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妖孽 第1953章

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而将闾,也因为和嬴政政见相同,首先驱逐了最有权利成为秦二世的扶苏,自己当上了帝国太子。

但这种时候的左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大臣,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势地位!

他们必须参透嬴政的心思,想方设法博得嬴政的重用,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宦海中淹死,同时放倒竞争对手步步高升。伴君如伴虎啊!

李斯在这方面用的心思最狠!他从一个落魄的外来户,历尽艰险爬到秦国的权力中心,期间饱尝了不少心酸,更有绝望的无奈。

在嬴政扫灭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已深得嬴政的赏识,但是他头上还有一个天敌,那人就是王绾!

一把手和二把手拥有天敌般的矛盾,这种矛盾无所谓对与错,一切都是命运的纠缠。

嬴政是前无古人的帝王,所以他肯定不想仿效古人!再有,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证明,古人的那一套治国办法已经过时了。对于这些,李斯心里最清楚。

在这些天的庙堂大争上,李斯一直保持沉默,他发现王绾张口古制、闭口古制,极力主张实行古代的治国办法,对于他的想法,嬴政不置可否!这显而易见是嬴政对王绾的治国套路不感兴趣,一个宰相不能治国,那还能当宰相吗!

李斯知道自己该说话了,而且自己一张口,王绾的相位就会震荡。

李斯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谈,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皇帝治理天下治的是什么?归根到底制的是人,把人制住,江山就能坐稳。怎样做才能把人制住呢?首先不能让老百姓手里有兵器,所以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缴天下的兵器,然后聚集起来销毁。

春秋战国乱了五六百年,是谁在兴风作浪,绝对不是穷苦的老百姓,是六国的贵族权臣,他们是社会动荡的罪魁祸首!要想使社会稳定,必须制住这群人!

王绾丞相建议陛下实行分封制,微臣认为万万不可!分封制分封的是什么,分封的是陛下手里的权力!贵族功臣一旦被封王、封侯,他们就拥有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和陛下抗衡的军队,他们就是大国里的小国,有朝一日会起来搞动乱,会使秦帝国像西周一样四分五裂,会出现第二个春秋战国。

嬴政听得津津有味,双眼不时放射出迫人的光芒,他对李斯的治国理论很感兴趣。并且,一国之帝要的就是集权,而不是分权!灭六国就是为了一统天下,怎么可能再分封国王呢!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眼皮底在出现一方诸侯。

李斯继续道:陛下要想使秦帝国长治久安,您必须直接掌握军权,军权在手,别人想乱也乱起不起来!王公子弟、功臣权贵可以享受封君的待遇,但绝对不能给地盘,给军队;各级官吏只给他们治理地方的权力,不能给他们兵权!各级官吏只能听命于陛下,不能再听命其他任何人,这样陛下就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第0173章 惊雷震震

嬴政听完李斯的大政策略拍案而起,大声喝彩,当即决定实行李斯的治国办法!并责成李斯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总理朝政的王绾晒到了一边。

李斯首创郡县制,把秦国分为四十二郡,郡里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郡下面依次设置县、乡、亭各级行政部门,管理地方事务。

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三位行政首脑,丞相总理行政事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司法监察。

李斯的这套治国理论,很对嬴政的胃口,它无限提升了皇帝的权力,极大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李斯也靠自己的实力放倒了王绾,成为秦帝国的新丞相!从此和嬴政结成了风雨不透的政治同盟,嬴政是秦国的老大,他是秦国的老二!

作为王绾纠缠了十几年的老对手,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斯有责任有义务让王绾从庙堂上消失。

焚书,让王绾惶恐,而坑儒却让王绾惊骇欲绝,他很清楚,李斯不将自己置于死地,是绝对不肯罢手的。

而帝国太子将闾,更是不会放过自己,这其中有成娇,昌平君等人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扶苏。

对于一直妄图争夺太子之位的十八皇子胡亥和赵高,王绾并没有放在眼里,和执掌了帝国大部分军权和政权的太子相比,纯碎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但是,他却对扶苏寄予了厚望,帝国长子,名副其实的顺位继承人,身在九原有蒙恬帮衬四十万大军在麾下听命。

在朝,得到了一大部分的朝臣支持,甚至还有急于想要成为帝国新贵的赢氏皇族,在野有农家策应,只要搬到太子,就不难成为储君。

但是,想要让扶苏从九原归来,首先要清除的是李斯和将闾这两个政敌。

李斯一倒,右相冯劫是个粗人,做事粗枝大叶,皇帝就急需一个能够顺乎他心思的人担任左相,而这个人选舍我其谁。

李斯对王绾杀之欲快,王绾也恨李斯入骨,他弓着背,捻着胡子,在厅堂中如老鼠般的团团乱转。

周青臣跟随在他身后,紧张道:“老相国,你看皇帝究竟想做什么,科举取士也好,废立太子也好,博士学宫都是喉舌,这种时候可不能不做声啊,只是这个局势,在下实在看不透,不敢轻举妄动,老相国,你可是咱们的主心骨,不拿出一个主意来,大家都不知所措。”

王绾突然之间站住,扭头问道:“冯去疾有什么举动。”

周青臣苦笑:“正是因为没有动作,在下才不敢轻举妄动。”

王绾眼睛一眯:“太子被囚禁,麾下将军被下狱,身为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难道就没动用他的人上书保太子吗?”

