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77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俊仪的表弟周溥,离营奔出二十余里,就被大明骑兵给抓获。

  见到折彦质,周溥说道:“郑仲夫要带着国君退守南京汉阳,请将军速速派兵乘海船去堵截!”

  折彦质难以置信:“海州他都不救,而且还放弃开州?”

  “他被吓破胆了。”周溥说道。

  折彦质又问:“他带来了多少援兵?”

  周溥说道:“六千多兵,都是两京六卫里的精锐,另外还有数千民夫跟随。”

  “开京也有一些军队留守,由我的表弟李义方负责聚兵,京畿和各地军队正在那里陆续汇聚。”

  “只要将军派遣一千精锐,抢在郑仲夫之前抵达开京,我那表弟就会开城迎接大明将士,堵死郑仲夫那六千精锐的归途!”

  张翼提醒说:“折将军,谨防有诈。”

  折彦质笑道:“你们李家,就那么好心?”

  周溥说道:“周家是寒门,李家是将门,在高丽没有前途。大明天兵若不杀来,我们肯定继续武人治国。”

  “但大明天兵既然来了,高丽弱军哪里打得过?”

  “是那郑仲夫废立国主,我们周李两家受其蛊惑胁迫。”

  “郑仲夫为人嚣张跋扈,我的两个表兄弟害怕被杀,被迫受辱拜郑仲夫为义父。”

  “此大恨也!”

  折彦质问道:“你们想要什么?”

  周溥说道:“请大明天子饶恕我两家被迫兵变之罪!”

  “你先去休息吧。”折彦质说道。

  等此人退下,张翼提醒说:“折将军,我们没必要冒险。”

  “万一此人是来诈降的,开州埋伏着大量精锐,我们派去的军队就要损兵折将了。”

  折彦质拿出高丽地图,指着礼成江口说:“不必去开州,在礼成江口登陆即可。”

  “如果郑仲夫真要撤军,我们派出的精锐,可以抢先在渡口附近埋伏。”

  “敌军加上民夫上万人,等他们半渡的时候,伏兵就一举杀出!”

  “如果郑仲夫没有撤军,我们可以再用海船运粮过去,派出去的那股精锐,直插郑仲夫大军的后方。然后再前后夹击!”

  “不管这个周溥说的是真是假,我们派兵都不会吃亏。”

  ……

  从郑仲夫撤军的地方,到高丽首都开城,直线距离仅有70里而已。

  但如果带着大量辎重行军,需要先沿着一条小河往北走。

  再折向往东抵达一县城,过了此城沿河谷继续往东,河谷两岸多为丘陵地形。

  接着再渡过礼成江,在丘陵地带蜿蜒近百里才是开城。

  一千大明骁骑,坐船在礼成江口东岸登陆。

  在跟向导详细交流之后,他们没有按计划搞半渡而击。

  因为那样做的话,必须沿江北行二三十里。

  而且所过之处,要么是稻田,要么是丘陵,都不方便骑兵奔袭与作战.

第三千九百七十六章 高丽豪族

  他们选择顺着礼成江的一条支流北上,在蜿蜒狭窄的道路上,牵马急行大约十五里。

  无法骑马狂奔赶路,因为此时属于夜晚,道旁全是刚刚收割的稻田.

  由于征兵打仗的原因,很多农夫被征召去开城,还没来得及种下其他作物。

  沿途有不少高丽百姓,都听到他们牵马行军的动静。

  但都不敢出门查看,生怕遇到高丽败兵,

  一个个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只有村庄里的狗叫唤不止。

  黎明时分,向导指着前方说:“那里就是开丰驿,周边山岭盛产高丽参,”

  “豪族经常派人来这边收购,再运去开州外港卖给大明商贾。”

  眼前这个破地方,是李氏朝鲜的宇宙级战神李舜臣的老家!

  大明骑兵将领杜若海问道:“前方地形是否开阔?”

  向导说道:“是这方圆二十里最开阔的地方,往东顺着一条河谷能直达开京。”

  “不管是郑仲夫率军撤回,还是开州那边往前线增兵,都必定会经过前面那个开丰驿。”

  “开丰驿有多少驿卒?”杜若海又问。

  向导回答:“驿卒不多,骑兵突袭应该能全部抓住。”

  “但周边还有很多农民,开丰驿的东边有一個大族的庄园。”

  “我们贸然杀出,肯定是无法再隐匿行迹的。”

  杜若海继续打听地形,然后带着麾下骑兵,牵马躲进附近的山谷中。

  杜若海是陈子翼的旧部,河北人,目前在辽宁统领骑兵部队,

  而且是第一届大明军校毕业生——当时以军官身份读的军校速成班。

  他与麾下骁骑在山谷里等待,轮番睡觉休息。

  一些骑兵被派去谷口处,抓捕或斩杀任何靠近山谷的高丽百姓。

  一些骑兵在谷内警戒,抓捕或斩杀谷内想要靠近的高丽百姓。

  还有数人爬上山顶,用望远镜观察敌情。

  大概中午时分,山上的瞭望兵狂奔而下:“将军,有两三百高丽轻骑抵达开丰驿,估计是郑仲夫派来开道的先头部队。”

