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67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连续射出三箭,终于射中一头鹿的后腿。

  “中了,太子殿下中了!”

  侍从们兴奋呼喊着开始骑马围堵,那头受伤的梅花鹿东奔西窜。

  赵洋又射四箭,总算射中其颈部。

  侍从们继续追击,猎狗扑上把鹿给咬住。

  两个侍从把鹿抬来,跟随赵洋去复命。

  赵洋羞愧得一脸通红,骑马拱手道:“陛下,臣获鹿一只。”

  “不错了,再接再厉。”赵渊加以鼓励。

  赵洋这才安心,乖乖骑马跟在父亲身边。

  赵康却要表现,当一头野猪被赶出树林时,他主动请缨前去狩猎。

  赵渊挥了挥手。

  赵康立即纵马飞驰,他在军校进步极快,尤其是箭术、枪术和骑术。

  只射出一箭,便正中野猪的侧背。

  野猪吃痛,竟然不再逃跑,而是转身朝着赵康冲来。

  赵康又是一箭,射中野猪的鼻子。

  然后打马绕向侧方,拉开少许距离又是一箭命中头部。

  赵渊用望远镜看着,脸上露出灿烂微笑。

  穆勒克对安瓦里说:“这位王子极为勇武,而且年龄也最长,怎么不是他做大明储君?”

  安瓦里说道:“在大明国这里,不管是国王还是贵族,有一位妻子属于正妻,其他都只属于副妻。”

  “正妻的第一個儿子,可以继承国家或产业。”

  “这个儿子如果病死,则由正妻的第二个儿子继承。”

  “正妻如果没有儿子呢?”穆勒克问。

  安瓦里说道:“那就由其他妻子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穆勒克仔细思考一阵,说道:“这种继承制度,能够避免内乱。”

  “但如果继承者太过愚蠢,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安瓦里道:“大明的官员说,不怕储君愚蠢,因为有大臣帮忙治理国家。”

  “就怕储君残暴不仁,破坏国家制度,不顾人民死活。”

  穆勒克指着狩猎野猪回来的赵康:“这位王子如此武勇,他难道不想争夺皇位吗?”

  安瓦里说:“他如果敢争夺皇位,就是整个国家所有文武官员的敌人。”

  “除非,他能战胜所有反对者,击败源源不断的庞大军队。”

  穆勒克摇头道:“这种继承制度,在塞尔柱很难施行。”

  “皇帝亲自狩猎了!”安瓦里呼喊。

  穆勒克也拿出弓箭,跟着皇帝的侍从们一起出动。

  赵渊此时的坐骑,是聚宝盆的曾曾曾孙——煤球。

  其皮毛黑亮顺滑仿佛丝绸,身上拥有着河湟马、契丹马、乌孙马和汗血宝马的血统.

第三千六百七十八章 好斗的马

  暂时无法归类是什么马种,因为遗传特征还不稳定,它的兄弟姊妹们皆形态各异。

  它的肩高,放在汗血宝马当中甚至不及格,只有147厘米而已,但在中国这边已经足够高了。

  头部小巧而伶俐,带着乌孙马的特征。身形又似河湟马。

  速度和耐力都极强,完美继承父系和母系的优点.

  性格暴躁,极为好斗。

  赵渊一挥马鞭,煤球瞬间兴奋跃出,转眼就超过侍从们一个马身。

  然后越冲越快,赵渊连忙轻拉缰绳控制速度。

  赵渊瞄准鹿群首领,略微迟疑,转而射向旁边另一头。

  一箭命中脖子。

  “天子神射!”侍从和官员们大呼。

  赵渊勒马停止,笑着说:“各国使者也都试试。”

  这里的鹿群由朝廷投放,时间太短还没繁衍兴旺,估计今天之后还得重新投放一批。

  接下来几年,得暂时休猎,让野兽们好生繁衍。

  各国使者兴奋冲出,都想在大明皇帝眼前露一手。

  只有周边属国和一些大国使者,注意力放在皇帝的骑射技艺上。

  属国使者们心里叫苦不迭,他们更希望大明有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

  皇帝骑射再厉害也不算什么,但那意味着皇帝尚武。

  皇帝尚武,大明就尚武!