周青臣苦涩摇头:“御史大夫和廷尉姚贾,一直在忙绿坑儒之事,即便是大朝会上,也不曾言及太子,而让在下狐疑的是,陛下既然想要惩办太子,为何将他囚禁于咸阳宫,而不是驱逐到边疆。”

“青臣啊!你在朝中多年,却看不透局势,太子和皇长子不可同日耳语,皇长子自幼养在深宫,从来就没掌控过军权,所以陛下才会将他驱逐到九原,交给蒙恬看管。但是太子,那可是当年的青龙上将军,不管将他驱逐到那里,那里的军卒都会对他膜拜追从,只有将他囚禁在宫中才是最安全的。”

“不过。”王绾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不过,这次十八皇子才是歪打正着,难道精明的太子,被他这样毫无章法的一通乱搞,竟然露出了反意,老夫看不懂也想不明白。”

皱眉沉思半响,王绾狠狠的击掌,咬牙道:“如果陛下真的有了易储之心,那也是我们的机会,老夫蛰伏十年,运筹帷幄,百般权谋,却没想到,一个无知顽童毫无章法的乱搞,竟然让皇帝下旨囚禁了太子。”

周青臣急道:“老相国,那咱们赶紧联系朝臣,上书弹劾太子有违臣子之道,不能在担任储君之位,请皇帝下旨,让皇长子尽快赶到咸阳。”

王绾深吸了一口气,摇头道:“不妥,皇帝虽然囚禁了太子,但是杀机为露,如果这样直接,反而会引祸上身。昔日的一群忠于皇长子的朝臣,这些年被李斯连消带打,已经所剩无几。皇长子没有回咸阳之前,不能全都暴露出来。”

眸光一转:“皇长子的政敌,不仅仅是将闾,还有李斯,正确的说,李斯不倒,皇长子就不可能回咸阳,不过,李由不是回来了吗,立刻去弹劾李由,畏战怕死,冒领军功,私会十八皇子,意图不轨。”

周青臣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兴奋道:“不亏是老相国,这手妙棋,不仅仅是投石问路,如果陛下严惩李由,就说明李斯已经失去了帝心,而顺便嫁祸给胡亥,帮皇长子在除掉一个政敌。”

王绾得意一笑:“去吧,先找一个无足轻重之人试试水有多深,然后,在将咱们的举动透漏给胡亥。”

周青臣心领神会,躬身道:“是,在下明白,在下这就去办!”

看着周青臣的背影,王绾一拂长须,踌躇满志的道:“苦苦等待十年,终于有了再回庙堂之日。”

科举取士悬而未决,坑儒让百官心寒,而太子耽搁了接驾,东宫扈从军卒除了周冠夫,其余之人全部关进了大牢。

满朝大臣还没回过神来,博士学宫的博士却上书弹劾李由,说他谎报军情,冒领军功,怕死畏战,回到咸阳,不去驿站等待陛下回归,反而先会宰相府,私自会晤十八皇子,无人臣之礼。

第0174章 诡异的咸阳

昔日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文武百官齐齐来贺,但是,今天,众臣看着李斯难堪的面容,全都一言不发。

但是,嬴政皇帝却丝毫没有体恤这个宰相的意思,看到奏折勃然大怒,马上下旨,剥夺李由的官职,命赵高伙同廷尉府严加讯问。

赵高的脸色一如既往的惨白如纸,拉长的面孔好像谁都欠他几百万两金子似得,但心中却笑开了花。

太子的扈从军队已经尽数捉拿归案,连李斯的儿子东拿进来了。

如今的中车府令,在此成为朝堂之上万众瞩目的人物,很有存在感。

当然,他也很同情将闾,这位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了帝国大政绞尽脑汁,为了追缴叛逆不惜己身的太子,实在是帝国储君不二人选。

但是,围绕在太子身边的重臣太多了,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是不会被他放在眼里的,更何况,他和将闾的八拜之交的兄弟蒙毅,还结下了大仇。

如果让将闾当了皇帝,他是不会拥有在嬴政面前那种权势的,而将闾为了安抚蒙毅恐怕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

所以,扶保胡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现在,他的敌人已经变成了李斯。这些年将闾和李斯的关系一直都不远不近,但是,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李斯之所以有今日,完全是依赖于将闾。这种关系仅仅是皇帝下旨将李斯的女儿李贽嫁给胡亥,是割不断的。

即便是李斯割断了这种关系,在胡亥面前,他也比自己亲近,所以,绝不允许李斯骑在他脖子上作威作福,而另一方面,他也想取而代之。

不管是中车府令,还是掌玺太监,看似权势极重但却是皇帝的影子。是见不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