  “继续观察。”杜若海道。

  又过一个时辰,郑仲夫的主力陆续抵达。

  从昨晚入夜到现在,如果只论直线距离,郑仲夫仅走了不到50里。

  但前后跨越了两条河流,其中一条还是礼成江的干流。

  有大量辎重需要过河,他们的行军速度已经很快了。

  营养不良的民夫根本扛不住,到了开丰驿附近躺下便睡。

  许多民夫被士兵叫醒,用棍棒逼着去山里打柴,

  另外一些民夫则埋锅洗米、准备造饭。

  至于郑仲夫那六千精锐,只有少数甲胄齐备,他们是负责警戒巡逻的。

  大多数士兵的盔甲,都脱下来让民夫或牲畜搬运,没有谁会穿着盔甲一路行军。

  这些家伙连续赶路半天一夜,此时也累得够呛,三三两两靠在一起眯眼休息。

  没有扎营,吃完饭还要继续赶路!.

第三千九百七十七章 这也叫精锐

  “轰隆隆!”

  一千大明骁骑从山谷冲出,踩出隆隆的马蹄声。

  此处山谷,距离开丰驿有数里远.

  郑仲夫听到马蹄声顿时大惊:“全军着甲作战!”

  六千高丽精锐乱做一团,连忙跑去寻自己的铠甲。

  他们来自开京的两军六卫,披甲率百分之百,在高丽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而且郑仲夫夺权之后,以平叛为借口,血洗了庆州金氏,抢来许多钱粮封赏将士。

  两军六卫属于赏赐主体,一个个都吃得肚圆,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昂。

  这些家伙现在的战斗力,估计能轻松干翻大明漕军。

  在将士们寻找盔甲穿戴时,郑仲夫又命令民夫搬运辎重,用粮袋、粮车、牲畜组成一道简易工事。

  “杀!”

  一千大明骁骑越冲越近,正在搭建工事的高丽民夫,被骑兵的冲锋阵势吓得一哄而散。

  当大明骁骑从杂乱不成型的工事冲过去时,六千高丽精锐还不到一半披上甲胄。

  大部分士兵刚把盔甲扣在身上,根本来不及系上全部皮绳,更别提组成什么阵型御敌。

  他们慌慌张张举起兵器,将领还在那儿下令结阵,军官的嗓子都喊冒烟了。

  “快走!”

  李俊仪最先反应过来,带着几十个亲兵就逃。

  他让表弟跑去给明军通风报信,引导明军去占领开京,弟弟李义方就可趁机献城立功。

  把高丽首都献给大明,这种功劳足够李家在大明立足。

  谁知明军根本不去抢夺开京,

  反而奔袭到半路设伏,这完全出乎李俊仪的预料!

  他如果此时不跑,极有可能被误杀在乱军之中。

  李俊仪带着亲兵逃跑,拉开了高丽兵溃逃的序幕。

  不逃不行啊。

  一半士兵都没穿好盔甲,而且来不及组成军阵,面对骑兵突袭还怎么打?

  高丽士兵纷纷丢掉兵器,把还没穿好的盔甲扯下。

  他们不敢顺着大路逃走,因为肯定跑不过骑兵,于是不约而同的往附近山岭狂奔。

  “大将军,快走!”

  郑仲夫为武人争脸了,因此军中威望极高,

  一股数百人的顶级精锐,竟然主动留下来给他断后。

  郑仲夫吓得骑马狂奔,逃出一段距离再扭头查看,却见断后部队已经被冲溃。

  再怎么精锐,也只能穿高丽介胄。

  全身大部分属于皮制札甲,他们勉强结成阵型,还没接战就陆续中箭。

  第一队大明骁骑,射箭之后掠阵而过。

  并且不再管这些人,而是朝着郑仲夫追去。

  第二队大明骁骑,又是射箭掠阵而过,去追杀另一方的高丽溃兵。

  第三队……

  第四队……

  不断有高丽精锐中箭倒下,一些士兵因为恐惧开始逃跑,勉强组成的军阵濒临崩溃。

  第七队大明骁骑,直冲散乱的敌阵。

  仿佛大锤砸西瓜,把高丽军阵瞬间拍烂。

  至此,这六千高丽精锐,再无成建制的部队,放眼望去全都是溃兵.

第三千九百七十八章 全军覆没

  已骑马逃出数里远的李俊仪,突然停下来对亲兵说:“整个高丽的精兵,一大半都在这里,肯定是要全军覆没了。”

  “我们还打得过明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