中最有名,实力也是最强的大太监左公公亲自前来宣读圣旨:

  “圣旨到,冠军侯接旨。”

  楚无疆沉声道:

  “臣接旨!”

  左公公心中叹息一声,捧起圣旨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帝王经世,赖有肱骨之臣,方能靖海内而宁四方。”

  “今有英雄大将军,冠军侯楚无疆,智勇超伦,屡建奇勋。”

  “昔魔神波旬,为祸苍生,楚无疆临危受命,斩波旬于须弥界中,拯万民于水火,此功一也。”

  “后邪灵帝君,觊觎神器,卿再奋神勇,灭其邪灵,荡涤妖氛,此功二也。”

  “北疆之外,白鹿草原,不服王化,楚无疆不避风霜,深入漠北,一战功成,拓土万里,此功三也。”

  “此三者,皆盖世奇功,震古烁今。”

  “纵使南宫望攻破王庭,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

  “祖制有云:非帝室者不得封王。”

  “然,法随时立,赏因功行。”

  “特晋封英雄大将军楚无疆为楚王。”

  “龙州全境,山川城池,悉为封国。”

  “其民其土,皆由楚王抚治,白鹿草原,亦划归楚王节制管理,守土戍边,绥靖夷狄。”

  “其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望楚王克忠克勤,永镇疆土,毋负天下之望。”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左公公的宣读声,也是昭告声,回荡在整个天佑城中,城中所有的百姓全部都跪下来。

  他们有些人甚至窃窃私语地问道:

  “冠军侯是谁?”

  “他怎么听着比秦王殿下还要厉害。”

  即使是秦王的拥护者,现在也只能说:

  “那不一样!”

  “冠军侯是跟前朝南宫望一样的人物,怎能放在一起比较。”

  有些人闻言大怒道:

  “什么,你是说秦王殿下不如楚王?”

  “你不要血口喷人!”

  众人不由得发生争吵。

  而争吵的核心,楚无疆则是沉稳地说道:

  “臣,谢主隆恩!”

  楚无疆本来封王的仪式,要变得更加浩大,某种意义上要到天京举行,毕竟这份圣旨违背了祖制,一定会掀起巨大的波澜。

  但战争年代,一切从简。

  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针对王庭的战线上,左公公此来除了带着一些封赏的珠宝,礼器,仪仗队等等,并没有大张旗鼓。

  楚无疆只是简单地接过圣旨,忽然感到一股国运涌入到圣旨当中。

  【秘宝:封王诏书】

  【检测到800点橙色国运。】

  这让楚无疆有些惊讶,没想到还有这样意外的收获,左公公掐着公鸭嗓子,低声道:

  “殿下特意回了一趟天元山,祈祷天命真龙许可圣旨。”

  “真龙赐福,这才有了这份诏书。”

  “殿下不可辜负太子殿下的一番心意。”

  帝昊写下的圣旨,都通过天命真龙进行赐福,能成为一件顶级的国运秘宝,与龙脉相连。

  这种属于特殊的国运,一旦天命王朝倾覆,这份秘宝也就只剩下一些龙气,逐步消散。

  封王爵,赐封国,与国同休。

  朝廷能拉拢楚无疆的最高筹码,全部都拿出来了。

  楚无疆心中一凛,当即说道:

  “请殿下放心。”

  “本王定会破灭王庭,斩杀白戈,即使妖皇,元始天魔下凡,也改变不了这一切。”

  左公公深深地看了楚无疆一眼,低声道:

  “陛下离开人间,不代表不知人间之事。”

  “若他知晓楚王有如此功勋,定当欣慰。”

  这位皇宫的大太监,乃是帝室的绝对忠犬,是位隐藏极深的三劫元神。

  虽说他是最弱的一档,但若自爆,便是半步天命也会受威胁。

  他在悄悄地提醒楚无疆,帝室实力雄厚得很。

  秦王,太子,各路封王都能拉出一堆元神强者。

  千万不要窥视帝室。

  即使各路封王靠不住,左公公也是忠诚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那些乱臣贼子。

  楚无疆只是笑了笑说道:

  “公公放心,本王能从区区县子,跃升如此高位,全赖陛下与殿下厚爱。”

  “如今妖魔大兴,岂会做那乱臣贼子?”

