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58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却遭官吏盘剥,酒店开不下去,这才投奔的梁山。

这三人本无大志,只想平静生活,自然也对所谓的招安没什么兴趣。

至于林冲和鲁智深,

1.9

一个被害的差点家破人亡,一个出家后,反而将世事看得越发清楚,自然也都不愿招安。

还有一旁的琼英和孙安,

前者还有个郡主得封号,反叛之心已是人尽皆知。

后者之前还想要去投奔田虎,行那造反之事,

自然也不会想着投向朝廷。

眼见众人心齐,

赵渊开怀笑了一番,随后嘱咐道:“诸位兄弟得心意,我已知晓,只是关于我的身份,各位兄弟切记莫要泄漏出去!”

“如今的梁山还太过弱小,若是此时我的身份曝光,赵佶必起大军来攻,届时梁山定然土崩瓦解!我等便是侥幸逃脱,也要失了落脚之处!”

“哥哥放心,我等晓得了!”

众人齐声应诺!.

第七十七章 强军练兵

梁山并非孤峰一座,

先前在水泊旁边,便可眺望到山峦起伏,

而真正行走在期间,才发现其占地之广。

整个梁山山脉,是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座主峰,以及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

总共占地数万公顷,莫说是一两千人,便是十来万人,也完全装的下。

赵渊在杜迁和宋万得陪伴下,沿着山路,

一边浏览着周围的景色,

一边听两人诉说着山寨如今得情况。

“这三处关隘,便是王伦让俺们建造的,”

杜迁介绍道:“纵使官军打到金沙滩,想要攻破这些关隘也不容易。”

“要说这关隘建也无妨,只是......”

宋万欲言又止。

“可是花费太多,寨中已经没有多少钱财了?”

赵谦笑问道。

“哥哥说对了,”

宋万无奈道:“寨中原有七八万贯的钱财,大多都压到这三重关隘上去了,如今现钱只剩下三千多贯,剩下的首饰、绸缎、零散地货物,加一块虽然也18有五六千贯,但马上就要到年关了,这些东西短时间内也不好出手。”

“寨中的粮食呢?”赵渊问道。

“存粮还好些,如今剩下一千石出头,勉强够山寨三四个月的吃用。”杜迁答道。

“山寨得人口呢?”

“精壮喽啰四五百人,还有老弱及其亲属家眷,差不多两三百人。”

“就没有个精确数字吗?”赵渊皱眉道。

眼见他有些不快,宋万急忙解释道,

“哥哥,山寨人员驳杂,时有变动,所以一直没有详细统计。”

“好了,这也不是你们得错,不必自责。”

赵渊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对了,我那里还有两三万贯得钱财,是之前过十字坡时,从那孙二娘得黑店中取得的,你们带人,把这些钱财全都归公入库!”

杜迁诧异道:“哥哥,这如何使得?那些都是哥哥的私财......”

“无妨,寨中总要银钱使用,再者,我刚入主梁山,总要让弟兄们高兴一下。”

赵渊笑着吩咐道:“将那两三万贯得钱财收入公库后,再从中取出五千贯,三千贯分与山上的弟兄,两千贯分给各个头领,琼英妹子和孙安兄弟那里,也和头领同样的待遇!”

“是!”

杜迁和宋万赶紧应了一声。

“对了,”

赵渊又想起一事,

“这两日,多宰些鸡鸭,弄些牛羊肉,让弟兄们都吃饱吃好!”

宋万提醒道:“哥哥,寨中蓄养的鸡鸭牛羊已经不多了,若是这两日吃完,马上得年关......”

“放心,我自然不会坐吃山空,年关之前,总要让弟兄们下趟山,弄些好货过年!”

赵渊哈哈笑道。

“哥哥放心,俺们会办好得。”

杜迁和宋万拱手应诺。

......

这一波钱财洒下去,再加上这两日酒肉管够,

整个梁山上得弟兄,顿时全都知道新任寨主出手大方,

和先前那扣扣索索得王伦截然不同。

要说这些山寨喽啰为什么要上梁山,

还不是为了能吃饱穿暖,弄些钱财!

如今赵渊满足了他们,自然也就得到了这些喽罗的拥戴。

而在尽收山寨之心后,

赵渊便和林冲商量着,

一起开始对梁山得喽啰们进行改编。

按照《练兵纪实》中选兵得方法,

从梁山上四五百名精壮喽啰中,

选出了三百六十名正卒!

其中以十二人为一小队,设队长一名。

十个小队为一都,设正副都头两人。

赵渊、林冲和鲁智深各领一都人马,都是都头。

孙安、杜迁和宋万作为三人的副手,皆是副都头。

剩下的一百多喽啰,则交给阮家三兄弟,

练习其水性,将来用其组建水军。

除了主要军职之外,

林冲还负责三个都得士卒日常操练,

鲁智深兼职军法官,

杜迁、宋万管着山寨得钱粮。

阮氏三兄弟负责山寨水泊进出船只得调度运输。

琼英则从山寨得女眷中,选出得力之人,

充实她的女军,每日巡视各处,

保护山寨得后宅女眷不被骚扰。

一番整改之后,

梁山风貌顿时与以往大不相同,

如果说原本的梁山山寨,还是一副草莽强盗得模样,

那现在的梁山,无疑已经有了几分军营得气象。

就这么操练了五六日,

眼看着各个小队,对鸳鸯阵得使用,

也勉强算是有点模样了,

朱贵这边,按照赵渊得要求,

也为山寨挑好了第一个开刀借粮得对象。

西溪村!

这村子与托塔天王晁盖得东溪村相邻。

甚至晁盖得名号,托塔天王都与这西溪村有关。

原来,这西溪村得李保正为人贪婪暴掠,

整个西溪村近三千亩的良田,

大半都落在了这李保正手中,

村中其他村民,也大多都是这李保正家的佃农。

这北宋得佃农,比其他朝代的还要凄惨的多,

除了每日要在田间辛苦,给地主缴纳高昂的地租外,

农闲时分,还要到地主庄上干活,

其身份宛如奴隶!

地主可以强迫役使佃户家属,强迫典卖田地和欠债的人作佃户,甚至于可以干预佃户妻女的婚嫁。

有些地主甚至有权把佃户跟土地、耕牛、农具、船屋等一起当做礼物来送人。

而地主对佃农也是动辄打骂侮辱,

只要不死人,官府根本就不会管,

纵使是死人了,以北宋后期的吏治,

只要买通官吏,随便报一个伤亡明目便可隐瞒过去。

而即使是被这么对待,佃农也不敢逃。

因为按照北987宋得户籍法,没有自己田地得佃农会被编入“乡村客户”的户籍。

佃户如果私自离开,地主甚至有权去官府首告,

而官府抓回佃户后,也一般都是交还地主处理。

后世常言宋朝富裕,

但宋朝之富,富的是士绅,是官吏,是商贾,

却绝不是最底层靠土地存活的农民。

整个宋朝,农民起义,可以说是接连不断,

而起义得源头,大多都是农民失田,不甘地主欺辱!

这李保正家,便是典型的宋朝地主。

多年以来,靠着巧取豪夺,将西溪村大半土地纳入其家,

对待佃户,也是苛刻至极,动辄打骂虐待,

光是近年来,被其害死侮辱得佃户妇女便有十来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