  西夏使者曹抟联想到今年的灾荒,听说有大量边境饥民,逃到大明境内得到安置。

  其中有许多百姓,甚至就是西夏从宋国边境掳走的。

  大明的横山地区,一旦人口充实,两国就离战争不远了。

  以前的时候,北宋和西夏之所以打拉锯战,纯粹是面对现状迫不得已。

  最初是宋国在横山稳步推进,打下一个地方,立即修建堡垒。

  接着西夏也学到了,同样在那里大修堡垒。

  横山一带,遍布两国堡垒群。

  由于地形原因,必须一个接一个堡垒慢慢打。

  可现在大明有火炮啊,面对堡垒群的时候,可以借助火炮平推过去。

  前些天,鸿胪寺官员请曹抟喝酒,大谈特谈西北有孤忠。

  并且还透露,大明武庙即将供奉张议潮的神位。

  曹抟的祖宗,正是张议潮的外孙女婿!

  自家祖上被大明武庙供奉,那么自己助大明灭夏,是否可以得到额外优待呢?

  问题是,自己的外甥是西夏太子啊。

  外甥一旦继位,自己在西夏就水涨船高。

  不到万不得已,西夏还是别被灭掉最好,曹家可以继续世代富贵。

  但大明真的打来该怎么办?

  曹抟就很纠结。

  前方突然传来欢呼声,不知哪国使者射中了猎物。

  曹抟一拍脑袋,猛然想通了,老子纠结个屁啊。

  只要西夏未露败绩,自己快快乐乐做国舅便好。

  如果西夏战争失利,自己就赶紧做内应帮忙,最好直接把家族改为姓张,

  将曹氏香火转为张议潮的香火。

  我可以是曹抟,也可以是张抟。

  “驾!”

  曹抟打马冲出,结果鹿群已经逃散,根本就寻不见猎物。

  曹抟看着手里的弓箭,发现得选好时机,否则便如眼前这般捞不到好处。

  投明太早,家族可能毁灭。

  投明太晚,无法体现曹氏一族的价值。

  这个时机可不好把握啊。

  大明皇家猎场实在太小,狩猎活动仅持续两天。

  其中有半天时间,还是军队在布置,根本没有真正去打猎。

  田猎结束,一切照旧。

  被踩坏庄稼的农民,得到一笔青苗赔偿费,开始忙碌着补种杂粮和蔬菜。

  个别邦国的使者,带着回赐礼物离开洛阳。

  更多使者却是选择留下,继续跟大明官员交流,经常能在洛阳街头看到异国面孔。

  太子赵洋回到东宫,居然自发加强武艺训练。

  赵渊得知消息,把儿子叫来问道:“听说你每天加练骑射一个小时?”

  赵洋回答:“孩儿在狩猎时,表现不尽如人意。”

  赵渊说道:“其实已经不错了。”

  “毕竟那是骑马射箭,目标还是奔跑的活物,而且你年龄尚幼力气不足。”

  “总不能给父亲丢脸。”赵洋埋头道。

  赵渊哈哈一笑:“若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继续保持。”

  “如果不感兴趣,那就没必要了,还不如多了解军略和地理,皇帝又用不着亲自冲锋陷阵。”

  “孩儿明白,”赵洋解释说,“大明及周边邦国的地理,孩儿已大概知晓。”

  赵渊说道:“知晓大概便足矣,不被群臣轻易蒙骗即可。”.

第三千六百七十九章 年纪小

  赵洋说道:“如今众正盈朝,中枢与地方皆贤臣,他们是不会欺君的。”

  赵渊收起笑容:“你真这么想?”

  “有哪里不对吗?”赵洋感到疑惑。

  他的年纪太小了,见识也太少了。

  从小到大,身边都是“好人”,教他读书的也都是大儒,导致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过于美好.

  赵渊告诫道:“记住,是人就有私心,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

  赵洋问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如果不能相信任何人,那么还如何任用官员治理国家?”

  赵渊叹息说:“这句话你理解错了。”

  “请父亲解惑。”赵洋坐着等待聆听教诲。

  赵渊详细说道:“人是复杂的,事也是复杂的。”

  “就拿江西的田政来举例,大明开国好几年,江西田政一直难以改革。”

  “难道是所有的江西官员,都跟大族勾结欺骗朝廷吗?”

  赵洋摇头:“不是。江西田政改革阻力太大,而朝廷又一直催促,所以江西官员只能期瞒朝廷。”

  赵渊循循善诱道:“为何那魏良臣就丈田成功了?”

  赵洋认真思考道:“魏先生敢做事、能做事,不怕得罪大族。”

  “又有王命旗牌在身,地方士绅难以抵抗。”