  只要消灭了妖魔,楚无疆有的是时间,将来演出一场禅让的把戏,以圣人之姿,仿效三皇五帝,继承大统,这也是一条路子。

  没必要悍然出手。

  左公公听到楚无疆言辞坦诚,只能点头道:

  “咱家相信楚王殿下的忠诚。”

  楚无疆收起圣旨,将它放入乾坤葫芦里,并不急着吸收这股国运,笑了笑说道:

  “公公慢走!”

  左公公有些怅然道:

  “这已经不是咱家熟悉的世界了。”

  “愿楚王殿下多记住殿下的恩情,帝室对得起殿下。”

  尽管楚无疆没有展现出造反的野心,但左公公见到的野心家太多,现在恭顺的人,下一刻就变了脸色。

  即使楚无疆现在是忠诚的,也不代表以后。

  封王的例子一开,天下自然震动。

  天命王朝的政治格局在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冠军报上特意刊行了封王特别版。

  这份特别版上的标题,用最大的字体写着两个字——封王!

  从庙堂到江湖,这份特别版报纸卖出空前的份额。

  据后来百里芷估算,整个天命王朝总计卖出了两亿份特别版。

  大约五十个人中,就有一人买了报纸。

  按照天命王朝的识字率来看,几乎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它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后来史学家为此争论不休。

  茶馆上,有茶客叹息道:

  “现在封王,下一次还能册封什么?”

  “天下乱矣!”

  另外茶客当即反对道:

  “帝室有天下百王,每一个王府都有金山银山,消耗各种民脂民膏!”

  “如今冠军侯有盖世大功,如何不能封王?”

  不管是茶馆,武馆,宗门,还是世家,到处都在讨论封王之事。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有人振奋,有人沮丧。

  支持者认为,如今朝廷终于恢复古制,有大功者便可得赐封国,并为此摩拳擦掌。

  反对者认为,一旦开启封王的路线,整个天命王朝的政治就会走向崩坏,国家灭亡就在今朝。

  为什么说相比于郡县制,分封制更加危险,更容易崩坏朝廷呢?

  原因非常简单,郡县制的官僚一切都要遵从中央的调配,权力本质上被不断地切割。

  司法权,税收,兵权等等,被切割成一块又一块。

  官僚的特点是什么,各司一职。

  它能培养专才,但不能培养诸葛亮,姜太公这样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人物。

  因为就没有这个土壤。

  诸葛亮执掌蜀汉,这才将自身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一颗耀眼的星辰。

  皇权发展到后期,就是为了扼杀军政都有的豪杰,这样的豪杰只能在造反中得到锻炼。

  而分封制会将较为完整的权柄,交给王侯们,以此组建出一套完整的政治班子,并进行锻炼和学习,掌握完整的治国之术。

  这样的好处是豪杰遍地,随时都拿一堆人才,组建团队,坏处就是这些团队造反能力极强,王朝容易倾覆。

  郡县制的好处就是防止这些豪杰造反,维持大统一的格局与和平。

  双方各有利弊。

  因此楚无疆封王,后果不在现在,就在未来。

  一旦楚无疆的王国建设成熟,意味着他有极强的造反能力,甚至取代王室。

  李世民拥有天策府,麾下人才无数,取代自家老爹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朝廷的封王赐国,不可能不引起震荡。

  汉王收到消息,大骂道:

  “嘉禾小儿,乱我帝室!”

  “帝室六百年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快,本王要上书,阻止这一切发生。”

  “父王说过,非帝室不可称王,这岂能违背?”

  “什么,大哥也干了?”

  汉王沉默片刻,低声道:

  “那兴许是有什么缘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